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
《探索图形》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内容。本课是在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后,教材安排了“探索图形”的综合与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正方体的特征等知识,探索由小正方体拼成的大正方体中各种涂色小正方体的数量,发现其中蕴含的数量上的规律,以及每种涂色小正方体的位置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体会分类计数的思想。
本课我是这样设计的:课前引入先让学生复习正方体的特征,接着用这样的小正方体拼成了一个棱长为10厘米的大正方体。如果将这个大正方体的表面涂上红色,让学生观察,涂色情况会有哪几类。这就需要让学生去分类和数数,由于图形比较复杂,数起来不方便,所以先研究简单的图形,发现规律之后,再去解决复杂的图形。学生课前就准备了两阶、三阶、四阶、五阶的魔方,在研究涂色的情况时,有实物做参考更直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发现,三面涂色的都在大正方体的顶点处,无论棱长为几厘米的正方体,三面涂色的个数都为8个。两面涂色的在正方体的棱中间,也就是去掉一条棱的左右两边各一个——共两个,一个正方体有12条棱,所以我们要把一条棱中间的两面涂色的正方体个数乘12。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学生们发现是在每个面除去周边一圈的位置,在面的中间,而面的中间形成了一个新的正方形,因为正方体有6个面,所以(每条棱上小正方体的块数减-2)2×6个就是一面涂色的个数。没有涂色的在正方体里面除去表面一层的位置,我采用课件直观演示的方式,剥去一个正方体表面的一层,让学生清楚的看到中心的位置就是没有涂色的,它形成了一个新的正方体。那么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就有(每条棱上小正方体的块数-2)3个,或者,用总块数-三面涂色的块数-两面涂色的块数-一面涂色的块数。总结归纳出规律之后,学生再回头来解决课的开始“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的涂色情况”就容易多了。
为了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动脑、动手、动口,多种感官协调活动,从多角度去感悟体会分类计数推理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丰富自己的思维活动经验,帮助学生从直观观察立体图形的形象,头脑中建立表象,到最终能够根据直观立体图形进行推理想象,进而归纳出不同涂色面数的小正方体的数量规律,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在探究中,我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研究棱长为2厘米、3厘米和4厘米的正方体涂色情况。计时10分钟的时间,我发现有的小组完成情况还是挺不错的,分别找到了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和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还观察到了每一类小正方体所在的位置,这样就更便于我们找到涂色規律。但还是有个别小组在探究两面涂色,一面涂色的时候有困难。
反思本节课做的不好的地方,知识点没有落到实处,特别是没有考虑到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学生,有的学生可能不明白每一个数据是怎么得来的,在交流活动中,应让学生多发表自己的意见,多说理由,我再多问几个为什么?通过这样反复的强调,学生对这个知识才能加深印象。
重构这节课,一开始,我应该先带着学生去研究棱长为2厘米、3厘米的正方体的涂色情况。让学生认识到各种情况的涂色具体是在哪个位置,再让学生迁移类推,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去探究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的涂色情况,让学生分别找出两面涂色,一面涂色和没有涂色的算式该怎么写,找到规律之后再让学生独立推理得到棱长为n厘米的正方体的涂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