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特色劳动教育模式的探索研究

2023-10-14 19:43陈宝林
今天 2023年20期
关键词:劳动小学生发展

陈宝林

(会宁县如东友好小学 甘肃 会宁 730700)

引言

劳动教育作为党的一项重要教育政策,要求在小学要加强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根据时代的发展设计劳动教育新方法、新内容。在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是培养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方针要求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小学生,因此劳动教育是学生和社会发展重要教育内容。目前我国小学教学效率在不断提升,但普遍出现了小学生体力劳动缺乏的现象,学生不具备在社会中正常劳动生活的技能。社会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小学生应该独立完成的劳动都是由家长代完成,甚至有部分小学生在家庭中缺乏独立洗衣服、洗碗等基本生活劳动技能,这部分小学生即使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很优异,但其根本无法融入社会发展,当其独立生活时就会处处碰壁。因此,劳动教育是知识教育的基本内容,小学生只有在劳育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全面发展。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为温室里成长的花朵,家长和教师不愿让学生进行体力劳动,希望学生将更多的时间节约在学习当中,导致小学生将体力劳动认为是吃苦,形成害怕吃苦而不愿劳动的想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影响着小学生的劳动观念,新时代中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社会氛围,对于小学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儿童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应该从小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通过接受劳动教育能够适应时代发展。教学中单一的体育课程已无法满足学生发展,学校和教师要通过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和方式,加强小学劳动教育教学,为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劳动教学氛围。

1.相关研究综述

1.1 国内研究综述

关于小学生的劳动价值观研究,笔者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第一方面为社会发展的角度,小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一定要树立顺应时代发展的劳动价值观念。王德国提出,时代的发展对于小学生劳动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认为学校要通过加强劳动教育对策,让学生能够满足社会劳动发展。第二家庭劳动教育角度,现在的小学生对于劳动价值的认识还不够,学生在家庭教育中养成了体力劳动就是吃苦的意识,很多的家长从小在孩子身边以干苦力为反面教学内容,告知学生不学习的后果就是体力劳动,而学生在学习中好好学习,以后会用知识发展,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则会帮助学生完成全部需要独立完成的劳动,如洗自己的衣服、收拾自己的床铺等劳动,家长从小耳濡目染的影响,导致现在大部分小学生对体力劳动存在认知偏差。劳动意识需要从小培养,家长存在错误的劳动家庭教育,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现在社会对于学生的评价标准,在学校中教师以学生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在社会中对于小学生仍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评价标准,在家庭中家长为了学生的升学考虑,帮助学生完成学生应该完成的劳动内容,给小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这样的教育方式完全违背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让现在的小学生成为了学习的机器,学生不仅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也养成了错误的生活观念。第三劳动教育角度出发,学者提出在小学,不仅要加强劳动教育内涵教学,将劳动教育有关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需要教师加强劳动教育实践教学,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劳动意识。第四从劳动实践角度出发,关于劳动教育的相关研究,在某些地区教学中比较重视小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升学时会将学生的社会劳动实践活动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教育中非常重视学生劳动价值观念的培养,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劳动教育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价值。劳动教育不仅有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劳动教育对于提升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也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在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来陶冶学生的性格,让学生在劳动教育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劳动教育价值。

2.小学特色劳动教育重要价值

在小学开展劳动教育要因时而进,在劳动教育中传输新时代教育思想,努力培养能对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人才,提升小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社会劳动发展。在教学中通过劳动教育,提升小学生对于劳动价值的认知,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劳动者。

2.1 符合小学生内在发展规律

信息时代的到来,让小学生贪图享乐、不愿劳动的习惯变得更加严重,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不良的劳动风气,通过教育让小学生正确认识劳动的意义,成为目前小学教育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开展劳动教育符合小学生内在发展规律,有助于培养更加全面发展的人才。小学生的劳动价值取向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劳动价值取向,因此,在小学开展劳动教育非常必要,小学生有着时代赋予的使命,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对于小学生的要求更加严格,小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力量,肩负着时代使命。首先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培养劳动意识,社会环境和家庭氛围,让小学生产生了不愿劳动的意识,很多小学生不会劳动,缺乏劳动基本技能,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了浮躁散漫的不良习惯,特色劳动教育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发展需求,让学生通过接受教育从心理上对劳动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劳动中感受到满足。小学教师通过设计丰富有趣的劳动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小学生自主参与到劳动中来,让学生改变在家庭中养成的不愿劳动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其次助力学生养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现在大部分小学生形成了体力劳动无用的想法,社会中也不重视宣传劳动的意义,家庭教育中家长将重心放在学生脑力劳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体力劳动。小学生进行体力劳动不仅能够增强身体素质,也能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国家的发展是靠无数个劳动者通过劳动不断推动发展,其中体力劳动者也发挥着重要价值。最后有助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劳动也是一种释放情绪和压力的方法,现在的小学生学业压力较重,学生一天所有的时间几乎都在学习中度过,让很多小学生在心理和身体上都受到创伤,繁重的学业压力和家长的高要求,让小学生心理健康受到影响,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小学生因无法承受家长施加的压力而出现抑郁的情况,学生长期坐在桌子上学习,颈椎和腰等身体技能都受到损害。在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缓解学业压力、抒发情绪,体力劳动让学生忘却了繁重的学习压力,在劳动中感受到快乐,也让学生通过体力劳动锻炼身体,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2 有助于培养全面型人才

新时代要求要通过教学培养全面型人才,要从小学生抓起加强学生综合素养。劳动是人一生发展的重要部分,在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价值,因此要培养全面型人才,需要学校加强对于学生的劳动教育。目前,在小学教学中部分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并且在劳动教育中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大部分小学在教学时劳动和教育是完全分离的。大多数学校并未开展专门的特色劳动教育,将特色劳动和教育相互结合,在教学中开展的劳动实践活动次数屈手可数,通常在植树节等特殊节日组织学生植树,就算完成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很多小学将学生的体育课作为了劳动教育的主要教学活动,没有充分将劳动和智育、体育等课程结合,教师在开展劳动教学时缺乏教学目标,没有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设计适宜的劳动教学方法,在劳动教学结束后缺乏对学生开展科学精准的劳动教学评价,没有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教学价值。教师要在劳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通过劳动弥补不足、补足短板,得到全面提升。在教学中出现了通过让学生体力劳动的方式惩罚学生的现象,教学中出现教师轻视体力劳动的情况,让小学生在教学中养成了轻视劳动的想法,学生通过家庭和教学的影响,自觉产生了不愿体力劳动的想法。在我国劳动是一项优良的传统,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劳动者,劳动是发展的主要生产力,也是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重要方法。新事物的发展和形成也是通过不断的劳动实践完成的,因此劳动是光荣的,社会要加强对于劳动价值的正面宣扬,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劳动氛围,家庭中家长要通过陪伴学生一起劳动,鼓励引导学生练习基本劳动技能,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

2.3 有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小学开展特色劳动教育是培养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法,第一,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怀,爱国并不是一个宏观的概念,是通过我们的具体行为表现出来的,在生活中热爱劳动也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小学生通过劳动教育养成热爱劳动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促进小学生个体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劳动让小学生感受到家国情怀。第二,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通过劳动教学让小学生树立艰苦奋斗的观念,在生活中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通过劳动教学学习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只有小学生切实参加了劳动实践活动,才能在劳动中感受到劳动对于其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很多学校只对学生讲述劳动理论知识,忽视了劳动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并未亲身参与劳动中,没有在劳动中发生情感认知,这就无法真正地理解劳动的价值。第三,在劳动中加强学生团队协作。劳动一般都是在合作中完成的,在劳动中学生可以构筑融洽的学生关系,小学生之间通过劳动相辅相成,不仅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也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劳动时团队合作的意义。在很多小学中,将劳动教育归纳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在教学时没有厘清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区别和联系点,而是简单用思政课堂代替劳动教育。因此,要通过劳动教育让小学生明确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学习劳动技能的基础上,在劳动时树立正确的理念。

3.小学开展特色劳动教育策略

3.1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开展特色劳动教育,离不开劳动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教育作为一种主观性强的教育活动,其取得的成效需要长期坚持,为社会小学特色劳动教育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学校要科学制定特色劳动教育方案,坚持贯彻落实劳动价值观培养,充分发挥学校的引领作用。小学阶段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普遍还未形成健全的劳动价值观念,这也为开展特色劳动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契机。随着社会的快速变迁,人们将劳动划分为高低两个阶层,人们普遍去追求高薪资、地位高而又光荣的劳动职业,往往忽略低阶层成劳动者,这对小学生劳动价值观培养极为不利。纵观古今普通劳动者始终占据劳动阶层的主流,如果对小学生不加以正确引导,在将来步入社会中就会有较大的落差,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学校在开展特色劳动教育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树立平等的劳动价值观念,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并且与家庭教育相互结合共同塑造高尚的劳动价值观。比如,在小学开设职业规划课程,让学生提前了解到社会的各个分工,并正确认识到职业并非高低贵贱,而是要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知识去选择自己未来的职业,引导学生树立平等的择业观。

小学阶段学生抵抗诱惑的能力较差,容易受社会中一夜暴富、日进斗金等不良思想影响,形成歪曲的劳动观念。学校在开展特色劳动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培养学生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自我价值,远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好逸恶劳的不良社会现象。只有通过自己双手努力创造才能实现劳动的价值,提升人的思想境界。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为未来职业选择带来了更多选项,学校要努力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学科知识,以适应未来的职业需求,为自己创造更广阔的劳动范围,继承与发展老一辈劳动传统。

3.2 建立制度保障

劳动价值观念的培养需要长期坚持,同时也是社会实践的需要。开展特色劳动教育要强化小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认知,单纯依靠学科教育不能在学生思想认知中形成完整的劳动价值观念。因此,学校还应开展社会实践课程,让学生将劳动理论知识转化到社会实践当中,感受到正确劳动价值观念的意义。从目前小学特色劳动教育开展情况来看,学生的社会劳动实践课程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学生的劳动权益与人身安全都未形成完整的规章制度,这为小学生劳动实践课程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阻力。为此,各级教育部门要坚持贯彻落实我国劳动教育政策要求,统筹规划劳动制度保障,努力实现劳动教育机制长效化。根据小学生的劳动需求,在开设劳动实践课程过程中,要制定完善的制度保障,切实维护小学生的劳动权益。通过笔者调查研究发现,小学劳动课程的实践活动往往以义务劳动为主,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无法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切身利益,从而让学生丧失劳动积极性。因此,学校要结合社会各阶层努力保障小学生的劳动权益,科学制定价值保障,建立长效机制。小学生参与社会劳动实践过程一方面让学生形成完整的价值观念但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一定的隐患。由于小学生缺乏实际劳动经验,在社会实践劳动过程中,如果没有劳动安全保障,很容易出现劳动事故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教育部门要结合社会各阶层共同制定小学特色劳动实践教育课程安全风险防控预案,健全应急处理机制,将学生劳动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结语

总而言之,人们所收获的发展成果都是经过努力拼搏、扎实劳动获得的,这也是在小学开展特色劳动教育的出发点。社会的不断变迁发展,人们的劳动价值观念受网络不良风气影响呈现歪曲化发展趋势,这对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极为不利。因此,学校要着重培养学生转变劳动价值观念,树立劳动平等观、价值观、创新观,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同时结合社会各阶层科学制定劳动制度保障,为小学特色劳动教育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劳动小学生发展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热爱劳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我是小学生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