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模式研究

2023-10-12 12:19李文龙林海英姜海涛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出勤率男同学女同学

李文龙,郭 靖,王 静,林海英,姜海涛

(1.内蒙古财经大学 资源环境与经济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2.内蒙古财经大学商务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3.内蒙古农业大学 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应该成为使人心静下来的地方,成为消解燥气的文化空间。教师要安心从教,学生要静心学习,通过研究学问提升境界,通过读书学习升华气质,以学养人、治心养性”[1]。以上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高校学风建设应树立的正确价值导向,为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2]。学风建设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对高校学风不断优化,才能促进高校改革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但目前高校学风建设出现新的变化,由于高校招生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扩招以及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等原因,许多高校出现各种学风问题,如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氛围不浓等[3]。鉴于此,文章以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965名学生为研究案例,运用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运用SPSS23.0软件中的AMOS23.0分析模块对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将学生个人意识提高与学习氛围营造相衔接,结合高校教风建立学风建设体系,提出了学风建设3种模式,为我国高校加强学风建设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

(一)数据来源

研究组于2022年9月15日至10月15日,采取分层随机采样法对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3所高校,4个年级24个班级的本科生、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学校部分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工作领导以及相关专家进行了访谈,并征求了部分毕业生对学风建设的建议,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5份,问卷有效率96.5%,运用SPSS23.0软件采用KMO统计量和Bartlett球形检验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KMO统计量为0.704,Bartlett检验的卡方值为1710.32,相伴概率为0.000,在0.01水平上显著,说明问卷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风建设满意度、学风建设主要问题、学风建设主要影响因素、学习动力以及学生作弊情况等内容。

(二)结构方程式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综合了方差分析、回归分析、路径分析和因子分析,可以分析多因多果的联系、潜变量的关系,并能够模拟多因子的内在逻辑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多元数据分析工具[4]。

结构方程为:

d=Cy+Bx+A

(1)

式中,d是内生变量的列向量;x是外生变量的列向量;C是内生变量间的关系,由随机联系矩阵表示;B是外生变量对内生变量的影响,由直接随机效应矩阵表示;A是结构方程的残差项,反映y在方程中未能解释的部分[5]。应用路径分析法,通过路径图和效应值分析各影响因素对高校学风建设的作用机制。

三、学风建设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风建设的满意度

总体来看,学生对学校学风建设满意度较低,其中,384名学生选择“非常满意”,占比39.79%;247名学生选择“比较满意”,占比25.60%;238名学生选择“一般满意”,占比24.67%;96名学生选择“不满意”,占比9.95%。具体从不同性别来看,34.35%的男生认为“非常好”,30.65%的女生认为“非常好”,女生比男生满意度低;从不同年级来看,大一到大四年级学生对学风的满意度呈现逐渐减弱的状态,“非常满意”分别占比45.36%、40.37%、38.62%、33.51%(见图1)。

图1 “学风建设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二)学风建设的关注度

总体来看,学生对学校学风建设关注度较高,其中,679名学生选择“非常关心”,占比70.36%;245名学生选择“比较关心”,占比25.39%;21名学生选择“一般关心”,占比2.18%;20名学生选择“不关心”选项,占比2.07%。具体从不同性别来看,94.35%的男学生非常关心学风建设,96.57%的女学生非常关心学风建设,女学生比男学生更加关注学风建设;从不同年级来看,大一到大四年级学生对学风的关注度呈现逐渐减弱的状态,“非常关心”分别占比83.20%、61.92%、64.26%、62.41%,值得关注的是比较关注学风的学生占比呈现增加趋势,如何将比较关注学风建设的学生积极转化为非常关注,对于学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见图2)。

图2 “学风建设的关注度”调查结果

(三)学风建设的重点内容

总体来看,学生认为学风建设的重点应该是“环境氛围”和“学生个人意识”,选择人数分别是403人和310人,分别占比41.76%和32.12%;选择“课堂教学”有169人,占比17.51%;选择“教师指导”有83人,占比8.60%。具体从不同性别来看,更多女生认为环境氛围是学风建设的重点,高于男生7.73%,男生选择个人意识高于女生3.24%。从不同年级来看,大一到大四年级学生一致认为环境氛围是最重要因素,不同的是选择个人意识的占比逐年减弱,选择教师指导与课堂教学的占比逐年增强,因此,如何激发学生个人意识、发挥教师指导与课堂教学在学风建设中的催化作用,对于学校学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见图3)。

图3 “学风建设的重点内容”调查结果

(四)学风存在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学校学风最主要问题集中于“缺乏学习动力”和“没有学术氛围”,二者选择人数分别为414名和370名,分别占比42.90%和38.34%;另外,62人选择“抄袭与作弊”,占比6.42%;119人选择“迷恋网络游戏”,占比12.33%。从不同性别来看,男同学和女同学都认为“缺乏学习动力”和“学术氛围缺失”是学风主要问题,二者总占比分别为73.45%和85.69%,双方对学风主要问题有着相同的认识。从不同年级来看,综合四个年级对学风问题的认识,各年级都认同“学习动力缺乏”和“学术氛围缺失”是学风主要问题,二者总占比分别为82.37%、82.31%、78.9%和80.14%。因此,加快学校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和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动力,对于解决学校学风问题具有重大意义(见图4)。

图4 “学风建设存在主要问题”调查结果

(五)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

总体来看,选择“专业没兴趣”和“学习方法不对”选项的学生较多,分别有612人和566人,分别占比63.42%和58.65%;其次是选择“课余活动时间太多”“课堂效果不好”“网络游戏泛滥”和“恋爱、勤工助学等其他原因”选项的学生,分别有287人、336人、377和248人,分别占比29.74%、34.82%、39.07%和25.70%。从不同性别来看,男同学和女同学都认为“对专业没兴趣”和“学习方法不对”是影响学风建设的主要因素,其中“对专业没兴趣”男同学占比超出女同学3.53%,“学习方法不对”女同学占比超出男同学2.92%。从不同年级来看,各年级都认为“对专业没兴趣”是影响学风建设主要因素,分别占比为25.95%、24.6%、23.76%和27.09%;其次是“学习方法不对”这一因素,分别占比为23.51%、23%、25.96%和19.55%。可见,如何找到对专业的兴趣点以及调整自身的学习方法是改善学风建设的重要途径,另外,学生也要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正确处理课余活动、网络游戏等与学习的关系(见图5)。

图5 “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六)学习动力来源

从图6可以看出,选择“考研和就业压力”“储备知识与能力”“父母期望”选项的学生占据大多数,分别是726人、672人和578人,分别占比75.23%、69.64%和59.90%。从不同性别来看,男同学选择“储备知识与能力”最多,占比为70.62%,女同学选择“考研与就业压力”最多,占比为79.11%;男同学和女同学虽然学习动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但都是出于对社会就业形势的考虑。从不同年级来看,大一和大四年级学生都认为“储备知识与能力”“考研与就业压力”“父母期望”是学习的主要动力,三者的总占比分别为69.43%、68.31%、72.38%和74.8%。同学们考虑外在压力对自己学习的影响时,却忽视了学习兴趣才是学习的第一动力。

图6 “学习动力来源”调查结果

(七)班级学风建设制度的完善程度

从图7来看,学生对学校班级学风建设制度的完善程度持肯定态度,选择“非常好”的学生有500人,占比51.81%;选择“比较好”的学生有400人,占比41.45%;选择“一般”的学生有36人,占比3.73%;选择“不完善”的学生有29人,占比3.01%。从不同性别来看,大多数男同学和女同学认为班级学风建设制度完善,分别占比为52.82%和50.99%。从不同年级来看,大一到大四年级学生认为班级学风建设制度非常完善的占比逐渐下降,分别为70.81%、49.23%、40.83%和26.95%;认为班级学风建设制度比较完善的占比逐渐增加,分别为26.59%、43.46%、50.92%和59.57%。出于教学质量的考虑,如何将学风建设制度的完善程度进一步提高,对于学校学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图7 “班级学风建设制度的完善程度”调查结果

(八)学生每天自主学习时间

总体来看,学生每天自主学习时间较少,自习学习时间在两小时以下的学生总占比65.59%。其中,199名学生自习时长“1小时以下”,占比20.62%;434名学生在“1—2小时”,占比44.97%;190名学生在“2—4小时”,占比19.69%;142名学生在“4小时以上”,占比14.72%。从不同性别来看,19.49%男同学每天自学时间超过4小时,高出女同学5.15%;23.03%的女同学自主学习时间在2—4小时之间,高出男同学9.19%。从不同年级来看,大学一年级到三年级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在1—2小时人数占比最高,分别为51.56%、56.54%和43.12%,大学四年级学生自主学习时间4小时以上人数占比最高,达到63.83%。可见,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对于学校学风建设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见图8)。

(九)学生喜欢课程门数

总体来看,学生喜欢的课程门数主要集中于2-6门,占到统计人数的83.32%。84名学生选择“1门以下”,占比8.70%;567名学生选择“3门以下”,占比58.76%;237名学生选择“6门以下”,占比24.56%;77名学生选择“6门以上”,占比7.98%。从不同性别来看,男同学与女同学喜欢的课程门数集中在3门以下,分别占比55.37%和60.86%,双方对于喜欢的课程门数没有太大差别。从不同年级来看,大一到大四年级都是喜欢3门以下1门以上课程人数的占比最高,其中,二年级学生占比最高为65.77%,四年级学生占比最高为45.39%;喜欢6门以下3门以上课程人数占比次之,且各年级学生占比全部集中在20%至30%之间(见图9)。

图9 “学生喜欢课程门数”调查结果

(十)平时课堂出勤率

总体来看,大多数学生的课堂出勤率较高。出勤率在90%以上的学生有796人,占比82.49%;出勤率在80%—90%的学生有117人,占比12.12%;出勤率在70%—80%的学生有36人,占比3.73%;出勤率在70%以下的学生有16人,占比1.66%。从不同性别来看,男同学和女同学的课堂出勤率在90%以上的占比最高,分别为81.07%和83.39%,且女同学的出勤率比男同学高2.32%。从不同年级来看,大一和大二学生的课程平均出勤率高于大三和大四学生的出勤率,大一和大二年级出勤率在90%以上的学生分别占比90.18%和82.69%,大三和大四年级出勤率在90%以上的学生分别占比76.61%和72.35%。大三和大四年级学生课堂出勤率明显偏低,一方面学生自身应严于律己,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大对课堂出勤率的检查,提高学生的整体出勤率(见图10)。

图10 “平时课堂出勤率”调查结果

(十一)自身作弊经历与周围同学作弊比例

总体来看,问卷调查中绝大部分同学无作弊经历,人数高达878人,占统计总数的90.98%,有87人有作弊经历,占比为9.02%;对周围同学的作弊情况而言,其中,周围10%以下同学有作弊经历人数最多,占比为56.27%。从不同性别来看,男同学无作弊经历人数占比85.88%;女同学无作弊经历人数占比93.91%,女同学无作弊经历人数比男同学高8.03%。从不同年级来看,大一到大四绝大多数同学无作弊经历呈下降趋势,分别占比为91.62%、95%、88.07%和86.52%。可见,如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考试作风值得我们去思考。关于周围同学是否有作弊经历,各年级都是周围10%以下同学有作弊经历的占比最高,分别为72.83%、61.54%、38.53%和33.33%。考试作弊对学校学风建设具有重大的负面影响,需要我们杜绝一切形式的作弊行为,营造良好的考试氛围(见图11)。

图11 “考试作弊情况”调查结果

(十二)考试监管和作弊处罚程度

从图12来看,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校对考试监管和作弊处罚力度是比较严格的,其中493名学生认为非常严格,占比51.09%;338名学生认为比较严格,占比35.03%;107名学生认为一般严格,占比11.09%;只有27名学生认为不严格,占比2.80%。从不同性别来看,男同学和女同学都认为学校对考试监管和作弊处罚力度非常严格的比重最高,分别占比54.8%和48.85%,男同学高出女同学5.95%。从不同年级来看,大一到大四年级学生认为非常严格人数逐渐递减,占比为67.92%、50%、43.12%和24.11%;认为比较严格人数逐渐增加,占比为27.46%、37.69%、41.28%和39.01%。考试严格要求是对学生负责任的一种表现,需要学校将这种状态保持常态,形成优良的考试传统。

图12 “考试监管和作弊处罚程度”调查结果

(十三)平均每学期的挂科率

总体来看,学生平均每学期不及格科目占比较高。295名学生的不及格科目占比在10%以下,占比30.57%;68名学生的不及格科目占比在10%—30%之间,占比7.05%;16名学生的不及格科目占比在30%以上,占比1.66%。从不同性别来看,男同学挂科率为0%的占比为50%,女同学挂科率为0%的占比为67.27%,女同学挂科率0%的比例比男同学多17.27%,女生整体的考试水平高于男同学。从不同年级来看,大一到大四年级学生0%的挂科率占比呈递增趋势,分别为58.09%、61.15%、62.38和63.83%,剩下的大部分学生挂科率也都在10%以下,整体上全校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较高(见图13)。

图13 “平均每学期的挂科率”调查结果

四、学风建设模式研究

(一)学风建设机制分析

根据林佩云[6]、刘男等[7]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基于SPSS23.0软件中的AMOS23.0分析模块,采用极大似然法拟合结构方程模型,将学风建设影响因素、学风建设主要问题、学习动力、作弊等内容作为学风建设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最后形成各种影响因素对学风建设的作用机制和传导路径,从结构方程式分析结果来看,专业兴趣、学习兴趣、考研就业压力、学术氛围、作弊等因素对学校学风建设影响最大,构成了以学习动力、主要问题、影响因素、作弊为主的多条学风建设影响机制与作用路径(见图14)。

在影响学风的主要因素方面,专业没兴趣(0.78)的占比超过50%,网络游戏泛滥(0.40)、学习方法不对(0.36)、课堂效果不好(0.33)、恋爱、勤工助学等其他原因(0.25)、课余活动时间过多(0.21)的占比较低。由此可以发现,学生对专业的感兴趣程度是影响学风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其他的外在影响因素对学生的影响较低。

在学习的动力方面,与学生的个人意识有关的因素的占比超过50%,主要有学习兴趣(0.96)、考研与就业压力(0.82)、父母期望(0.65)三个影响因素。此外,与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外在驱动有关的影响因素占比相对较低,主要有储备知识与能力(0.43)、奖学金与荣誉(0.37)两个影响因素,对比两类不同的影响因素可以发现,学生的个人意识对于学习动力的影响更大。

在学风建设的主要问题方面,学术氛围缺失(0.93)、学习动力缺乏(0.68)、网络游戏泛滥(0.57)等三个影响因素占比超过了50%,抄袭与作弊(0.45)占比相对较低。由不同的影响因素占比可以发现,学术氛围的营造是学风建设的重点。此外,在营造学术氛围的大背景下,应积极主动地激发学生动力,增加学生学术兴趣,减少学生对游戏的依赖。同时,仍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以及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以来稳步推进学风建设。

在作弊动机方面,占比最高的是没有复习(0.78)这一影响因素,不作弊感觉吃亏(0.22)、试题太难(0.25)这两个影响因素占比较低。对比发现,学生更多的作弊原因是因为没有复习,说明学生的学习动力明显不足。

在此基础上,结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在影响学风的主要因素、学习的动力两个影响因素方面,学生个人意识的影响对学风建设影响较大。此外,在学风建设的主要问题、作弊动机方面,学生的动力较为重要,且发现应该在营造学术氛围的大背景下,激发学生动力以及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来稳步推进学风建设。由此可知,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离不开校园整体学风氛围环境的塑造和学生个人意识的提高。

(二)学风建设体系构建

从结构方程式模型分析结果来看,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应该将校园整体学风氛围环境的塑造和学生个人意识的提高作为抓手,二者对于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着相辅相成、一损俱损的重要关系,因此,在学风建设中,应明晰两方面建设的内容,厘清二者作用关系,形成高等学校学风建设体系。

在学风氛围营造方面,首先,将增加考试监督力度与作弊惩罚力度作为夯实学风建设的坚实基础;其次,把提高学生出勤效率作为学风建设的重要保障;再次,针对大一、大二年级应提前发挥教师指导、教学课堂的积极作用,针对大三、大四学生应保障出勤率,降低学生挂科率,这些是学风建设的重点工作内容;最后,把完善班级学风建设制度作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保障。通过以上措施形成多层次、多维度学风建设的“推—拉”合力,营造高校学风建设良好氛围。在学生个人意识方面,首先,需要增强学生对专业的了解,进而引导学生建立专业自信,从而提升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为学校学风建设提供根本动力;其次,将专业自信与未来前景相结合,提升学生专业学习的动力,为学校学风建设增强内生动力;再次,鼓励学生面对考试考核时提前准备,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为提高学生个人积极的学习意识提供“拉力”;最后,积极宣传作弊的危害,提高学生诚信意识,为学校净化学风提供“推力”。

依据上述学风建设的基本内容与思路,构建“1个目标、2个重点、8个方面”的学风建设体系(见图15),体系内各单元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形成一个系统体系,共同承担高校学风建设的重任。

五、学风建设模式

(一)构建激发学生个人意识的内在学风建设模式

首先,学校学风建设最应该关注的焦点是学生个人学习兴趣的提高,学习兴趣作为良好学风的根本动力不可或缺,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仅仅依靠学生个人努力是不够的,更要结合良好的教师指导和课堂教学。因此,需教师选择科学、合理、匹配的教学方法,把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8]。其次,引导学生建立学习自信、专业自信、未来职业自信,从结构方程式模型分析结果来看,学习自信、专业自信、未来职业自信对于学习兴趣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意义,而学习自信、专业自信、未来职业自信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的建设[9]。最后,对于学生出勤率、课程不及格率以及作弊等问题,应加强监督与惩戒。

(二)构建全人员参与、全方位管理、全过程贯穿的学风环境建设氛围

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各个部门,必须由学校统一领导,构建全员参与、全方位管理、全过程跟踪的学风建设模式[10]。以往学校学风建设仅仅依靠学生工作部门“孤军作战”,收效甚微,学校应采取多种手段,培育并构建以学风建设为龙头的教学、管理、服务等部门全方位学风建设新模式,并努力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11];与此同时,教学部门的角色也必须及时转换,要彻底打破学风建设与教风建设相割裂的状况,转变学风建设就应该学生工作部门负责的传统认识和做法,把学风建设纳入教学部门的职责中,努力通过加强教学改革培育良好的学风[12]。

(三)构建个人意识与环境氛围良性互动耦合的学风建设模式

学生个人意识的提高是学校学风建设的根本动力,良好的环境氛围是学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保障,个人意识的提高与良好学风环境氛围的营造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共同构成了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亟须探索将个人意识与环境氛围进行耦合良性互动的学风建设模式[13]。首先,建立教风与学风的良好互动模式,教风与学风作为构成校风的核心内容,存在着相辅相成、一损俱损的重要关系,二者良性互动是学生个人意识与学校环境氛围营造重要的途径之一;其次,注重家庭教育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努力,且影响的方向一致,才能有好的学风建设效果[14];最后,从系统角度将学风建设放在高等学校工作的首位,常抓不懈,坚持全员育人,以制度作保障,以教风带动学风,家庭与学校相结合,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育人氛围[15]。

猜你喜欢
出勤率男同学女同学
你好,我是你老公的女同学
搭讪的技巧
“树木”与“树林”
不说同学的坏话
不说同学的坏话
不来的理由
积极发言
巧解百分数问题
玩的智慧
天津体育学院篮球专项学生作息时间对专修课出勤率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