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零
山西出土过两种汉代铺地砖,一种出夏县禹王城,铭文十二字,作“海内皆臣,岁登成孰(熟),道毋飤人”;一种出洪洞范村,铭文十六字,前十二字同,增“践此万岁”。
铭文“飤人”, 旧释“饥人”,以为太平盛世,五谷丰登,路上没有饿肚子的人。我引上博楚简《容城氏》“邦无飤人”为证,指出“饥人”是“飤人”之误,“飤人”当指人吃人,但有人不信,把“飤人”理解为要饭的人,意思是说,路上没有要饭的。当时我说,“太平盛世,吃人的事不该发生,但不吃人就算盛世,标准未免低了点”,希望今后能找到更多证据(见《万变》二三二至二四一页)。
最近到陕北考察,于榆林市汉画像石博物馆见东汉平原郡乐陵侯国相任君墓中柱石,正好可以印证“道毋飤人”是什么意思。
此石分左右兩块,二00六年征集到右半,二0一六年征集到左半,铭文作:“乐陵相任君官(馆)舍,永初三年三月十五日造作,以四月廿成。时更仓卒(猝),米石千〔钱〕,人民颠到(倒)相食,道径闭塞,故令不周具,惭负子道不报,零(灵)魂有识,原其不遝(逮)。”
“任君馆舍”指死者墓室,下叙造作时间,前后只有三十五天,是谓“时更仓猝”。铭文说,当时米价,每石千钱,发生人吃人,以至于道路堵塞,非常时期,只能草草下葬,有负为子之道,死者地下有知,请原谅办事不周。
看来,灾年人相食,丰年反是,古人习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