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祥训
阅读能力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是学生学习一切学科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学生自主获取信息的前提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更加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但仍然存在依赖课本、阅读量受限等问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关注课外阅读,分析课外阅读的价值,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拓展与积累的有效途径。
一、拓展与积累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价值
(一)辅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与课内文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课外阅读的拓展不能无的放矢,需要紧跟课标与教材的脚步,以达到辅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
在课前预习环节,课外阅读素材的引入能够帮助学生多角度地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能够提升课前预习的效率,更好地发挥课前预习的作用,为学生在课堂中的理解与思考奠定基础。不仅如此,课外阅读素材的引入还能起到“活化”课前预习环节的作用,不仅能够丰富课前预习的内容,还能够提升课前预习的灵活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课外阅读起到对所学知识技能进行应用与延伸的作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需要在教材教学的基础上展开,课内阅读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课外阅读则对课内知识与技能进行实际应用与延伸,以此构成相互促进的正向循环。
(二)帮助学生积累作文写作素材与方法
在小学阶段,阅读是提升学生作文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同时通过分析文本内容学习并掌握相关的写作方法。课外阅读作为与教材既联系密切又具备一定差异性的新文本,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作文写作素材与写作方法。
在写作素材的积累方面,课外阅读的设置与安排以学生的特点与学情为基础,因此课外阅读能够保证与学生之间的契合度,起到拓宽学生阅读范围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课外阅读通过精挑细选的文本能够调动学生在素材积累过程中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养成自觉积累素材的习惯,并通过合理应用阅读文本中的素材提升作文的整体质量。
在写作方法的学习方面,课外阅读的拓展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与思考的过程中学习名家的写作方法与技巧。更为重要的是,在阅读课外名家名篇时,学生不仅分析其技巧,还通过阅读自然地体会作者传达的细腻情感,通过对情感的体会与分析拓展写作深度,提升写作水平。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课外阅读的拓展与积累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阅读知识,还能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情感、道德等方面的内在感悟,通过课外阅读与其他教学活动组合的形式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供助力。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积累有限
小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的参与度不高,付出的时间与精力都相对有限,对课外阅读总量与阅读深度造成影响,难以达到新课标中设定的目标。不仅如此,部分小学生未能掌握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难以保障阅读状态与阅读效率,因此最终获得的阅读积累也相对有限。
(二)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未被有效激发
现阶段部分小学生对课外阅读未能形成正确的认识,将其视为负担,阅读兴趣不高,因此很难投入课外阅读活动中。而教师也未能有效调动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导致课外阅读难以达成预期的效果,对后续语文教学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课外阅读与其他教学活动的联动不充分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能够在多个教学环节中开展,并为学生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培养提供帮助,以此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但现阶段课外阅读与其他教学活动的联动并不充分,存在较强的孤立性,导致课外阅读的价值难以被充分发挥。
三、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拓展与积累的有效途径
(一)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整合
课外阅读的拓展与积累需要依循教材的脉络,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为了实现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拓展与积累,教师必须明确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之间的关系,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整合。
课内阅读文本与课外阅读素材的有效整合能够引导学生对课内阅读文本进行深入挖掘,并产生个性化理解。但是由于小学生的知识积累相对薄弱,难以在阅读过程中准确把握课外阅读文本的特性,也难以站在深入赏析的角度进行阅读,往往出现“走马观花”的阅读状态。将课内阅读作为课外阅读的基点与参照,学生能借助此前学习获取的知识进行跨文本比较与整合,并将阅读经验应用到课外阅读中。
以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外阅读为例,在拓展课外阅读时,教师需要参照当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分析课内文本在体裁、手法与情感等方面的重点,选择与课内阅读较为接近、但在特定方面存在差异的课外阅读文本,既让学生能够将课内经验运用到课外阅读中,也让学生能够在对比过程中形成新的思考。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古诗三首》一课中学习了《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与《三衢道中》三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在引导学生从诗中描写的景物出发,借助关键词想象、体会作者的情感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外阅读中安排其他描绘四季景物的诗歌,如同样描绘春景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使学生能通过诗中的“润如酥”“近却无”等词想象出微微春雨中远观草色的场景,并通过“绝胜”一词体会作者对万物萌发之景的喜爱之情。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选择《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对比春景与冬景之间的不同,让学生体会古诗多元化的美感。
课内外阅读文本的整合与比较还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课外阅读文本的内涵。因此,在选择课外阅读文本时,教师应秉持开放性的思想,不能将课外阅读文本的选择局限于与课内阅读高度相似的文本,還可以进行跨国家、跨时代的对比与整合。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元素是神话,单元选取的是中国与古希腊的神话故事,教师可以选取其他文化背景下相似题材的神话故事,让学生在对比中更好地体会课外阅读文本创作风格的差异,以此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
(二)重视阅读方法教学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拓展与积累的有效实现需要以高质量的阅读为基础和前提,确保学生能够以良好的状态进行阅读,进而保障获取信息的基本效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之所以受到限制,一部分原因是受到思维特点与认知发展规律的影响,另一部分原因则是没有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不仅阅读效率低,还难以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正向反馈,无法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因此,教师必须重视阅读方法的教学,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授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并引导学生将阅读方法延伸到课外阅读中,让学生能够依据课外阅读文本的特点与内容,灵活地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高质量地完成阅读与积累。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教学为例,该篇课文描绘了小兴安岭在四季各具特色的美丽景色,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精读法这一阅读方法,也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将关键性的词句画出来,并进行标注。这一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还能够梳理文本的写作脉络,加深学生对课外阅读文本的理解。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传授速读法、略读法等其他阅读方法,并讲解相应的使用场景,为学生灵活运用各种阅读方法创造条件。
(三)科学规划课外阅读的时间
在拓展与积累课外阅读时,教师需要注意一点,即课外阅读不等同于课后阅读,换言之,课外阅读可以根据课内文本的题材、内容与特点,结合教学活动的实际需求,灵活运用于教学活动中的不同时间节点,不仅能够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层次性,还能够提高课外阅读与拓展积累的有效性。因此,教师需要科学规划课外阅读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时间节点。
首先,课外阅读可以应用于课堂教学之前,为学生提供预先感知课内文本、丰富知识储备的作用。此时,课外阅读应作为课堂教学的“楔子”,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或文体特点,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一個豆荚里的五粒豆》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预先选择与植物播种相关的科普类文章,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基础上总结自然界中植物传播种子的基本方式,为后续课文的学习打好基础。
其次,课外阅读也可以运用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课外阅读材料与课内阅读文本相结合,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创造条件,加深学生与课内文本之间的内在共鸣。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教学为例,国家内忧外患的时代距离现在较为遥远,学生对课文创作的时代背景并不了解,因此在理解课文内涵时会相对困难。此时,教师可以将其他描述动荡年代的文本作为拓展。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代入感,教师可以选择第一人称的采访或记录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时代背景,体会青年周恩来的远大志向。
在课堂教学完成后,教师需要有计划地开展针对性的课外阅读活动,促进课外阅读的拓展与延伸。比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后阅读材料可以安排为周恩来总理的传记或记录其生平的文章,让学生体会周恩来总理为实现“中华崛起”所付出的努力。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布置科学的阅读任务,增强学生阅读体验的同时丰富学生的阅读方式。
(四)开展多样化的课外阅读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限的课堂时间和阅读教学对实践的需求存在差异,而课外阅读正是缓和这种差异、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为了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与价值,教师需要开展多样化的课外阅读活动,以此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在设计课外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具备在教师给出书单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并拓展阅读内容的自由。不同学生的个性与思维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选择课外阅读文本时也具备一定的倾向性,对不同文本的理解程度也存在差异。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实际学情制定多样化的阅读书单,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范围。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课外阅读书单的制定工作中,定期举办好书推荐活动,要求学生简单介绍图书内容并进行投票,综合图书内容与学生意愿决定课外阅读书目。比如,结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的内容与新课标要求,教师可以在课外阅读书目中加入《稻草人》等童话作品以及《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等科普作品。另外,除常规的读后感、读书交流活动之外,教师还应举办多样化的课外阅读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将最受欢迎的课外读物改编成课本剧,或围绕课外读物中的观点举办辩论会,以此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对课外读物进行深入阅读。
(五)关注课外阅读的拓展迁移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拓展与积累需要发挥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独特价值,关注课外阅读的拓展迁移。课外阅读不仅可以灵活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对写作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将课外阅读向着写作教学的方向拓展,为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以及写作方法的学习创造条件。具体而言,课外阅读向写作方向拓展、迁移,可以从写作结构、表达方法与思想感情三个维度入手。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观察文本的整体结构,特别是说明性与议论性的文章。梳理文章结构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体内容,还能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优化学生作文的逻辑性、平衡详略等要素。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课外阅读中的优秀词句,帮助学生进行素材积累,并学习优秀的写作方法。学生可以通过摘抄与仿写的方式将课外阅读文本转化为写作素材。摘抄是静态的积累过程,而仿写则是实践应用的过程,两者结合才能实现素材的内化,逐步将好词好句应用到写作中。
最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深入体会文本蕴含的情感。不同创作者的创作风格存在差异,所处的时代背景也各不相同,笔下的文章也因此呈现出多样化的情感变化。教师应培养学生关注文本的阅读习惯,从文字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同时学习抒发情感的方法,通过情感的流露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拓展与积累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能够辅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积累作文写作素材与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但现阶段小学生的阅读积累有限,阅读兴趣未被有效调动,并且课外阅读与其他教学活动的联动不充分。因此,为了有效拓展与积累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师应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整合,重视阅读方法教学,科学规划课外阅读时间,开展多样化的课外阅读活动,关注课外阅读的拓展迁移,助力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基础上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