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培养探究

2023-10-12 12:55:32李春香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策略探究教学实践

摘 要:现代教育的发展使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策略日趋形成并不断走向成熟。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以数学知识的探究为出发点,以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为目标,以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为最终目的。探究高效的教育教学策略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问题意识”逐渐成为数学教学的主流。文章从“问题意识”的概念和发展、“问题意识”在小学数学知识探究中的导向作用、“问题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在问题的引领下,小学生能在知识探究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调动多方面的积极因素参与问题的探究,利用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教学实践;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25-0023-03

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比,数学的知识逻辑性强,实用性广。数学学科在小学学科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科的知识特点明显,教育教学方法要跟学科特点相匹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科的特点不断探究与之相配套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探究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掌握高效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已成为新时代教育的特点。

数学学科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知识内容多,知识的呈现方式各具特点,开展探究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方式。探究知识必须有方向引领,只有正确的方向引领,才能保证学生在知识探究中少走弯路,以保证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开展探究的方法很多,其中,问题探究是最直接也是最实用的一种。进行问题探究,小学生首先要有“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对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探究学习作用巨大。

本文就开展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进行探究,力求通过“问题意识”引领小学生开展数学知识探究,发展小学生数学方面的多种能力。

一、“问题意识”的概念及发展概述

通俗地说,“问题意识”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质疑”,包括孕育问题的动机、形成问题的过程、提出问题的时机、呈现问题的方式、探究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般来说,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意识”是指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引起小学生思维活动的各种因素,包括形成问题的动因、调动思维探究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办法。通过问题的探究获得知识是“问题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最终目的。因此,可以说“问题意识”是一种发現问题的能力,也是在数学学习中思维的过程,更是一种调动小学生积极参与问题探究的能动性。简言之,“问题意识”就是探究知识的各种因素的结合体,能促使小学生进入积极的思考探究状态中,通过问题导向获取知识[1]。

追根溯源,“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源远流长,是伴随着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而形成和发展的。几乎每一门知识的学习和探究,都会有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思考、问题的解决,也就是说都要涉及“问题意识”。只是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和知识的隐蔽性,决定了必须以知识的探究为主要路径。因此,“问题意识”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更广泛,作用更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快速发展,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以探究学习为主要方式的教学策略日趋成熟,不断发展。“问题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就更加频繁,对探究数学知识的帮助也越来越大。凡此种种告诉我们,研究“问题意识”的实践价值更具实际意义。

二、“问题意识”在数学知识探究中的导向作用

(一)促进新型师生关系日趋成熟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促进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变化。教学过程再不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凸显,教师成为引领完成教学活动的一个角色。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活动成为教学的主体活动。

例如,在传统教学中教授加法时,教师会告诉学生,加法就是把两个数合起来变成一个数,就如1加1就等于2,写成数学算式就是“1+1=2”,之后就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加法式题计算。学生做了很多的加法式题,但最终还是没有搞清楚加法的算理。而新型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质疑:“什么是加法?”然后,教师不是抽象说理,而是引导学生观察演示:讲台上两处放上小木棒,一处1个小木棒,另一处2个小木棒,然后把小木棒合在一起,让学生数一数一共几个。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刚才的演示能否写出两道加法算式?马上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开始积极思考并写出算式“1+2=3”和“2+1=3”。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与传统的教学形成了反差。在完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共同参与活动。通过教学活动,教师跟小学生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了,这更有利于小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的动力。

(二)推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深入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带领学生探究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关乎教学的成败。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风向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知识”是教学活动的主线[2]。质疑是引导学生参与活动的动力,小学生知道了探究的问题,教学就有了方向。在问题的导向下,学生会带着问题积极思考,积极探讨,积极交流切磋,从中获得更丰富的数学知识。

三、“问题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问题成为小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航标

小学生要想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就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开展探究要有明确的方向,在方向的引领下才能有序开展学习活动,达到预期的目标。这个方向从哪里产生呢?应该可以从小学生提出的问题中产生。因此,在教学数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小学生对小学数学学习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起初,他们由于担心提出的问题是否合适,能否得到大家的认可,不敢把自己心中的疑惑告诉全班同学。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先做出表率,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让学生也提出一些问题。在学生提出疑问后,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给予鼓励,逐步树立小学生敢于质疑的信心,然后慢慢引导,让小学生学会针对教材内容质疑,并力求提出的问题有价值,值得探讨,能代表班级中更多同学共同的心声。

教师应该向学生说明白,质疑并不是随随便便提问题,质疑其实有很多讲究:提出问题要抓住时机,在最为紧迫的时候质疑,引起更多学生的注意;提出的问题要新颖,能够引发更多学生的关注,让更多学生投入问题的探究;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提出的问题要有价值,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到更多启迪。

另外,引导学生质疑,教师的示范作用不可小觑。面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备课时就要预设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且要充分考虑提出问题的时机。例如,在讲解侧面积和体积的时候,教师要根据教学的进展,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两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我们平时用水桶提水,那么一个水桶的容积是指水桶的体积还是表面积?在圆柱形罐头的周围贴上标签,标签的大小跟圆柱罐头盒的什么有关?”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能帮助学生辨别体积和侧面积的区别和联系,准确掌握这两个概念。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其实,开展教学工作,并不是一直期待学生质疑。教师应该适时质疑,对学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3]。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推动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问题,发展小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提出问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探究问题。当面对具体的有价值的问题时,学生就要对问题进行分析,设想解决问题需要哪些知识,通过怎样的路径去解决,解决问题后能有哪些收获。教学一部分知识,并非让学生探究一个问题就能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不断质疑,不断解决问题。问题的多少取决于要探究的数学知识的难易。同样,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也取决于要理解的知识的复杂程度。因此,质疑和释疑的形式虽简单,但过程却不那么容易。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质疑,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孕育问题的环境。例如,课前让学生进行预习,预习过程中要留意自己不理解的内容,在课堂上提出来,让同学们帮助解决。又如,学生探究知识处于兴奋状态时,思维最活跃,求知欲望最强烈。教师可以转换一种说法,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一项工程,8台机器同时工作,12天才能完成。如果两台机器临时调出,机器每天的工作效率不变,几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

当问题呈现在师生面前时,教师不必急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让学生认真读题,分析题目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然后让学生质疑。

学生甲:要把什么看作单位“1”?

学生乙:如何计算每台机器的工作效率?

学生丙:调出两台机器后还剩几台工作?

学生丁:几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怎么算?

学生解决了这四个问题,就能顺利解答这道题。

(三)帮助学生养成反思解决问题过程的习惯,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问题意识”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学生通过问题探究,细化了探究知识的环节,发展了包括思维能力在内的多种能力,掌握了多种解答数学问题的技巧。可以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让学生学会学习,享受学习。因此,不断反思问题探究的过程,能让小学生从中找到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总结问题探究的全过程,找出探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炼探究问题的有效策略,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很多时候,师生对反思抱有怀疑态度,认为反思是在做无用功,在浪费时间和精力。教师很少去反思自己的教学,更不愿意组织学生反思探究问题的过程。这导致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不能得到及时弥补,出现的差错依旧存在,当下一次解决相同问题时,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好的探究方法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总结,不能转化成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对问题探究过程的反思,是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超越了探究过程。小学生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找到这一方法的优势和短板,在以后的学习探究中扬长避短,提高效率。同时,经过反思,小学生可以形成厚实的经验积淀,对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很大。

四、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应用极为广泛。开展探究学习,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充分发挥自主性,积极思考,善于总结。能够引领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方法很多,“问题意识”是最实用、最有效的方式和路径。教师和学生在一个个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多层面的分析、多方位的探究,通過抽象思维,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反过来再去解决新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汤霞.浅谈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意识的培养[J].青岛教育学院学报,2002(4):71-72.

王家明.影响学生“问题发现”的因素分析[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5):9-10.

劳素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问”[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7(2):52-54.

作者简介:李春香(1978.1-),女,甘肃天祝人,就职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安远镇教育辅导站,中级职称,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策略探究教学实践
对英语课堂实效性的反思与探究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17:22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9:09:16
对于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初探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36:48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57:24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31:42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8:53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0:24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9:42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1:3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