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广宁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我国外语教育在经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后,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改革时期。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化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外语教育的挑战已经演变为如何应对并改善供需不均衡状态及人才产出的问题。2018 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明确提出了外语类人才培养目标的本质要求,培养“具有综合素质高、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强,且能适应我国对外社交、经济社会发展、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所需要的各种语种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2020 年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倡导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关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交互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结构和教育格局下,我们应该始终以培养大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外语人才为目标,聚力发展建设更具“格局”的外语专业。基于此,现行外语专业的教育模式框架需要依据社会实际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相应调整,以科学性、专业性的人才产出为导向,设计实施更为有效、操作性强的专业培养方案。在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专业配置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自身资源,整合外部资源,建构扎实的专业知识模块,以及综合知识素养模块。坚定自我理想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做到真正的将外语专业的综合技能与丰富的人文素养结合起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
传统的职业配型建立在职业分工和职业环境固定不变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特性和兴趣来选定职业配型。固有的专业培养模式针对固定的职业配型较为有效,产出率也曾相当喜人。但在当下经济加速转型,企事业经营模式不断创新的大环境下,职业组织以及职业定位处于相对不稳的动态变化中,传统的职业导向与培养已不再适用,相应地,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引导则逐渐受到相关教育部门的关注和重视。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作为职业心理学的重要分支——生涯建构主义正是以充分的客观现实为基础,以持久的人才产出为目标导向,以社会化的人才培养为基本宗旨,能够较好地促进自我建构的完成。生涯建构主义从学生自我参与学习、能力搭建等多方面入手,强调人才培养中个体的主体性作用,重视内在资源的激发与应用。配合以专业建设的外部配置,能够有效应对综合型人才的产出问题,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从需求出发,培养人才“已经成为我国本科教育教学建设的普适性指导理念”[1]。由需求决定培养目标,由培养目标决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不再是“教科书式”的养成模式,而是要随着时代进步、技术更新等适时导向学生学习成果,这种导向不是“随风摆动”,而是应该依靠学生自我参与、生涯认知来自我建构。作为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理论——生涯构建理论是由美国职业辅导实践与研究的资深学者马可·L.萨维科斯(Mark L.Savickas)教授于2002 年正式提出的。其最大的贡献就在于能够帮助个体去解决和处理职业生涯发展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生涯建构理论能够解决职业长期发展的问题,规避了专业不对口、非专业出身等自身限制发展等问题,能够适度地弥补外语专业、“外语+”等教育缺口,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的目标产出问题。
生涯建构理论为理解整个生命周期的职业行为提供了一个参考模型,它通过对职业行为的三个视角:差异性、发展性和动态性,力图使其视野更加全面。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它研究了社会心理适应的过程,其核心是生涯适应力,所谓生涯适应力是指个体在应对各种工作任务及角色转变中进行自我调整的准备状态或社会心理资源[2]。生涯适应力是个体在面对社会环境中所有不确定因素的确定性对策。大学期间是个体养成、发展职业意识的重要阶段,因此本科教育中需要引入并加强生涯适应力的构建。生涯适应力可以具体分为三个层次(如图1):抽象层次、中间层次和具体层次[3]。
图1 生涯适应力内涵的三个层次
依据三个维度的具体指向和分类,与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从专业课程的导入、启蒙,到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再到具体课程的设计规划加以协调,从生涯构建的角度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无论是从《国标》和《指南》中对外语专业人才的目标定位,还是在生涯适应力模型下的职业生涯建构理论,都能清晰地表明,当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应当转向提高学生主动性、终身制的学习策略。积极帮助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去建构自我职业生涯,提升自我的职业能力、生涯适应力等。基于此,笔者试提出以下三方面的改进策略。
外语专业认知的导入能够直接促进生涯关注、生涯好奇、生涯控制和生涯自信链条化发展,在生涯适应力的理论中,这四个维度分别具有一个核心的问题需要个体进行自我解答。即“我有未来吗”“谁拥有我的未来”“未来我想要做什么”和“我能做到吗”[4]。大学生正处于投入工作世界的重要过渡阶段,对于专业、职业等构建充分的认知直接关系到生涯的总体布局。
1.专业认知与职业定位。从既往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体验来看,外语专业的学生通常习惯性地将其专业视为工具性专业,对专业发展的认知过于扁平,并没有观测整体的发展区域。这种认知有一部分源于对职业、岗位认识的浅薄,一部分源于对专业的表层定义。目前高校范围内,关于专业学习启蒙、专业认知教育的关注度还有待提升。普遍集中引入到大一新生的入学教育中,一般为2~3 学时,这种短暂性的讲解和导入可以增强学生对专业概况的了解,然而并不能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外语专业的学习兴趣、学习效度除了与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密切相关,也源于自我内在的生涯感知。专业认知的全面性、广域性和层级性能够带动学生自我学习定位、生涯关注度以及生涯自信等,在充分专业认知的基础之上,了解外部环境及成长环境,结合自我发展进行较为宏观的职业定位。
2.职业规划与职业成就。专业认知是专业认同的前提,专业认知的强化是感性与理性的融合,自我控制与关注达到平衡。将内在资源与外部条件相结合,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这里的规划不仅是短期的,更应该是终身的。外语专业的认同感是个体预期与外界评价的匹配,帮助个体从“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的成长,创造职业成就。因此,专业认知是一个动态的教育过程,应当贯穿整个大学期间,在每个重要的“转折节点”开展适时的专业教育,并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加以辅助,培养更多具有强烈专业认同感的外语专业人才。
一直以来,外语教育将培养人才的中心聚焦于提高外语读说听写译的基本能力,努力提升外语语言能力本身及其所附带的外语综合能力。然而,这种能力培养忽视了个人思辨能力的提升,这也导致了外语人才独立思考能力的缺乏和职业稳定、职业规划环节的缺失。外语专业人才应当将其专业学习与生涯发展相融合,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去带动、创造职业未来。
如前所述,早期的外语专业能力主要泛指基础语言能力,但这些能力不足以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反复的背读、模仿早已将其他思维活动视为如学习一般机械重复的动作模式,对其思维训练是相对欠缺以及后置的。面对发展瓶颈,我们应该致力于提高并完善《指南》中外语专业学生更为全面的专业能力与综合能力,我们将《指南》中能力要求进行归纳后,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向,如表1 所示。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能力培养,调整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进程,搭建学生能力培育和发展平台。
在新文科改革的整体概念之下,充分反思专业学科教育与学生个人发展规划之间的平衡。在课程推进上也应引入生涯建构思想,课堂形式真正地转向为以学生为主体,形成教学目标与生涯目标相统一。不同语种的专业课程在保证其专业知识传授并能灵活应用的前提下,同时激发职业规划与发展意识。期望能够在教授过程中将外语专业的应用领域转变为与传统行业的一一对应或可能促发新的行业领域。
1.教学手段信息化、数字化。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教育领域原本依赖的教材工具等都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挑战。外语教学材料往往滞后于时代发展和科技前沿,课程目标的设定往往局限于学科界限之内,这便容易造成外语教育的单一化和程式化,对全方位的人才产出不利。因此,以新的培养目标为依托,要立志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推出一批线下、线上、线上线下融合、虚拟仿真、社会实践类“金课”。外语教育要重视变革,也应重视技术。要更为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新技术、新平台不仅是教师教学技能提高的需要,也是学生自我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习得,也同样需要培养其知识获取的能力,培养他们能够创造性和批判性地运用技术去指导自己的能力。培养方案也要充分领会并分解各项目标,改革教学模式,提高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成效,并不断开发紧扣时代主题、贴合社会发展前言沿外语教学资料,利用现代化的教辅工具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及判断能力。
2.核心课程系统化。根据《指南》,外语专业核心课程分为外语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课程。同时一并指出要坚持核心课程的底线,这是外语专业的改革和基础。外语专业学生应在掌握外语文学知识、语言知识、区域与国别知识的同时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课程应该合理配置,自成体系,建立起学科建构框架主体,做好对专业学习、专业知识、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美国Hiram 文理学院院长Varlotta 所倡导的新文科目标中,关于教学她提出了四大要点,其中之一便是系统性内核。她的系统性就是从学生本位出发,帮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身发展或职业规划角度认识学科科目之间的关系[5]。在核心课程中以系统性的课程结构促进生涯建构,将专业教育的经历合理的借鉴到其他方面的学习生活中去,提升人才产出内在人文质量。
3.实践课程凸显化。实践课程实际属于体验性的学习过程,是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是思想与行动的高度统一。实践的缺失容易造成专业前景的假象和职业定位的偏离。因此,外语专业实践课程是必要的,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专业知识,能够加大自身专业学习与未来工作世界的相关度,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亦能弥补学校课堂上不易讲解领会的文化知识及通识能力。从生涯建构的视角来分析,实践课程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碰撞最为紧密的一环,是提高生涯适应力的有力“武器”。然而,就目前针对外语专业的实践课程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实践课程利用度较弱,亦几乎没有纳入必修学分系列。
实践课程应该分为课堂实践及社会实践两大分类。课堂实践部分应当结合任务驱动法、产出导向法等教学方法,发布教学相关任务,通过任务和导向让学生真正利用外语去解决相关学术问题、文化问题、创新问题等,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思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真正做到让实践课程成为核心课程的有效延伸。社会实践大致可以分为创新创业、岗位实习、志愿服务、国际交流等类别。制定完备的社会实践相关计划与考评方式,规定必备的专业指导和监督,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了解自身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并通过相关的社会实践锻炼调整自我适配度,增强生涯适应力。
在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专业配置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自身资源,整合外部资源,建构扎实的专业知识模块,以及综合知识素养模块。坚定自我理想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做到真正的将外语专业的综合技能与丰富的人文素养结合起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另外,我们要通过完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促动学生发挥主体意识,主动选择,以不断的自我提升为策略达到“生涯适应力”的核心建构,从而促进生涯建构。通过专业教育和培养,让人才能够自主地观测到职业前景,保证其职业的稳定性;灵活运用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对职业生涯有区别短期、中期、长期规划的掌控力;发掘自我潜能,对未来工作世界、专业领域充满好奇心和探索信心,努力实现自我。欲达成以上目标,还需要进一步转变外语专业教师队伍的教学思路和教改意识,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评价机制,这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