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燕
(涡阳县第四中学 安徽亳州 233600)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选取了五篇文章,体裁都是写景抒情的散文。单元教学导语中写道:“人们生活在自然之中,而大自然也已深深融入人类的精神世界,成为人类心灵的寄托。”“学习本单元的写景抒情散文,体会民族审美心理,提升文学欣赏品位,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要完成以上教学目标,就要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情与景的关系入手,本文以《故都的秋》和《登泰山记》为例浅谈自己的看法。
观摩了许多老师的《故都的秋》精品课,各位老师讲解郁达夫笔下的秋景,阐述作者心中的情感,都各有特色。我以为郁达夫实是在饱含对故都之秋深深热爱的基础上,借品故都之秋,书写特殊时期的人生况味。
“可是啊,故都的秋却特别的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作者开篇就写出了他眼中的故都的秋味。在描写小院秋晨中,“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给人以清的感觉,而“驯鸽的飞声”以声写静,写出了故都秋晨的幽静。“细数”“静对”“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日光用一丝一丝来形容,给人悠闲、惬意感觉的同时,又让读者感受到了故都之秋的幽静。而在色彩的选择上,郁达夫认为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最美,并且搭配“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凸显故都最浓的秋意。蓝色、白色素来被认为是冷色调,给人宁静、深远、素雅、纯净之感,紫黑色虽然也是冷色调,但给人悲哀、绝望之感。选择蓝色、白色和作者“哀而不伤”的心境相符合,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故都之秋的悲凉的特点。
在写秋槐落蕊时,郁达夫写铺得满地的落蕊,在视觉上展现了浓浓的秋意,而脚踏上去,没有一点声音,又在触觉上给人逼真的感受。故都的早晨,寂静祥和,郁达夫独自徜徉在故都的秋景中,静静地享受与自然交融的情趣,也让读者感受到故都之秋的清、静。然而当我们跟着郁达夫的脚步看到“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细纹”,又仿佛感受到了他内心的悲凉。郁达夫描绘出了细腻、深沉的意境,而“梧桐一叶而天下之秋”则恰当地表达了这种意境,情景交融,完美融合。秋草、落蕊融入了故都的秋意,而在郁达夫看来不论在北平什么地方都能听到的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能代表北国之秋的特点。和秋草、落蕊一样,郁达夫从衰弱的、临近死亡的蝉的声音中体会到一种悲凉的美,一种凄美。所以在文中郁达夫把秋蝉的哀鸣称为“啼唱”,足见对故都之秋的喜爱。蝉这个意象经常被运用到古典诗词中,因为蝉的叫声听起来凄惨,所以诗人、词人常用来表达凄切哀伤之情,或用以抒发国破家亡之恨,或表达哀愁之情;又因蝉引用干净的露水,超凡脱俗,常用来象征高洁的人品。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作者引秋蝉表达故都之秋意的原因,恐怕二者都有吧。
在郁达夫看来故都的秋雨都比南方“奇”“有味”“更像样”,究其原因是郁达夫对故都之秋的喜爱。而都市闲人的应答又使郁达夫陶醉在平平仄仄的腔调所唤起的寂寞与感伤之中。都市闲人们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的语气把清、静、悲凉的故都的秋味烘托得恰到好处,也反映了作者心中隐含的对故都的深厚情感。在描写北方的果树方面,郁达夫选取了极为常见的枣树,且在郁达夫看来到了秋天,枣树是“奇景”。作者通过枣子颜色变化,恰到好处地表现北国之秋的变化,而这颜色的变化正是郁达夫内心故都的秋色。
清有清静、清凉等意,静有安静、幽静等意,这两个词都是从北国之秋的自身特征来说的,但一切景语皆情语,郁达夫把对北国之秋的爱寓于景物描写当中。那为什么是清、静的呢?这和郁达夫的性格特点不无关系。郁达夫幼年丧父,家庭困窘,这造成他性格上的多愁善感,而忧郁、敏感的个性让郁达夫孤独、喜静。文中景物,除了清、静还有悲凉之感。“悲凉”一词融入了主观感受。文中,郁达夫感受到北国之秋是“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但作者于北国之秋中饱尝了秋味儿,也慰藉了心中的凄惶。究其原因,与作者所处背景有关。1926年6月,郁达夫之子龙儿在北京病逝。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了东北全境。1933年1月,日本攻陷了东北通往关内的咽喉要地——山海关;3月,日军攻占了热河省会承德。这种形势下的北平,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小家的不幸与国家的屈辱,给郁达夫留下的都是悲伤的记忆。时局的动荡不安引起了郁达夫内心的震动。又因作者要躲避国民党的威胁而漂泊在外,风雨飘摇的时局和作者个人的家庭之心酸就融入故都的秋意之中。故这秋意,也有了“悲凉”的意味。而这“悲凉”的秋意实质上是作者对人生的感受。这些正是特定时代的历史风云在郁达夫内心投下的阴影,在其心里留下的隐痛。而这悲凉又是“哀而不伤”的,这和郁达夫的审美取向有关。郁达夫17岁远赴日本留学,日本的“物哀”“幽寂”的美学思想对郁达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里的“物哀”,“物”指自然万物,“哀”指悲哀,睹物伤情,物我同悲。我国著名学者叶渭渠把“物哀”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对世人之情的感动,第二层是对世相的感动,第三层是对自然物的感动。郁达夫对故都之秋的“物哀”属于对自然物的感动。在郁达夫看来,他是把秋天隐含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当作审美对象来欣赏,而无颓废之感,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悲凉也是一种美,一种凄美!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姚鼐从京师冒着风雪到达泰安,不畏严寒及路途遥远,只为一睹泰山风采。虽“道中迷雾冰滑,磴机不可登”,但他徇中谷、西谷,终上泰山之巅。文中描写景物最精彩的部分有两处,一处就是登上泰山后看到的景象。文中先写高处“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苍茫的大山被茫茫的积雪覆盖,作者赋予静态的山以人的动作,遣词造句别出心裁、生动逼真。文中写到积雪反射的光照亮南面的天空,积雪的光泽跃然纸上。接着写低处“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泰安城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汶水、徂徕山宛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而停留在山腰间的云雾像飘飘袅袅的飘带一样。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仅赋予缥缈的云雾以静态美,还使雄伟肃穆的泰山具有了温柔飘逸的风韵,同时巧妙地写出了泰山的高峻、雄浑和壮阔。彼时的姚鼐已辞掉刑部郎中及《四库全书》纂修之职,告病还乡。至于辞官原因,有人说是“他与主盟学坛的汉学派,在学术思想上产生严重分歧,长期陷入孤立和倍受压抑”。有人认为是“封建官场的腐朽黑暗,使他的儒家仁政理想处处碰壁”,于是姚鼐上疏乞骸骨。但无论何种原因辞官,作者内心都是痛苦的、不堪的。为了消解内心的郁闷,姚鼐选择在十二月戊申晦也就是除夕这一天去登山,希望在山川美景当中让自己的心结得以破解。文中记录本次旅程的路线着墨不多,但颇为精彩。作者使用了“自”“乘”“历”“穿”“越”几个生动准确的动词,让读者如同看到姚鼐冒着风雪、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欲登泰山的殷切神态。果然泰山没有让作者失望,“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在雄浑、壮阔的美景面前,姚鼐心旷神怡。如画的汶水、徂徕,若带的半山居雾无不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内心的释然。“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隆冬时节的泰山之景给姚鼐以力量,作者也从泰山之景中抒发心中的郁愤不平之气。作者运用精确的语言写出了泰山美景,不仅符合桐城派主张的“义理”,而且写出了内心的真情实感,暂时抛却烦恼融入自然,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和过去告别,不需要为学术思想上的分歧而烦恼,更不需要为自己的仁政理想得不到实现而苦闷。登山观景真不失为一种消解忧愁的理想之法。
但是在此我又想说如画的汶水、徂徕山,云雾环绕山间,如轻柔的飘带,画面灵动又朦胧,而缭绕山间的云雾,又仿佛作者心中的迷惘,时时笼罩于作者的心头,挥之不去。
于是作者继续于泰山美景之中寻求宽慰。姚鼐登泰山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观日出,作者笔下的泰山日出之景雄浑壮美、气势磅礴,日出之景给作者带来的快慰之感很值得读者解读。作者先描绘了一幅云雾弥漫图,“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白若樗蒲数十立者”。这几句是日出之前的环境描写,风雪扑面而来,脚下一片云雾弥漫,为后文的日出的奇景造足了声势。接着作者又描绘了一幅云天一线图,“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可见作者观察的细致,“异色”云彩片刻变成了绚丽的彩霞,为喷涌欲出的朝阳蓄足了气势。最为吸引作者的还是壮观日出图,描写太阳冉冉升起,“下有红光动摇承之”的特有场面,红光动摇,如承托着太阳一般,写得大气恢宏。姚鼐仕途失意,欲于山川美景之中寻求胸中宽快,以消解心中块垒。无疑壮美的日出之景,让姚鼐心生快慰。这旭日升腾、光彩灿烂的美景让作者欣慰喜悦。通过以上的文字,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发自内心的对泰山美景的热爱与赞颂,也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欣喜与快慰。那喷薄而出的旭日仿佛挣脱官场束缚的作者,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自由与独立的追求,以及忘却烦恼的旷达与洒脱。
日出之后,作者又描绘了一幅回视诸峰图,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作者此时没有写作为主体的泰山,而是写日观峰西面的山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又以“若偻”一词描写诸峰环绕日观峰的姿态,从而突出了泰山的巍峨、雄壮。然而“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似乎又让姚鼐产生联想,孤独、失落之情于豪壮之景中若隐若现。王达敏先生言“看似豪气充盈,实有浓郁的失落隐伏其间”。这也即言《登泰山记》中所摹之景均与姚鼐彼时的心境相融合。冉冉升起的朝阳带给作者自由和冲破束缚的力量,作者不想再做“若偻”的“诸峰”,不想再被官场的陈规陋习束缚,要追求无拘无缚的个性和特立独行的人格。尤其在《南山集》文字狱以后,姚鼐看清了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那就是挣脱束缚,追求自由。
文章结尾部分对泰山自然景观的描写,用笔也极简省,句式单调、简洁。这虽与桐城派注重雅洁、简练的风格有关,但如此简省的景物描写是否也与姚鼐彼时沉默压抑的心情有关呢?而“雪与人膝齐”,又似乎与作者冷静、寂寞的心境是相似的。
姚鼐用冷静理智的态度来描绘泰山之景,把自己特有的心境融入泰山美景的描绘。通观整篇《登泰山记》,姚鼐通过泰山来建构人生目标,通过融情于景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并从泰山美景中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以及生命的感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写道:“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句话高度概括了诗歌中写景与抒情之间的关系。散文中的景物描写亦是如此,作者借助景物描写把心中所想表达出来,故要理解散文的主旨,就要抓住散文中的景物描写。
童年的辛酸、生活的艰辛让郁达夫从小养成郁郁寡欢、沉默寂静性格,成年后又到日本留学,饱受异族的蔑视和欺凌,使他本就沉郁的性格更加内敛。时值“九一八事变”之后,北方连续遭受日寇的侵蚀,北京已不叫北京而叫北平,不再是一个盛世王朝的都城,而在历史中、硝烟中沉寂了。郁达夫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秋色的情感再游故都,故有“岂有文章传海内,欲将沉醉换悲凉”的感慨。有着清、静、悲凉特点的故都的秋景实是郁达夫人生况味的写照。姚鼐出身于官宦书香世家,受儒家思想熏陶,经过多年努力得中进士,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夙愿,但不得以托病乞归,于泰山美景中寻求宽慰,笔下的泰山之景也正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正如他在《晴雪楼记》中言:“余驽怯无状,又方以疾退,浮览山川景物,以消其沈忧。”
郁达夫与故都、朱自清与荷塘、史铁生与地坛、苏轼与赤壁、姚鼐与泰山、李白与天姥山等,从古到今道理都是一样的,情与景完美交融。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景物描写感悟作者的情感,让学生明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经历造就了不同的审美心理和情感特征。学习这些散文作品时,只有悟透作品中情与景的关系,才能提升学生发现自然美的能力,从而更深刻地感悟自然、感悟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