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季
【关键词】古文阅读;散文写作;表情达意;谋篇布局;语言表达
由于散文的形式比较自由,学生写作散文时可以自由发挥,但这也让一部分学生无所适从。最近笔者观摩了一节散文写作示范课,就发现学生的写作有“形散无章、神散不聚”的问题。示范课内容是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单元阅读要求是:“要关注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分析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还要反复涵泳咀嚼,感受作品的文辞之美。”上述要求也指出了散文写作要点:表情达意的方式要求“在自然景物描写中融入人生思考”,表现手法要求选取“表现景物的角度”“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方式”,语言表达要求“文辞之美”。单元写作任务就是“借鉴这些文章的写法,写一篇散文”。示范课上,由于教师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从已学的散文中提取相应的写作方法,导致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我仿佛第一次走过……》)只是景物罗列、结构松散、景情分离,进而导致所写情景孤立而缺乏动感和灵性,所抒情感直露而无含蓄之美。因为经过几千年积淀,古文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而又稳定的语言技巧和言语智慧。我们不妨从古文阅读中汲取表情达意的言语智慧,以解决此类问题。
一、从古文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学习如何表情达意
在写景抒情散文中,作者将个人对自然、社会、生命的认识和感悟借助景物表达出来,作者以情观物,从“观物取象”,到“立象以尽意”,最终达到“意能称物”的目的。在古文中,作者往往运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将情感含蓄蕴藉地表达出来。
古文所借之景可分为自然之景和社会之景。前者是作者创作的基本动机和主题。自然之景是“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文心雕龙·物色第四十六》),这些景物上至清风、明月,下至木叶、虫鸣,等等。社会之景是指社会兴衰、个人得失等人世图景,此为“至大禹敷土,九序咏功,成汤圣敬,‘猗欤作颂。逮姬文之德盛,《周南》勤而不怨;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也。”(《文心雕龙·时序第四十五》)
苏轼《赤壁赋》是写景抒情散文的经典之作。作者借助自然之水月,巧妙将个人情感融入不同的“水月”描写中。首先,作者描写“水月”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是以水月之乐景衬托夜游赤壁之乐情;之后作者以歌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描写出“空明流光”的“水月”特点,以表现作者由乐情转为悲情(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变化。其次,作者又用“时光”之“水月”(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写尽内心的遗憾。最后,作者用“哲思”之“水月”(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写出个人内心由茫然到释然的变化。可见,“自然之水月—歌声之水月—历史之水月—哲思之水月”的精巧构思将作者情思注入其中,完美再现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心灵蜕变历程。
而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姚鼐巧妙将个人遭遇、心迹变化融在叙事写景中。先看叙事。在时间上,作者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是月丁未”“戊申晦”“五鼓”“唐显庆以来”等词写尽了从年月日到时更,再到“唐至清”的时间缩放变化。这些变化暗示作者内心情感起伏的节点。其中,十二月丁未到戊申,即腊月二十八到二十九,正值岁末。也就是说,作者为登泰山看日出,在山上停留了一夜。从中可以看出,登泰山对作者来说意义非凡。在空间上,作者从“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写到“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再到“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这里作者从泰山南北两水写起,特别是写到长城时,短短三句话用了三次“长城”。反复使用“长城”一词,除表明“长城”是古齐鲁的分界线、观日之处外,更透露出作者要突破“长城之限”的寓意。再看写景。作者写景时使用了“乘风雪”“道中迷雾冰滑”“苍山负雪”“半山居雾若带然”“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等词句。其中,雪、迷雾、居雾、云漫、樗蒱式的山等景物均呈现冷色调,暗示登山的艰辛与心中的迷茫。而到日观亭看日出,作者转换笔法,写道“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里描写使用了“异色”“五采”“赤”“丹”“紅光”“绛”“驳色”等红色词,使画面呈现暖色调,暗示出“冷雾将被打开,五彩带来希望”。而后,作者又转入“道中石刻……其远古刻尽漫失”的描写,以此表现心情的平静。此时结合姚鼐遭遇相关材料:乾隆三十九年,姚鼐在学术争端中急流勇退,借病辞去四库馆职。他面临政治与学术上的双重打击,仍能坚持己见、保持自我。至此,将上述叙事与写景联系在一起就会发现,作者郑重其事登泰山,暗示着要突破自我的坚定信心。而冷暖色调的景物则暗示作者迷茫孤立的人生困境和心怀光明的自我期许。
古文借助自然之景和社会之景将作者之情思遭遇融入其中,这就是刘勰所说的“隐秀”:“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文心雕龙·隐秀第四十》)。“秀”就是对景物人事精彩的描述;“隐”就是景外之致、言外之意,是以“复意为工”。“复意”是借景抒情散文的本质特征,也是让情思表达更加含蓄蕴藉的方法。
要掌握借景抒情的方法,首先要积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意象,从形似到神似把握其内涵,比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水光接天”“空明流光”“无穷之长江,长终之明月”之水月,还有登泰山、探山水等事象。再将这些景物和事件的特征与其寓意关联起来,同时将这些物象、事象与日常生活和学习经验联系起来。其次,将物象或事象联结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同时将个人情感遭遇、心灵历程投放其中,构成完整的抒情画面。比如《赤壁赋》中的“水月”、《登泰山记》中的“登泰山”“冷暖景色”等就把作者的时事遭遇和心灵变化完美再现出来了。
至此,回到篇首所谈散文写作《我仿佛第一次走过……》,教师可以运用这种思路引导学生。首先精选所经之地的景物或发生的事,模仿《登泰山记》,从时间、空间两个角度,将个人情感经历投放到景物中。其次,按照景物变化和事情发展,将物象或事象连成一体,构成表情达意的系统,比如《荷塘月色》中作者从“坐着乘凉”“带上门出去”,到“背着手踱着”,再从“背着手踱着”回到家,其间伴随荷塘月色、月下荷塘的景物描写,这就把作者“不静—求静—得静—出静”的心灵历程展现出来了。
二、从古文随情赋景的结构章法中学习如何谋篇布局
文章写作是否需要章法?对此刘勰认为:“文场笔苑,有术有门。……思无定契,理有恒存。”(《文心雕龙·總术第四十四》)意思是说,写作方法多样,文思无定则,但写作基本原理是有的。同时强调:“术有恒数,按部整伍,以待情会,因时顺机,动不失正。”(《文心雕龙·总术第四十四》)这就是说,写作掌握一定法则,按部就班与情思配合,抓住时机,这样写作就不会脱离正轨。否则,就像“博塞之文,借巧傥来,虽前驱有功,而后援难继”(《文心雕龙·总术第四十四》)。意思是说,如果抛开技巧写文章,就像赌博碰运气,即使开始写作可以进行,但后面写作也难以继续下去。散文写作亦是如此。
写景抒情古文往往随情赋景。景因情变、情景相融形成一定章法结构。其中最典型的章法结构就是“起—承—转—合”。这种章法结构也是写景抒情散文最常见的模式。
《赤壁赋》是以月下泛舟所见清风明月、水光连天作“起”。接着描写泛舟山水之乐:“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此为“承”。之后以扣舷歌声,将对自然水月的赞美转为对人生失意的慨叹,此为“转”。最后以“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释然心情作结,此为“合”。
游记类写景散文《登泰山记》中“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也非常明显。文章第一段先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为登山作铺垫,勾勒出泰山的地势图,此为“起”。第二段主要写登山过程及山顶景象,展开雪后登山图,此为“承”。第三段转向对日观峰看日出景象的描绘,详细铺展泰山日出图。作者的心情也随之由暗淡转向明亮,此为“转”。第四、五段写泰山人文景观与登山感受,并以泰山景物图明志作结,这就是“合”。
从上面两篇古文的“起—承—转—合”可以看出,“起”的部分一般是以遇景(记事)始,继之以景物(展开叙事)的铺展,接着转向“兴尽悲来”(化悲为乐)的情景交融描写,最后在“合”的部分展示抒情言志的人文气象和人生态度。这是情感在自然山水中的自然律动,也揭示出“起—承—转—合”章法结构何以传达情感的原因。
“起—承—转—合”作为一种章法结构源于诗歌。第一、二、四句协韵,渲染一种色调、情感;第三句不协韵,反衬第一、二、四句,转向另外一种色调、情感。元代范德玑曰:“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诗格》)后来“起承转合”成为一种通用的古文理论,应用于古文写作中。一般来说,“起”是开端;“承”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从另一方面立论;“合”既要照顾开头,又要关注题意。“起—承—转—合”之间的关系是:“起”为“起”下,“合”亦在“起”内;“合”是“合上”,“合”亦含“起”;“起”“合”之间用“承转”,亦兼顾“起”与“合”。
“起—承—转—合”章法结构可以清晰展现作者组织思想、表达信息的运思和路向,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心理图式。迈耶在分析篇章结构系统时发现,篇章结构高级水平的信息比位于低水平的信息更容易回忆、保持、整合。[2]而这种图式一旦被读者大脑识别、储存与吸纳,就会自动引发读者的同化、顺应认知。因此,当遇到相似(类)心理、自然、社会情境时,读者就会利用或模仿“起—承—转—合”的心理图式去再现这种情境。
从现代写作学来看,“起—承—转—合”的本质可归结为“重复”与“对比”。“重复”,就是在“起”的部分提出观点后,在“承”的部分采用“正承”或“反承”的方式进一步申述观点;“对比”就是在“起承”与“转”之间形成反衬、反差。“合”的部分是对“转”的部分作近距离的对比,同时又回应“起承”部分进行远距离的“重复”。可见,“重复”与“对比”是“起承转合”论述模式中使用的两种艺术手法。
当然,为避免散文写作模式化,我们可以对基本的“起—承—转—合”章法结构进行变形,随情赋景,以符合不同写景抒情散文的需要:可以按照“起—正承—反转(深转:转向更深层次)—合”,比如《赤壁赋》的结构;也可以按照“反起—反承—正转—合,如“以乐景写悲”的写景散文。
可见,掌握“起—承—转—合”章法结构,学生不仅可以顺情赋景,也会随之迅速架起篇章结构。比如,写作散文《我仿佛第一次走过……》就可用眼前所见作“起”,接着以“承”具体展开眼前景或事,然后转向难忘的回忆或抒情(或深转或反转),最后从景(事)中获得新的认识和感悟。
当然,写景古文中一字立骨、层层推展、移步换景等章法均可用于帮助学生谋篇布局、顺利展开散文写作。
三、从古文情景交融的描写方法中习得语言表达技能
古文中情景交融的描写大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一是触景生情,情因景生;二是因情写景,借景抒情;三是情景互生,即景生情与情化景的统一。
首先,为了实现情景交融,古文往往设置统摄全文的核心意象或事象,以形成完整的写景抒情系统,如《赤壁赋》中的“水月”、《登泰山记》中的“登泰山”、《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归去”等。其次,融通所触之景与所抒之情。如《赤壁赋》中“水月”(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缥缈与作者“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情感;“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的“水月”与“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物与我皆无尽”的哲思。《登泰山记》中作者登山的艰辛与观日出时所见的“冷暖景色”,这些均与作者突破自我的决心、迷茫孤寂的困境,以及独立不群的自我期许密切相关。可见,找准事物形态与所抒情感的特性(特点)是触景生情的关键。最后,动态的景物辅之联想以实现情中生景。如《赤壁赋》中“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作者使用“得”“遇”“取”“用”等动词画出事物动态。“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完全是在“物各有主”的情理中产生的景,而后“景之声色无处不在”与“情之释然浑身通透”自然融为一体。《登泰山记》则使用比喻修辞、颜色变化、时间推移、动词描写等方法立体呈现情景交融的画面。另外,我们还应留意,将景物人格化、夸张化也是古文写作实现情景交融的常用方法。
上述方法不仅可以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技巧,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语言表达的不足,进而促使学生完善语言表达、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本文针对散文写作出现的表情达意、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问题,从写景古文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随情赋景的结构章法与情景交融的描写方法中得出相应策略。此外,文化典故、人文情怀、节奏韵律、观物思维、譬喻说理、情景组合等古文知识均可用于写作。因此,倪文锦先生说:“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离不开阅读经典,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学生都概莫能外。”[3]从这一点来说,阅读古文就不只是实用,而更多的是古典的训练与文化的教育。[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