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斌
读者中恐怕鲜有人不知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但知晓十九世纪美国华人民权斗士王清福的人,应当为数寥寥。长期以来,他争取华人权利的斗争是美国华人史和民权运动史中被遗忘的篇章。美国历史学家苏思纲(Scott D. Seligman)的专著《走出帝国:王清福的故事》得以翻译为中文出版,无疑可以帮助更多国人了解其在维护美国华人权利方面堪称执拗的传奇经历。
王清福于一八四七年出生于山东即墨一个相对富裕的家庭。时值中国战乱四起,王清福也在乱世中家道中落,陷入困頓,不得不随父亲乞讨流离,一度漂泊到芝罘( 今烟台)。烟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被迫成为开放口岸,西方传教士也随之而至,其中就有来自美国的花雅各(JamesHolmes)夫妇。一八六一年,他们收养了王清福。然而花雅各的妻子萨利(Sal l ie Holmes)同样命运多舛。一八六一年八月,她唯一的女儿染病去世。同年十月,其丈夫花雅各遭遇土匪,不幸被杀。就在所有人认为萨利会逃离中国返回美国之时,她却公开宣布要在中国继续她的传教事业,尽管此时她已发现自己身怀花雅各的遗腹子。她在传教过程中遭遇各种困难而不放弃的精神,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感染了当时年轻的王清福,成为他后来不计成败,执着于为维护美国华人权利而奔走的榜样。王清福在一八六七年受洗皈依基督。几乎在同时,萨利的儿子感染顽疾,为给儿子看病,她携成年的王清福一同返回美国,并安排他在美国接受教育。这是一个影响王清福一生的决定。
在一八六七年王清福抵达美国之时,已有数万华人在美国谋生,美国西部的排华情绪也愈演愈烈。王清福试图反击美国的排华话语,他自负地觉得自己是最适合这项事业的人选。为达到目标,王清福在美国各地的游说演讲中花费很长时间来介绍孔子的一生,对孔子的“仁”“义”“礼”“智”“信”等理念进行详细解说,并将孔子与耶稣进行对比。“王清福无意反驳或抨击基督教,他的意图无非是让人们完全明白,中国人的基本理念与西方人的价值观没有什么不同,而且出现时间早于西方。”他对母国中国的描述也加入了一些田园诗般的夸张和失真。事实上,当时中国的山河破碎已是世人皆知。
随着美国排华的加剧,王清福开始更为直接地讨论华人移民问题。由于所谓的“华人问题”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受到美国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王清福在芝加哥投身到一场关于“华人问题”的公开讨论中,开始展示出他对争取华人权利的使命感和不挠的精神。一八八二年,美国颁布的《排华法案》无论是对于打算移民到美国的中国人,还是已经在美国的华人,都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这是美国历史上仅有的明确针对特定族群移民的限制立法,也表明了当时美国排华的普遍性。随后数十年间,在美国的华人人数不断收缩。为躲避美国西部风行的排华暴力,许多华人逃往中部和东部,并在纽约等城市逐渐形成有一定规模的唐人街。王清福也在此时来到纽约,并打算创办美国东部第一份华人报纸。一八八三年的中国农历新年之际,新报横空问世,名为《美华新报》,后改名《华美新报》,报头标有英文“Chinese American”( 华裔美国人)的字样。这也是“ChineseAmerican”一词被第一次公开使用。王清福创办这份报纸的主要目的并非维护在美华人的权利,而是旨在向美国的华人介绍美国。由于发行有限, 经营难以为继,该报到当年九月底便停刊。然而,王清福在美国的名气却更胜以往。《纽约时报》将他塑造成了唐人街的领袖人物。在维护美国华人权利方面,王清福更倾向于在主流英文报刊上发表文章,这些报刊的受众更广,影响更大。
王清福对美国社会针对华人的诋毁极度反感,尤其反感他们将华人男性视为玷污白人女性的恶徒。他谴责美国报刊毫无实际根据地污蔑中国人的言行,声称这是“一件极其严肃、极其残酷、极其无情的事,让无辜的人们忍无可忍,必须有所行动”。在谴责美国社会对华人污蔑的同时,王清福等人也愈发意识到华人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并开始协助美国人打击华人当中的犯罪行为。王清福与美国警局合作, 试图找出关于华人男性囚禁白人女性淫乱的蛛丝马迹,但并没有获得任何直接相关的证据。他还组建华人平等权利联盟(Chinese EqualRights League),联合美国华人争取权利。为了反对美国排华,王清福还在国会做证,只是无甚效果,美国国会在一八九二年仍以压倒多数通过《吉尔利法》。
在王清福争取华人权利的斗争中,他与爱尔兰移民丹尼斯·科尔尼(Dennis Kearney)的论战值得一提。科尔尼是一个坚定的排华者,也是一个颇有天分的演说家。他因喊出“中国佬必须离开!”的口号而为人熟知。一八八三年,科尔尼从美国西部来到纽约。王清福非常希望能够与之当面论战。若能同这位偏执的排华分子公开辩论并获胜,无疑是对美国排华者的沉重打击。王清福似乎对自己在论战中战胜科尔尼颇为自信。是年七月十八日,他以信函的形式向科尔尼正式发出挑战书。科尔尼收到挑战书后并未应战,他认为王清福缺乏教养,英语水平也差。科尔尼的说法未免离谱,毕竟王清福的英语水平要远在他之上。王清福向科尔尼发出挑战的消息占据了很多美国报纸的头版。这些文章大多对王清福表示赞扬和钦佩,同时暗指不接受挑战的科尔尼是个胆小鬼。
一八八七年,科尔尼再次来到美国东海岸。此时的科尔尼已成明日黄花,在社会政治方面再无多少影响力,但他对排华的偏执一如既往。他认为,《排华法案》没有得到充分执行,指出中国人为规避相关法律和政策想出了很多对策。他也是一八八八年美国《斯科特法》的坚定支持者。科尔尼善于抓住引起公众注意的机会,因而在这一次东行的过程中,他接受了直面王清福的挑战。二人的辩论地点为《纽约世界报》报社。从后续的报道看,二人的所谓辩论甚至有些难登大雅之堂,其中夹杂着很多“骗子”“低贱”等辱人词语。不过,媒体大多认为王清福在这场辩论中获胜。
王清福对美国政党政治将华人作为牺牲品的行为也颇感不满。一八八四年七月二十九日,他在纽约召集了一次华人会议,其参加者是具有美国公民身份的华人,拥有选举权,他希望能够借此对美国政治施加影响。满足这一条件的华人不多,仅有约五十人参会。这些人有意将自己同美国其他华人分别开来,这事实上导致了美国华人内部的分裂。他们早就放弃长袍马褂, 剪掉了长辫,期望在美国度过余生,渴望实现美国化。王清福的这一次集会与当时清政府驻美公使郑藻如的意愿相左。郑藻如告诫美国的华人不要卷入美国政治,要保持宽仁、勤勉的传统品质。但在王清福看来,这些品质并没有给在美国的华人带来任何安全感。
王清福有些过于自信,甚至是自负了,他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一八八八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王清福等人将选票投给共和党候选人本杰明·哈里森,以表达对民主党当政时排华的不满。王清福等人为数不多的选票并不能在实际上帮到哈里森。但是哈里森确实赢得了这次美国总统大选。不过哈里森并不像华人所期望的那样对华人相对友好。他即便不是排华者,也无意对美国排华施加任何限制。一八九二年,哈里森签署将《排华法案》再延长十年的法案。
王清福的传统中国家庭角色是相对缺失的,远未尽到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他曾于一八七一年初返回中国,与一名叫刘雨山的女士结婚并很快生育一子。随后因密谋策划反清活动,遭到清廷的通缉,这使得他无法安全回国。不过他也尝试了返回中国的努力。一八八八年哈里森总统当选后,他曾公开表示自己想谋得一官半职,指出自己“论出身是个中国人,不过在本质上和职务方面确是美国人”。他认为自己可以担任美国的外交官员,同清政府打交道。这可能是他试图回国与家人团聚的一个重要途径。王清福在生命行将走向尽头之时,于一八九八年六月一日在旧金山登上去往香港的“印度女皇号”邮轮,六月二十日在香港上岸。此时距他上次离开中国已逾二十五载。由于身体单薄羸弱,再加上香港天气湿热,王清福在登陆香港后不久就一病不起。而给他的健康带来进一步打击的是,他的美国护照此时也被注销,他成了一个无国籍的人。几经周转,七月下旬王清福得以在山东登州与他久未见面的妻子和儿子重逢。但清政府很快得知王清福重返山东的消息。为安全起见,王清福逃到当时已被租给英国的威海以躲避清廷的追捕。由于一路奔波,再加上与久别的亲人相见的情绪波动,王清福于一八九八年九月十三日在威海去世。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美国度过,最后则在这片生养他的土地上去世,这次回国似乎冥冥之中是为了落叶归根。
苏思纲对王清福的偏爱乃至崇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在叙述中的客观性。王清福事实上看不上来自广东的美國华人。他有一种骨子里的优越感。出生时,他家境尚可,虽然后来家道中落,但他仍认为自己属于上等阶层。他接受的西式教育无疑强化了这种优越感。这大概是他对美国来自中国南方的下层华人存在歧视的原因。在他归化为美国公民之后,那些非美国公民的华人权利越来越不在王清福的考虑范围。王清福事实上反对中国移民进入美国。他甚至愿意成为美国执行排华政策的海关巡视官员。相对于传统中国人,他也更欣赏美国化了的华人。他在一八九八年给儿子王复生的一封信中指出:“我不喜欢中国人的方式,也不再喜欢他们了。他们纯粹是一帮混蛋、骗子,一无是处,他们下流、恬不知耻。我再也无法生活在他们中间了。”他也鄙夷广东人的“低贱生活”。可见,王清福是复杂的,他争取的并非是所有美国华人的权利。在为美国华人争取的诸项权利中,他最在意的还是与他切身利益休戚相关的归化权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王清福在争取民权上的重要性被苏思纲夸大了。
王清福是远离了中国传统的华人。他在美国演说时谈及中国文化时常显得生涩,多有添油加醋甚至谬误之处。他在美国多次向科尔尼发起辩论挑战,这也与传统中国人的行事不声张,以间接方式处理问题不同。由于长时间生活在美国,他已经与中国的传统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渐行渐远,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美国化,因此既在美国受到排斥,也无法再被母国接受。他是中美两种文化所塑造的人,却也成了被两种文化所抛弃的边缘人。他与当时美国很多的华人精英人士一样,处于华人社区与美国主流的夹缝地带,进退失据。
当然,这些并不妨碍王清福仍是十九世纪在美国争取华人权利的代表性人物。他勇于表达诉求, 善于为这些目标采取行动,付出努力,不知疲倦地在美国各地奔走, 为在美华人大声疾呼。他坚定不移的精神为后来的美国华人树立了榜样,在形成华裔美国人的身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也因致力于维护和争取华人权利而被一些人称为“华人的马丁·路德·金”。
苏思纲呈现给读者的是一部故事性极强,细节丰富生动,有温度,有情怀的作品。如果王清福在天有灵,看到美国人苏思纲写的这部传记,将自己充满传奇的一生娓娓道来,一定会感到欣慰;如果王清福在天有灵,看到这一传记, 或许也会有些伤感,他一生执着于争取美国华人的权利,然而他的故事却由一名美国白人而非华人来讲述。
(《走出帝国:王清福的故事》,[美]苏思纲著, 卢欣渝译, 上海文化出版社二0二一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