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苏皖
一个学生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所学校遇到好校长是学生和教师的运气。无论对于百年老校南京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一中”)来说,还是对身处其中的师生来说,朱焱校长都可称得上是为他人带来好运气的那个人。
在接手一中之前,朱校长曾经先后任职过多所学校,有公办学校也有民办学校,有普通学校也有特殊学校;他也曾在多个岗位上历练,从班主任、教研组长到招生办主任、教务处长,再到副校长、校长、书记;管理过的学段有小学、初中、高中。20 多年的教育教学经历,丰富多元的教育实践阅历,不仅让朱校长积累了办学治校的管理经验,增强了教育情怀,而且引发了他对办“真教育”和“好教育”的思考。
书记、校长岗位的磨砺,让他更懂分享更懂合作。他常说,“校长、书记不是官员,更不是官僚,而是事业和责任”。作为学校主要负责人,他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紧扣时代脉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神圣使命。他认为校长、书记是学校行走的文化符号,一言一行都要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日常生活中,他强调“尊重”和“礼让”的价值,用人所长、助人成长,不仅营造了适合教师干事创业的氛围,而且创设了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的学校育人氛围。
特殊学校的任职经历,让他更懂学生更懂教师。学生是什么?教师是什么?学校是什么?这是教育管理者必须回答的三个问题。在朱校长看来,学校应该是从容大气的,蕴含着设计和学习之美,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文化感染力。在这样的学校,每一个生命都是自由而舒展的,充满着蓬勃创造的精神和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无限力量。
12 年全学段管理的实践,让他更懂规律更尊重规律。四时有序,万物有时,人生亦有其时。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各有特点,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教学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需要尊重人的成长规律、尊重教育的发展规律。难能可贵的是,朱校长始终坚守“成全人,全成人”的价值追求,在办“真教育”的路上坚定前行。
也许是由于物理教师出身,朱校长对科学教育情有独钟。他对一中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崇文班”进行了升级,打造了以“院士1 课堂”为载体,以“江苏少年工程院”为平台,以数理人才贯通培养实验项目为抓手的科学矩阵课程体系,让学生在科学家身边成长、在实验室里成长、在社会实践中成长。这一举措,回应了国家对科技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也彰显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远见卓识和使命担当。
爱读书,爱思考,会表达,擅表达,也是朱校长留给同事同行们的深刻印象之一。读书,让他多了一份文科教师的气质。他的每一次国旗下讲话、新学年致词、成人仪式寄语、毕业典礼赠言,都充满着哲思、闪烁着文采。他说,“经由书籍和阅读,可以让我们知道如何过有意义的人生”,这让我们深信不疑。
耕耘教坛20 多年来,他说自己更像个务实的理想主义者。而我觉得他更像一个行者,背着重重的责任,在现实中奋力地创造未来。期待朱校长在教育部“双名计划”这个平台上,与全国优秀的校长们同行,为中国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