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文妍
(会宁县第一中学 甘肃 会宁 730700)
生命作为启发万物生存与生长的关键,而生物课堂作为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有效载体,在高中生物教育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具有一定的重要作用,其不但可以促使生物教学质量与效率显著提升,还能够启发学生对生命产生深刻的思考,对生物学科产生不一样的认识与理解,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生命价值观念,进而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能够正视生命的流逝,保证整个社会风气也更加积极向上。
生命教育在最开始是由美国学者针对美国社会中危及到生命的不良现象所提出来的,在教育中的渗透目的则是为了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命教育主要包括了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其中广义为全人教育,包括了价值观提升教育、尊重他人以及社会、自然价值的教育、道德教育等多个方面。而狭义上则是指人生观的教育,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1]。而目前我国在进行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是从狭义角度出发的,培养生命丰富社会属性教育。
站在生物学角度去分析,生命本身具有自然性,人的自然生命是人生存的重要基础,能够更好的彰显出大自然的智慧,因此人们将生命视为自然的馈赠。学生正确的认识生命、掌握生命的生长发展、遗传变异以及新陈代谢等知识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调动学生对认识生命的好奇心,掌握生命起源以及生命的价值,在这一基础上实现积极健康的生活。
在当前新课改不断深入背景下,促使教育全面改革与创新,社会也开始关注对学生科学教育程度,因此在高中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核心思维的训练,不但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同时还需要对生命逻辑产生深刻的理解与认识,锻炼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思考能力,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受到一定的启发。在此过程中可以实现对课堂教学资源的灵活运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使学生的创新水平显著提升,逐渐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2]。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使学生掌握保护生命的知识与技能。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针对基础理论知识进行讲解,随后让学生自主思考,实现对重要知识与关键点的全面总结,学生也能够认识到在自己身体出现问题时如何进行防护,对生命产生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领悟生命的重要意义。比如艾滋病的防护,在学生们进行了生物的学习后,将会对病毒产生深刻的理解与认识,促使学生领悟其中的危害,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去保护自己,实现身心健康成长。
在当前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为了将生命教育潜移默化的渗透到教育中,教师应当从生物学科的本质出发,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挖掘与解读教材内容,发现其中所蕴藏的具有一定学习价值的生命教育内容,在这一基础上优化教学设计,促使教育资源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与价值,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3]。
例如,教师在教学《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为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之间的关系、细胞衰老的特征以及细胞凋亡的含义等多个方面,这时教师应当寻找有效的切入点,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其中。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着生命的衰老以及凋零这一问题开展激烈的讨论与分析,促使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交流,活跃了整个课堂教学氛围,这时教师也需要参与到其中,转变自身的身份与地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一些学生提出的生命的衰老与凋零是自然规律,与生老病死一样,所以并不需要过渡的担忧,还有一些学生认为,生命是有限的,所以不能浪费实时间,珍惜自己的生命。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了生命教育的最终目标,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命观念。
生存能力是当前学生在生活以及成长中必备的一项技能。当前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对应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在遇到一些挫折后就会产生放弃生命的想法。所以生存能力是生命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生物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引导,保证学生的生存意识显著提升。
例如,在教学《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一课时,教师在为学生介绍突触结构这一方面内容时,可以将手术中运用的止疼麻醉剂为例,其中的原理就是作用在突触,能够抑制神经递质与受体之间的结合,进而从根源上阻断兴奋传递,保证人们感觉不到疼痛。而教师则需要让学生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去猜想:有一种特殊的物质,作用位点也是突触,并且还会影响神经系统,但是是禁止使用的,学生们能否猜出是什么?通过这一问题引出了“毒品”有关的内容,这时教师可以利用生物学专业知识以及教材中的图片,为学生们介绍常见的毒品种类以及危害[4]。为了加深学生的感悟与理解,还可以为学生介绍因为缉毒事业贡献出生命的英雄。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之间一小组为单位进行深入交流,提升对毒品及其危害防护的认识,认识到毒品与生活其实并不遥远,使学生能够树立起危害生命健康物质的防范能力,在生活中远离这一危险,对应的自我保护与社会责任感显著提升。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学,主要是为了转变学生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当前受应试教育影响严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一直延续着灌输式教学手段,导致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教学模式下,对学习缺少兴趣与热情。为了优化这一现象,提升生命教育质量与效率,教师应当采取情景教学的方式积极引导与教育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构建良好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带入到其中,产生不一样的学习感受与体会,同时也降低了知识理解难度。
例如,在教学《特异性免疫》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体液免疫过程通过小品排演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此过程中需要选择几名学生分别翻版病原体以及各种细胞与抗原等角色,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免疫细胞是如果循环逐渐吞噬病原体的,进而为身体健康提供全面保障。而在小品的生动演绎下,整个知识将会更加立体的呈现出来,使学生产生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对应的教学氛围也更加活跃。许多平时并不喜欢表现自己的学生也能够参与到其中,锻炼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并且学生也会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提升自己的免疫力,对生命的热爱程度也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5]。
在当前互联网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促使教育事业逐渐向着现代化方向转变,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有效手段,丰富生物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知识点通过文字、声音以及图像多种方式呈现出来,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教学质量与效率都将得到显著提升,为生命教育的渗透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微课作为全新的教学模式,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得到了教师们的广泛运用,促使生物课堂得到进一步的延伸与拓展,同时对学生带来直观的学习感受,帮助学生更好的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
例如,在教学《遗传因子的发现》中——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环节时,这一部分知识点对学生而言过于抽象,所以一些缺少生活经验的学生并无法理解豌豆杂交后的结果,这时教师应当利用多媒体更加生动的演示出来,使学生观察豌豆杂交后的结果,随后分析豌豆的生命与我们的生命之间存在着哪些异同点,保证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不同与多姿多彩,整个实验将会更加清晰,帮助学生理解遗传因子[6]。生命本身是美丽的,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生命中的奥秘,启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深入思考,进而生物思维逻辑能力将会显著提升。
根据上述文章叙述,在当前新课改不断深入背景下,对高中生物教学要求显著提升,教师应当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作用与意义,进而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构建高效生物课堂。作为新时代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将这一内容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其中,挖掘出生物课程中的育人价值,同时将现代化教学手段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实现对学生积极正向的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形成良好的生物核心素养,提升了高中生物教学质量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