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瑞
班上有一个长得非常漂亮的女孩,抽屉里放着一面小镜子。不管是上课时还是下课时,她经常低下头,取出那面小镜子照照自己的脸蛋——她的脸蛋白皙,相当耐看。
好几个老师一起向我反映这个问题,声称这个女孩如此自恋,耽误学习不说,虚荣心也会悄然而生,对她的健康成长不利。大家怀着严肃的态度,一起要求我这个班主任尽快采取措施,制止这个女孩上课照镜子的行为,创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
我却一笑了之——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事。
可过了没几天,我真的觉得孩子们需要照一照镜子了。于是我在课堂上宣布,明天每人都带一面小镜子来教室。学生们一阵吃惊,问:“是要做什么实验吗?”“不是的,我是语文老师,不搞实验活动。”我的话是认真的,学生们的态度也变得认真了。
第二天,学生们每人都带来了一面小镜子。起初,他们都把镜子放在抽屉里,不敢拿出来照,因为不知道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害怕惹我生气。
我却不。
那节课上,我说:“同学们,我们都来照镜子吧!”那个喜欢照镜子的女孩首先呼应,立马就从抽屉里拿出小镜子。其他学生一阵面面相觑之后,也效仿着拿出了小镜子。“好的,同学们尽情地照镜子吧,看看你照到了什么呢?”我补充道。
于是,大家都来照镜子。可照着照着,就照腻了,他们都放下镜子,用呆滞的目光看着黑板,看着我——猜想我又要出个什么奇招了,或许是写一篇关于照镜子的作文吧。
我才不呢。
我问:“你们都照到了什么?”也许是问得太没有水平了,谁都知道照到了自己,当然大家也是这样整齐地回答的。我再问:“那为什么没照多久就放下了镜子呢?”
甲同学说:“我的形象对不住自己,所以不想久看。”乙同学说:“我的脸上有个疤,是与同学打架后留下的,我不想回顾那段往事。”丙同学说:“刚照一会儿还觉得是我自己,照久了越看越不像自己了。我觉得做什么事都要适可而止。”丁同学说:“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是对的,但上课照镜子容易分散精力,影响学习,我不想养成这个坏习惯……”
那个无论上课下课都喜欢照镜子的女孩脸一阵通红,低下了头……
此时无声胜有声,所以,我不需要再多说什么。
“既然我们都不想照镜子了,那么,我们就照一照窗户玻璃吧。”我又宣布。
学生们再一次惊诧不已,觉得我是个奇怪的老师,窗户玻璃天天照,没有什么神奇之处呀。我耐心地解释:“每照一次都会有不同的发现,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于是,大家就一起站起来,右边的学生透过右边的窗户玻璃看校园,左边的学生透过左边的窗户玻璃看农场。他们看到了不同于以往的风景,也有了很多不同的发现。“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的,每一天的风光都是不同的,每一时刻的景致都是各异的。学生们可能意识到了这一点,这就是收獲。
故事如果到此为止,仍然达不到我的目的,所以还需要继续下去。
我再问:“同学们,你们觉得用镜子照与用窗户玻璃照,不同之处在哪里?”这又是一个小儿科的问题,所以大家不假思索地就回答出来了:“用镜子照,只看到了自己;用窗户玻璃照,看到了远方,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非常棒!可镜子和窗子都是用玻璃做的,怎么就会有所不同呢?”我循循善诱。
当我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那个喜欢照镜子的女孩再也坐不住了,立刻站起来说:“因为镜子的背面涂了一层银,遮挡了我们的视线……”我点点头,经常照镜子的人果然对镜子了解最深。
“是的,区别就在于镜子多了一点儿银,但这便让我们只看到了自我,而看不到更广阔的世界……”我恰到好处地这样总结。于是,我就奔向开展这样一次活动的真正主旨上了。我问:“同学们还记得上次作文都写了什么吗?”
学生们当然记得。那是一个半命题作文“当我有了____时”,要求补充完整题目再写作。然而我没想到的是,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出现了全班类似的怪现象:大部分学生写了“当我有了金钱时”“当我有了财富时”“当我有了权力时”……当然罪过也在于我,在于我没有进行立意提示——其实我也是有意而为之,想不加提示,测试学生们的认知能力。
小小的年纪,怎么就让金钱、权力遮蔽了双眼呢?怎么就沾染了铜臭味呢?我盯着一篇又一篇作文,手发抖,心发颤……所以,我决定让孩子们好好照照“镜子”,给孩子们立起另一面人生的“镜子”。
我向学生们立起的第一面人生的“镜子”便是著名慈善家、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我说:“洛克菲勒出身贫寒,可当他富甲一方后,他却被那层薄薄的‘银遮蔽了双眼,变得贪婪冷酷、为富不仁。很多居民深受其害,对他恨之入骨。天有不测风云,他在53岁时,疾病缠身,病入膏肓。医生告诉他,他必须在金钱、烦恼、生命中选择一样。这时,洛克菲勒开始领悟到,是贪婪的恶魔控制了自己的身心,让自己有如此下场。后来,身体康复的他开始考虑如何将庞大的财产捐献给别人。密歇根湖畔一所学校因资不抵债濒临倒闭,他马上捐出数百万美元,从而促成如今芝加哥大学的诞生。北京著名的协和医院,也是洛克菲勒基金会赞助建成的。洛克菲勒还创办了很多福利事业,帮助备受歧视的黑人渡过难关。洛克菲勒的前半生为金钱迷失了方向,他后半生仁义为怀,重返生命的正道。”
我接着说:“孩子们,我们不要远离了生活中的真善美,不要被金钱所奴役。只有这样,我们的心才会如同皎洁的明月般晶莹剔透,才能与这个美丽的世界交相辉映。”
我的讲话完毕,但学生们的思索永远不会停止……我想,他们已经认识到了要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应该为谁而做,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了……于是,他们悄悄地将自己的小镜子藏到了抽屉里,用清澈的目光望向了远方——远方那美丽的景致,在召唤……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郑旺镇湾林学校)
(插图:谭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