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青少年党史教育中红色资源“1+X+N”整合模式研究
——以山西省红色资源整合为例

2023-10-12 06:58曲宏飞
山西青年 2023年19期
关键词:资源整合党史山西

曲宏飞

共青团山西省委团校,山西 太原 030032

党史是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伟大复兴历程的历史经验总结。青少年是一个重要且特殊的群体,肩负着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结合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的特点属性,整合山西的红色资源,就是用红色资源铸牢青少年理想信念之魂,让青少年切身感受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艰辛历程、巨大变化、辉煌成就,激励青少年牢记党的光辉历程,把光荣的革命传统传承下去,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因此,本研究将对青少年党史教育中红色资源整合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关于红色资源研究的文章较多,内容丰富,既有相关理论的研究,也有大量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角度:

从教育角度出发进行的红色资源整合,主要包括四种:一是以广州红色旅游资源整合为代表的教育功能优化策略,从教育的不同要素出发对红色资源进行整合;[1]二是以桂林红色资源整合为代表将红色资源与课程相结合进行了系统的研究;[2]三是以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开发为代表,从教育氛围、情感认同、外化践行等教育过程出发进行了系统研究;[3]四是以贵州红色文化资源整合为代表,从教师、学校及专家学者的指导等不同层面出发进行了系统研究。[4]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关于红色资源整合的相关研究较少,且更多从旅游或教育出发对红色资源整合进行研究,较少有研究以某省红色资源整合为例,对青少年党史教育中红色资源整合的模式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因此,本文以结构功能理论为基础,以X 单位在实践中形成的特有的“1+X+N”培训模式为载体,对山西青少年党史教育中红色资源整合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1+X+N”模式是X 单位教育培训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制度,是全省红色资源整合的基本架构。“1”是统筹协调,示范带动,打造一个主体,突出整体性。发挥牵头抓总作用,聚焦课程、师资、培训整体谋划设计,调动各方力量,统筹一体运转,发挥政治培训、理论研究的示范带动作用。“X”是突出区域性,按照X 单位的统一标准筹建多个分校,多点布局、开放性吸纳全省各行业、各领域、各地方具有不同特色的优势培训资源,同类比选、择优选一签约挂牌。目前已设立若干个“X”。“N”是突出实效性,注重相关课程的推广应用。按照X 单位的统一标准共建多所学历教育学校,多层布局、开放性联合全省民办优质教学资源,涵盖青少年接受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学历教育,分类整合、择优合作签约挂牌。

(二)研究设计

本文以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作为分析基础。帕森斯将行动系统分为四个,“行动系统由行为系统、人格系统(即动机与角色扮演的结构)、社会系统(即制度化模式)以及文化系统(即价值观、信仰、规范以及其他观念的复合体)构成”[5]。“行动系统的四个子系统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适应(Adaptation)、目标获取(Goal Attainment)、整合(Integration)和模式维持(latency),简称AGIL。这就是系统的功能问题,称作四个功能分析范式。‘适应’指确保从环境中获取足够的资源,然后在整个系统中进行分配。‘目标获取’指在系统目标中建立次序级别,并调动系统的资源以获得这个目标。‘整合’指合作和保持系统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模式维持’围绕着两个相关的问题:模式维持和紧张的处理。模式维持指怎样确保社会系统行动者显示合适的个性(动机、需求、角色扮演技巧等)等问题。紧张的处理则是指应付处于社会系统中的行动者的内部紧张”[5]。

图1 AGIL 功能分析模型[6]

帕森斯进一步从控制论的角度,对系统内部和外部之间的能量和信息交换关系作了说明[6]。四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是文化在信息方面控制着社会系统,社会系统在信息方面控制着人格系统,人格系统在信息方面控制着有机体系统。相反,等级结构中的每一个系统可以被看作在为更高一级系统的行动提供必要的“能量条件”[5]。

以结构功能理论为基础,以“1+X+N”模式为分析载体,将“1+X+N”看作整体系统,将“1”“X”“N”分别看作不同的子系统,围绕“1”“X”“N”及三者之间关系的建构,从资源情况、目标设置、模式构建及文化形成四个方面出发,分析如何实现整体系统及各个子系统的红色资源整合以及不同子系统之间的资源和信息流动情况,在提炼总结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全省范围内青少年党史教育中的红色资源整合模式。

三、山西青少年党史教育中红色资源“1+X+N”整合模式实践情况

近年来,山西X 单位以“家门口”的红色资源为研究素材,以青少年党史教育为切入点,挖掘两者之间的相关因子,探索创新青少年党史教育模式,增强山西青少年传承红色文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一)基于“1”山西青少年党史教育中红色资源整合情况

X 单位以形成教育合力为目标,把红色理论宣讲与追寻红色足迹结合起来,进行了实践上的初步探索,先对全省红色资源分布现状进行了整体上的摸盘。从地域上讲,山西省有红色资源的县(市、区)共54 个,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45.3%。从数量上看,山西红色资源在全国各省市中具有领先优势,据统计,全省现存革命纪念遗址、设施共计3399 处;从质量上看,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00 处,红色旅游景区(点)103 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7 处[7],省级红色文化遗址名录191 处。除上述内容外,山西还有众多值得我们倍加珍惜、数不胜数的革命精神财富。在此基础上,X 单位建立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省范围内的红色资源整合目标。

(二)基于“X”山西青少年党史教育中红色资源整合现状

X 单位各分校围绕建“特”建“专”定位,挖掘各自所在地特色,与X 单位共同开发推出了高君宇红色文化、国防研学、青年乡村振兴等系列课程,不断扩展青少年党史教育资源覆盖面。

山西X 单位娄烦学院(高君宇青年学院)充分挖掘娄烦本地红色资源,从理想信念教育、红色文化体验和科技创新实践三个方面弘扬和传承高君宇同志的革命精神。现在,学院已成为培养新时代共青团干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及先进青年政治骨干的阵地。

山西X 单位临汾国防教育学院(青年奥运体育训练基地)在强化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提升青少年国防意识、探索青少年国防教育具体路径、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成为全省乃至全团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青年干部思想政治理论研究教学基地和新时代青年创新发展培育基地。

山西X 单位阳泉学院(中共创建第一城青年学院)开发利用本土资源,在实践中共推出5条红色研学路线。例如,在盂县青救会旧址打造团史教育基地,广泛开展“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等主题实践活动。

山西X 单位大阳学院(晋城乡村振兴青年学院)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因地制宜设计课程,打造出满足乡村振兴战略人才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山西X 单位大阳教学研究基地,打造“大阳发展经验”总结凝练平台和山西省青年交流研学基地,开展各类培训,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太岳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青年干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和高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此外,学院还将红色、生态、“两山”理念内容进行拓展,建成研学实践基地。以“菜单式送课”“大家共同说”创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深化青少年党史和国情政策教育。

(三)基于“N”山西青少年党史教育中红色资源整合现状

X 单位与新学道教育集团共建“两育人”单位以来,整合多种资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努力将其建成为全省重要的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示范基地、红色文化传承先锋队及实践育人排头兵。把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核心任务,逐步强化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与实践教育,精准把握青少年特点,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做好青少年工作,从提升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技能和个人修养等层面组织教学活动,帮助广大青少年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实现青春梦想和人生价值。

四、山西青少年党史教育中红色资源“1+X+N”整合经验

X 单位在工作中,以“1+X+N”模式为基础,以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为指导,以“1”个主体、“X”个二级分院、“N”个“两育人”共建单位为主要组织架构,点线面结合,从内容体系、目标体系、整合模式、文化氛围出发,整合全省青少年党史教育红色资源,打通体制内外,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山西青少年党史教育中的红色资源,在全省范围内逐步构建起红色资源整合体系,将全省青少年党史教育向全省各行业、各领域、各地方拓展。

(一)基于“1”的山西青少年党史教育中红色资源整合模式

围绕“1”应从总体上摸清全省红色资源的整体分布情况,这是资源整合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结合山西青少年党史教育实际确定整合目标,即将课程开发和开展培训相结合,以“1+X+N”为主要组织架构,实现山西青少年党史教育中红色资源的整合,在加强红色资源保护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红色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围绕整体目标构建全省青少年党史教育中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体系,主要是红色教育课程体系,红色教育师资体系,红色教育培训体系,强化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地域之间的合作,这是红色资源整合关键;以课程、师资建设为支撑,以党史教育为重要形式,实现体系内部课程、师资和培训的流动,促进体系内部文化的形成。

1.形成山西青少年党史教育红色资源整合内容体系

山西红色资源主要由以物质形式存在的有形的红色文化资源和以精神形式存在的无形的红色文化资源构成,对山西红色资源的整合,实际上是对两者的整合。因此,聚焦山西党史和山西红色资源分布,从纵向和横向上形成山西青少年党史教育红色资源整合内容体系是山西青少年党史教育红色资源整合的基础。

以山西党史为线索,以山西各地红色资源分布为依托,按照历史的不同分期,将山西红色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山西青少年党史教育红色资源内容体系。第一个时期是早期党团组织成立的时期,主要以高君宇故居、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山西国民师范旧址等红色资源为依托。第二个时期是革命新道路时期,主要以吕梁石楼县红军东征纪念馆、交口县红军东征总指挥部旧址等为依托,对红军东征的历史进行深度挖掘。第三个时期是抗日战争时期,主要以长治市潞城区、屯留区、壶关县、武乡县、黎城县、沁源县等地的红色资源为依托,对山西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进行深度挖掘。第四个时期是解放战争时期,主要以临汾、阳泉等地的红色资源为依托,对山西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进行深度挖掘。

根据山西党史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将山西红色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山西青少年党史教育红色资源内容体系。以八路军纪念馆、八路军文化园、游击战体验园、黄崖洞、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等红色资源为基础,对太行精神进行充分挖掘。以永和红军东征纪念馆、石楼红军东征纪念馆、晋绥边区总部旧址等红色资源为基础,对抗日精神进行充分挖掘。以毛泽东同志自陕北经山西到西柏坡行程沿线的路居纪念馆为基础,以“胜利之路”为主题进行挖掘。以黄崖洞兵工厂遗址、冀南银行印钞厂、被服厂、制药厂、化学厂等为基础,以“中国军工寻根”为主题进行相关课程的开发。以《新华日报(华北版)》《新华日报(太行版)》《晋察冀日报》《大众画报》旧址等为基础,进行相关课程的开发。以煤炭和工业遗址为基础,对相关课程进行开发。

2.形成山西青少年党史教育红色资源整合目标体系

在对红色资源内容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形成山西青少年党史教育红色资源整合的总体目标体系。总体目标是通过体系构建、内容整合、形式创新及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实现全省党史教育红色资源整合的目标。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更注重各分校所在地域内部资源的整合及不同地域同类资源的整合,更注重整体的整合体系的构建,注重红色资源深层次教育内涵的挖掘,注重在党史教育过程中互动性和体验性的创设。

3.构建山西青少年党史教育红色资源整合模式

主要是围绕山西青少年党史教育红色资源整合目标,强化顶层设计,构建红色教育课程体系、红色教育师资体系及红色教育培训体系。

一是构建红色教育师资体系。以“1”“X”“N”所有的专兼职师资为基础,将单位现有专职师资和兼职师资相结合,结合各分校“X”及各合作单位“N”的师资,聚焦不同的开发主题,以项目化为主要形式,组建山西青少年党史教育红色资源开发队伍,并随着项目的更新和推进不断进行师资队伍的调整。

二是构建红色教育课程体系。首先,在摸清山西红色资源分布的基础上,设计红色教育课程整体开发思路,先以各分校所在地的红色资源为基础,在对不同地域所有的红色资源进行充分挖掘的基础上,突出当地的特色。在区域整合的基础上,可进一步从纵向上,以历史分期为线索,对不同地域的红色资源进行整合,邻近地域又是同一历史时期的红色资源可以联合设计开发相应的教学路线。也可从横向上,聚焦不同的主题进行教学路线的开发。其次,从内容上,深度挖掘以分校为基础的不同地域的山西红色资源内涵。主要是在摸清山西青少年党史教育中红色资源分布的基础上,以各分校所在地的红色资源为依托,聚焦山西党史中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以早期党团组织成立、革命新道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为重要线索,深度挖掘红色遗迹、纪念场馆背后的红色文化精神,将红色物质文化资源开发和红色精神文化资源开发相结合。再次,从形式上,以分层分类为原则在开发讲授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情景体验课程和微课。尝试开发情景体验类的课程,以现场教学、互动、情景模拟等方式,使青少年融入历史场景,感受历史的厚重;围绕红色遗迹,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开发不同的微课,并建立不同微课之间的联系,形成系列。最后,总结提炼不同分校的红色教育课程,形成山西典型的几种红色教育模式;并以历史分期为基础,或聚焦不同的主题,强化不同地域之间,尤其是邻近地域之间的联系,加强红色教育线路的设计,建立全省范围内的青少年党史教育红色资源课程体系。

三是将红色教育作为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以分校所在地的青少年群体对红色资源的需求为依据,将分校针对当地红色资源所开发的课程在当地青少年群体中进行宣讲,或在分校所开展的培训中加入红色资源课程。其次,在红色资源教育课程开发成熟的情况下,开设红色资源教育专题班,对全省红色资源的整体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最后,在培训过程中,团校主要提供师资、课程和培训计划,各分校和合作单位主要提供培训场地、食宿等,在不同的情况下也可根据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4.形成山西青少年党史教育红色资源整合文化氛围

在形成山西青少年党史教育红色资源整合的师资体系、课程体系和培训体系的过程中,积极推动“1”“X”“N”之间师资、课程开发和培训业务的互动;在相关体系建立之后,积极推进课程、师资和培训在“1”“X”和“N”之间的流动,实现不同主体所有资源之间的流动,并在资源流动的过程中,从参与的各方出发,逐步建构合作的体制和机制,如目前已探索出台《山西X单位分校管理办法》,打破地域的限制、行业的限制、体制内外的限制,实现山西红色资源整合的目的。

(二)基于“X”的山西青少年党史教育中红色资源整合模式

围绕“X”,从总体上摸清每个分院所在地红色资源分布情况和特点;设置不同分校当地红色资源整合的具体目标;形成具有本地特点的红色资源整合模式;形成各分校课程和师资建设的特色;形成点状的红色资源开发格局。在此基础上将具有历史关联或资源关联等关联的分校的红色资源开发进行整合,连成线。下面将以山西X 单位娄烦学院、山西X 单位临汾国防教育学院、山西X单位阳泉学院、山西X 单位大阳学院、太岳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例,对各分院红色资源开发模式进行探析。

山西X 单位娄烦学院:当地的主要红色资源是以高君宇故居和高君宇纪念馆为依托的高君宇革命精神。以“弘扬高君宇精神,传承红色文化”为目标对当地的红色资源进行整合。首先,以山西X 单位师资和山西X 单位娄烦学院师资为基础,组建课程开发团队。其次,从研究上以高君宇故居和高君宇纪念馆为依托,聚焦高君宇同志革命生涯,深度挖掘高君宇革命精神的内涵。再次,在研究的基础上,从青少年群体的特殊需求出发,开发一系列相关课程,主要包括以情景体验为主的课程(情景体验剧、演讲等),辅以讲解为主的课程,对高君宇同志的一生进行生动形象的呈现,形成红色教育品牌。再次,再结合娄烦县已有的红色旅游路线(孔河沟—米峪镇战斗纪念地—358 旅指挥部旧址—高君宇故居纪念馆)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不同景点背后的红色文化内涵的挖掘,开发系列课程。最后,将高君宇革命纪念馆与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等一系列和早期党团活动有关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联合开发,形成早期党团活动课程系列和实践活动路线。

山西X 单位临汾国防教育学院:临汾市及其周边主要红色资源是临汾战役纪念馆、临汾市烈士陵园、小李村太岳行署旧址(安泽县)、太岳军区司令部桑曲旧址(安泽县)、太岳第一军分区贾寨旧址(古县)、古县烈士陵园(古县)、八路军总部马牧旧址(洪洞县)等。在对当地红色资源进行整合过程中,可先以离临汾市较近的,在地理位置上分布相对集中的,安泽县、古县及洪洞县的红色资源开发为切入口,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线索,重点对抗战初期的游击战争,太岳军分区开辟、发展、巩固、战斗,临汾战役等进行深入系统的挖掘。在此基础上,开发系列实践和讲解课程。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挖掘地理位置相对较近的中共曲沃县委石桥堡旧址(曲沃县)、翼城县烈士陵园(翼城县)、彭真故居(侯马市)等红色资源,再进一步挖掘地理位置相对较近的决死二纵队司令部义泉村旧址(隰县)、隰县晋西革命纪念馆(隰县)、汾西抗日游击支队地下党活动旧址(汾西县)等红色资源,逐步形成红色资源整合线路。

山西X 单位阳泉学院:当地主要红色资源是百团大战纪念碑、百团大战狮脑山战斗遗址、七亘大捷纪念碑(平定县)、阳泉市革命烈士纪念馆等。可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线索,整合当地红色资源。首先,以山西X 单位阳泉学院师资为基础,结合当地和抗日战争有关的红色景点,例如百团大战纪念碑、八路军“一二九师”马山军事会议旧址等,对其背后的革命事件、革命人物和革命精神进行深入系统的挖掘,对伟大抗战精神和太行精神进行充分挖掘,并开发系列实践课程。结合当地和解放战争有关的红色景点,例如“中共创建第一城”、《人民日报》阳泉造纸厂旧址等,深度挖掘其所展现的阳泉人民艰苦创城的精神。其次,在此基础上,开发相应的互动体验课程,使青少年在沉浸式互动体验中接受红色教育,实现灵魂的升华。

山西X 单位大阳学院:晋城市及其周边的红色资源主要是晋冀鲁豫野战军十二纵队整军地旧址(泽州县)、太岳烈士陵园(阳城县)、町店战斗遗址(阳城县)、阳城晋豫边区抗日纪念馆(阳城县)等。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主要线索,对町店战斗、晋豫边抗日战争情况及晋冀鲁豫野战军十二纵队作战情况进行充分挖掘,并开发系列课程。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挖掘赵树理故居、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太岳分校旧址等红色资源。

太岳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沁源县所有的红色资源主要包括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决死一纵队25、38 团团部旧址、太行行署赵寨旧址、中共太岳区党委阎寨旧址、汾孝战役祝捷大会旧址等。以抗日战争为线索,结合当地红色资源,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抗日精神进行深入系统的挖掘。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对潞城区、屯留区、壶关县、武乡县、黎城县等的红色资源进行深入系统的挖掘。

(三)基于“N”的山西青少年党史教育中红色资源整合模式

围绕“N”,一方面可以整合相关师资共同进行青少年党史教育相关课程开发;另一方面从总体上摸清合作单位的基本情况,设置对红色资源进行推广的目标,聚焦“X”所挖掘红色教育课程,积极探索如何将红色教育课程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并在本系统全面推广,形成固定的宣讲模式。

以已经签约挂牌的北京新学道晋中书院为例,对基于“N”的山西红色资源整合模式进行实践探索。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划分为初中、小学高段、小学低段三个阶段。从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逻辑思维水平等出发,组建相应的师资队伍,设立相应的教研组,将晋中市红色资源教育课程体系进一步具体化,并在学生中进行推广,积极探索形成不同年龄段的红色资源教育课程体系,奠定红色资源教育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的基础。尝试在小学低段以参观、情景体验等为主要形式,在小学高段以研学实践为主要形式,在初中阶段采取研学实践和课程讲授相结合的形式,并设计相应的教学和实践方案,推动红色资源教育推广的落实落地。

在此基础上,以北京新学道大同书院和北京新学道金泉书院为例,在积极探索两所分院内部红色资源教育课程体系推广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如何强化晋中书院、大同书院和金泉书院之间的红色资源教育课程互动,形成不同地域之间红色资源教育推广的基本模式。可尝试在不同书院之间互派教师和学生,强化不同地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五、山西青少年党史教育中红色资源“1+X+N”整合模式构建

“1”“X”“N”三个子系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也是“1+X+N”整个体系逐步完善的过程。在“1”“X”“N”三个子系统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断强化,互动不断增强,逐步实现了红色资源的整合目标。

在“1”“X”“N”三者之间关系的构建过程中,“1”从总体上对山西青少年党史教育红色资源整合内容体系、目标体系、整合模式及文化氛围建设进行整体统筹设计,“X”从每个分院的自身特色出发,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内容体系、目标体系、特有模式及独特文化,“N”积极探索山西青少年党史教育红色资源课程体系的推广模式,通过师资和课程的流动,强化“1”“X”“N”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逻辑闭环。内容、目标、模式、文化既是各个子系统实现自身红色资源整合的关键要素,又是整合三个子系统和整个“1+X+N”系统的关键要素,以此为基础,实现了山西不同地域之间、不同年龄群体之间红色资源的整合。

猜你喜欢
资源整合党史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党史上的今天
山西叹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