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杨
“一部100多分钟的电影,只有最后不到10分钟的时间是在描述主人公的幸福,这部电影不是应该叫‘当苦难来敲门吗?”这是看完电影后,一个学生提出的疑问。
诚然,观看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后,映入脑海的第一个词或许是苦难。长期以来,我们对苦难的教育过于轻慢:要么轻描淡写地把它理解为小小的困难,觉得战胜它轻而易举;要么一厢情愿地把它理解为成功的前奏,总觉得熬一熬,风雨过后就能见到彩虹;有人甚至还要赞颂苦难、感谢苦难。这些认识在开启“美颜”“滤镜”看苦难的同时,遮蔽了我们对苦难的认识,让我们对苦难的教育停留在浅层。以至于别人遭遇苦难时,我们往往麻木不仁,或是充当鲁迅《祝福》里柳妈等人的角色,咀嚼、吸食他人的痛苦;或觉得受难者过于矫情,缺乏应有的同理心。而当自己遭受苦难时,我们往往手足无措、呼天抢地,丧失了对苦难的承受力。
什么是苦难?拆开来看,“苦”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大苦,苓”,也就是苦菜,难以下咽但又不得不饱尝艰辛;“难”字的金文则代表受刑者让猛禽啄食而死的酷刑,总让人想起鲁本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连起来看,“苦难”一词更像是人生的某种隐喻,它代表的是一种时空点点滴滴、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延续性与主体清醒万分、辗转反侧、痛苦挣扎的自觉性。它是一种心灵的煎熬,一场内心的酷刑。
就像电影中的男主人公,从曾经信心满满的创业者变成后来忙于推销的破产者,其家庭也从幸福美满到后来分道扬镳。他被房东驱赶、被司机追债、被朋友抛弃、被同事轻视。电影中,当无家可归的男主人公抱着儿子,蜷缩在地铁的厕所里,门内是惨白的灯光与残酷的现实,门外是粗暴的敲门声与“隆隆”的地铁声。明明付出万分却总收不到希望,明明努力半生却总看不到明天——中年人的人生困顿与苦难莫过于此。
苦难并不值得美化与歌颂,它冰冷而又绝情。被苦难巨浪压垮的人远比立潮弄浪的人来得多,能站着告诉你“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人其实往往都是苦难中的漏网之鱼,是万千统计数据里的幸存者。尽管我们期望苦难永远不要来临,但当它真正不请自来时,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它赋予生命的意义。
电影中的男主人公正是被苦难包围着,它让灵魂承受痛苦暴击的时候,也暗自赋予了灵魂重新审视当下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机会。男主人公为了给在简历上毫无竞争优势的自己争取一个参加实习的机会,会拖着项目主管一路絮絮叨叨介紹自己的过往,甚至还在车上现场表演了一把复原魔方的过程——这是被苦难逼得没有退路的绝地反击。
对苦难的教育,不应该把所谓的希望放在苦难之后。苦难之所以被称为苦难,在于它没有允诺努力之后就是幸福,它也没有办法证明努力之后必有回报。遭遇生命的背水一战的人,只能把自己的每一次努力当成是最后的一击,他没有迟疑、不会犹豫。电影中的男主人公不断在奔跑,为了夺回产品,为了赶上班车,为了拿到委托,为了……正如周国平所说:“不论遭受怎样的苦难,只要他始终警觉着他拥有采取何种态度的自由,并勉励自己以一种坚忍高贵的态度承受苦难,他就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有效地提高着自己的人格。”
电影中,男主人公在面试时侃侃而谈,丝毫没有因为刚从拘留所释放的自己身上穿着带油漆的衣服而尴尬万分。人的尊严不来自那满是油漆的衣服,所有外在的服装在苦难面前都不堪一击,而永不屈服、永不放弃才是支撑人类心灵之殿无法崩塌的墙柱。苦难既会折磨人,也能磨砺人,关键在于你到底怎么认识它,你在它面前展示自己的尊严还是自己的懦弱。苦难本身没有意义,但它能够促进我们创造意义。我们通过接受、迎击、升华苦难,从而给了自己一个机会展示心灵的尊严与坚忍。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苦难和幸福并不矛盾,也都值得教育者审视。两者都是在大悲恸与大狂喜中重新认识生命的某种状态,品尝人生的某种滋味。如果你把生命理解为一场或哭或笑的心灵盛宴,那无论苦难还是幸福都会让你满载而归。
如果说我们对苦难的态度是轻慢,那我们对幸福的态度就过于庸俗了。
从中国古代汉字的意义来看,“幸”是指一人犯了死罪而被戴上了手铐脚镣,却突然蒙受特赦的不可抑制的狂喜情绪;而“福”则象征着手持祭器祷告天地的场景。两者一为向内求自由解放的欣喜,一为向外求天人感应的交融。从西方文化中看,歌德的《浮士德》以追求幸福的赌约开篇:“如果我对某一瞬间说,停一停吧,你真美丽!那时就给我套上枷锁,那时我也情愿毁灭。”以获得幸福的刹那作为结尾:“我抱着这种高度幸福的预感,现在享受这个最高的瞬间。”两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都能归结为内心精神上的满足感与丰盈感。
我们的苦难教育有时和幸福教育一样,都太关注现实的功利、报应,“吃得苦中苦”的目的原来是要成为“人上人”。去听中学所谓的励志讲座,你就发现“苦难”往往被描述成“成功”的过去时,“幸福”则是“成功”的将来时。努力读书的意义与解读和二十年前似乎没有任何区别:为了上好大学,为了找好工作,为了赚更多钱……所有讲苦难与讲幸福的人,似乎都忘记了,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坚韧,才是我们对苦难教育抑或幸福教育的最好注脚。
《当幸福来敲门》中男主人公也曾把幸福理解为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赚大钱、开豪车。他会忍不住凑上去向成功人士打听:到底是什么让你这么成功?但他对“幸福”的理解随着剧情的推进而不断深化,他也不断追问自己,到底何为幸福。
电影没有直接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它只是向我们描述男主人公所遭遇的人生的各种苦难与困境。但当我们回过头再看那些苦难与痛苦时会发现,电影也在向我们暗暗描绘一个人的心灵是如何愈加丰满、愈加坚韧、愈加从容的。当男主人公终于获得他为之努力大半年的职位时,他没有大喊大叫,没有歇斯底里,反而是走出大楼,在人群中低头,合十,皱眉,鼓掌,鼓掌,鼓掌……这一幕让我们感动,只有懂得付出的艰辛和生命的全力以赴的人,才能懂得混在人群中默默给自己鼓掌时的辛酸与欣喜!
男主人公的努力让我想起了加德纳在其《幸福、献身和意义》中所言:“幸福是指人们朝着有意义的目标而进行的艰苦奋斗,这些目标使个人与更广泛更远大的人生目的联系起来……一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和才能。”
心灵的博大与坚韧、平静与安宁或许才是人类幸福的标志,所以影片的结尾没有把镜头落在男主人公曾经理解的豪车、豪宅上,而是投注在他与儿子的对话上。两人还是如当初一样携手前进,只是男主人公脸上少了一份焦灼,多了一份笃定,两人谈话的内容恰恰是儿童世界无关功利的谜语与笑话。
此时他的幸福,与成功无关、与豪车无关,而是生命历经艰险之后的平静与从容。他终于用生命的奋斗去认同、融入、升华了自己的精神世界,那是生命在历经岁月搏击后,留给这个世界的感受,留给自己内心的宁静。在阳光的映衬下,父子和时空达成的和谐与美丽是如此动人,或许这才是《当幸福来敲门》带给我们真正的关于教育的感动。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第六十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