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及问题
位移作为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直吸引着研究人员的关注。语言作为人类活动的载体,有很多词汇及表达方式反映了位移观念。人类使用位移动词(motion verbs)表达各种位置移动。“Motion”一词也可被理解为“运动”,因此“motion verbs”有时也会被译成“运动动词”。Miller和Johnson-Laird(1976)认为位移动词是最具有动词特点的动词。国内外学者虽然在位移动词的定义及次类的讨论上莫衷一是,但普遍认为位移动词应具备[+位移]的语义特征。
另一方面,有不少学者就各国儿童对其母语(英语、西班牙语、俄语等)中位移动词的习得过程进行了研究。孔令达(2004)考察了汉语儿童各类实词的习得情况,其中对表示趋向意义的动词的探讨可被看作是针对儿童位移动词的初论及。但目前有关汉语儿童位移动词的研究或多为个案研究,或仅局限在对趋向动词“来”和“去”的讨论,未涉及其他位移动词。而作为位移动词次类之一的自移动词,则尚无人涉及。
本文依托于临沂大学认知科学与语言学能学科平台的“普通发展儿童长期跟踪口语语料库”,对相关语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筛选出儿童常用自移动词,并对其获得情况进行描述和解释,以期能对儿童语言发展早期情况有所丰富和补充。语料采集对象为四名发育正常的普通话儿童(两男两女),采用定期定点录像的方式,对四名儿童从1岁到4岁长期追踪语料并进行人工转写,每位儿童均采集了140份以上语料,转写语料均超过13万字。
二、儿童自移动词的界定
根据陆俭明(2002)对位移动词所下的定义是“含有向着说话人或者离开说话人位移的语义特征”的动词就是位移动词。自移动词,就是表示移动主体自身发生位移的位移动词,具有[+自移]的语义特征。有些动词的核心义项不表达[+自移],如上文提到的“来”和“去”,我们认为其核心语义特征偏趋向性,因此在本文中暂不涉及。有些需借由趋向动词才能表达位移的动词也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
三、儿童自移动词获得情况描述
我们共筛选出九个儿童自移动词:蹦、冲、爬、跑、逃、跳、退、游、走。其中,“退”“逃”“冲”出现次数均不及五次,本文将不予以讨论。有些语义较抽象、儿童使用场景较少的自移动词,如“奔”“闯”“登”等,未在我们的儿童语料中检索到。下面我们仅对“蹦”“爬”“跑”“跳”“游”“走”这六个儿童常用自移动词的获得情况进行描述。
我们根据发生位移时移动主体所表现出的位移方式将这六个自移动词分为三组:第一组是走类自移动词,包含“走”“跑”;第二组是跳跃类自移动词,包含“蹦”“跳”;第三组是爬类自移动词,包含“爬”“游”。
(一)走类自移动词
走类自移动词包括“走”和“跑”。从位移方式看,走和跑的动作都是依靠施动者即动体的腿和脚来回摆动,从而产生位置移动。但跑的位移速度更快,腿和脚的摆动频率也更快。
“走”主要表现出了以下三个义项,分别是:走1,指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走2,指移动、挪动、通行;走3,指离开、去。走1、走2和走3在获得时间和获得顺序上表现不同,因此我们将之分别呈现。如表1所示,四名儿童走类自移动词获得情况如下。
由表1可知,四名儿童走1、走2、走3和跑的获得顺序分别是:
GYC:走3=跑>走1>走2
SWK:走3=走1>跑>走2
WJH:走3=跑>走1>走2
WMX:走3>跑>走1>走2
集合表1和以上获得顺序可知,四名儿童都是走3最先获得,走2最后获得。SWK前三个动词的获得顺序看似与其他三名儿童不同,但通过观察获得时间(走3和走1是1;09;04,跑是1;9;14),我们可以看出获得时间相差仅十天,可以看作是同一时间获得。由此,SWK的四个动词的获得顺序可被修改为:走3=跑=走1>走2。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走3和跑在1岁9个月最先被四名儿童获得,然后是走1,在1岁11个月被获得,最后获得的是走2,在2岁6个月被获得。与我们最初预想的不同,跑和走3同时被儿童先获得,早于走1和走2。
“走”和“跑”多以单字出现,或与副词连用,用来描述位移速度,如:“快走”“慢慢走”等。儿童在语言获得早期,并不会特别注意“走”和“跑”之间的速度差别,会出现用“走”来表达“跑”的情况,但是随着儿童对“走”和“跑”位移方式细节的认知逐渐清晰后,就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了。
(二)跳跃类自移动词
跳跃类自移动词包括“蹦”和“跳”,表现的是借助下肢的力量,身体发生向上然后又落地的位置变化。下面是四名儿童“蹦”和“跳”的具体获得情况。
由表2可看出,四名儿童跳跃类自移动词的获得顺序如下:
GYC:跳>蹦
SWK:蹦>跳
WJH:跳=蹦2
WMX:蹦>跳
四名儿童获得顺序并不一致,有两名儿童是先获得“蹦”,后获得“跳”。从获得时间上看,“蹦”在1岁3个月到1岁9个月之间获得,“跳”在1岁6个月到1岁11个月之间获得,比“蹦”晚2—3个月。相较于“跳”,“蹦”的使用频次要少,用词多是单字词形式,如儿童经常边蹦边在口中不停重复“蹦”,所以我们经常能在儿童语料中看到这样的句子:“蹦啊蹦啊蹦啊”或“蹦蹦蹦蹦蹦”。这也是儿童语言习得早期经常会有的典型行为,即在做某个动作的同时不停地重复相关的动词,以强化对这个动作或概念的认知。“蹦”另一种常见的组合形式是与“跳”结合,构成“蹦跳”“蹦蹦跳”“蹦蹦跳跳”等结构。由于儿童尚处在语言习得初期,会产出一些并不正确的句子,如“蹦跳跳”“蹦跳蹦”“蹦蹦跳蹦”。经过家长的纠正之后,儿童会不断对语言进行修正,慢慢就不再出现这些错误。
兒童在刚获得“跳”的时候,产出结构与“蹦”类似,如“跳”“跳啊”“跳跳”等。偶有动宾结构“跳舞”出现,也是在家长的引导下作为一个词组而习得,但是很快儿童就明白,“跳”后可以加不同的宾语,开始学着替换宾语,产出这样的句子:“跳《小苹果》”“跳格格”“跳个《黑猫警长》”等。
(三)爬类自移动词
爬类自移动词包括爬和游。乍一看这两个动词的位移方式完全不同,不应被归为同一类。但我们从这两个位移动作所涉及的肢体动作来看,“爬”指的是手脚并用向前移动,“游”的时候也是需要借由手脚动作的配合前进,虽然一个是在地面上发生的位移,一个是在水中发生的位移,但位移方式是相似的,都需要上肢和下肢的同时动作,基于这点考虑,我们将爬和游归入一类。“游”的义项比较简单,指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而爬则表示用人或动物的手和脚一起沿着某个物体的表面移动,后面可接趋向动词,从而明确移动的方向,如“爬上”“爬下”等。四名儿童爬类自移动词的获得情况如表3所示。
四名儿童爬类自移动词的获得顺序都是爬>游。“爬”的获得时间在1岁6个月到1岁9个月之间。“游”除GYC在1岁9个月获得外,其余三名儿童都是在2岁2个月以后获得,分别在2岁2个月到2岁7个月之间。
“爬”多以单字“爬”或“爬爬”等形式出现。“爬”因加入了上肢的同时运动,其位移特点与“走”“跑”等有明显不同。儿童显然已经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位移运动的特点。在刚习得“爬”的时候,儿童用来描述的是用四肢在地面爬行的动作,不管是描述自己爬,还是描述动物爬,基本上表达的都是类似的位置方式。如在妈妈讲到小乌龟时,儿童能立刻联想起乌龟的位移方式,即手脚并用,贴着地面平行移动,并说出“爬爬,爬爬”的句子。这充分说明了孩子已经明确知道爬的位移特点,并能进行正确的输出。
在2岁6个月之后,儿童用“爬”来描述自己在地面上用四肢行动的场景开始减少,转而用动宾短语、动趋式结构(爬+趋向动词)或动趋宾结构(爬+趋向动词+宾语)来描述向上或向下的位置移动,如“爬树”“爬山”“爬上热气球”。从这一变化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儿童的空间意识也有了变化和发展,一开始是水平方向的移动,后来随着儿童对四肢力量的加强,开始有纵向的移动意識。
“游”的使用较为简单,儿童的使用这个动词的场景也多为描述游泳这一行为。根据皮亚杰关于儿童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不断地接受外界的刺激,通过适应、同化、顺应、平衡来丰富自己的认知图式。儿童通过自身游泳的经验,构建了“游泳=在水里+移动”的图式,那么以后再看到“水里+移动”的场景,就会想起这个图式,从而输出“游”或“游泳”,不管这个在水中产生位置移动的是有生命的个体还是无生命的物体都可以用“游”描述。这也体现了儿童在这一认知阶段的泛灵心理。但这个关于“游”的图式是不完善的,儿童显然只抓住了“水中”和“移动”这两个关键信息,而没有注意到四肢运动在这个位移动作中的关键,所以会产出“小船游一会”这样的错误句子。
(四)儿童常见自移动词整体获得情况
为了更清楚地呈现,我们将这六个儿童自移动词的获得年龄用表格展示。“走”的不同义项获得时间不同,因此也在表中逐一呈现。
由表4可看到,“走3”“跑”“蹦”“爬”属于获得的第一梯队,获得时间相差不大,都在1岁5个月到1岁9个月之间。“走1”“跳”为获得的第二梯队,获得时间稍晚一些,在1岁7个月到1岁11个月之间。“走2”和“游”属于获得的第三梯队,获得时间在2岁2个月到2岁7个月之间。
这六个自移动作,是孩子最先也最容易学会的,这与儿童大运动的发育阶段也是相吻合的。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每天都在反复重复这些动作。儿童对相关动作的习得和位移动作的出现频率会影响到位移动词的获得顺序。相对抽象一些的动作义项,如“走2”,或日常生活场景中较少出现的动作,如“游”,儿童就会稍晚一些习得。另一方面,在完成这些自移动作的同时,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在不停地进行相关动词的输出和输入,这些动词的出现频率就较高,孩子能较早地学会“走3”“跑”“蹦”“爬”,稍晚学会这五个动词,“走1”“跳”,最晚学会“走2”和“游”。
四、结语
本文以[+自移]为语义特征,对临沂大学“普通发展儿童长期跟踪口语语料库”的儿童长期追踪语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取出六个儿童常用自移动词,并依据位移方式的不同将这六个词分为三组:分别是“走”“跑”;“蹦”“跳”;“爬”“游”。这六个自移动词在获得顺序上呈现了越具体的动词越先获得,使用场景越少的动词越晚获得的特点。这六个自移动词都是孩童最先学会的动作,也是最容易做到的位置移动,是最基础、最具体的。位移动作的习得、位移动词的出现频率及位移动作的出现频率都会影响儿童对某个自移动词的获得顺序。但张云秋(2021)认为“儿童拥有的语言经验与其他影响因素之间是共变关系而不是主次关系”。我们在寻找语言发展共性的同时要注意到孩子的个体差异和鲜明的个性。在总结儿童自移动词获得顺序时我们也注意到,每名儿童获得的顺序和时间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这说明儿童的语言发展虽然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但其实存在很多个性化和差异化的表现。因此,在对儿童进行语言训练时,应避免教条和成人的刻板印象,在遵循儿童语言习得规律的基础之上,充分考虑每个儿童的个性化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注释:
①四名儿童的姓名缩写分别是GYC、SWK、WJH和WMX。
②该名儿童“跳”和“蹦”的获得时间仅差7天,我们视作同一时间获得。
参考文献:
[1]Miller G A, Johnson-Laird P N.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ume I & II[M].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6.
[2]孔令达.汉族儿童实词习得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3]陆俭明.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J].世家汉语教育,2002(01):5-17+114.
[4]张云秋,徐晓炜.早期儿童语言习得中的经验因素[J].中国语言文字研究,2021(02):120-129.
[5]王莹莹,黄荷婷,王玮.儿童汉语口语语料库文本设计[J].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23,43(01):43-49.
作者简介:
刘晓飞(1988.11-),女,汉族,山东临沂人,助教,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儿童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