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师幼互动的幼儿园童话剧表演特色课程应用研究
——以云南省昭通市幼儿园为例

2023-10-08 08:55赵银琴王文萍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童话剧昭通市特色化

赵银琴,高 宇,王文萍

(1.云南开放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6 505002;3.昭通市幼儿园,云南 昭通 657000)

幼儿园教育是全面的、启蒙的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前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核心素养,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同时,《纲要》还提到“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1]因此,要着重挖掘地方特色教育资源,整合地方优秀文学作品,结合师幼合作和家园联系等方式,以多种活动形式开展幼儿园特色课程,促进幼儿园特色化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幼儿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在语言领域方面提出“鼓励幼儿依据画面线索讲述故事,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改编故事部分情节或续编故事结尾”,“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等不同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2]因此,可在幼儿园利用幼儿故事、童话等开展多种活动,通过活动促进家园、社区和媒体之间的合作,实现多方共赢。童话剧作为幼儿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具有生动、形象、直观、有趣、寓教于乐的特点,充分融合了音乐、动作、语言、表情、舞台等要素,将幼儿喜欢的文学故事作品以表演的艺术形式呈现出来,可有效的渗入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丰富活动内容,促进五大领域知识融合。把童话剧表演作为幼儿园特色化课程,将其运用到五大领域教学中,可提高幼儿园活动质量,有助于幼儿园形成特色课程体系。

一、幼儿园童话剧特色课程建构的意义

(一)童话剧特色化课程是幼儿园提高课程质量的必然之举

“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是各国学前教育努力方向,也是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特色化课程与幼儿园实际相结合,符合不同生活背景下幼儿成长的需要。正如杜威等人的“活动课程”认为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学、游戏、生活活动对幼儿发展各有优势,经过相互作用形成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在众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因为地域、风俗习惯、师资力量、幼儿园优势及当地特色等差异,幼儿园园本特色化课程不断得以突出。这些特色各异的特色化课程充分调动幼儿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并能充分调动了家庭和社区等多方的积极参与,促使家园合作目标的达成。因此,在幼儿园实施童话剧特色课程将能助推幼儿园课程发展质量,促进家园融合与交流,为幼儿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童话剧特色课程是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建设与教师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教师处于课程实施的最前线,他们对于学生的学习诉求、实践及课程发展的需要有着直观的了解和丰富的经验,因此,在特色课程的开发中,教师有着最为直接的发言权。其次,特色课程建设也为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提供了实践机遇和平台。特色课程理论的建构,特色课程的开发、实施都会给教师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课程目标的制定、内容的确定、形式的选择等,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不断加强对课程理论的系统学习,深入在课程实施中的反思,不仅增强了教师的课程意识,同时也提高了课程能力。幼儿园打造童话剧特色课程对于幼儿教师不仅是一次专业成长的机会,同时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幼儿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与成长,才能结合幼儿园发展实际制定出适合本园发展的童话剧特色课程。

(三)童话剧特色课程是幼儿园特色课程建构中的重要内容

童话是以儿童为对象、贴近儿童心理、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它是儿童文学中特有的体裁,童话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文学样式。[3]而童话剧是以童话故事为基础,以剧本的形式重新改编童话内容,并通过舞台加工和语言文字处理,塑造不同的人物角色,具有较多的创造性元素和生动形象的内容表现,是一种极具创造力和表现性的表演形式。

以童话剧作为当前幼儿园特色课程内容是必然趋势。首先,童话是融入幼儿心理特点的艺术幻想,以童话剧的方式表演出来,比单独讲述或纯粹绘本阅读更直观形象;其次,童话剧以真实人物角色扮演,以拟人为主体的童话形象让幼儿能直接感知客体和情景;再次,童话剧表演能使幼儿亲身实践,并单纯明快地把童话故事中的叙事描述以现实情景再现出来,从而促使幼儿直接进入自己的幻想世界,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并不断进行探索创造和角色模仿,获得直接体验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因此,童话剧作为幼儿最喜欢的课程,是建构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必要因素,它赋予了幼儿园课程教育教学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是体现幼儿园教育价值的一种重要形式。

此外,童话剧特色课程对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安排、课程形式的编排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师幼要进行合作探究。剧本的确定、故事情节的编排需要在教师引导下,以幼儿为实践主体完成。其次,家庭和幼儿园要进行协调。家长可参与到童话剧编排中,包括出演角色、提供道具等;幼儿园为童话剧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包括协调场地、道具等。这种特色化的教育模式不仅为幼儿游戏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为幼儿自主游戏创造了机会,还积极促进了家长和幼儿园的深度沟通和联系,有助于建立更为深入且和谐的家园关系。

(四)童话剧特色课程与建构主义的结合促推课程发展

建构主义的观点认为学习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际的相互配合而形成的意义建构过程,该理论主要突出三个方面,分别是学习的社会性、情境性和主体建构性。[4]对于建构主义知识观而言,情境是多元化、具体化的,不同的情境之间没有共同点。所以,有序、概括性地学习与具体情境之间是无法相互适应的,因此学习者在面对现实中的难题时无法利用所获知识进行有效处理。[5]幼儿园童话剧为儿童创设了一个具有人际交往社会性、童话故事情境性、幼儿主动建构表演性的特定情境,在儿童剧中幼儿不仅可以自主创设多元化的情境,还可通过多种角色在故事情境中重现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互动关系,可以有效促进儿童发展。

童话剧契合建构主义的社会性、情境性和主动建构性。童话剧作为幼儿合作表演的社会性游戏,通过与同伴一起分工合作可发扬幼儿合作精神,发展幼儿的集体合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童话剧是以儿童喜爱的童话故事为基础,添加大量冒险、奇特的故事经历,通过丰富的情境表演,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满足孩子的自由想象的情绪情感体验,促进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从儿童生活体验出发,通过情境性表演,帮助儿童掌握健康、正确的生活习惯、生活中的基本知识技能、感受人物角色的情感态度等。在不同类型的童话剧中,儿童作为主动建构的活动主体,在参与过程中可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在儿童剧创编表演中培养儿童自主创造力及欣赏力,在表演中体会成就感,树立自信心等。童话剧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对儿童的发展价值不言而喻,通过童话剧打造园本特色,对于幼儿园转型发展,打造特色化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幼儿园如何建设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特色化课程,如何选择特色主题和形式构建其特色化课程,成为当前幼儿教育工作者应探究的重点。本文以云南昭通市幼儿园为例,以当地人们对童话剧的独特喜爱为基点,以童话剧在幼儿园实施和形成的良好效果为课程建设根基,采用童话剧为主题对幼儿园特色化课程进行探究实践。

二、云南昭通市幼儿园童话剧表演特色课程模式实践研究

维果茨基认为教育作为一种代际之间的文化传送活动,实际是在成人和儿童之间发生的“社会共享”的认知。单独地学习及一厢情愿地灌输都不能构成教育。教育首先是一种关系,一种成人的文化世界与儿童的心理世界的关系,一个相互交流的可能性空间。所以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强化”儿童已经形成的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即将萌芽的心理机能并促使它现实化。[6]昭通市幼儿园正是围绕此观点,充分利用当地童话剧的特色优势,遵循幼儿发展规律,开发特色化园本课程,以期通过特色化课程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一)昭通市幼儿园课程发展简介

昭通市幼儿园根据本园的特点自行选择和制定适宜的课程内容,课后组织实施与评价,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提高课程建构质量,一直在努力探索适合本园的园本特色化课程,幼儿园内不论是环境创设、区角设置还是教育、户外活动等,都能体现出儿童剧的园本特色化课程建设特点。其课程特色体系包含基础课程和园本特色化课程,是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化课程幼儿园。该幼儿园挖掘昭通市民间童话故事,以孩子们喜欢的传统童话故事为主线,以童话剧为课程媒介开展幼儿园特色保教活动,让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形成合力,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上力求一致性,保证幼儿健康茁壮成长,探究昭通市幼儿园童话剧特色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为其他幼儿园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二)结合本园实际打造特色童话剧课程

童话剧主要以趣味性、娱乐性、故事性和表演性为主要特点,在幼儿园中以其综合多样的独特风格深受幼儿的喜爱。虽然童话剧在幼儿园多以娱乐性为主,但其在幼儿园特色教育中的独特性和教育性也不可忽视。昭通市作为云南省的一个边远州市,随着时代更替也沉淀出当地独特的民族文化精髓,根据不同的地域风俗特点,不同地方的儿童剧在传承当地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在与时俱进地顺应时代发展,呈现出独特而生动的地方文化色彩。这些独特的地方文化反映出当地民族的生活方式、文化内涵,但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在文化传承和利用方面却没有得到充分运用。昭通市幼儿园深掘当地文化内容,让儿童在学习、表演、创作儿童剧的同时也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园本特色,传承了当地特色文化,萌发了幼儿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三)发扬园本化特色助推经典童话剧表演

童话剧具有生动、形象、直观、有趣、寓教于乐的特点,能极大地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深受孩子喜爱,同时也是幼儿审美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如何有效实施童话剧表演特色课程,让孩子在活动中获得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成为幼儿园当前研究的重点。

昭通市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围绕着一些较为经典且深受儿童喜爱的幼儿故事,将儿童一日生活中的习惯培养、情绪管理、交通安全、教育活动中的审美艺术、绘本童话的创造性表演以及地方特色的童话故事融入园本特色,打造出童话剧的经典剧目,将其渗入幼儿园各班活动。比如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制作了一些红色故事剧本,让幼儿从小就能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再者,深入挖掘当地的美食文化,将不同美食的历史故事由来、制作方法特点以儿童剧本的形式呈现出来。当我们的课程被“童话”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童话剧”所冠名时,它的内涵应当受到“童话”的制约,必定要在趣味性、思想性、活泼性和影响性上有所显示,必定带给孩子“童话”的特质。让孩子在真实的虚拟中感受美好,愉悦身心,应该成为童话剧课程建设的核心与精髓。[7](见表1)

表1 昭通市幼儿园童话剧剧本表演内容

幼儿园童话剧剧本表演内容下设了不同的培养目标,在打造特色活动的同时,昭通市幼儿园也崇尚让幼儿在多领域和多角度的全面、协调、和谐发展。

(四)建立昭通市幼儿园特色化课程模式

首先,以童话剧为特色元素,以幼儿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以当地特色文化为素材,经过教研组的讨论和整编形成儿童剧本,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发展特点,拟定不同年龄的幼儿班级童话剧实施主题方案,确保每一个方案在彰显当地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既能符合幼儿兴趣又能符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

其次,环境创设布置坚持从幼儿的审美和需求出发,为幼儿童话剧开展提供小舞台,道具、服装、童话剧剧目、幼儿表演的照片等,为幼儿创设一个充满童趣的温馨环境,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与此同时,充分利用走廊这一隐性教育途径,将一些幼儿喜闻乐见的经典的童话故事呈现于走廊,发挥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三,从教师、幼儿、环境三个方面入手,形成相对科学的童话剧评价体系。

第四,方案在实践和优化过程中形成幼儿、教师、家长为一体的多角色合作共同体,即由“家长扮演角色,参与教学;教研组交叉听课,观摩学习;幼儿发挥潜力,主动表达”的多角色互动模式。

三、幼儿园童话剧活动模式特点分析

瑞吉欧课程模式认为,对于儿童的正确理解是一切得以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因此,他们努力去认识、去研究儿童,并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对儿童、对学习、对教育的认识。瑞吉欧的教育课程目标中提到“成人必须团结一致,反对给予孩子过度的压力,反对让孩子匆忙脱离童年的做法”。“成长和成就的规律应用在孩子身上固然重要,但我们更应该重视的是孩子成长和成就的全面性和优质性,而不是只重视其节奏和速度”。[8]为此,结合昭通市幼儿园童话剧特色课程活动经验,幼儿教师寻找贴近幼儿生活的优质童话故事,与幼儿一起创建童话剧,搭建属于幼儿真实生活及促进幼儿成长的童话剧表演舞台,建立幼儿园独特的童话剧活动模式。让教师通过童话剧特色课程学会真正理解幼儿,基于对儿童的深入了解和师幼之间的深层次互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见图1)

(一)幼儿喜爱的活动内容激发主动参与性

童话剧内容选择直接关系到童话剧表演成功与否,也是开展童话剧表演的首要环节。所选内容在挖掘当地文化元素的基础上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且能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要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参与表演的积极性。幼儿在接触表演游戏初期,角色个性鲜明、情节简单,拥有趣味、动作性强,对话多次重复、语言朗朗上口的童话故事更适合幼儿童话剧表演。通过游戏,能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感悟童话剧背后的教育意义,涵养品格,促进能力发展。

(二)适宜的教学方法使童话剧表演事半功倍

熟悉的剧本可以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体会、感悟角色特点,因此,熟悉剧本对幼儿来说是童话剧表演的前提。幼儿园可以采用教师讲剧本,师幼讨论、修改剧本,园方配合落实排练步骤等措施,帮助幼儿实现科学排练。

正式进行排练前,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讨论分配角色,可采用自荐和推荐的形式,由幼儿最终决定角色定位。然后按照剧情练习对白,并鼓励幼儿自行创编动作,为对白加上肢体的动作;为了让幼儿记住自己的出场顺序和位置,就需要让幼儿练习走位,在位置上做上记号,这些记号会在后续用场景来替代。教师可以让幼儿和同伴共同合作练习走位,并在幼儿熟悉角色走位之后在地板上标记记号。让幼儿在戏剧表演中进一步地感受、模仿、体验,在模仿中把握角色的情感、动作、语言。

(三)幼儿参与童话剧道具制作丰富剧情

童话剧道具、服装准备应该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幼儿一起参与道具制作,会让整个童话剧更丰富,更富有童趣性,幼儿也更有激情参与表演。让幼儿各抒己见,充分发挥想象,然后根据他们的设想,为他们提供所需的材料,和幼儿一起制作道具,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四)恰到好处的音乐美为剧情锦上添花

在童话剧表演中,音乐是锦上添花的一个重要元素,童话剧的艺术审美性还要求剧情表演不仅要艺术美,更要音乐美。在音乐的选择中,首先了解整个童话剧的大致意境,所选音乐要符合剧情内容。比如,音乐所表达的情绪会让幼儿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悲伤,这些都能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其次,所选的音乐要符合人物特征。教师要对故事中的人物性格特征熟悉掌握,音乐应该能够形象、巧妙地体现角色形象特点。最后,选用幼儿熟悉的音乐。在童话剧的表演中,对幼儿的要求是多维的,幼儿要同时考虑台词、动作、出场和站位,会降低他们对音乐的临场反应能力,因此需要选用一些幼儿平时熟悉的音乐,可降低幼儿对音乐的理解难度。

(五)彩排优化表演细节助力精彩表现

彩排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方式,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探讨、评价,找出最佳方案进行表演。在表演中,幼儿积累表演技巧,学会尊重他人、与人合作表演、解决、协商问题,获得多方面的发展。童话剧的正式表演是幼儿展现学习成果的重要时刻。幼儿园教师需要营造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在表演中,教师是幼儿在童话剧表演活动中的引导者、支持者,也是与幼儿共同分享表演的伙伴。幼儿是戏剧表演真正的主人,幼儿在表演中获得游戏的愉悦性,点燃了想象力,展现了主体性。

四、幼儿园童话剧表演特色课程实施效果

在海伊斯科普课程教育中,儿童的主动学习被看作是发展过程的核心,幼儿学习的效果与其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直接性程度有关。[9]因此,能为幼儿提供主动学习和直接操作和表演机会的童话剧,可以成为幼儿园独具特色的课程形式。其课程形式在实践探究中产生了如下效果。

(一)平等自主的童话剧表演环境拉近师幼情感距离

童话剧表演实现宽松亲切的语言交流环境,激发幼儿互动交流的积极主动性。轻松快乐的语言环境促进幼儿“说”的内部动机,丰富多彩的排练道具和舞台变化减弱了幼儿对教师权威的畏惧,拉近了幼儿对本班教师的情感距离,加强了师幼间在心灵上的沟通,落实师幼在人格上的平等意识,促使幼儿的个性朝着开朗活泼的方向发展。儿童剧提供给幼儿自主表达与自由表现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自由的氛围中“敢想敢说”,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动建构者。

(二)无处不在的童话剧元素培养幼儿良好品行与能力

幼儿园以童话剧为幼儿园的主线开展教育活动,让孩子在一日活动之中随时都能享受到童话剧带来的美感和愉悦,加之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促使幼儿的个性品质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孩子不仅能在启蒙教育阶段感受到艺术美,也为孩子塑造了热爱生活和热爱自然的积极个性。此外,童话剧对孩子的道德素养具有积极影响,孩子们热爱生活,乐于关注周围的人和事物,会主动观察和帮助他人,会随时以童话剧中的角色塑造自己,践行童话剧背后的道德观念,使自己成为善良且勇敢的人,促进道德素养提升。

(三)起伏变化的童话剧情激发幼儿求知欲和探索欲

《纲要》指出,“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幼儿通常在表演中被童话角色及情景所感染,在剧中也因困境和难点所困惑和触动,起伏的剧情发展节奏与幼儿现实生活及自身经验的差距,给幼儿随时带来惊喜,不断产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其不断思索并想办法找出克服困难的种种措施。童话剧为儿童创设了不同的问题情境,在不同剧情中,幼儿学会共情,能够逐步体会他人的情绪情感,逐渐克服自我中心,也学习尝试不同方法去探索发现问题,在不同问题情境中发展独立思考能力。

(四)蕴含社会规则的童话剧情和角色培养幼儿社会性

童话剧以贴近现实的内容和情节潜移默化地让幼儿习得社会规则,在排练和表演过程中实践规则。现实生活中充斥着不同的规则和规矩,幼儿具有规则意识能够较好的理解和适应社会规则,在人际交往中也能更具有社会性。童话剧表演讲究一定的规则,需要所有角色都按照相应的社会角色和所处的社会地位及相关的社会规则来演绎剧情,幼儿必须熟悉角色和剧情,通过自己的认知真实演绎剧中角色,重现剧中的各种情节,这既是一个幼儿很感兴趣的角色游戏又是一个规则严格的学习任务。

(五)自我表现的童话剧排练表演激发幼儿自主创作

幼儿在童话剧选择、排练、表演的过程中体验了多环节、多方式、多反复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学会了如何利用各种道具,选择各种材料等来创作自己追求的角色和剧情。幼儿与教师、家长一起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通过舞台表演反复斟酌、打磨表演技能,力求把角色特点表现的更加到位,激发了幼儿的自我表现欲望。在表演过程中,幼儿通过合作力求把最优秀的自己展示给观众和家人看,充分表达了幼儿对自己、剧情及周围事物的认知、理解和无限追求,充分表现了幼儿的自我认识和情感倾向,通过幼儿对外的表演和创作,可看出幼儿对于美好生活和亲人朋友的热爱。

(六)童话剧排练表演历程促进教师职业能力发展

童话剧的加入,不仅是对幼儿能力发展的锻炼,同时也是对教师职业能力成长的挑战。通过童话剧排练和表演,有效提升了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排练过程中教师必须运用生动有趣、简练且具体的语言表达童话剧的要求,以幼儿喜爱的方式与幼儿交流达成共识,才能完成童话剧的设计、动员和排练,激发幼儿兴趣,陪伴幼儿萌发坚定意志力,鼓励幼儿进行刻苦排练,最终实现童话剧成果展示的完整过程。

这一过程涉及幼儿教师语言表达及交流技巧的掌握程度、肢体展示及肢体表达的准确程度、教师专业水平与专业标准的匹配程度、教师班级或团队组织管理水平的程度、家园合作的能力高低、师幼关系的和谐程度等诸方面。总之,幼儿园童话剧从排练到表演的整个过程,为幼儿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搭建了一座桥梁,幼儿教师借助这座桥梁不断学习探索,创新改革,促使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日俱增。

五、结语

幼儿园童话剧的开展能有效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发展,改变幼儿的学习方式,激发幼儿善于思考问题的热情,从而提高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究意识,提升人际交往能力,萌生合作意识。童话剧的教育教学价值影响着幼儿园师幼及家长的探究激情,深入研究幼儿园童话剧实践,可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增强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知程度。将幼儿园童话剧打造为幼儿园特色化课程,需要掌握童话剧开展模式,了解童话剧的实践成果,昭通市幼儿园将幼儿园童话剧打造为幼儿园特色化课程,为其他幼儿园课程改革提供了探索价值,对幼儿园的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童话剧昭通市特色化
全员参与创建特色化的安全文化体系
昭通市种业现状与“十四五”种业发展对策
基于多种模式的内蒙古农牧业特色化研究
幼儿园主题式童话剧教学模式初探
打造特色化外汇风险管理体系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昭通市“省耕大讲堂”第二讲开讲
展童话剧之魅力,促幼儿人际能力的发展
浅析幼儿园童话剧表演的指导策略
蓝天上的童话剧
如何编写个性与特色化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