文/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江彦黎
医院图书资料是医院教学、科研和信息传递的部门,具有信息资源存储供应的功能,同时也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基地。目前,大多数医院图书馆处于起步阶段,仍然是传统的借阅模式,只有进行医院图书资料管理体系的改革,才能充分发挥图书资料的价值,更好地服务于临床阅读者。“人才是基石,资源是保障,管理是手段,服务是宗旨”[1]本文从管理体系的角度出发,制定符合现代图书资料发展的图书馆制度,增强医院图书资料的管理水平,改革管理体系更加科学、规范,才能从根本上上解决图书资料重视度低的现状,促进医院图书资料有效性发展,为医院学科建设和科研力量以及改革管理发挥作用。
医院图书资料是以纸质材料等实体资源为主,目前正处于实体向虚拟化的过渡阶段,伴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医院也依靠互联网进行了工作转化,大多数医院已经具备搜索引擎设备,通过输入关键词查阅资料。书籍采购分类借阅等服务由之前的线下服务向线上线下共同服务,传统的服务质量不足,目前图书馆重心地位向着个性化服务发展。医院图书馆的临床书籍、医疗文献等处于封闭状态,只服务于医院内部员工,利用率低。计算机的应用在医院图书资料中并没有发挥真正作用,图书馆之间没有信息共享,也缺少资金支持。
医院医疗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医务人员医疗技术的水平,而医疗技术水平除了平时的临床实践,还取决于长期的医学继续教育专业水平的高低。医院图书馆作为医院发展的主要部门,肩负着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的任务,也直接反映医院的文化建设和医术实力。但是医院图书资料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忽略了知识水平提高的重要意义。
医学文献和医学期刊数量在所有学科中居于首位,包含医学基础信息、临床医学、医疗卫生保障信息、公共卫生信息、院感信息等,医学资料文献数量庞大。其次,医学资源种类繁多,除了基本的书籍、期刊、文献、电子刊物、视听资料以外,还包含电子病例、诊断报告、案例分析、多学科综合分析等,并且英文文献占比较高。文献更新速度快,半衰期短,文献半衰期是反映知识更新、学科发展的重要指标,医学文献的半衰期平均在3-7 年,这就表明医学信息的时效性,在现代医学模式下,及时、准确把握专业医学领域信息是医院图书资料管理人员面临的问题。
(一)促进医院图书馆文化多元化建设。医院图书资料管理体系的改革可以扩充医院图书资料的信息量,为医院图书资料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保障,对医院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医院图书馆中医学文献图书资料占较大比重,是医院图书资料中最为活跃的部门。医院图书资料管理体系的改革,可以满足图书馆研究性期刊较少,难以满足临床医务人员需求的处境,促进医院图书馆的多元化建设,通过多元建设提高使用效率,提高图书馆多元功能,让医务人员根据自己的需要查找相关文献,提高书籍的获取能力。
(二)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和科研能力。医院临床医务人员工作比较繁忙,工作量大,这就导致医院图书馆的利用率低,但医院图书资料管理体系的创新,可以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加专业的文献资源,形成主动去图书馆学习的习惯,提高了医务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加速医院科研的进程。临床医生在救死扶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查阅图书资料解决,进而缩短科研周期,为医务人员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便利。“医院图书馆管理工作和服务质量,能够促进医院专家和医护人员不断学习,了解最近的病情治疗方案,为患者生命健康保驾护航”[2]。
(三)提高医院服务管理水平。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医院图书资料管理体系的建设与改革创新也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转变图书馆的管理职能,逐步的取代医院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形成网络化开放性的管理思路,提高图书馆馆员的工作效率,馆员们逐步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在工作的同时树立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医院教学、科研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让管理者有明确的改革方向,建立规章制度。伴随着医疗水平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医疗行业新病种也不断出现,医务人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库来解困临床问题,提高诊疗水平,对知识的渴望更加迫切。图书资料管理者只有创新制度,对图书馆进行整改,才能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献,为医院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图书资料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相对落后。在医院图书资料建设和管理方面,很多管理者缺乏创新,把工作仅仅局限在图书馆的建设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开发图书资料,制度也比较落后,无法适应新时代现代化需求,图书馆的开放性差,无法吸引读者。其次,缺少对书籍和文献保护的制度,存在书籍资料毁坏丢失的现象。图书管理员没有意识到医院图书资料对于医疗技术提高更新、医院文化建设、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作用。仍然采用传统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和制度,没有一套与现在形式相适应的制度。
(二)服务比较单一,书籍更新速度慢。经费受限的情况下,书籍内容比较陈旧,参考价值低,新的书籍没有及时购入,图书馆管理员思想比较陈旧,书籍更新速度慢,伴随着现代医疗事业的发展,医疗类书籍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医院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缺少与时俱进的观念,不能实现及时的采购。特别是古籍图书资料的利用和国外书籍的借阅,只有科研医生才会翻阅,管理人员将目光着眼于中文书籍,忽视国外书籍和古书籍的重要作用,对于有特色有价值的文献,存在同一本书多位读者需要的情况,无法满足读者需求,图书利用率低,短时间内获得更新、更多的书籍并保证时效性的目标难以完成。服务理念大多以保管图书为主,服务医务人员为辅,被动等待读者来阅读,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也大多为工作日,服务比较单一。
(三)图书资料闭塞,缺少信息化管理。图书资料的管理体系直接影响到医院图书资料的网络化水平,缺少信息化图书馆管理模式是制约图书资料发展的重要因素,图书管理者缺少主动学习现代信息图书资料的意识,与时代脱轨,无法提高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存在数字文献资源建设力度不足的问题,没能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3]。其次,医院图书馆只服务于院内工作人员,没有进行外界的交流,缺少图书馆之间的学习互动。大多数医院的图书馆借书方式仍然是运用传统的手工记录,步骤比较繁琐,往往会出现工作失误,馆员大多按照自己的习惯摆放图书资料,没有主动学习信息化网络图书的主动性。数字化发展意识薄弱造成书籍文献的浪费,导致医院资源的浪费,图书资料长期处于闭关状态,不主动与其他医院图书资料进行交流、资源共享,让医院图书资料的发展停滞不前。缺少医院图书标准化的制度,很多书籍随意摆放,图书资料的摆放顺序和位置没有系统标准,特别是医学书籍的摆放没有统一标准。新书与旧书穿插难以编排,尽管医院已经开始信息化建设,但由于信息化难度高,程序复杂等原因,导致医务人员没有真正实现图书资料信息共享的状态。
(一)建立健全图书资料服务制度,重视图书资料体系改革。医院图书资料管理队伍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认识到改革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医院图书资料要不断创新图书资料制度,管理层应当对于医院图书馆现状了如指掌,学习其他医院高效的图书馆管理制度,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制订一套个性化制度。发现图书资料的本质意义和内部规律,重视对图书资料的研究,改革图书资料的开发和利用。规范馆舍分布,丰富书刊的图书资源,提供整洁的阅读环境,形成现代化管理模式和全方位、多功能、高效率的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医院重要的知识支柱。改革保证图书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逐步完善图书资料管理体系,丰富医院图书资料的内容,提升整体的管理水平,对于工作模式全面的创新,发挥图书馆文化建设作用。
医院图书资料也要完善运营机制,加强工作规范的要求,优化工作的流程,达到图书资料的精细化管理。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约定,工作中落实精细化的管理方法,实现图书资料规范化运营。明确每一位员工的岗位职责,将工作细化细分,明确分工,防止工作失误出现的纰漏。建立责任制度,由医务人员、科室主任、分管院长,层层监督,严格落实图书资料改革工作。
(二)加大资金投入,拓展书籍种类。建立图书阅览室、期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阅览座位、内网搜索文献电脑等。例如医学专著、专业期刊、珍贵的中医书籍。丰富医院图书资料资源,特别是医学书刊,采购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法律法规、多媒体等类型,建立完善的资源体系。医院图书资料还应还对标国际、紧跟前沿、引领方向。图书馆既是专家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也是医务人员求知探索、汲取知识的地方。图书馆应不断创新升级,学习全球的医学专业数据平台,为临床医学、医疗技术、医学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提升医院图书资料的先进技术水平,培养信息技术人才,保障医院图书资料管理系统的先进性,重视信息安全,加大监管力度,防止病毒导致的资源流失,安装防火墙等保护措施,登陆需要个人账户和密码,切实保障图书资料完整性。注重网络数据化建设,将图书资料的信息化同步到门诊住院行政各个职能部门,保证图书馆的基础建设、图书资料和人员配置符合医院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保证医院图书资料的工作稳步运行。
(三)以读者为中心,提供专业化服务。医院图书资料是医院人员知识的主要来源,建立竞争和激励制度,学习职业道德规范,将日常工作和绩效相结合,将工作积极的馆员评选年度优秀员工,规范医院图书资料的管理队伍,开辟服务工作新局面,管理体系应与时代相结合,及时调整创新科学的管理制度,与管理理念时刻保持一致。“进行科学高效的责任分配,建立并完善水平监督体系,促进图书资料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和标准化”[4]。引进人才,提高馆员专业化水平,打造具有初中高级职称的专业队伍,为本院职工、住培学生、研究生实习生以及进修医生提供信息资源和专业服务。建设图书资料工作的自动化管理,从流通、采编、预约、续借等工作的自动化管理。运用数字化平台图书馆,实现数字图书化建设。在现代化服务的基础上,始终秉承“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理念,不断提升为读者提供更加专业、全面和精准的服务。在学科服务、信息咨询基础上,开展文献传递、图书馆之间借阅、代查代检、文献推送、专项课题分析、医学咨询等服务。面对不同的读者,提供多样性个性化服务,深入临床科室,学习科研和临床知识,提供医学专业信息咨询。馆员要时刻关注科研动态,近期医疗热点,才能制定医院图书资料的发展规划,为重点学科、重点课题提供知识帮助,提出改革性的观点和服务。医院要不断强化以读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只有读者至上,才能推动制度创新改革,发挥图书馆的社会价值。以先进技术为依托,挖掘传递知识,创新服务模式,支持知识的开发,建立“线上教学”,“远程会诊”等业务,拓宽医疗服务范围,实现资源共享。
(四)创新阅读服务智慧化,开拓图书资料服务领域。医院图书资料的信息化是大势所趋,“数字化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可以使图书资料通过数字的形式在互联网中进行流通,使事业单位之间实现资源共享”[5]。目前很多图书馆已初步搭建数字图书馆服务网络,让读者能够通过个人计算机、移动终端等渠道,随时随地的查阅所需要的书籍、观看讲座参加培训、参观展览等,也可以通过手机微信、微博、App 等软件新媒体获取图书资料的优质资源和服务。在现代化技术下,让数字图书资料走向智慧化。人工智能、大数据化的普及,医院图书资料要实现根据读者过往的阅读习惯,精准匹配和推荐读者可能感兴趣的书籍。利用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最大程度的发挥图书资料作为文化推广的价值。图书馆可以营造动态交互、沉浸式体验知识和交流空间,例如读者足不出口身临其境感受图书馆、360度参观图书馆和查阅等高科技设施,让图书资料真正实现24 小时全天随时随地阅读,解决过去纸质副本限制、更新不及时、存放空间有限等问题。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应与阅读服务相融合,才能促进图书资料服务体系变革发展,医院图书资料阅读服务要紧紧抓住数字化发展的机遇,把阅读服务智慧化作为发展目标,促进前言信息技术在阅读服务中的应用,提升智慧化阅读服务能力。
在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下,医院图书资料管理体系的改革是必经之路。由于重视程度不够,专业化程度低的原因,让医院图书馆面临挑战。只有创新管理制度,才能克服制约因素,在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发挥医院图书资料的自身价值,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为医院文化建设和医疗发展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