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利梅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在教师队伍,最坚实的依靠在教师队伍。常州教育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教育工作目标,坚定不移实施“龙城好教师”计划,加大力度破解教育人才发展难题,以更加主动的作为、更加有力的举措,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常州实践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常州坚持把教师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作为突破口,以破解制约学校师资队伍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为切入点,抓住关键环节,优化系统设计,全面推进“龙城好教师”培养机制改革创新,不断激发教师队伍发展活力,着力打造教育强市主引擎。
为解决教师职业倦怠,激发教师持续发展动力,常州依据“二八定律”,在教师职称晋升体系外,构建了“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后备”优秀教师成长“五级阶梯”。近年来,常州又构建了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三名”系列梯次培养新模式,推进“三名工程”建设,形成了多类型、立体化的教育人才阶梯式培养和激励机制。
为促进全市教育人才队伍整体发展、快速发展,常州积极探索建立“骨干引领、抱团成长、以点带面、广泛覆盖”的人才辐射机制,推进市区两级领军人才工作室和培养基地建设。目前,常州已建立市级名校长培养基地19 个、名班主任工作室50个、名教师工作室288个,形成了全学段、跨区域、覆盖城乡的联动培养机制,促进了校长、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整体式发展,成为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学校不仅承担培养学生的责任,也担当发展教师的职责。为此,我们把教师成长作为对学校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评选教师培养先进单位、优秀案例等各种措施引导学校建立和创新校本研训机制,有效调动了学校培养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教师自主发展。
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常州建立教师和校长校际交流机制,并通过项目化合作、联盟式发展、集团化办学等途径促进教师跨校协同发展,实现了三个突破。一是顶层设计有突破,由市政府出台相关文件,明确目标、任务和推进要求;二是保障机制有突破,在编制、经费、绩效奖励等方面给予一体化办学有力支持;三是创建成效有突破,以“新优质学校”创建项目为抓手,通过创建100 所“新优质学校”、推介100 位校长办学思想、打造100 种学校特色文化,全面提升全市学校发展水平和人才队伍素质。
常州先后引进“新基础教育”“新教育”“生本教育”等多个有影响力的科研项目,让教师在合作研究中获得发展。同时,我们积极支持教师参与国家示范实验区建设,在统筹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教育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示范实验区、国家首批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中,不断选拔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人才去教育部、教育厅挂职锻炼,不断推进敢闯敢试敢干的教师投身前瞻性实践研究,让广大教师在项目实践、项目协作中获得专业发展、能力提升。
教师队伍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常州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提升教师能力素质,努力培育和造就一批骨干教师、卓越教师和教育家型校长,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三届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常州基础教育获评一等奖4 项、二等奖17 项,其中2023 年获评一等奖2 项、二等奖6项;职业教育获评一等奖4 项、二等奖18 项,其中2023年获评一等奖1项、二等奖11项。
人才队伍建设是事业发展的战略性、奠基性工程,又是复杂、系统的工程,有必要提前谋划,科学部署。常州根据国家、省、市有关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常州教育现代化2035》等文件精神,结合《常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制定,精心研制教育人才发展专项规划《常州市教育人才发展规划(2020—2025年)》。
在全面客观分析研究常州教育人才现状的基础上,我们研判常州教育事业发展未来趋势,以“培养和造就一支与常州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育人才队伍”为目标,制定了人才发展的主要指标,确立了各项重点任务、重点项目和创新举措,育引并举,高质量实施“三名工程”。我们希望通过制订规划和实施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凝聚人才合力,打造人才高地。
近5 年,常州按照全市校长总数的15%、25%、35%,分别评审三级校长共386人,建立了由市特级校长或办学实绩特别显著、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校长主持的“名校长培养基地”19个,“庄惠芬名校长培养基地”就是其中一个。常州不断加快“名校长培养基地”建设,定期开展理论学习、主题沙龙、挂职锻炼、课题研究等活动,对254 名“名校长培养基地”的培养对象进行为期3 年的培养,进一步提高全市校长队伍素质、能力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庄惠芬名校长培养基地”还建设了全国首例学科乡村培育站,是常州“名校长”工程的一项重要创新,充分发挥了引领和带动作用。
“校长讲堂”则是常州“名校长”工程搭建的又一平台,每年举办5 期,每期由5~6 名校长主讲,展示校长办学理念和办学实绩,分享办学经验,为校长学习交流、专业成长提供了机会与平台。其中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校长庄惠芬先后围绕课程、党建、思政育人等主题多次在“校长讲堂”上作交流分享,并应邀在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校长星空”上作主旨演讲。
多年来,常州坚持推进博士生导师工作站、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完善青年教师英才培养、优秀教师高校访学制度。加快建设职业学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着力引进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高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目前,全市有在职在岗的江苏省特级教师112人、省正高级教师158人、“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3 人、“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8人、江苏省教学名师25人、市级“五级梯队”优秀教师近10000 人。例如,江苏省特级教师姜明红的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有正式成员10人、编外成员20余人。该名师工作室引领了一批又一批优秀青年教师的成长,多名工作室成员在省内赛课、论文等评比中获得优异成绩。
“名班主任”首先是一种荣誉制度,是对班主任队伍工作价值的集体肯定,是对班主任工作岗位的认可与鼓励。近年来,常州完善评价内容,创新评价方法,评审特级、高级、骨干班主任共计1020 人。“名班主任”工程的评选和考核,始终坚持重实绩更重实效,让学生说话、让家长发言、让同行评价。同时,“名班主任”当选之后并非一劳永逸,成长性也是考核他们的重要指标。“名班主任”要围绕实践能力有提高、班级管理出实效来制订个人三年成长计划,让成长实绩看得见、摸得着,更让成长实效学得来、用得好。
人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为此,我们着力从以下五个方面整体推进人才工作改革,持续激发教育人才成长活力。
为有效缓解师资结构矛盾突出、教师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在编办、财政、人社等部门支持下,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实现编制管理、招聘引进、岗位设置管理、绩效工资分配“四个统筹”,促进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打破教师交流轮岗“藩篱”,充分盘活优质资源,系统优化师资配置。比如,武进区率先实施区域全面“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该项目被列为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常州先后出台《关于深化常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绩效工资改革的实施办法》等改革系列文件,按照“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责重多得”原则,体现不同类型、不同学段、不同岗位、不同贡献的分配要求,完善由学段差异绩效、办学质量绩效、增量服务绩效、人才贡献绩效和集团办学绩效等内容组成的分配体系,重点向一线教育教学实绩突出、教书育人成果突出的教职工倾斜,杜绝分配“老好人”现象,树立“分配凭实力”观念,注重加大基层学校分配自主权,优化人才精准奖励,进一步激发学校管理活力、教师发展动力。
常州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完善学校干部梯队建设,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每年遴选70 名党政后备干部,纳入“后备干部成长营”教育培训计划,定期开展轮训;遴选100 名90 后优秀青年人才,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中培训和分散培养,为常州教育未来10~15年发展提供管理人才保障。构建学校领导干部“双培养”机制,制订5 年周期计划,提升领导干部的学科专业素养和领导管理水平。构建和完善多岗位锻炼、异校交流等机制,促进后备干部人才培养储备进入快车道。
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常州结合人才发展实际,整体构建人才培训体系。推进分级分类培训,根据人才年龄结构、成长阶段和岗位特点,并遵循教育人才成长规律,分层分类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开展挂职交流锻炼,拓展渠道,创新方式,推进挂职人才遴选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加强平台项目引领,通过举办各类竞赛、打造“名班主任”宣讲团、开设“名校长”讲坛、优秀教师赴高校访学、引进重大科研项目等多种途径,搭建和优化人才成长平台。
一是将“三名工程”建设情况纳入对辖市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核考评的重要内容,引导和督促辖市区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将人才引进和培养纳入学校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并作为学校落实党建工作、领导班子和干部个人评价的重要依据。我们坚持品德与能力、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科研创新与解决实际问题、个人发展与团队带动相结合,构建科学、客观、赏罚分明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建设一支结构优良、素质优秀、业务精湛、能力全面、适应新时代常州教育发展需要的教育人才队伍。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常州将以更强的责任感、更强的使命感、更强的紧迫感努力打造一支学生喜爱、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龙城好教师”队伍,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人才队伍为引擎,全方位推进教育现代化“常州实践”,高品质打造“常有优学”城市名片,奋力谱写新时代教育强市建设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