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发展思考

2023-10-15 07:11三江学院邓静娴
办公室业务 2023年17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政融合

文/三江学院 邓静娴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对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管理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高校重视思政课程的开办,做好师生思政教育与管理,加大思政特色项目建设力度。由此可见,高校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相关性较强,高效的思政教育工作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加强学生管理,进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目的,促进高校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目标的达成。

一、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之间的关系

(一)思政教育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思政教育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寻找正确的学习方式,迈上正确的人生轨迹,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当今社会,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学生接触到的思想和行为意识逐渐多元化,不同的思想观念对学生的成长带来了难以预料的冲击,精华与糟粕并存。对此,学校除了做好学生管理之外,还应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强化其思维方式,拓展其认知水平[1]。

(二)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相互依托。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其主要服务对象为学生,通过强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优化学生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避免消极因素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产生的影响。而高质量的思政教育工作能帮助学生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和感知社会,促进学生思想观念的成熟,为学校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便利,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思想环境。此外,当学生管理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也能促进学校思政教育的顺利开展。

二、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融合的价值

(一)发挥指导作用,与教育实际相符。高校学生管理的内涵是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细致严谨的管理制度和软硬结合的管理手段,落实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从思想层面和行为层面为学生的思政教育提供引导,发挥高校在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融合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在现有的思政教育过程中,绝大多数教育内容的方向性和引导性较强,主要依托高校学生在思想与行为方面的特点实施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工作,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思政教育工作设计。一方面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完善学校管理工作内容设计,促进具体思政教育融合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方向,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整合教育资源,与育人目标相符。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工作在内容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二者之间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然而,部分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忽视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倾向于独立开展工作,没有将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融合在一起,这就造成了双方工作的高度重叠性,因此,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的整合尤为重要,更有利于师资队伍的建设、教育内容的丰富、管理机制的完善和管理方式的创新。此外,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的相关工作均基于学生实际情况展开,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实现学生管理目标和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从而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思政教育的深化性,有利于实现育人目标[2]。

(三)立德树人,实现育人目标。立德树人也是思政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任务,要使立德树人得到贯彻落实,就必须将多个环节、多个方向有机结合起来,将其融入学生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在纯粹的理论性思政教学中加入真实的生活要素,指导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真实的学习和行动中,从而达到指导思想和规范行动的目的。与此同时,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发展有利于帮助学生们建立正确的政治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并把这些理念和观念转变为实际行动,让他们能够自觉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能够积极地学习和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真正地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贯彻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实现育人目标。

三、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融合的问题

(一)学生管理的相关问题。首先,高校对学生管理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高校与小学、中学的管理方式不同,高校更注重的是对学生能力和思维的培养,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主动思考,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面对同一种事物也能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但是从目前高校学生管理效果来看,学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应的学生管理工作相对宽松[3]。其次,高校关于学生管理的制度建设不完善,学生生源较为复杂,因为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会受较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所以高校在进行制度设定和条例安排时往往会出现极端情况,极端严格或极端宽松,难以达到预设效果。同时,由于在学生教育和管理过程中学校没有进行很好的指导,会导致学生的成长轨迹出现偏差,从而影响其人生的发展。最后,高校学生大多为新青年,思想开放,行为积极,个性鲜明,要求得到尊重和公正,总体上表现出更强的个性。但部分高校并没有意识到教育环境的变化以及时代发展对学生所带来的影响,依然采用传统的说教为主、纪律约束为辅的管理方法,此类管理方法比较单一、陈旧,对学生的尊重不足,过分压抑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思政教育的相关问题。首先,思政教育课堂上学生学习效率较低,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更倾向于按照自己的直觉展开学习,根据具体的现象和理论进行判断,从而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无法及时全身心投入到思政学习中。此外,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认识度不够,进而影响了学生在思政教育的学习效率。其次,高校的思政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的授课内容极少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这导致学生无法深刻地把握教学内涵。此外,高校在进行思政教学课程设计与安排时,没有根据学生的接收情况和现实社会的发展程度进行调整与更新,导致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一知半解,难以激发学生进行思政学习的热情。最后,高校的思政教学实施不够深入。高校思政教育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学科,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个人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行讲解,并以他们的内在需要为中心来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但目前的思政教育与学生的现实联系并不紧密,相关思政理论的讲解也只停留在表面,导致高校思政教学工作的开展效果不明显。

四、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融合的策略

(一)科学引导,提高学生的意识。无论是学生管理还是思政教育都应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在两者的结合发展中,教师要自觉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首先,教师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开展规律性的专题培训和讲座,引导学生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获得有用的思政知识,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其次,教师可以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和个性特点,结合思政教学的具体内容,摸索出一套科学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并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接收情况进行教学模式的优化升级,促进教学内容的渗透,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求知欲,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最后,教师还应该组织环保、爱老敬老、团队合作等多样化的主题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内化理论知识,在灵活的、丰富的实践中得到深刻的体验,增强自我意识。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环保活动、敬老院慰问、思政理论知识竞赛和热点直击等活动促进高校学生思政教学的开展,从而提高学生思政意识,为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工作融合打下良好的基础[4]。

(二)创新教学模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思政教育本身是枯燥的,讲解内容就是各种思想理论,而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并没有太多热情,因此,教学模式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独特的教学模式能快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思政教育所讲解的内容感兴趣。教师应主动研究思政教育新方案,发现思政课堂新模式,改变传统的单一的理论阐述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热情。首先,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将在学生工作中发生的真实事例和思政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具体事例中看到问题的实质,拉近学生现实生活与思政理论之间的距离,从真实事例中提炼出有用的知识,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内化。其次,教师可以依据思政课程的内容,开展相关实践作业,引导学生主动发掘和探索生活中有价值的东西,通过实地调研,加深对思政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并从思政教育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对思政课程的整体认识和吸纳,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性。在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因此,在融合发展的基础上,应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组建一支更专业的团队进行高效的学生管理和思政教学。对此,高校应重视对教师的培养与训练,例如,高校管理层可以开展思政教师专题学习课或安排教师周末进行思政学习,让教师不断接触新事物,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做好对其学习效果的考核工作,以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高校还应加强思政教师与管理老师之间的交流,让他们进行深入的知识探讨和理论融合,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例如,高校管理层可以组织教师开展思政教育沙龙或相关分享会、讨论会,或者和不同高校进行学习交流,将思政教师聚在同一个平台进行思想交流与碰撞,让他们能在不同的观念中产生更多新的认识,从而丰富他们的讲课思路和相关案例储备,为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的融合工作打下丰富的素材基础,从而增强思政教育的丰富程度。

(四)完善管理机制,开展科学化管理。一个好的工作机制是达到最佳结果的根本保证,高校应完善管理机制,开展科学管理。以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为基础,将这两个工作机制有机结合,做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和互补,从管理的角度促进教学的实效性,从教学的角度确保管理的可行性。首先,高校可以借助思政知识对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与完善,增添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从相关思政理论不断延伸,具体到每一个行为对应怎样的管理条例,同时适当采取奖励与惩罚措施,并在实际适用的过程中针对其进行调整与优化,让管理制度更能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保证管理机制的有效性。其次,教师应以更理性的态度进行思政课程设计,以更综合的视角设定学生管理条例,保证此管理条例的可行性,全方位、多层次地加强学生管理,同时保证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实现思政教育效果最大化。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条例的制定都应基于实际情况,对此,教师应提高观察能力,更加细致地进行日常观察,从而实现制度管理的科学化[5]。

(五)运用网络技术,开展高效融合工作。在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明确这两种工作的特殊性在于既要“管”,又不能只“管”,要做到管理与教学相结合,教师在进行管理和教育过程中不应以管理为最终目标,而应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为最终目标,以实现学生管理效率的提升和思政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思政素养。对此,教师应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开展高效融合工作。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等平台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通过建立数据库的方式对学生相关信息进行动态管理,通过搜索互联网素材的方式提高教师课堂质量和管理效率,通过云账户资料共享的方式增强教学和管理的效率。此外,教师还应借助各类网络技术提高思政教育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可以借助Flash 动画将理论知识具体化,通过视觉冲击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不同理论知识的不同。或者借助小程序将理论知识游戏化,在学习中游戏,在游戏中学习,从而促进思政教育的高效开展。

五、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发展已逐步成为主流的发展趋势。教师要端正教学态度,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为最终的教学目标,通过各项教学创新举措,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高效的学生管理。学生也应端正学习态度,做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及时发现并改正自身问题,促进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和专业素质的提升。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思政融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