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类型调查分析*

2023-10-10 06:59王瑞雯
光明中医 2023年18期
关键词:湿质阴虚高血压病

亓 琦 王瑞雯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慢性疾病。《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概要》[1]显示,中国高血压病患病人数已达2.45亿,2012~2015年中国高血压病调查发现,青年人群(18~34岁)高血压病患病率为5.2%,65~74岁人群为59%,≥75岁人群为59.8%,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而疾病所带来的严重心脑肾并发症以其高致残致死率[3,4]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体质是由先天禀赋决定的、受后天环境影响的个体特质。体质的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疾病预后的重要依据[5,6],运用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变防衰”的策略,可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社区老年高血压人群中医体质分布情况的调查,探寻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及分布规律,为防治高血压病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在济南市中区泺源街道居住并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已参加体检的184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24例,占39.16%;女性1125例,占比60.84%;年龄65~93岁,平均年龄(74.9±6.46)岁。

1.2 诊断标准

1.2.1 高血压病诊断标准依据《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7]的诊断标准:在未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在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血压值为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 Hg,则可定义为高血压病。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目前(2周内)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低于140/90 mm Hg,仍诊断为高血压病。若血压值为收缩压≥140 mm Hg且舒张压<90 mm Hg,则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2.2 中医体质判定标准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8]中体质判定标准表进行体质判定,中医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9种类型,其中平和质为正常体质,其他为偏颇体质。8种偏颇体质类型各对应4项条目;各条目得分相加≥11分,判定为相应的体质类型;各条目得分相加9~10分,判定倾向是相应体质类型;各条目得分相加≤8分,则不判定为该体质类型。平和质包含5项条目,其中4项反向计分,各条目得分相加≥17分,同时其他8种体质得分都≤8分时,判定为平和质;各条目得分相加≥17分,同时其他8种体质得分都≤10分,判定基本是平和质;不满足上述条件者,则不判定为平和质。出现2种以上体质时,以判定结果为“是”且分数最高者为标准,进行统计、分析。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年龄≥65岁;符合《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7]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的患者。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精神疾病患者;不能配合完成问卷的患者。

1.4 调查方法由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具有丰富中医体质辨识经验的中医主治医生根据基层公共卫生冠新系统中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对184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问卷调查,根据问卷结果进行体质判定,依托基层公共卫生系统冠新服务平台完成记录工作。

2 结果

2.1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分布184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由高到低为痰湿质684例(36.99%)、阴虚质491例(26.55%)、气虚质215例(11.63%)、血瘀质198例(10.71%)、平和质132例(7.14%)、湿热质54例(2.92%)、阳虚质47例(2.54%)、气郁质17例(0.92%)、特禀质11例(0.59%)。其中偏颇体质1717例显著高于平和体质的13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5)。见表1。

表1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体质情况

2.2 不同性别中医体质分布情况1849名老年高血压患者按性别分组,经χ2检验,痰湿质在男性占比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5)。女性在气虚质和阳虚质占比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P=0.025<0.05)。其他体质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性别差异 (例,%)

2.3 不同年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184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组,其中65~74岁年龄组967例,75岁及以上年龄组882例。经χ2检验,血瘀质在75岁及以上年龄组占比显著高于65~74岁年龄组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5)。其他体质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年龄差异 (例,%)

2.4 不同病程中医体质分布情况184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病程分组,其中患高血压10年以下组1154例,病程10年及10年以上组695例。经χ2检验,阳虚质在病程10年以上患者中占比显著高于病程10年以下组(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体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病程差异 (例,%)

2.5 不同体重指数(BMI)中医体质分布情况184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BMI水平分为2组:正常体质量组,18.5 kg/m2≤BMI<24 kg/m2,超重肥胖组BMI≥24 kg/m2。其中正常体质量组702例,超重肥胖组1147例。经χ2检验,痰湿质在超重肥胖组患者中占比显著高于正常体质量组(P=0.008<0.05),阴虚质在正常体质量组患者占比显著高于超重肥胖组(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体质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体质指数差异 (例,%)

3 讨论

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眩晕、头痛”的范畴,其病在清窍,其病机多为本虚标实,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9]。《景岳全书·眩运》中指出“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强调了“无虚不能作眩”。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年老体虚,疾病迁延日久,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阴亏阳亢,痰瘀阻络,清窍失养,清空被扰,而致眩晕、头痛。本调查结果显示,1849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为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和血瘀质,此4种体质均符合高血压病本虚标实的病机。这与朱燕波等[10]的研究发现,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体质因素是痰湿质、气虚质和阴虚质,与本调查结果大致相同。

中医体质学提出男女性别不同,其遗传性征、身体形态、脏腑结构与生理功能、物质代谢乃至心理特征等都有所不同,体质上也存在差异。唐容川在《血证论·男女异同论》中提出男子主气,女子主血。男性多阳气充盛有余,脏腑功能旺盛,又加喜食肥甘酒味,极易化生痰湿;女性以血为主,脏腑功能柔弱,又因经带胎产的耗损,易形成气血亏虚。本调查结果显示女性在气虚质和阳虚质占比明显高于男性,而男性在痰湿体质的占比明显高于女性,这与白明华等[11,12]研究结果一致。中医理论认为人体血液运行依赖心气鼓动,肺朝百脉助心行血,脾气摄血,肝气疏泄,肾气温煦。《灵枢·营卫生会》曰:“老者气血衰,气道涩,易于瘀滞”。徐灵胎《慎疾刍言》之《老人》中亦曰“盖老年气血不甚流利”,随着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的增长,脏腑的气血阴阳渐渐衰弱,致气血运行不畅脉络淤阻,而易形成血瘀体质。这与何华玉等[13,14]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体质分布的研究结果一致。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经年宿病,病必在络……因久延,体质气馁”。说明了疾病日久可引起体质的改变。本调查发现,病程10年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阳虚体质占比较高,这与疾病迁延反复相关。中医认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机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疾病迁延日久,耗气伤阴,阴损及阳,导致阳虚体质的形成[15]。本次调查结果还提示痰湿质和阴虚质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体质指数密切相关。王伟强等[16]对社区64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调查分析发现,BMI>24的患者中痰湿质者的占比最高,BMI<24患者中阴虚质在偏颇体质中所占比例最高,BMI与阴虚质呈现负相关性,与本调查结果一致。也同时证实了元代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肥人湿多,瘦人火多”的学说。

综上所述,济南泺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为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和血瘀质,年龄、性别、病程和体质指数是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辨识,了解老年高血压人群的中医体质特点及分布规律,因地因人制宜,根据不同体质运用健脾化湿,滋阴潜阳,补气活血等治疗原则,从情志、饮食、起居、运动、穴位保健等方面制定个体化中医调摄及诊治方案,对防治高血压病及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湿质阴虚高血压病
中老年人痰湿质评分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基于“脾为生痰之源”探讨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
手脚心发烫未必都是阴虚火旺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湿质患者与瘦素受体和脂联素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代谢综合征痰湿质研究进展*
滋阴补肾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对痰湿质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