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村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23-10-08 06:46徐祯妮杨帆
村委主任 2023年8期
关键词:村庄规划乡村振兴

徐祯妮 杨帆

摘要:村庄分类方案与发展战略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四种村庄类型,综合应用层次分析法和vcm模型,确定影响乡村发展的生态条件、交通便利程度、社会经济等因子的权重,构建村庄发展潜力评价指标和村庄分类模型,明确村庄分类原则及体系,建立村庄分类模型。文章选取岳阳市云溪区作为案例区,基于前述原则、方法与模型,对该区行政村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类村庄特点,为后续乡村规划提供依据,针对性提出云溪区村庄发展建议。

关键词:村庄分类 ;乡村振兴 ;村庄规划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08-0110-05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7       文章标识码:A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同一区域内村庄之间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规模、形态等异质性逐渐凸显[1]。农村区域制度的差异已成为农村发展的主要依据,单一的政策或特定的发展模式已不适合农村发展。村落的分类已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2]。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 - 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3]。《规划》总结了中国农村改革和减贫进程的经验,从农村区域制度差异的角度,提出将村庄划分为城郊一体化村、集聚升级村、特色保护村和搬迁合并村,以分类方式促进农村发展[4]。

村庄分类离不开村庄发展潜力指标体系,村庄发展潜力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对与村庄发展有关、反映村庄未来发展能力的指标进行筛选和汇总,是评价村庄发展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5-7]。学者们对此进行了研究,如魏林等从区位条件、村庄规模、经济发展、服务设施、集中度五个方面构建了衡量村庄发展潜力的指标体系[8]。地方政府扎实开展村庄分类,部分省级政府颁布村庄分类指南,相关市级、县级政府单位就村庄分类提出初步见解,如,福建省依据现状环境、村民意愿等分为改造型、新建型、保护型、城郊型等四种类型为分类选项;北京全市行政村庄划分为城镇化、局部或整体迁建、特色保留、提升改造四大类型;广州市以城乡统筹发展为目的将村庄分为城中村、城边村、远郊村、搬迁村四类。总体而言,丰富的分类指标和多样的分类方法为文章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9]。

目前村庄分类已经有了一定基础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现有分类研究案例不满足相关乡村振兴政策文件,同时,全国乡村需要有统一分类模式满足乡村振兴需求[10]。文章对村庄发展潜力的评价是利用定量方法辅助村庄分类,因此仅针对《规划》中涉及的四种类型的村庄构建指标体系。本研究拟基于国家有关规划、文件要求,结合学界研究成果[11]、已有分类方案[3、4、6、8、12]、实地调查资料,建立以VCM模型自上而下的村庄分类模式,以岳阳市云溪区为实证研究,有效弥补村庄分类空缺,并为乡村整治分类、促进乡村发展提供依据。

1   村庄分类路径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将乡村发展分为“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及“集聚提升”四大类。在此基础上,结合村镇发展潜力,构建了云溪区村庄分类模型(VCM)。将每个村庄的独特属性和潜在价值放入模型中,并通过过滤器进行分层以确定其所属类型。

本研究在《规划》对四类村庄的描述基础上,结合云溪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了《规划》中四类村庄的定义。“城郊融合”型是指离城镇较近、有向城镇发展潜力的村庄。在研究中,它们被定义为与城市发展边界相交的村庄。“特色保护”型村落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多样。在《规划》和文献中,将其定义为各级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村落和著名风景旅游目的地。“搬迁撤并”类型包括生活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的村庄。“集聚提升”型是指现有的大型村庄和其他交通、产业发展、设施等基础设施较好、总体发展前景较好的村庄。同时,由于特色保护村多为文物、历史建筑等,重要性强,总体数量少,评估容易,因此优先级排在首位。搬迁撤并村资源禀赋差,影响村民正常生产生活,威胁村庄发展底线,成为第二优先。城郊融合村以城镇为辐射,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因此被列为第三重点。第四个重点是集聚提升类,具备提升空间。不符合上述四项标准的村庄被列为其他类村庄(见图1)。

2   村庄分类评价标准体系建立

基于以上村庄分类路径及原则,分开阐述各类村庄评价标准,建立村庄分类评价标准体系,为满足全国乡村振兴提供统一分类模式。

特色保护类主要以权威评定为依据,可以充分反映出其所具备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村庄自身拥有的特色资源也可作为评判标准,在村庄特色价值的基础上发展村庄。

搬迁撤并类划分标准主要分为三条标准:(1)村内需要建设重大项目,对居民健康生活有所影响,需要对村庄进行搬迁,如发电厂等重大项目;(2)村域基本处于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区内等,需要对村庄进行搬迁,借助GIS平台,识别建设用地在生态红线内的村庄;(3)灾害频发,不利于人类生存,生態基底脆弱,生产生活极易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其指标量化为识别建设用地在双评价中土地适用性评价低的村庄,公式为村庄建设用地与生态红线和不适宜建设用地相交面积与村庄建设总面积的比值是否小于0.5,小于则符合标准,反之则需要搬迁合并。

城郊融合类划分标准主要分为两条标准:(1)村庄处于云溪城区周边,城镇用地有向村庄蔓延的趋势,以GIS的OD调查来进行判断是否离云溪城区10分钟路内;(2)承接云溪城区功能外溢,具备共享设施的条件,以云溪城区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半径为依据进行量化。

集聚提升类划分标准主要分为五条标准(见表1):(1)村庄所具备的用地规模较大,人口较多,其指标为建设用地面积和人口密度;(2)产业发展基础好,农业优势大或者二产、三产具有良好基础,其指标为村庄企业数量;(3)村庄交通出行便利,具备区位优势,量化为交通通达性;(4)村内服务设施完善,服务范围涵盖周边村庄,量化为是否具备公共服务设施;(5)或者是否为国家、省相关试点示范的村以及中心村。

3   村庄分类实证研究-以云溪区为例

3.1   云溪区现状

云溪区,隶属于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内管辖2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共有行政村41个,总面积377.92km2,本次统计行政村数量为31个,常住人口19.23万人,在湖南省122个县级区划中排117名,虽然云溪区人口总量优势不大, 但城镇化率较高,截至2018年云溪区城镇化水平约65.68%,在岳阳市居于前列。本次分类规划编制的行政村数量为31个,纳入城区和全部列为云溪区村民建房控制一类的不作考虑。

3.2   云溪区村庄分类

在城乡统筹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村庄分类评价标准体系,通过对全区交通区位因素、公共服务设施、自然基底环境、产业业态基础等的综合评定,将云溪区内村庄划分为四类村庄,同时结合云溪区人口迁移预测,其中特色保护类4个;搬迁撤并类0个;城郊融合类9个;集聚提升类18个(见表2)。

根据云溪区自然条件和资料统计,云溪区符合特色保护类的村庄有6个,分别是陆城村、白泥湖村、清溪村、双花村、枧冲村和臣山村。清溪村具有国家森林公园、双花村内设有双花水库、枧冲村有古迹灵隐观和石口印、臣山村内部具有千年培风塔,符合特色保护类村庄要求。根据云溪区村民建房控制范围的划定,陆

城村与白泥湖村均属于一类控制范围,《岳阳市城市

总体规划(2008-2030)》和《云溪区城乡统筹发展规划(2016-2030)》已将陆城村与白泥湖村列入为城镇建设范围,从而得出云溪区特色保护类村庄最终为4个行政村,将清溪村、双花村、枧冲村、臣山村4个行政村根据自身自然资源情况列为特色保护类。

搬迁撤并类分类结果为村庄建设用地与生态红线和不适宜建设用地相交面积与村庄建设总面积的比值均小于0.5,所有村均符合标准,同时没有因重大项目需要整体搬迁的村庄,不符合项目建设迁建、生态保护迁建、安全威胁迁建三种情况,因此不存在搬迁撤并村庄。

通过GIS数据分析,云溪区特色保护类与城郊融合类叠加统计,均包含了陆城村与白泥湖村,但据云溪区城乡统筹规划及云溪区村民建房控制范围的划定,陆城村与白泥湖村均属于一类控制范围,未来将作为城镇发展用地进行考虑;故本次分类规划将陆城村与白泥湖村纳入城郊融合类,未来的规划建设应对陆城村与白泥湖村范围内的历史保护单位,进行严格管控;划定核心保护区,制定建设控制范围和环境协调区域。因此将坪田村、友好村、路口村、基隆村、枫桥湖村、丁山村、白泥湖村、陆城村、和平村9个行政村列为城郊融合类(见图2)。

根据村庄潜力影响因子叠加,得分大于5的被评为集聚提升型,再加上国家、省示范村和 中心村,云溪区集聚提升类有12个。规划将桃李村、建军村、青石村、团结村、八一村、南岳村、牌楼村、荆竹村、望城村、白荆村、钢铁村、泾港村12个行政村作为发展潜力较高的集聚提升类(见图2)。

3.3   云溪区村庄分类优化策略

云溪区将形成以“城区-镇(街道)-村”为主三级核心体系,通过三级体系联动,逐步形成以两个云溪城区为骨干,以镇为依托,以村为基础的地域城乡网络体系。按照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指导意见,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针对性的规划策略。

特色保护类村庄进行生态管控,在政策控制下,可依托生态资源,发展休闲旅游、研学度假等多元结合旅游,打造生态体验休闲旅游区。禁止生态保护红线内进行开放建设活动,保护生态基底;产业发展以一、三产为主,考虑农业基础,发展特色农业,充分利用山、田、湖等自然资源,打造自然好风光;引导一产农业和三产结合发展,限制有污染性质的二产发展。云溪区特色保护类具有一定的历史资源和文化底蕴,村庄的历史资源都基本存在保护措施与利用方式无法平衡的问题,对村庄的传统古建、文物古迹等需要进行修缮维护。对于保存完善的传统民居可进行内部改造,打造舒适生活环境,维持特色风貌,坚持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完整性、永续性原则[10]。

搬迁撤并类符合标准的,如灾害搬迁类、生态搬迁类等,不适宜建设用地过多时,对居民的生活生产造成威胁,可采取高效、集约、环保的搬迁模式,制定居民点搬迁方案,对搬入的村庄进行人口承载预测,评估承载力,确定合理的开发边界,科学规划搬迁区域,合理科学的调配资源,保证公服设施等配套设施齐全,服务于居民,引导村庄居民转移,同时考虑村庄合并。同时,加强公众参与,积极了解居民搬迁意愿,提高村民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为搬迁撤并做好准备[13]。

城郊融合类承接中心城市的产业溢出,可辐射周边村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打造综合服务功能村庄[14],同时这类村庄综合能力强,打造综合发展型村庄;结合“双评价”结果,划定适宜发展用地,限制城镇开发边界。云溪区城郊融合类村庄,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需要急促巩固和加强,对该类村庄政策倾斜,优化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引进实力企业入驻,推动村庄经济发展,吸引附近劳动力,带动周边村庄一起致富。规划编制中,纳入编制范围,统筹协调发展,推动农村互联互通共享发展[15]。

集聚提升类可依托村庄自身产业,提升农产品质量,综合提升产业效益,打造生产类村庄。村庄各司其职,打造區域空间结构。 云溪区这类村庄经济条件较好,人口、用地规模较大,其产业优势明显,需要结合村庄自身优势,破除限制,起到辐射作用带动周边村庄发展。一产基础较好的村庄,运用现代科技打造村庄现代化农业,评估基础,找出村庄一产短板所在,提出针对性策略和措施,同时延伸产业链,加强一二三产联动,促进产业深度融合[16]。

4   结束语

村庄从开始形成到发展阶段,都有着必然的规律。开展村庄基础调研,研究村庄分类,是当下村庄发展趋势。采用定量分析,将村庄所具备的潜力因子通过量化指标研究,对村庄进行全面、客观地计算,明确村庄类型,了解村庄发展态势,从而制定村庄的发展方向及策略[17]。村庄类型的划分只是村庄发展的基础工作,如同树的根基、房屋的地基,树才能茁壮成长,房屋才能屹立不倒,村庄才能有所发展。结合村庄特征因地制宜制定的策略,是对村庄的发展方向的凝练概括,也是实现村庄发展和地方诉求的结合。在实际的村庄规划中,应该在分类的基础上,多方结合,针对性地提出管控要求和引导。

作者简介:徐祯妮(1998-),女,汉族,湖南长沙人 ,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乡村振兴。

杨帆(1982-),女,汉族,湖南岳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

参考文献:

[1]陈玖奇. 基于空间叙事理论的主题性历史街区规划更新——以重庆山城巷片区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成都市人民政府.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435-445.

[2]刘李,刘静,郑溢芳,等.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庄分类规划方法与实证研究[C]//中国城市规划学會,成都市人民政府.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6乡村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1226-1234.

[3]胡剑,卜帆,周于杰.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分类方法与引导策略研究——以莱阳市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成都市人民政府.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6乡村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1413-1420.

[4]戴余庆,易维良,李圣,谢思源.基于综合发展评价的县域村庄分类方法研究——以涟源市为例[C]//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6乡村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1816-1824.

[5]朱泽,杨颢,胡月明等.基于多源数据的村庄发展潜力评价及村庄分类[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1,38(06):1142-1151.

[6]贾灵光,孙胜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多规合一”村庄规划探索——以土门庄村为例[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1,38(09):32-37.

[7]曹先密,徐杰.耦合用地适宜性评价和发展潜力评价的村庄分类方法研究[J].城市勘测,2021(02):61-64+68.

[8]荣玥芳,曹圣婕,刘津玉.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分类技术与方法研究——以天津市蓟州区为例[J].北京建筑大学学报,2021,37(01):51-59.

[9]王梦婧,吕悦风,吴次芳,邱怡凯.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县域村庄分类模式研究——以山东省莱州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20,27(09):1-7.

[10]高溪.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特色保护类村庄空间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20.

[11]王佳俊.苏州市域村庄分类与发展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大学,2020.

[12]宦小艳.全域资源管控视角下村庄分类及发展引导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20.

[13]裴欣,高宜程.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发展方向研究——基于对九个省级村庄规划导则的分析[J].小城镇建设,2020,38(04):25-30.

[14]李宏轩,王丽丹,王晓颖,王湘潇.沈阳市村庄分类布局策略探索[J].规划师,2020,36(S1):85-90.

[15]刘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郊融合类村庄空间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20.

[16]李裕瑞,卜长利,曹智,刘烜赫,刘彦随.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的村庄分类方法与实证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20,35(02):243-256.

[17]韦丹,汪磊.基于组合评价法的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以遵义市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20(01):1-5.

猜你喜欢
村庄规划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减量规划视角下衰落型村庄发展策略
基于微循环模式的村庄规划研究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村庄规划公众参与方法研究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点改造的策略研究
晋中市使张村建设园林规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