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K 双元联动”下“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混合式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3-10-09 09:31杨方娇孙玉洁姜晓丽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幼儿园模块

杨方娇,孙玉洁,李 静,姜晓丽

(青岛滨海学院,山东 青岛 266555)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工作要点中再次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推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1]。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全面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要求,以“四新”建设理念为引领,聚焦教学创新,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国内外学者在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内容等方面作出了贡献,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改革持续成为热点话题,但大都停留在理论层面,结合U-K 双元联动模式尝试混合式课程改革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同时,幼儿园岗位要求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越来越高,但大部分教材编制主要以观察与分析的理论知识为主,疫情缘故,学生无法到幼儿园实地观察,学生实践能力薄弱,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借助于信息技术,重构教学内容,完成基础知识、实践应用、创新拔高的进阶发展,真正实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培养出更加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刻不容缓。

基于此,本研究以U(高师院校)-K(幼儿园)双元联动为视角,充分发挥和利用高师院校在学前教育理念与理论上优势、幼儿园在学前教育实践方面的专长,将二者有机结合,形成“双联动、三模块、四重塑”的线上线下融合交互式的课程教学模式。

1 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课程教学现状

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课程实践性很强,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识记学前儿童行为的观察方法、设计和实施学前儿童行为观察,能够准确评价幼儿发展水平,为教育活动确定准确的发展起点和最近发展区;与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等课程学习结合,能够初步开展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它作为学前教育岗位要求的支撑条件之一,为学生的实习、毕业论文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样作为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课程,其重要性被学校、用人单位认可。虽然许多高校作出改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使实习达不到预期,具体表现在:

1)教材编制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具体的实践指导案例,陈旧的理论知识无法满足新的岗位需求,“学起来无挑战性”。2)缺乏对学生观察与分析能力的精准训练,一方面疫情大背景下学生缺乏实践练习的机会,另一方面实践训练体系不完善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薄弱,“学了不会用”。3)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形式单一,不够全面准确,传统的课程评价只是由高校教师针对平时表现与期末卷面成绩给出最终分,评价主体与形式较为单一,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

2 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课程改革与实践

2.1 课程目标对应与设计

U(高师院校)-K(幼儿园)联动,共同制定以幼教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行为观察为主线的课程目标,将学生毕业所需要达到的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纳入进来,课程目标共分为五个,分别对应的毕业要求如表1、表2 所示。同时在目标表述时,增加了高阶性的行为动词,最终应实现的培养目标如图1所示。在结合毕业要求的同时,课程目标采用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法,由最初的初级认知,到应用分析能力,再到学会评价的能力,最终“能在实施观察实践的研究中发现不足,主动找出关键问题并加以改进,形成反思意识”。在目标的表述上,注重目标的具体性、可测量性。

图1 课程目标

表1 课程与毕业要求支撑矩阵图

表2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支撑对应关系

2.2 课程改革理念与思路

课程以“新文科”建设为指导,在“院园一体,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确定了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教学理念,针对课程三大痛点问题,提出了“双联动、三模块、四重塑”的改革模式,如图2 所示。其中双联动是指课程在“U(高校)与K(幼儿园)”联动下进行建设,构建了联动机制,重构了课程内容的三模块:基础理论模块、应用实践模块、创新拔高模块,重塑了联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视频库与“读懂儿童”APP 的强强联合、重塑了优秀作业库、多元化的评价模式。

图2 课程建设思路

2.3 课程改革具体实施

1)构建“U-K”双元联动机制。

首先,搭建了联动平台。青岛滨海学院学前教育学部与其附属幼儿园合作搭建了联动平台,根据幼儿园、教师、幼儿的发展需求,明确了课程联动目标,组织建立了联动制度,在“院园一体,深度融合”的育人模式下,确定了课程联动评价模式,组建了由高校任课教师、幼儿园骨干教师组成的联动队伍。

其次,选择联动载体。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课程、科研课题作为本次联动的载体,从课程建设的问题出发,结合幼儿园幼儿活动的实际情况,形成横向课题,由课题带动课程建设,继而引领课堂行动,通过具体的课堂行动验证课题的成果,建立实践-理论的坚固桥梁。

最后,构建了联动路径。围绕着课程建设的目标,青岛滨海学院根据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开展课堂指导、专题讲座、观察培训等形式,促进高校、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逐步形成稳定的教学团队。

2)重构“U-K”联动的三模块课程内容。

为了解决陈旧的课程理论知识无法满足新的岗位需求的问题,教师团队重构课程内容,着重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能力,将课程分为了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实践、创新拔高三个递进模块(见图3),并将融合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相关知识融入其中。

图3 三模块教学内容

基础理论模块:简单易懂的知识主要支撑课程目标1,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幼儿行为观察的基础知识、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观察、记录、分析的方法,采用了线上(依托职教云)的课前任务的形式完成学情分析,难点部分采取翻转课堂的形式,先由各小组合作完成并分享,最后在教师指导下通力解决。

应用实践模块:将学前儿童心理学+融合教育相关知识、幼儿园具体情境、幼教岗位最新的要求融入进来,在具体情景中学生借助“读懂儿童”APP进行观察、记录,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深入分析,撰写观察报告。同时,为每个教学班配备小中大班的实践指导教师,高校教师负责实操要点的指导,幼儿园实践导师负责实操后的反馈评价,通力解决课程的重难点,这一部分主要支撑课程目标2、3。针对这一模块主要采用“六步走”的实践训练模式:幼儿园实践导师分享活动资源——高校教师下达实践任务——学生进行实践训练——高校教师评价——学生进行修改,进一步优化——实践导师反馈评价的闭环训练模式,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创新拔高模块:针对掌握能力较高的同学展开练习,尝试进行初步的教育研究,如研究工具的设计与使用讨论,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基础,同时,针对部分研究能力高的学生纳入教师课题团队中,形成师—生共研、共进共学的成长共同体,这一部分主要支撑课程目标4。

通过基础理论、应用实践、创新拔高三模块的进阶学习,培养学生不仅学了会用,还要在实践中养成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最终达成课程目标。

3)重塑“U-K”联动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园院一体、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本课程联合幼儿园教师共同教学,交叉研讨(见图4)。

图4 “U-K”联动混合式教学模式

首先,与幼儿园骨干教师成立“教学共同体”,幼儿园教师提供视频资源丰富线上资源,供学生学习,合力借助于职教云平台,实现数据助力翻转课堂,由课前(词云分析定学情)——课中(交互式完成翻转)——课后(拓展练习定风格)三部分串联完成线上教学。

(1)职教云平台——数据分析助力翻转课堂。

①课前:词云分析定学情,通过词云分析精准定位教学重难点,学生通过丰富的资源库及相应的任务完成自主学习,实现学情分析。除此之外,本环节可以有效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可以对别人的观点进行评论、点赞,针对热度较高的观点,会统计TOP10 的排行榜,成为评价指标之一。

②课中:交互式学习完成翻转。依据学生课前自学的个性化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设置课堂活动,师生共同完成本次课重点,充分利用职教云课堂提供的丰富的教学互动功能,如签到、讨论、测验、头脑风暴等功能。利用头脑风暴等线上互动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理解能力,对于有疑问的知识点,学生也可随时发出提问,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从而实现了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学生、学生-资源、学生-老师交互式学习理念。

③课后:依据学情不同,分层次推送拓展资源,提供个性化拓展练习,通过教师端统计学生作业数,课堂教学数、学习通过率等,可以快速统计学生的学习进度、课件的访问数、访问时长、笔记等数据信息,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总结,这些数据信息还可以导出以便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学生学习行为,归类不同学生学习风格,从而分析总结学生薄弱知识环节,进行有针对性一对一辅导,实现个性化教学。

由表3 可知,视频类学习资源的访问频率高达68%,而文本类访问占比较少,这一部分学生能够准确、及时完成测验,但是在提问环节参与率较少。基于此,在线下课堂上通过观察,发现此类学生不擅长主动发言,但被提问后能做出积极的反应,由此可以分析出此类学生的喜好以及学习风格,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通过丰富学习资源的类型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喜好、发挥“互帮”作用带动内敛型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表3 部分学生学习数据统计

此外,综合学生的学习表现,评价打分,及时反馈,增强教学过程的交互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线下课堂——课堂演练与双主体讲授的方式解决重难点问题。

针对线下课堂环节,主要采用课堂演练与双主体讲授的方式集中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汇报,利用课堂取样了解学生的知识点和技能的学习情况,同时,注重学生的分析讲授,把握学生利用先修课程的背景知识开展讲授的水平,如:如何利用所学幼儿园课程、游戏来解决幼儿行为存在的问题。

4)重塑“U-K”联动的教学手段——读懂儿童APP 与视频库强强联合。

首先,为解决学生无法及时有效到幼儿园进行实践训练的问题,打造高校(U)、幼儿园(K)联动资源,以及线上线下多元素融合教学资源。首先,联合幼儿园教师录制幼儿活动片段,包括一日活动(进餐、午睡、如厕)、游戏活动、五大领域教学活动、社会交往活动形成视频库,借助于“读懂儿童”APP进行叙事记录、COA 记录、大动作记录等实践练习,在记录的过程,学生可以借助于软件提供的幼儿各个领域的发展指标,快速判断幼儿的发展水平,并依据COA、《指南》参考评价体系进行分析评价。

其次,建立线上在线课程、幼儿视频、习题库、线下幼儿行为观察室、自编教材多元素融合教学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5)重塑“U-K”联动的优秀作业库。

如图5 所示,在开学初,借助于幼儿园视频库+“读懂儿童”APP,学生对幼儿一日活动(进餐、午睡、如厕)、游戏活动、五大领域教学活动、社会交往活动进行观察记录与分析,在高校与幼儿园教师的指导下提出针对性教育策略,最终形成一套干预前的观察记录资源库。幼儿教师借助于一手资源库,对幼儿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干预,在学期末,学生进行干预后的观察记录,测量干预前后的效果,撰写研究报告,评选出优秀作品作为优秀作业案例库,既可联合幼儿园进行实验研究,助力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又可以帮助幼儿园建立“成长档案”,不断反思、改进教育策略,加快实现高校与幼儿园的“双向奔赴”。

图5 作业模式

6)重塑“U-K”联动的评价体系。

本课程构建了全过程、多维度、目标导向的评价体系,如图6 所示。评价的主体由高校任课教师与幼儿园实践指导教师构成,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过程性表现(60%)+“双卷制”期末考核(40%)。过程性评价又分为:课堂表现(占比10%)、线上学习(占比10%)、平时作业(占比20%)、单元测试(占比10%)、读书笔记(占比10%)。期末考核分为:卷一(学分)+卷二(观察报告),不同考核内容支撑不同的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最终通过计算目标达成情况,不断反馈与修正评价体系与教学模式的合理性。

图6 评价体系

3 课程教学改革成效

1)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较好,观察分析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依据教学班级的过程评价和终期评价实际成绩,对应具体课程子目标的实现程度和相应认定的权重,汇总形成该门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值。

课程总目标达成评价值=课程目标1 达成度*目标1 权重系数0.2+课程目标2 达成度*目标2 权重系数0.3+课程目标3 达成度*目标3 权重系数0.2+课程目标4 达成度*目标4 权重系数0.3,课程目标达成值在0.7 及以上为该目标达成。

通过本次教学实践改革,课程目标总达成为0.79,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其中,课程目标2 的达成情况最好,说明学生通过混合式教学以及模块化教学能够较地掌握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的技能。

2)课程成绩有所提升。

在相同考核标准下,普通班与教学改革班的学生成绩形成鲜明对比,教学改革班的低分学生数量减少,高分段人数增加,其中普通教学班的优等级比例为7.9%、良等比例为36.8%,教学改革班优等级比例为12.5%、良等比例为62.5%,不及格率也在减少,成绩明显提高。结合座谈及问卷调查发现,学生观察的实践能力增强,能充分利用背景知识进行知识体系建构。

3)形成了U-K 教师学习共同体。

高校教师、幼儿教师经过“U-K”联动教学,教师的整体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任课教师承担多项教学改革项目、横向课题,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应用到该课程之中,以教促研、以研促改,以赛促教,以师为师,教研成果丰富,分别形成了稳固的教师学习共同体。

4 总结与展望

目前,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课程形成的“双联动、三模块、四重塑”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模式目标达成情况较好,该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观察分析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U-K 双元联动”式的教学实现了“教、学、做、评”一体化,进一步体现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此模式已经辐射幼儿园以及教学团队其他的相关课程教学,下一步将构建知-行一体的课程思政体系,在加强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教学改革的过程是自我革新、不断完善的过程,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会面临一定的问题与挑战。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视角,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课程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打造系统的思政育人教学体系,在落实课程思政的基础上,结合持续更新的纵横轴交叉式教学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思政目标,构建知行合一的思政教学体系。其次,实施课程联盟,完成精品课程系列化、综合化,依托丰富的教学平台,进一步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创建精品课程,并以点带面,多学科交叉融合,实现课程联盟,完成精品课程系列化、综合化。最后,继续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深化“U-K 双元联动”混合式教学模式,秉承U-K双元联动目标,更新联动体系,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聘请专家型幼儿园园长或教师授课,由幼教专家、高校专业教师、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组成课题组,通过加强教研,申请教改项目等形式,进一步实现“院园一体、学岗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幼儿园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浅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