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护士护理科研与循证实践培训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2023-10-10 11:20陈梦云杨朝蓉黄琼珊杨素敏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19期
关键词:导师制专科循证

谢 漫,陈梦云,杨朝蓉,黄琼珊,杨素敏

(揭阳市人民医院,广东 揭阳 522000)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指出,应加大专科护士培训力度,提升专科护理水平[1]。专科护士培养不仅要突出专科知识与技能学习,还应注重学术科研和循证实践能力培养[2]。专科护士护理科研与循证实践培训需求大[2-3],但因临床工作繁忙、科研与循证资源不足等,多数人未接受过系统培训[4-5],制约了其专科作用的发挥及职业发展[6-7]。既往研究多以普通护士为对象,较少报道针对专科护士的培训[8]。传统培训模式存在培训系统性不强、多为单向灌输、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难以满足新时期专科护士培训需求[8-9]。ADDIE 代表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ation)、评价(evaluation),ADDIE 模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10],可保障培训设计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但无法直接保障培训师资与质量[11]。全程小组导师制可促进师资优化与专业优势互补,提升教学质量[12-13]。本研究对二者进行整合,设计并实施专科护士护理科研与循证实践培训方案,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我院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完成专科护士培训,取得资格认证;有5 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和2 年及以上专科工作经验;专业思想牢固,热爱护理科研工作;愿意参与本培训。排除标准:参加过类似培训;无法全程参加本培训;自愿退出。采用配对设计均数的样本量计算公式:n=[(Z1-α/2+Z1-β)σ/δ]2。以护理科研能力为主要评价指标,总分提高20 分为培训有效性差值δ,α 取0.05,β 取0.10,差值标准差σ 为40,δ 为20。经计算,n 为43,考虑10%的样本脱落率,最终纳入研究样本47人。其中,女44 人,男3 人;年龄23~47 岁,平均(32.79±5.05)岁;本科29 人,大专18 人;副主任护师1 人,主管护师21 人,护师25 人;临床工作年限:5 年4 人,>5~10 年8 人,>10 年35人;专科工作年限:2~5 年27 人,>5~10 年18 人,>10 年2 人;专科护士类别:内科24 人,外科10 人,肿瘤科4 人,静疗科5人,助产、社区护理、消毒供应和感染科各1 人。

1.2 方法

1.2.1 组建导师团队 导师遴选标准:本科及以上学历;有省级科研与循证实践培训经历;有主持市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发表论文或发明专利等经验;有丰富的管理、科研、教育或专科护理经验,取得相应资格认证。最终纳入10 名导师组成导师团队,一名护理部主任担任导师组领导者,负责培训指导、监督工作;一名负责教学与科研管理工作的副主任担任组长,负责培训筹划、实施与质控;两名接受过英国研究生教育并参加过护理科研和循证护理培训的导师担任副组长,负责调研、方案设计和教学组织工作;其余6 名导师协同方案制订、课程讲授与学员指导等。10 名导师均为女性;年龄27~46 岁;硕士2 人,本科8人;主任护师1 人,副主任护师2 人,主管护师7 人;工作年限5~10 年2 人,>10 年8 人。

1.2.2 建立全程小组导师制 实施一主多辅的全程小组导师制。根据学历、职称、研究方向等将学员分为10 个小组,每组4~5 人,设一名组长,负责协调小组学习活动。一个导师组负责一个学员小组。(1)导师组构成:导师组由1 名主导师和3 名辅助导师组成,主导师既是本组主导师,又是其他3 个导师组的辅助导师。导师组的4 名导师分别有管理、科研、教育和专科护理4 个专业领域的经验。(2)导师组角色分配:主导师负责全程指导、督促学员学习,辅助导师根据各自专业领域指导学员,推进培训工作。管理领域的导师重点负责导师组教学活动的质控和督查;科研领域的导师负责科研与循证实践知识、技能教学及实践;教育领域的导师负责组织教学活动并进行教学反思与评价,保证教学质量;专科护理领域的导师给予学员专科指导,引导其进行临床专科实践。

1.2.3 培训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基于ADDIE 模型将培训分为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5 个阶段,并将小组导师制贯穿培训全程。

(1)分析。①培训需求调查。基于文献研究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于培训前(2019 年10 月)进行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8 个条目)、现状调查(9 个条目)和培训需求调查(8 个条目)3 部分,共25 个条目。现状调查结果:51.06%的护士未接受过培训,72.34%的护士没有撰写论文或申请课题的经验。57.45%的护士表示阻碍学习的因素是科研意识薄弱,55.32%的人认为是临床工作繁重,51.06%的人认为是缺乏系统和长效培训机制。培训需求调查结果:100.00%的护士愿意参加培训,认为培训主题可以是科研选题、循证护理问题的构建、科研设计、论文写作、文献检索,93.62%的人选择循证资源检索、证据质量的分析与评价、统计分析,80.85%的人选择课题申报,78.72%的人选择资料处理和批判性思维。赞成培训方式为理论授课的占80.85%,赞成导师指导实践的占74.47%,赞成案例教学的占72.34%,赞成文献阅读会的占63.83%。68.09%的护士认为培训时长为3~4 个小时,57.45%的护士认为培训频次为每周一次。②能力测评。利用问卷星于培训前进行能力测评。护理科研能力:采用护理科研能力自评量表[14]进行测评,包括问题发现、文献查阅、科研设计、科研实践、资料处理和论文写作6 个维度,共30 个条目。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各条目得分0~4 分,总分0~120 分,0~40 分、>40~80 分、>80~120 分别代表低、中、高水平。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61。循证实践能力:采用循证实践知信行量表[15]进行测评,包括知识、态度、行为3 个维度,共24 个条目。采用Likert 7 级评分法,各条目得分1~7 分。总均分越高表示能力越强。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940。

结果显示,护理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得分最低的5 个条目分别是“使用公式计算样本量”“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质性研究资料”“能够制作常用的统计量表”“能够进行统计描述”;循证实践知信行量表得分最低的5 个条目分别是“科研能力”“根据现有文献评判标准,对证据(文献)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确定证据有效性(与事实符合程度)的能力”“将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转化为研究方向”“根据现有的评判标准,对所查阅的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

(2)设计。采用文献分析法、头脑风暴和专家咨询法,参考国内外培训方法[16-21],结合调查对象培训需求和能力现状设计培训方案,分为理论知识培训和临床实践教学两个阶段。培训目标:态度目标:具备科学、严谨、求实、诚信的科研态度,遵守学术规范;知识目标:掌握护理科研与循证实践的基础理论与知识;技能目标:掌握护理科研与循证实践的基本技能,以科研和循证思维、方法发现、解决专科问题,开展护理科研和循证实践项目,规范撰写学术论文。

(3)开发。整合、开发全院培训资源,制作课件、建设专科案例库、布置作业、完善线上教学资源、建立微信群等(见表1)。

表1 专科护士护理科研与循证实践教学安排Table 1 Teaching arrangement of nurs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vidence-based practice for specialized nurses

(4)实施。由导师团队进行全程指导与质量管理。理论知识培训为期3 个月,共72 学时(45 分钟/ 学时),每周1~2 次,每次3~4 学时。课前,发送课件介绍学习重难点,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员完成预习;课中,导师进行专题讲授并与学员交流答疑,学员通过课后作业和导师点评巩固所学内容。临床实践教学为期12 个月。①科研选题、设计与开题:理论培训结束后,各导师组指导学员进行科研选题与设计、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汇报。采用导师组全程指导结合科研领域导师指导的形式对学员科研选题与设计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及指导,以保证科研设计的科学性、规范性、创新性和可行性,保证下一阶段科研工作顺利开展。②专科循证护理查房:导师组根据学员的专科领域,全程指导学员开展基于临床专科案例的循证护理查房[22],每月一次,每次2~3 学时,为期12 个月,促进学员将科研、循证知识与专科实践有机结合。③临床研究:导师组全程指导学员开展护理科研和循证实践项目、撰写论文等,为期12 个月。实践教学期间,导师组每月组织一次会议,学员进行阶段汇报,导师组对其学习、研究进度和质量等进行评价,解决学员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员也可以随时联系导师组获得指导。导师组对学员学习情况进行观察与形成性评价,包括选题、开题汇报与循证护理查房表现等,通过阶段性评价,结合学员反馈,不断优化教学活动。

(5)评价。将评价贯穿培训全程,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比较培训前后学员护理科研、循证实践能力及科研产出情况。于培训前(2019 年10 月)、培训后(2021 年2 月)进行护理科研和循证实践能力评价。科研产出包括论文发表、市级课题、学术大会论文、专利、新技术/ 新项目数量,比较培训前和培训后科研产出数量的差异。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护理科研能力自评量表总分与循证实践知信行量表总均分及知识、行为维度得分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态度维度得分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描述,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 检验;科研成果数量采用频数、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配对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培训前后专科护士护理科研能力比较

培训后,专科护士护理科研能力自评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见表2。

表2 培训前后专科护士护理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得分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scores on the nursing research ability selfassessment scale of specialized nurses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s)

表2 培训前后专科护士护理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得分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scores on the nursing research ability selfassessment scale of specialized nurses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s)

时间问题发现科研实践资料处理 总分40.62±13.22 76.98±16.21- 11.198<0.001文献查阅9.04±2.64 13.47±2.93- 7.250<0.001科研设计6.06±3.20 12.04±3.14- 8.778<0.001论文写作培训前培训后t P 6.47±1.58 8.98±1.73- 7.447<0.001 5.98±3.12 15.64±4.52- 10.989<0.001 4.02±2.28 10.72±3.62- 10.494<0.001 9.04±4.29 16.13±4.29- 7.958<0.001

2.2 培训前后专科护士循证实践能力比较

培训后,专科护士循证实践知信行量表总均分及知识、行为维度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培训前后态度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培训前后专科护士循证实践知信行量表得分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the evidence-based practice knowledge,belief and practice scale of specialized nurses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2.3 培训前后专科护士科研产出情况比较

培训后,专科护士科研产出数量均多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4。

表4 培训前后专科护士科研产出情况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research output of specialized nurses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3 讨论

3.1 实施基于ADDIE 模型、全程小组导师制的专科护士护理科研与循证实践培训方案可提高专科护士的护理科研、循证实践能力

培训前调查结果显示,我院专科护士存在科研能力不足、多数人未接受过系统培训、参与科研工作较少、循证实践能力低于国外水平[23]的问题,与国内学者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5-6,11]。原因可能是国外已将护理科研与循证实践能力作为高级实践护士的核心能力,并明确规定专科护士需接受硕士教育,因此其护理科研和循证实践能力较强[24]。而国内专科护士的护理科研与循证实践能力培养尚未形成体系[5,8]。本研究将ADDIE 模型和全程小组导师制进行整合,基于文献分析法设计并实施培训方案。培训后,学员护理科研和循证实践能力显著提升,得益于基于ADDIE 模型构建培训框架,能保证培训设计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动态性[11]。考虑到护理科研与循证实践资源相对不足的现状,实施全程小组导师制,可最大限度发挥多专业领域导师的指导作用。研究发现,全程小组导师制的实施可解决单个导师思维、学术知识相对局限以及指导时间不足等问题,提高了培训质量[13]。周春兰等[25]也强调导师制在培训中的重要性,主张将导师团队指导贯穿教学全程。本研究中,培训前后学员态度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可能是专科护士的培训意愿和需求强烈,专业素养较高,培训前循证态度较好,也可能与循证态度属于心理学范畴,不易改变有关[26]。

3.2 实施基于ADDIE 模型、全程小组导师制的专科护士护理科研与循证实践培训模式可提高专科护士科研产出数量

科研产出情况是衡量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27]。传统科研与循证培训模式多采用短期培训班、会议等形式,存在注重灌输式教学、临床实践时间相对不足、培训流于形式等问题,科研产出成果不理想[8-9]。李有蔚等[27]指出,专科护士科研培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合一。相关学者[28]也认为,单纯的课程教学并不能改变循证护理实践行为,理论学习结合临床实践的培训模式才能促进专科护士循证知识、态度和行为转变。本次研究基于ADDIE模型和全程小组导师制设计培训方案,分阶段、渐进式实施培训,实现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研究结果显示,培训后专科护士的科研成果数量显著增加(P<0.05)。可见,该培训方案可有效促进专科护士护理科研与循证实践,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进而增加专科护士科研产出数量。分析原因主要是:理论知识培训阶段注重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结合专科护士能力现状与培训需求分析结果,通过增加培训课时和采用案例教学、教学演示等多种方法,对学员能力薄弱之处及其需求展开培训,巩固重难点;临床实践教学阶段开展专科循证护理查房,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有效提升学员科研素养,这也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29-30]。同时,采用导师制和项目制管理的方式,可持续深化理论与技能学习、促进护理科研和循证实践行为的正向转变[28-29]。

4 结语

本研究探讨了专科护士护理科研与循证实践培训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可为临床开展相关培训提供参考。培训后,专科护士护理科研与循证能力虽较培训前显著提升,但仍处于中等水平,提示加大专科护士护理科研与循证实践培训力度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受地市级医院专科护士护理科研与循证实践能力整体较弱、师资力量相对不足等因素影响,本研究还存在未分层培训、多为基础课程学习的局限性。未来可联合省级医院或院校联动整合资源,实行更高层次、更适合的专科护士培训模式与评价机制。

猜你喜欢
导师制专科循证
《循证护理》稿约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