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调查研究

2023-10-12 06:58
山西青年 2023年19期
关键词:意识高职大学生

舒 欢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7

随着高职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愿意选择创业,以此代替就业。现如今,虽然政府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给予创业大学生充分保障和培训支持,但是总体上表现为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不高,且意愿不强。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我校”)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探索,为了切实提高学生参与率,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发现问题,拿出对策。本文以我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针对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现状开展问卷调查,为后续研究与实践提供基本依据。

一、问题描述与样本说明

(一)问题描述

意识是物质的一种高级有序组织形式,指生物由其物理感知系统能够感知的特征总和以及相关的感知处理活动。在一般的认识中,自我意识被看作意识中最重要的部分。自我意识就是个人对外界刺激总体性的、独特的反应[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将“意识”概括为两类:一是指认识活动;二是指知识、思想、观念等与物质相对独立活动的结果。创新创业意识是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对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心理驱动力,决定了创新创业者的行动和态度,是创新创业必备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开展创业活动的前提条件,国外学术界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研究集中在以心理学为基础,以定量分析为方法,主要分析创业意识的影响因素[2]。国内学者的研究大多选择调查报告,采取随机抽样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同时以面对面进行访谈交流,构建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3],并针对性提出可行性对策。

近几年,应届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不高,坚持下来或有所成绩的寥寥无几。在校大学生大多处于创业初步设想阶段,有些学生仅参加过校内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真正将创新创业作为就业选择的比例不高,通过创业成功的也仅限于参加比赛获奖,而在获奖之后并没有将创业项目延续下去。

(二)样本说明

研究选择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生作为问卷调查对象。2020 年12 月进行预调查,之后局部修正,最终定稿问卷。2021 年1—6 月对我校部分学生开展了正式问卷调查,发放问卷710 份,回收有效问卷700 份,有效率98.59%。学科门类覆盖文旅类、艺术类、教育类等,数据真实、宽泛、可信度高,能够相对全面地反映我校在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现状。

二、指标设计

文献资料中多见采用单维度或多维度衡量创业意识的方法。本文借鉴已经证明可靠的方法,采用单维度变量对创业意识进行讨论[4]。经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布针对性强的调查问卷,问题覆盖创业认知、动机、兴趣、领域选择、信息来源、资金来源以及阻力等方面。研究工具为SPSS。

当代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意识形成的因素中,除了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影响、相关创新创业信息的宣传与发布、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地域分布、年龄、专业、技能证书等因素的影响,还包括性别、参加比赛及获奖情况相关活动经历等因素,对创业意识同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设计模型时,将以上影响创业意识的指标作为控制变量一并考虑(表1)。

表1 变量与赋值

三、调查结果描述与分析

(一)样本分布

在回收的694 份有效问卷中,女生填写的有效答卷354 份,占51.01%。调查对象覆盖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三个年级的在校生。

(二)创新创业意愿分析

对“创业意愿”这一问题,具有创业意愿的学生360 名,占调查对象总数的51.87%;处于迷茫中、尚未决定是否创业的200 名;完全没有创业意愿的134 名。调查得知,一半学生有过创业想法;部分学生处于迷茫期,犹豫不决,没有考虑清楚是否创业。

(三)创业方向及领域的选择

调查数据反映了具有初步创业想法学生的情况。我校学生在选择创业项目时,与自身所学专业的关联性不大,选择“关联度不大”及“完全无关联”的学生合计占调查对象总数的60.09%。创业领域以自己感兴趣的为主,其次才是与自己所学专业相结合,二者分别为54.9%和30.26%。由此可见,我校大部分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创业领域。

(四)创业意识与动机

调查对象创业意识与动机主要是寻找富有商机的项目赚取可观收益是我校在校大学生对创业的主流直观印象;创业动机主要源于家人支持,若有良好的合作伙伴,此项占比高达84.01%;创业资金来源主要是合作伙伴筹集的资金,而向银行贷款以及通过政府资助来进行的创业活动的比例相对少一些。一方面,说明我校学生对于资金的筹集仅停留在向创业伙伴募集资金,而对政府的创业资金支持政策了解较少。另一方面,由于现有政策规定学生只能在创业所在地申请资金支持,而大部分学生都想在家乡或学校所在地以外的地方创业,同时又希望在不离开学校学习的情况下自主创业。因此,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与学生创业愿望发生矛盾,间接导致现有政策难以有效落实[5]。

四、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途径

(一)开展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的“双创”意识教育

创新创业意识是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要前提条件,意识的产生及强化需要时间去实现。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应当建立在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依据高职学生年龄、性别及特点,逐步改变创新创业意识教育的重点,注重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普及相关政策,塑造并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团队协作、发现商机、防范风险、抗压等方面能力[6]。

(二)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在校园内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首先,鼓励学生更多参与校内外的创业实践,参加学校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通过比赛加深对自主创业内涵的了解,强化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其次,广泛邀请创业成功人士或自主创业典型进校开办专题讲座,分享成功经验,剖析创业过程中的执着、挫折及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亲身经历,鼓励大学生学好专业课,凭借勇敢的胆识、聪明的头脑、对项目的热衷闯出一片天地。最后,激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领域的社团或与志同道合的“创客”组建团队,尤其是跨专业组建创业团队。通过实践项目强化创新创业意识,并内化为自主创业驱动力;通过撰写创业计划书,展示创业理念,经校企专家老师共同指导,最终共同完成打磨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三)建立一体化的创业课程体系

加强创新创业相关师资队伍建设,这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可从校内校外选拔一批具备专业知识和高技能高水平的教师兼任创新创业导师,定期赴企业交流、学习,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也可以聘请企事业单位专家担任实践顾问或导师,定期为大学生及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或导师提供相关指导和技术咨询,传授创业实践经验。

构建产学研创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强调将理论基础、实践经验、课程开发与应用相结合,通过校内校外实践实训等方式,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离不开产业支持,如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互动关系,企业为高校提供实习岗位和实践场所,高校与企业联合成立创新创业研究基地,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再如,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 系统实训平台”,通过在校内营造虚拟商业社会环境,设置企业运作的岗位、产品、流程等,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守企业规定。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工作岗位,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执行能力、复杂情况判断能力和决策部署能力。

五、结语

根据在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进行的大学生创业意识调查,在“互联网+”时代,建议高职院校做好创新创业工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鼓励学生加入自主创业浪潮;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敢创勇创的自信心,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切实保证学生可行性创业项目顺利开展,有效缓解就业压力。

猜你喜欢
意识高职大学生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大学生之歌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