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烈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洞察、对应对风险挑战的科学指引。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更好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夯实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物质技术基础。
深刻认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推动制造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产业体系完备优势进一步巩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自主可控能力持续提升,显著增强了我国经济韧性和抗冲击能力。有三个鲜明特点:
一是规模大。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33.5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已经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四成以上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个人计算机、空调、太阳能电池板、手机等重要产品产量占全球一半以上。
二是体系全。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和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尤其是高铁、电力装备、通信设备等领域全产业链优势持续增强,光伏、风电、船舶等产业链国际竞争优势进一步强化。
三是转换能力强。完备的产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与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紧密结合,使得我国产业具有很强的转换能力。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正是由于这种能力,我国在最短时间内填补了疫苗以及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医疗物资供应缺口,产能产量大幅提升,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也为全球抗疫作出了重要贡献。
庞大而完整的产业体系,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成果和重要特征,也是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有利条件,更是我国应对百年变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优势。
我国发展已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促进工业和信息化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面临严峻复杂的形势。
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等交叉融合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引领科技产业发展方向,开辟新的巨大增长空间,有利于我国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开辟更多新领域新赛道,增强发展新动能新活力。与此同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推动高端制造业回流,新兴经济体凭借成本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特别是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权力,持续加大对我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遏制打压,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凸显。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的深入推进,稳定和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具有良好条件。但是,产业链整体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大而不强、宽而不深,部分领域关键技术和设备、关键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等受制于人,产业基础能力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大,供给体系质量亟待提升,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不少困难。
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内在要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维护产业安全、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应有之义,也是应对严峻复杂形势、构建大国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要求上来,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攻坚克难、奋发作为,巩固拓展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有力支撑。
密切跟踪关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趋势
近年来,受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中美经贸摩擦、新冠疫情冲击、俄乌冲突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产业链重组、供应鏈重塑、价值链重构不断深化。综合看,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呈现4个方面的趋势和特点。
一是产业链供应链调整“国家干预”增多。随着产业链供应链调整深化、产业链主导权竞争日趋激烈,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加强战略布局,强化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国家干预”,突出体现在产业政策加速回归。发达经济体纷纷一改过去较少直接颁布产业政策的做法,大量运用产业补贴、投资补助等政策工具推动制造业回流和定向转移。美国《芯片和科学法案》明确为半导体行业提供约527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并为企业提供240亿美元的投资税抵免,鼓励企业在美国研发和制造芯片。《通胀消减法案》旨在利用大规模产业补贴政策引导未来10年投资,该法案规定只有在北美组装的新能源汽车才能获得税收补贴(7500美元/辆),且电池中的材料和关键矿物必须来自美国或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欧盟2023年1月通过《欧洲芯片法案》,投入430亿欧元扶持本土芯片供应链,试图将欧洲生产的份额从目前的8%提高到2030年20%的目标。
二是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呈现区域化、短链化、多元化。疫情暴发以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面临冲击,不少国家都经历了生产中断、供应链停摆的问题,引发各方面对供应链安全稳定风险的关注,产业链供应链运行逻辑由基于从效率优先向兼顾效率和安全转变。为规避风险、提高韧性,各国倾向于选择本土或者与地理更接近、价值理念更契合以及彼此更熟悉的国家开展合作,对重要商品供给来源进行“备份”以降低断供风险。一些跨国公司简化生产过程,扩大近岸外包,将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向本土转移、回流,以降低对长周期生产的依赖,推动部分产业链开始缩短链长和环节,全球产业链布局呈现区域化、短链化、多元化趋势。与此相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显著提速,区域内贸易量加快上升,亚洲、美洲、欧洲三大区域性产业链集群分化明显,技术密集型产业呈现出更强的区域集聚效应。
三是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升级发展。近年来,跨国企业纷纷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发展应用为突破口,积极打造面向新时代的智能供应链,以此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供应链竞争力。主要国家和地区加快出台产业链数字化战略,比如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提出促进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创新,欧盟计划到2030年实现75%的欧洲企业使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日本《AI战略2022》提出开发并应用“数字孪生”技术,推进公共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半导体数字产业战略》提出培育日本的数字产业,鼓励数字产业领域创新创业发展,加大数字投资带动先进芯片设计,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随着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和气候变化挑战加大,绿色发展推动生产方式深刻变革。许多国家积极倡导协同共生的“给养式供应链”、节约环保的“绿色供应链”新理念新模式,致力于推动供应链转型升级。美国总统拜登在“加强美国在清洁汽车领域领导地位”行政令中,要求到2030年零排放汽车占新乘用车和轻型卡车的销量比例达到50%。欧盟《绿色协议产业计划》提出吸引欧盟净零工业投资,探索净零工业合作伙伴关系,营造可监管环境,助力欧洲工业绿色化转型。跨国企业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提升全链条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比例。
四是战略制高点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为抢占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各国纷纷加强重点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美国发布《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量子信息科学国家战略概述》《国防太空战略》,提出确保美国先进制造业的全球领导地位,维持和扩大美国在量子信息科技领域领导地位。欧盟《欧洲新工业战略》提出支持数字关键技术发展,以增强欧盟在关键技术领域的战略自主权,《2030数字指南针:欧洲数字十年之路》提出引领欧洲构筑以人为本和可持续的数字化社会,确保欧洲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字经济地区之一。日本发布《半导体数字产业战略》《AI战略2022》《量子未来社会愿景(草案)》,加快相关产业发展。韩国发布《国家战略性技术培育方案》,强调优先发展动力电池、人工智能、高科技机器人、量子技术等12项战略技术。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为获取竞争优势,美西方还改变过去单打独斗的做法,拉帮结派、联合盟友,构建排他性供应链联盟“小圈子”。美国通过美日印澳“四边对话”“美欧贸易与技术委员会”“印太经济框架”等多边平台影响贸易规则,以强化其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控制权。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新趋势新特点对我国而言既是重要机遇也是严峻挑战。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强化底线思维,密切跟踪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统筹推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涉及到产业、技术、资源、区域、企业、治理等诸多方面,主体多、环节多、运行复杂,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坚持目标引领、问题导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战略任务和建设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战略部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战略谋划和统筹协调,细化实化措施安排,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扎实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和标志性成果。重点应抓好“五个结合”。
一是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有机结合。企业是产业链供应链的微观主体,企业强,产业链供应链才能稳、才能强。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企业发展格局,激发市场主体动力和活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事关产业安全、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要坚定制度自信,加强宏观调控,特别是总结多年来成功经验做法,把维护产业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完善新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制造业等领域集聚。跟踪梳理发达经济体产业政策做法,进一步完善政策工具箱,强化战略性领域政策支持,切实保障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增强产业政策协同性,“点、线、面”相互衔接,财税金融、科技创新、行业应用、人才支撑等协同发力,形成政策“组合拳”,避免政策“单兵突进”或碎片化。健全产业政策从预研、制定、实施、评估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增强产业政策精准性有效性。要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位政府更好结合,形成强大合力。
二是补短板和锻长板有机结合。补短板和锻长板互为补充、相互支撑、相互促进,补短板强基固本、化解風险,为锻长板提供坚实支撑;锻长板提升核心竞争力,为补短板创造有利条件。要坚持锻长板、补短板双向发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整体素质。一方面,以新能源汽车、光伏、船舶等优势产业为重点,锻造一些“杀手锏”技术和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全产业链优势。另一方面,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短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重要产品和技术供给能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生产供应体系,确保在关键时刻可以做到自我循坏,在极端情况下经济正常运转。无论是补短板还是锻长板,基础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是根本。要发挥“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强化大中小、上下游企业协同联动,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构建新技术大规模应用良好生态。
三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有机结合。产业发展是不断迭代升级的过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发展的内在要求。传统产业规模大、体系全,在制造业中的占比超过80%,是我国制造业既有优势的基本盘、应对风险挑战的重要支撑,也是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础;同时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不能分割,传统产业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大多数新兴产业是依靠传统产业长期的技术积累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的,传统产业也能够通过高新技术的注入不断提升发展活力和竞争力。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要高度重视传统产业发展,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为此,既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重大技术突破和关联技术升级,延伸拓展产业链条,加快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强人形机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等领域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又要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进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促进提品质、增品种、创品牌,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发展,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四是坚持全国一盘棋与发挥地方积极性有机结合。我国是具有典型大国经济特征的经济体系,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在不同区域梯度错位、优势各异。既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发挥大国大市场优势,加强统筹谋划和政策衔接协同,着力破除地区之间的利益藩篱和政策壁垒,优化产业链区域布局;又要充分发挥地方作用和积极性,支持地方勇挑重担、服务国家战略,结合实际加强优势产业链建设和布局,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当前,我国产业链外迁面临新情况,应高度重视、主动应对。中西部等地区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强。加强东中西部对接合作,促进产业梯度转移,有利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保护产业体系完整性、强化我国产业战略纵深优势、增强抵御外部风险能力。为此,应把推进制造业在国内有序转移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加强规划引导,强化政策支持,深化地区分工协作,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培育制造业新增长极。
五是自力更生与开放合作有机结合。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不惧国际风云变幻。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下大力气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缺失问题。同时,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产业链供应链越开放越安全。要坚持开放包容,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竞争力、打造新优势。推进制造业全面对外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吸引全球人才、技术、资金等优质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依托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务实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合作,在开放竞争中实现不断进步。坚定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球公共产品属性,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搭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平台,巩固拓展多双边经贸关系,共同打造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责任编辑:隗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