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与探索

2023-10-14 19:43任文绮
今天 2023年20期
关键词:劳动技能家长

任文绮

(临夏市八坊小学 甘肃 临夏 731800)

前言

在分析马克思的思想基础上,提出要实现人的持续、全面发展,就需要让人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条件和不同的劳动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的各种职能优势,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把生产劳动与教育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对学生的劳动意识进行培养,还能够推动学生劳动水平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各项能力和综合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良好思想引导。因此,学校和教师都应该重视劳动教育,特别是小学,这样才能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良好的劳动价值观念。

1.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不够了解

如今,很多学校、教师都有一种较为落后的教育思想,他们觉得提高学生的测验成绩就是最好的教育。然而,这样的教学方法也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学生只会读书,缺少一定的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技能,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发展。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劳动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所起到的正面作用不明显等。在家里,学生只要对功课负责,一切家务都可以不做,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和教师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劳动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毫无意义。然而,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思想更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当前的教育发展中,开展和普及劳动教育是当务之急,使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使他们对自己的劳动有更多的尊重,更多地参与到劳动中去,这对于他们今后在各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大有裨益。

1.2 家长的教育观念有缺陷

在当今社会,大部分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和家中的长辈对他们的照顾无微不至,在家中,他们的工作以学习为主,所以,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较低,这将严重地影响到他们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另外,也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还年轻,不能参与劳动,并且劳动对孩子的学业也有一定的影响。这样,家长就会将孩子的全部课余时间都投入到校外的补习班中,不能对孩子进行劳动锻炼的教育,也就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教育。所以,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也要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掌握好时间和劳动量的前提下,参与到家庭劳动中,在经历劳动的过程中,可以提高中学生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也可以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奠定思想基础。

2.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

2.1 利用家长资源,开展劳动教育

家校合作是小学教育阶段最为重要的教育教学手段之一,通过利用家长资源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也能使家长懂得怎样正确地教育孩子,进而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在开展劳动教育之前,教师首先要与学生家长积极沟通交流,向每位家长表明这次活动开展的目的、意义、内容、实施过程以及预期要达到的效果等,让家长意识到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来整合家长资源,在群里家长们可以相互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教师要与家长们形成良性互动,为后续的活动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其次,教师要与家长共同制定劳动教育活动方案,方案主题以家庭劳动为主要方向,劳动实践基地在家中,主要监督管理人由家长担任,因此,家校合作教育模式的核心主体是家长,在方案中,要重点突出学生在家中的地位,同时要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到活动中,形成一种有效互动,让思想教育渗透到劳动的全过程中;最后,教师要做好相应的评价与反馈工作,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保证劳动教育成效的关键点。在学生劳动结束后,或者完成某项劳动任务,可以将自己的劳动成果晒在家长群中,让其他的同学和家长看到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教师要对每个学生所完成工作的情况进行点评,家长也要对孩子进行评价,使孩子建立起自信心,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育。同时,每个学生要将做好的菜晒到家长群里,教师将提前制作好的劳动评价表发送到群里,鼓励学生进行自评、父母他评、生生互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态度。

2.2 组织劳动实践,提升劳动技能

2.2.1 在劳动技能培养中渗透德育

劳动技术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其本身所蕴涵的“勤劳”和“独立”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首先,要在节庆中开展劳动技术训练。比如在植树节当天,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植树活动,学生们在校园里浇水,有能力的学生也可以与学生一起到更远处的地方植树。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了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关系,了解了在荒凉的土地上植树造林能够为人们创造美好的生活条件。通过开展植树活动,既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劳动技能,又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使其形成正确的劳动观。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传统节日特色开展主题劳动活动,如:正月十五日包元宵、端午包粽子、中秋包月饼等,学生可以边学边做,边做边思考。同时,教师要讲述与这些传统节日有关的故事,这样既可以锻炼他们的劳动能力,又可以让他们了解其历史传统,让他们体会到自己动手的乐趣,从而初步地培养他们的独立性。

2.2.2 活动的时间和安排要合理

劳动技能教育的时间段要合理安排,使学生能够做到动静结合,并且要根据不同的年级来进行时间的长短,若时间太短则不能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时间太长很容易使学生感到身心疲惫,从而丧失劳动兴趣。教师在制定活动计划的时候,要看好课表,与科任教师沟通,根据学生的任务量来设计劳动活动的时间和内容,这样既能让学生们劳逸结合,又能让学生们做些日常工作。比如,教师可与班主任共同制定卫生打扫制度,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组,每个小组成员轮流担任一天的值日生,主要负责教室的清洁工作,操场上垃圾清洁工作,时间安排定为早上、中午和放学后,每个时间段的劳动时间均为30 分钟左右,设置的劳动任务不要太多,劳动强度不要太大,如果30 分钟内不能完成值日工作,学生就很容易产生挫败感,从而产生厌烦情绪。同时,教师应全程参与,给予学生正确地指导,还要积极地评价学生,称赞学生热爱劳动,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光荣,为以后正确劳动观的形成打下基础。此外,教师可以利用体育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劳动技巧的教育,比如:打扫校园里的杂草,浇水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教导学生怎样使用各种清洁工具除草、浇水,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又可以保持校园环境的清洁,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集体劳动的快乐。

2.2.3 技能学习和活动要灵活多样

在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时,教师不仅要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和合理控制劳动任务量,还要设计多样化、趣味性强的劳动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劳动效果。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如在家里或在学校,设计出切合实际、易操作、安全度高的劳动活动。教师需要实施分层教学策略,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实践能力、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因素设计不同的劳动实践活动,可让学生自主去选择活动形式和内容,这对于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热情,养成良好劳动素养有着积极推动作用。比如,劳动技能有很多种,像维修家用电器、织衣服、种地、做饭等,有的小学生特别是男生对机械设备比较感兴趣,可以准备一些存有故障的小型家用电器,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其进行研究、讨论,找出其中的故障点并维修,很好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还能使他们学习更丰富的科学知识;还有的小学生喜欢农业生产方面的劳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实地现场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好耕作、施肥、灌溉、翻耕、除草等生产技能,以及工具的使用技能。通过劳动活动的多样化和趣味化,使得学生更加热爱劳动,增长见识,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养成。

2.3 劳动教育信息化,增强劳动教育效果

2.3.1 搜集相关图片视频,为劳动教育提供素材

学校应从开设专业课程、加大资金投入、配置现代教学设备等方面来强化对小学生的劳动教育。比如,在劳动课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各类劳动的图画、录像带,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学生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到与劳动有关的知识,但是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学生可以非常直观地观察到各行各业的人们的劳动情景,这可以让学生有更加深刻、更加真实的感受,可以感受到别人的辛苦工作和收获的喜悦,这对他们的正确劳动观形成是有利的。

2.3.2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时,教师要注意整合校本资源,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注重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小学生正是价值观念、道德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要将学校中的劳动教育资源进行充分的发掘与利用,并强化其在劳动教育中的功能。在平时的教学中,将劳动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提升他们的劳动意识和核心素养。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校园电台对全国范围内的优秀的劳动道德模范人物或事件进行广播,并对与劳动相关的新闻、音频等展开宣传,培养学生们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学校的校歌、校训、校标、校风等都是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精神文化资源,通过对这些校本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有效地在学校中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从而推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校和教师要特别注重对小学生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兴趣、劳动技能的培养,能够利用家长资源,开展劳动教育,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组织劳动实践,关注学生劳动的全过程和真实体验,对其进行有效教育;将劳动教育信息化,增强劳动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劳动技能家长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劳动技能up up!
热爱劳动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