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祝锐
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而完善民族学生资助体系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促进贫困地区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落后地区发展和教育公平”。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政府和国家在经济、心理和能力上的全面支持,而构建完善的民族学生资助体系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要求,更是推进教育公平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在1989 年实行内地高校支援新疆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协作计划,高职院校招收边疆地区的民族学生人数随之逐年递增,国家和政府对民族学生的资助范围亦逐年扩大,对民族学生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现阶段,国家资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族学生生活困难的问题,提升了民族学生的入学率和受教育水平,但是对于民族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和能力建设有待提高。故本文基于ERG 理论,从“生存需要”“相互关系”和“成长需要”三个维度出发,构建高职院校民族学生全面资助体系,完善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路径,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公平和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完善民族学生资助体系是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2021 年,我国普通高校本、专科共有少数民族学生3,580,022 人,占学生总人数的10.24%,较2020 年增加290,533 人,占比上升0.23%。其中,专科层次少数民族学生共1,733,417 人,占本、专科层次少数民族学生总数48.42%[1]。对比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学生以锻炼职业技能为培养目标,强调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并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民族地区巩固当地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加大对高职院校民族学生对象的资助帮扶,是实现“扶困”与“扶志”“扶智”的结合,“输血”向“造血”的转变,“授鱼”向“授渔”的升华,更是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振兴、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二)深化教育公平理念。完善民族学生资助体系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强调,“促进教育公平”“推动边远地区经济发展”。大多数民族学生来自中西部地区,其中多数居住在交通不便、相对偏远的山区,家庭成员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而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农、牧业收入或外出务工,其家庭人均年收入相比较东部地区相距甚远。此外,东部地区的物价水平相比中西部地区相对较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民族学生面临着无法支付学费甚至学业中断的问题。高职院校资助体系以教育公平为基础,不仅要保障欠发达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基本权利,更要建立有特色的人才培育模式以促进教育公平。
(三)完善人才培育体系。健全民族学生资助体系是人才培育工作的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完善的高等教育资助体系,而高职院校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建立完备的职业教育资助体系是完善人才培养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根本要求。尤其是对于偏远地区民族学生这一弱势群体,教育资助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资助,更重要的是心理层面的支持和能力层面的建设。经济上,通过物质资助保障民族学生教育的基本权利;思想上,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从根本上激发起民族学生对于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力上,通过提升民族学生对于社会的适应性和工作技能,使其在毕业之后拥有一技之长,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通过经济支持、心理帮扶和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人才培育和发展体系。
(一)资助认定缺乏量化标准。确定民族贫困资助对象是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目前我国资助评定程序缺乏量化考核标准,评定方式有待完善。首先,申请资助评定的学生向学校递交生源地家庭经济情况证明,由于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民族学生大多来自较为落后的偏远地区,家庭经济状况不容乐观,其评定标准应当和发展相对较好的中、东部地区标准有所区别。此外,一些欠发达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加之政府办事效率较低,民族学生无法按时上交地方政府开具的证明而不能通过资助对象认定,对于偏远地区少数民族资助认定应当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最后,整个资助对象认定过程人为因素影响较大,除了建档立卡、低保、孤儿等特殊困难学生有相关证明材料外,一般困难学生的认定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而且高校无法对接地方民政部门、残联和扶贫等有关单位的系统数据,导致在申请环节因其申请材料的真伪性难以核实,致使虚假“资助对象”事件层出不穷,难以确保资助到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群体,难以做到教育公平。
(二)资助资金来源途径单一。高职院校民族学生资助经费主要依赖于国家财政资金。现阶段资助体系主要由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以及新生入学“绿色通道”构成,且均来自政府拨款。中国高校的资助环节社会参与度较低,现有资助仅能帮助学生完成学业,支持力度相对有限。2021 年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捐助资助资金16.68亿元,仅占普通高等教育资助资金总额的1.15%[2]。对比欧美发达国家,根据美国联邦统计局在2018—2019 援助年度基于5430 家机构的调查,企业援助职业学校全日制学生人数高达2,235,042 人[3],企业教育资助资金占总资助资金的80%以上;而德国职业教育制度是“受益”为基本原则,形成了以企业为投入主体,公共财政和私营经济共同保障的教育经费投入体系[4]。德国有超2000家负责学生资助的企业基金会,并且提供了大量的资助机会,只要符合条件的学生提出申请即可获得相应资助,资助灵活度更高。
(三)资助过程轻视心理支持。高职院校资助工作对于民族学生心理支持的重视程度不够。每年9-12 月为资助对象认定,国家助学金、励志奖学金,学费减免等资助项目的评审和发放时间,待上述工作完成后该学期的资助工作基本结束。在资助工作期间,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通过和学生谈话了解民族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对出现心理问题的民族学生及时进行疏导。但资助工作结束后,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与民族学生的沟通较为有限,对于民族学生心理状态追踪频率较低。此外,对于一些性格内向,成绩一般的民族学生而言,由于语言、文化背景不同,其不会主动与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沟通交流,加之在校园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在短期内难以适应,民族学生在心理上容易出现问题,产生孤寂、抑郁的情绪,影响其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由于文化和背景差异,新疆籍、西藏籍学生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程度不够,缺乏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民族学生的家国情怀有待提升[5]。
(四)资助激励效果有待提升。高职院校民族学生资助工作的激励作用较为有限。由于东西部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教育资源分布相对不均衡,西部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投入、科研投入、生均经费等方面都远低于东部地区,导致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后在学习能力和个人综合能力方面相对较弱。这种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致使民族学生的成绩大多数均在班级或专业末位。而现有资助体系大多针对民族学生的经济困境进行资助,即使民族学生在学习上取得重大进步,也无法在班级或专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并拿到学业奖学金,大多数高校也未针对民族学生的学习进步、实践能力提升设立专项奖学金和相关激励机制。因此,现有资助体系在促进民族资助学生能力提升方面亟待完善。
(一)搭建数据平台,规范资助认定标准。建立资助对象档案数据库,整合数据资源是资助工作提升的基石。第一,通过整合校内学工和后勤学生数据,对接全国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与民政部门、扶贫和残联等有关单位信息[6],将学生的基础信息进行比对,在此的基础上深入细化资助对象的认定指标,确保经济困难民族学生的信息全部进入资助对象档案数据库。通过数据平台对贫困学生的跟踪,对申请者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严格筛查,在贫困学生资格认定过程中兼顾公平和效率。第二,班主任和负责资助工作的辅导员需要对经济困难民族学生开展家庭经济情况调研,将调研情况及时反馈数据系统,及时更新学生资助档案。通过数据平台与实际调研的结合,完善民族学生贫困信息。第三,针对大多数民族贫困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适合民族学生的评价标准和认定体系,保证符合资助条件的民族学生均得到经济资助,促进教育公平。
(二)鼓励社会参与,拓展资助资金来源。引导社会参与是拓宽民族贫困学生资助资金的重要途径。现阶段民族贫困资助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高校和政府资助,资助的范围和力度相对有限。民族学生最终要服务于社会,拓展资助资金来源渠道,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加入民族资助对象的帮扶体系[7],是解决资助工作困境的有效途径。第一,依托“互联网+”数字化平台,搭建公共资助帮扶渠道,尽可能获取社会资源,使资助资金来源多样化。高校通过公开社会资金来源和使用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社会资金使用和透明性。第二,高校与基金会、NGO 组织等合作设立专项民族学生助学基金,培养民族学生回馈社会的感恩之心,在学校习得一技之长后进入社会,通过实际行动回馈社会、感恩社会。第三,高校和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人才的形式提供资助,要求学生在毕业后需在企业服务一定年限。此举不仅可以做好企业的人才储备工作,又能有效解决民族学生的就业问题,成功实现一举多得。
(三)注重心理帮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培育民族学生积极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第一,重视民族资助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民族资助对象个人档案里开辟心理专栏,动态更新学生心理状态。通过不定期开展民族融合的课外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增进同学间的友谊。此外,老师和辅导员定期开展民族资助学生的谈心谈话工作,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搭建民族资助对象和同学、老师间的沟通桥梁。第二,培育民族资助学生积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朋辈榜样的精神激励和引领作用,加大对民族资助学生中优秀人物事迹的宣传,强化诚信教育、感恩教育以及励志教育等,提升诚信意识,树立自立自强的价值观。第三,深入开展民族资助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将爱国主义价值观融入民族资助对象的育人工作是新时代资助育人工作的基本要求,开展一系列以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为核心的讲座、志愿者活动和心理团辅,提升民族资助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使其坚定矢志报国之心。
(四)创新育人体系,提升资助激励效果。创新育人制度体系是激励民族贫困学生自主成长、提升资助激励效果的关键。第一,发挥辅导员、专业教师和校外导师组成的成长导师团队在加强民族资助学生学业及职业规划教育,促进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成长导师团队从民族贫困学生的学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课和创新创业等课程出发[8],端正学习态度,培养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传输创新创业意识,提升民族学生的综合实力。第二,创建民族学生奖助学金激励体系,针对学习进步较大、社会实践活动表现突出的民族学生设立专项奖励机制,提高民族学生个体在自身能力培养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外推”转化为“内动”,促进民族学生的综合发展。第三,积极组织民族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公益志愿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民族学生感恩社会、回馈社会的意识,通过“干中学”的方式提升民族学生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能力。
重视和支持民族学生的资助帮扶工作,对于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加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繁荣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ERG理论构建民族学生资助体系,从生存保障、心理支持和成长发展三个角度出发,通过完善认定评价体系、拓展资助资金来源、重视心理帮扶和创新资助体系的方式,保障民族学生的基本生活和受教育的权利,培育民族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升民族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实现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