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重锋
(庆阳市宁县瓦斜乡中心小学 甘肃 庆阳 745216)
2021 年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双减”工作的目标:“建立学校课后服务机制,完善学生课余学习条件,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问题”。为确保政策落地生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部于2022 年3 月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该《意见》主要内容有三:一是充分认识开展课后服务的重要意义;二是进一步明确课后服务的主要内容;三是大力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课后服务是指在正常上课日的每天下午放学后至18:00 期间,学校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的一种服务。课后服务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能够更好地满足家长对学生个性化教育的需求,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和学生课外培训负担。课后服务坚持公益普惠原则。但是,农村地区由于受教育资源、经济条件等因素限制,开展课后服务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尤其是农村小学,由于受到经费、师资等因素的影响,开展课后服务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双减”政策出台后,如何开展农村小学课后服务成为关注焦点之一。本文基于农村小学开展课后服务的意义、现状、问题与对策展开研究,旨在探索农村小学在“双减”政策下如何更好地开展课后服务工作,使农村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双减”政策是贯彻这一理念的重要举措。农村小学要落实好“双减”政策,首先要提高认识,将“双减”政策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抓好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农村小学作为义务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需要高度重视农村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做好课后服务工作是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满足家长对教育多样化需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需要;是解决“三点半”难题,缓解家长接送压力的需要。农村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发展的重要途径。农村小学课后服务工作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以学生为本,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努力满足家长对教育多样化需求,切实解决农村家长“三点半”难题。农村小学课后服务工作不仅是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义务教育也得到了大力发展,特别是“双减”政策的出台,使得农村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成为了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工作。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对于课后服务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相对不足,因此农村小学课后服务工作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2.1 课后服务形式单一,内容缺乏创新性。农村小学课后服务的主要形式是“课后延时”。这一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解决家长工作繁忙的问题,但是这一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课后的学习和生活问题。而且农村地区对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没有较好地重视起来,导致课后服务活动内容单一、缺乏创新性。以“一师一优课”为例,部分教师将大量的时间用于讲题、批改作业等课程内容中,而课后服务则成为了可有可无的“陪跑”。
2.2 课后服务内容缺乏多样性,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农村小学课后服务内容也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但在农村小学课后服务中,仍有很多学校存在“一刀切”现象。在“双减”政策背景下,部分学校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盲目跟风开设课后服务项目;有些学校则是为了增加教师的额外收入,让教师多加辅导学生作业。这样一来导致了一些农村小学在开展课后服务时偏离了本真定位。
2.3 家长对课后服务参与度低,存在不理解现象。“双减”政策出台后,家长们普遍反映自己不能按时接孩子放学以及孩子在家做作业效率不高等问题,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家长对于“双减”政策都持积极支持态度。但部分农村小学由于对于“双减”政策认知不足、对实施效果把握不准确、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等原因导致家长参与度低、配合度低。
2.4 课后服务资源匮乏且质量不高。农村小学在开展课后服务时存在师资不足、设施设备不够等问题。大部分农村小学所使用的教学设施设备较少,部分农村小学甚至没有体育器材、美术器材等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后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部分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师队伍结构也不合理。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导致了课后服务资源匮乏、质量不高等现象的出现,从而影响了农村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开展。
首先是课后服务内容单一,学生缺乏兴趣。“双减”政策实施后,农村小学课后服务的内容主要是以作业辅导、阅读、兴趣小组为主,缺乏拓展类活动,缺少体育锻炼,没有兴趣培养等活动。虽然很多学校开设了文体类社团,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课后服务的内容缺少创新,缺乏特色,教师也不能很好地组织教学,导致课后服务没有吸引力。
其次是家长观念保守,配合度不高。家长对“双减”政策了解不够,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反对“双减”政策的实施。课后服务时间一般为2 ~3 小时,虽然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很多家长认为学校将孩子留在学校就是占用他们的时间了,因此很难接受课后服务。尤其是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缺乏与孩子交流的机会,更容易产生矛盾冲突。家长的观念保守、配合度不高也影响了课后服务工作的开展。
然后是教师积极性不高、专业素养不足。课后服务教师工作量大、任务重、压力大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有些教师由于年纪较大,身体素质欠佳、教学经验不足等原因无法承担课后服务工作;有些教师认为自己只是完成本职工作就可以了,对课后服务工作缺乏积极性;有些教师不了解课后服务工作内容和性质、不清楚课后服务工作要求和标准等也影响了他们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积极性。而且对于农村小学来说,开展课后服务需要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和成本费用,这些都增加了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难度。
再者是课后服务资源不足、硬件设施差。农村小学开展课后服务需要场地和师资力量等硬件资源保障。一些学校虽然有自己的操场、图书馆等资源但由于学校资金有限、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没有充分利用起来。硬件设施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农村小学场地受限,难以开展大型体育活动;另一方面场地不足导致体育器材和设施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最后是评价体系不完善、管理不规范。“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合力共同推进,但是目前农村小学在评价体系、管理规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4.1 提高认识,建立健全课后服务管理机制
课后服务是学校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完成作业、完成学习任务,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学生不同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后服务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后服务中,老师们会根据不同的班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教学工作,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会根据学生在课后服务中的表现进行及时点评和总结。此外,学校还会定期开展“优秀生”“进步生”评比活动、“十佳学生”等表彰活动。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优秀生的带头作用,激发后进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教师在课后服务过程中还会注重对后进生的帮扶和指导,对后进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和关怀,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增强学习信心。因此,课后服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后服务还能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释放压力、健康成长、收获友谊、提升能力。这是“双减”政策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在要求。“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学生课业负担减轻了,校外培训机构的生存空间被压缩了。农村小学课后服务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建立健全课后服务管理机制,为开展课后服务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要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加强宣传引导等方面入手,使课后服务工作得到更好的开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加强部门合作,将课后服务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之中,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
4.2 遵循规律,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
学校可以适当的返聘一些退休教师加入课后延时服务的队伍中,这部分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在辅导学生完成课下作业的同时可以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指导。在暑假和寒假期间,学校可以通过教育局招录假期大学生志愿者加入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中,既是对学校教师课后工作任务的分担与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对大学生也是一次假期实践。吸引在校大学生加入课后延时服务中,特别是当地师范院校的在校大学生。加强当地学校与大学合作,促进学校对师范生的培养,以便地方更好储存师资力量。针对招录的在校大学生,当地财政可以适当地予以补助,以便这些在校大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课后延时服务中。“双减”政策的实施,最根本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后服务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可以帮助家长解决“三点半”难题,有效减轻家长在孩子教育上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可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以弥补学校课后服务时间不足问题,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相应服务,如进行课后辅导、开展兴趣小组、文体活动等,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生在校内完成作业时间缩短了,在校外参加培训活动的时间也减少了,这就要求农村小学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开展有针对性、有实效性的课后服务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开设阅读课、书法课、绘画课、手工课、劳动技术课等兴趣班,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参加;还可以开设音乐课、舞蹈课、体育训练课等课程,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可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竞赛活动。
4.3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家长对课后服务工作的认知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开展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已经逐渐成为教育部近几年来一项非常重要的民生工程,同时,这也是社会服务体系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它可以帮助家长更好的解决接送孩子上下学的难题。与此同时,这一工程的实施也使学校的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并且,更有助于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对于小学而言,课后延时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安排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开展自主阅读活动,创办有趣的体育活动、科普活动、艺术活动等等,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小学生在参与娱乐活动的同时拓宽个人眼界,提高自身的各项能力。随着“双减”政策的逐步落实,小学为了减轻同学们的学习负担,就把低年级放学时间提前到了下午四点半,而此时的家长还处于工作状态,他们很难有时间接孩子放学,于是这种时间上的冲突就导致了“四点半问题”的出现。“放学早”难题是困扰农村家长的难题。由于农村小学一般不设寄宿,家长要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再加上现在很多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导致农村小学生放学后无人看管,只能在家或附近的小店里写作业。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后,就能安心做自己的事情。但是在农村小学,由于家长下班时间与学校放学时间不一致,导致很多学生放学后没有地方可去。对此,有的家长表示“无法兼顾孩子的教育和安全”;有的家长表示“因为没有人照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起居”。尤其是在节假日、寒暑假等假期期间,由于孩子无人看管,学生也无处可去,只能待在家里无所事事。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双减”政策出台后,农村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可以帮助农村家长解决接送学生放学难的问题,使家长能够安心工作。同时还可以解决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遇到的问题以及家庭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农村小学课后服务工作不仅有助于减轻农村家长在学生放学后无人看管而带来的压力和焦虑情绪,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农村小学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积极向家长宣传“双减”政策及有关政策要求,让家长全面了解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目的和意义,争取广大家长对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同时要强化家校沟通交流机制建设,畅通家校联系渠道。要进一步规范农村小学作业管理和考试管理制度。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并做好记录;加强作业指导和答疑辅导;积极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加强家校沟通交流;认真做好家访工作;强化学校与家庭、社区合作育人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政策精神,向家长传达好课后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综上所述,课后服务工作是农村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农村小学要注重在课后服务工作中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实际出发,把握教育规律,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围绕课后服务内容、形式和时间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加强与家长沟通交流,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相信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推进落实,农村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将会取得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