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文化诉求与共青团新媒体文化产品供给匹配研究

2023-10-07 08:31刘莉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8期

摘  要:互联网新媒体传播平台已成为青少年网民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加强团属新媒体平台建设对于加强广大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至关重要。调查研究显示,目前大学生对团属新媒体的总体认可度、团属新媒体文化产品供给满意度普通较高,但是各高校团属新媒体文化产品在内容供给、队伍建设、平台建设等方面仍有待提升,文章据此对团属新媒体的提升路径作出探索,以期为相关人员和机构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文化诉求;团属新媒体;文化产品供给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2-0048-04

一、研究背景

2022年4月,共青团中央面向全团印发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实施纲要》指出,要建强用好团属报刊和新媒体平台,把党的创新理论、战略部署、重大举措宣传好,把党带领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宣传好,把广大青年建功新时代的青春风采宣传好,加强共青团和少先队网上工作力量建设[1]。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2年2月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32亿,其中,10 —19岁网民占比13.3%,20 —29岁网民占比17.3%。此外,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7%[2]。这意味着我国10 —29岁的青少年网民占全部网民的比例超过30%,达3亿多人。

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手机客户端的各类互联网新媒体传播平台已成为青少年网民獲取网络资讯的主要渠道,也是共青团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之一。加强团属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对于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至关重要。但目前对于青少年网络文化诉求与共青团组织新媒体文化产品供给匹配的相关研究却非常少。为进一步优化共青团组织新媒体文化产品供给结构,本研究于2022年7月开展了“大学生网络文化诉求与共青团新媒体文化产品的供给匹配研究”调查。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研的对象为连云港市高校在校大学生,共青团中央、江苏共青团、连云港市共青团以及各高校和二级学院团委等开设的团属新媒体。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文献研究以及个别访谈等研究方法,旨在调查大学生群体的网络文化诉求、对团属新媒体平台的关注情况以及基本态度、各级团属新媒体文化产品的供给情况,希望能通过对需求与供给匹配研究分析,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团属新媒体供给如何进一步丰富大学生网络文化需求供给,提升团属新媒体网络育人和思政引领的效果。

三、数据收集

(一)问卷调查

通过前期相关文献研究,本次调研形成调查问卷《大学生网络文化诉求与共青团新媒体文化产品的供给匹配研究》,主要对大学生对团属新媒体账号关注情况、大学生网络文化诉求与期待、大学生对团属新媒体账号基本态度三个方面开展调研。问卷面向连云港市5所高校大学生发放线上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3份。其中,男生218人,女生255人;就读于本科高校的被调查者111 人,专科高校362人;大一159人,大二174人,大三134人,大四6人。

1. 大学生对团属新媒体账号的关注情况

在被调查者中,关注了团组织的官方新媒体账号(包括微博、微信、B站、抖音、快手等)的有402人,占受调查人数的85%。所有关注了团组织官方新媒体账号的402名被调查者中,选择关注微信(包括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的人数最多,有365人(90.79%);其次是抖音和B站,人数占比分别为33.08%与20.65%。关注共青团中央新媒体账号人数最多占73.13%(294人),75%(302人)关注了所在高校团属新媒体账号,49.75%(200人)关注了江苏共青团新媒体账号,48.26%(194人)关注连云港市共青团新媒体账号。在观看频率方面,52.49%(211人)有每天观看团属新媒体账号的习惯,24.88%(100人)每周观看2—6次,22.64%(91人)每周观看1次或1次以下。

2. 大学生网络文化诉求与期待

问卷从新媒体推送形式、推送内容、吸引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调查。推送形式方面,61.69%的学生最喜爱短视频类推送,25.37%的学生最喜欢图文并茂的文章,5.72%的学生最喜欢纯文章的内容推送。而在最喜欢的新媒体推送内容方面,排名前三的分别为爱国主义及民族情怀类(76.61%)、生活类(73.63%)、文艺科技体育类(72.14%);其他选择人数较多的还有政治理论知识及学科专业知识学习类(57.71%),人物访谈、人物榜样类(56.47%),校园动态、校园资讯类(52.74%)。在团属新媒体如何更加吸引青年方面,选择“风趣幽默、贴近青年人表达方式”(76.87%)以及“多关注青年人现实生活、引发情感共鸣”(76.12%)两个选项的人数最多,其次为“推送更多深度内容引发青年人思考”(66.67%),“多举办线上线下互动融合活动”(50.25%),“加强技术应用,增强用户体验”(49%)。

3. 大学生对团属新媒体的基本态度

在基本态度方面,问卷调查了大学生团属新媒体在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方面的认可度以及对团属新媒体文化产品供给满意度。认可度的具体情况如表1。在对团属新媒体文化产品供给满意度方面,选择“非常满意”的占8%(34人),选择“比较满意”的占34%(135人),选择“满意”的占49%(198人),选择“不满意”的占8%(32人),选择“非常不满意”的占1%(3人)。

(二)共青团新媒体文化产品供给情况

除了面向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本次调研还对共青团中央、江苏共青团、连云港市共青团以及全市各高校共青团开设的新媒体账号进行了梳理和研究。

1. 共青团新媒体传播渠道多样化,文化产品供给内容与形式丰富,有较好的传播力。2013年起共青团中央入驻新浪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后来又陆续在B站、知乎、抖音、快手等平台开设官方账号。目前,共青团中央在微博、微信、B站、知乎、抖音、快手、今日头条、QQ、网易云音乐、快看漫画等平台均设有账号[3]。江苏共青团目前也在微博、微信、B站、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主流媒体平台开设了账号。不同的平台账号内容侧重点也不同,比如微博侧重实时综合新闻短资讯,微信公众号侧重长篇图文,知乎侧重专业见解输出,B站侧重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类视频,抖音、快手側重各类综合短视频。除了传播渠道多样,内容更新频次也非常高,以微信平台为例,共青团中央以及江苏共青团微信公众号平均每天都会推出8—9篇左右的图文内容;B站、抖音、快手等账号每天也会推出多条短视频。可见团中央和江苏共青团新媒体传播渠道非常多样化,文化产品的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层次丰富,已经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

连云港市共青团目前开设了“连云港青年”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号,连云港市各高校共青团目前均开设了微信公众号。相比共青团中央和省属共青团新媒体,连云港市共青团以及市内高校共青团的新媒体平台集中于微信公众号,传播渠道相对较为单一,内容更新频率较低,主要为属地共青团相关资讯、青年学生活动、就业资讯、人物榜样以及其他综合类别。

2. 共青团新媒体文化产品话语体系去行政化,语言风格有亲和力,价值观鲜明,对青年学生有较强的引导力。纵观各主流媒体平台的团属新媒体,不论是共青团中央还是省市级共青团,或是高校共青团的官方账号,都具有鲜明的非行政化的话语体系,语言风格活泼生动,具有生活化、网络化的特点。比如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青听”栏目,用讲故事、聊家常的方式,让青年人讲述自己在家庭、恋爱、就业、成长等方面的感悟与迷惘,引发青年人的共鸣;各级团属新媒体的推送内容经常使用网络热词作为文章标题,配以诙谐搞笑的表情包作为封面图片,激发青年学生的阅读兴趣;短视频作品则经常采用号召性标题,配以高感染力的背景音乐和视频剪辑,增强临场感和代入感,能够很好地感染青年学生的情绪。

2020年11月,共青团中央发布《共青团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创新做好宣传阐释”,要“充分尊重青少年的认知规律和接受习惯”。团属新媒体目标受众、服务对象非常明确,主要是面向青年学生群体,用去行政化的话语体系、具有亲和力的语言风格,向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主流文化、解读理论内涵,让受众把情绪感染深化为情感认同,更好地发挥了新媒体思想引领的作用。

3. 共青团新媒体文化产品始终以“引领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为宗旨,在青年学生中覆盖面广,影响力明显。目前,从中央到各高校,各级共青团都创立了团属新媒体账号,构建了完整的面向青年学生的新媒体网络矩阵。共青团团中央和江苏共青团新媒体矩阵建设成熟、文化产品传播渠道众多、供给内容与形式丰富,符合大众化的传播要求;市级以及各高校团属新媒体则更加关注本地区、本校的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经常利用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开展线上线下互动,将青年学生的风采展现在网络上,让学生有更强的参与感。

4. 共青团新媒体重视信息来源的科学性、政治性、准确性,能够坚守自身的公信力。共青团中央、江苏共青团、连云港市共青团的官方新媒体内容多数来自党媒、央媒或其他政务媒体,信息来源权威。各高校团属新媒体内容也有专门的负责部门和老师进行指导和审核,保证了信息来源的科学性、政治性、准确性。

四、研究结论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对共青团中央、江苏共青团、连云港市共青团以及全市各高校共青团开设的新媒体账号的梳理和研究,总结本次调查,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 对团属新媒体账号关注情况方面,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对团属新媒体关注度较高,对于团属新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都较为认可,总体认可度和满意度都较高。

2. 各级新媒体在内容方面,能够提供包含爱国主义、民族情怀、政治理论学习、文体、生活、人物榜样、专业知识、就业指导、校园动态、新闻资讯等多方面的文化供给。团中央以及江苏共青团的新媒体文化产品传播渠道众多、形式丰富,符合大学生对团属新媒体“风趣幽默、贴近青年人表达方式”“多关注青年人现实生活、引发情感共鸣”“推送更多深度内容引发青年人思考”等期待,能够满足大学生对网络文化形式的诉求。连云港市共青团以及各高校团属新媒体能够及时报道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各类活动、学生身边的优秀青年代表和学习榜样,符合大学生“举办线上线下互动融合活动”的诉求,但传播渠道相对单一,内容发布频次较低,有待进一步提升。

3. 在被调查者中,对于共青团中央新媒体以及本人所在高校团属新媒体的关注度更高,均超过70%,对江苏省共青团以及连云港市共青团新媒体的关注度相对较低,在40%~50%之间。针对这个问题,本次调研对个别学生进行了访谈,学生反馈:共青团中央新媒体发布平台和内容形式多样,能够很好地满足青年学生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本校以及本学院的团属新媒体提供的则包含更多关于本校的各类校园动态、政策指导、通知发布等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实用性强,关注度也比较高。

4. 微信公众号仍然是各高校团属新媒体的主流形式,且以图文形式发布的居多,但在问卷调查中,61.69%的学生选择最喜爱看短视频。各高校团属新媒体在推送平台以及推送形式方面和学生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

五、共青团新媒体提升路径

(一)重视团属新媒体网络思政功能,积极开辟新媒体育人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4]。互联网新媒体传播平台已成为青少年网民获取网络资讯的主要渠道[5],各高校团委要高度重视团属新媒体的建设,给予运营团队人力、物力支持,积极主动抢占青年网络舆论阵地,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思政引导力,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正向引导。

(二)丰富高校团属新媒体内容供给,强化新媒体内容供给和审核监管

针对新媒体队伍存在的薄弱环节,形成“内容团队+运营团队+审核监管”模式。成立新媒体内容团队,邀请校内各二级学院团委、相关领域专家、专业教师、学生代表为团属新媒体供稿,使新媒体供给主体多元化,提升团属新媒体文化产品供給的质量、深度、多样性,让供给内容更具权威性和引导性。积极发挥学生运营团队的作用,选拔具备摄影摄像、视频剪辑、新闻采编等各方面技能的学生,以老带新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发挥学生团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团属新媒体图文影音的呈现形式深受学生喜爱。校团委积极发挥对新媒体的运营、审核以及监管作用,指定专门教师负责新媒体账号运营,对内容进行审核,对团队、技术等层面进行全方位管理。

(三)打造校园新媒体网络矩阵,推广 “小而精” 的特色品牌和栏目

高校团属新媒体不必一味在各个主流平台均开设账号。要始终围绕和突出本校特色和地方特色,重点在1~2个平台开设账号,与团中央以及省、市团属新媒体互为补充,形成校园新媒体网络矩阵。如在学生关注最多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设立账号,面向不同文化需求的学生,推出“分众化”“小而精”的特色品牌栏目,提升其在本校学生中的辨识度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共青团中央. 共青团中央关于印发《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 (2022-04-20).https://www.gqt.org.cn/documents/zqf/202206/P020220616375927165341.pdf.

[2] 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2.

[3] 赵琳. 政务新媒体内容生产的创新路径——以共青团中央新媒体为例[J]. 传媒,2022(02):57-59.

[4] 习近平.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 人民日报,2014-02-26.

[5] 陈琳. 高校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述评[J]. 思想教育研究,2017(11):124-127.

(荐稿人:庞漌,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政专项课题“以发展型资助促进高校贫困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课题编号:2020SJB087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莉(1982—),女,硕士,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旅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学生管理、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