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娜 蒲泉霖 史严
摘 要:产学研合作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优秀人才、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文章分析了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及问题,如产学研合作各主体的合作目标有偏差、准入机制和退出标准不够明确、评价机制有待完善等。文章还对我国主要的产学研模式的特点、优势和挑战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产学合作模式在建立形式、组成和运作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结论为产学研合作的落地实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启示。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现状分析;模式比较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2-0040-04
产学研合作指高等学校、研究机构、企业各方基于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所进行的合作与交流。产学研合作已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强,创新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作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产学研合作现状是怎样的?存在哪些问题?都形成了哪些模式?具备哪些特点?对此类问题的了解将有助于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本研究主要分析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并比较当前主要合作模式的差异。
一、产学研合作的内涵
产学研的内涵丰富,从利益的角度看,产学研是指企业、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以保障和推动自身利益为出发点,依托各自的优势资源,共同参与、相互合作进而互利互赢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1]。
从利益风险的角度看,产学研是指企业、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在合作过程中协调承担风险、共享利益所得、推进多方发展的合作形式[2]。
从合作目标和承担作用的角度看,产学研合作是在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生产活动的深入交流、转化和融合[1]。
从参与主体的角度看,产学研合作的主体包括产业(或企业)、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以及政府、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等相关部门,旨在达成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产业发展和经济进步等合作目标[3]。
二、产学研合作现状及问题
产学研合作是产业、教学、学术研究相结合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培养工程型、专业型技术人才的重要抓手,是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落地、推动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举措[4]。产学研合作有助于提升工程型、专业型人才的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助于将基础理论研究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成果,进而提高企业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水平[5]。
基于此,国内外积极探索以下问题:如何将学术研究的成果与产业发展、人民生活的需求相结合;怎样在高等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与国家需要和企业需求相结合[6-8]。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日本、德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建立了比较成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推动了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早期的产学研合作由单一主体如高等院校的教授或企业作为发起方,之后出现企业与高等学校的双方合作,还形成了以政府牵头引导,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多方产学研合作的模式。目前产学研合作存在以下问题:
(一)参与方目标不一致
该问题主要体现在产学研合作各个主体在合作过程中想要达成的目标有所偏差。高等院校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旨在推动学科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政府希望能培养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供给本地单位,保障就业,提高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企业则以盈利为目的,希望最小化投入成本,获得合适人才,产出高收益成果。各方合作目标的偏差使得他们在人才培养、成果输出、协调配合方面产生不和谐的因素,导致合作出现运转不畅、成果无法落地等问题。
(二)合作的准入和退出标准待明确
在产学研合作中,合作各方缔结协议没有明确的标准,大多是以谈判协商的结果为依据,而在协议中缺少界定准入和退出的标准,对各方的约束也比较松散,导致各方对投入资源的意愿不太积极,利益分配可能产生分歧。
因此,合作各方应该明确以下问题:合作各方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实现目标各是什么;各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均是怎样的;应该投入哪些资源;如果未能完成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应该有怎样的约束机制;退出的标准应该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均应该在签订协议时明确規定。
(三)合作评价机制待完善
产学研合作还缺乏完善的评价机制。现有的产学研合作对产出成果的评价标准尚不够完善,大多以事先约定的、可量化的输出指标进行评估,但对产学研合作的过程指标缺乏界定,使得对产学研合作过程的控制、进度管理等缺少监督。以往研究提出通过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来进行过程控制[9]。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评价指标体系,涉及产学研投入、过程和产出的全过程来评价产学研合作绩效,例如包含学研方贡献、企业方贡献、合作过程的三指标评价体系,或者从投入要素、合作过程和产出效益三个方面构建创新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例如包括产学研合作投入因素、外部环境、资源利用、管理效率、产出效益五个一级指标的指标体系[10]。但目前产学研合作的指标体系还不够健全,在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产学研合作模式
(一)我国主要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根据不同的划分维度有多种分类方式:基于合作内容及其程度,可分为政府推动、自愿组合、合同链接和共建实体;基于交易成本,可分为内部化、半内部化和外部化;基于实现功能,可分为人才培养型、研究开发型和生产经营型;基于合作关系,可分为技术转让、联合开发、委托开发和共建实体[11]。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受到企业规模、所在行业、大学研究能力、地理距离、市场需求、合作参与度和政府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1]。本研究选取了五种较为典型的合作模式,分别论述其不同模式的特点。
1. 成果或技术转让模式
成果或技术转让模式是高等院校或科学研究所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的专利权、专利申请权、专利实施许可权、技术秘密等科技成果有偿转让给企业,帮助企业将技术转变成生产力。
技术转让模式是成熟的传统模式,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成功率比较低。第一个原因是受技术成熟度的限制。如果技术成果不够成熟,企业没有受让的意愿;如果技术成果比较成熟、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高校、研究院所转化给其他公司的意愿也不高,更愿意自行转化。
第二个原因是科技成果转让费比较高昂,中小型企业难以承担。
第三个原因是受企业技术水平的限制,企业在接受了新技术成果之后无法及时转化。
2. 技术开发模式
技术开发是指产学研各方共同投入资源进行合作。可以结合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开发优势和企业的产品化市场化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采用这种模式要注意合作各方的风险责任划定、利益分配和效能的发挥。
3. 合作培养人才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可以帮助高校对接企业的人才需求,合作方相互交流理论和应用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一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能够培养理论联系实际、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需要的人才。
另一方面,有助于解决企业人才资源不足的问题。
4. 共建实体模式
共建实体是指企业与高校或科研园所组建公司、研究中心、实践基地等实体,是产学研合作中比较紧密、成熟的模式。这种合作模式有利于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形成长期联系,有利于三方构建信任、紧密的合作关系,能把高校的技术优势与企业的市场优势结合起来,形成规模优势,进而获得高质量的技术成果和高收益回报。
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现实问题,对企业来说,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益最大化和市场占有率,而对高校来说,培养优秀人才、提升学术水平、增强学科优势是发展目标。不同目标的差异增大了合作难度。
5. 合作联盟模式
合作联盟是指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产学研合作项目,以技术创新为目标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包含两种结构,一种是由高校发起、对接多个企业需求的校企联盟,高校的相关学科团队或者多个高校的相同学科团队服务于一个企业或一批企业,或者服务于具体的产业。还有一种结构是战略联盟,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立足于各自的发展目标和战略目标,通过股权或契约的方式建立较为稳固的、长期的合作关系。
针对产业技术创新的核心问题和新兴问题,多方通过技术合作,取得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技术标准,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共享知识产权,实施技术转移,加速成果转化过程。
(二)日本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政府为主导,市场起驱动作用。日本政府在产学合作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提供政策支持和环境支持,较少投入物资资源或资金资源,也不以获利为目的。参与主体主要是高等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和企业,与我国的“产学研”模式比较类似。
推动日本产学合作的核心因素包括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导、企业对科技竞争力、创新水平和知识产权的迫切需求[12]。政府大力倡导科技创新和出口外贸,高等教育机构为推动经济发展,依托自身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优势,向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需求的企业输出人才资源、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企业收益,进而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因此,由存在于政府、高等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多方需求形成了可持续性的循环结构,促进了产学合作的產生。
(三)美国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美国的产学研合作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合作教育。早期的合作教育阶段学校教授学生相关知识,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训练,该模式的主体有学校、企业和学生。之后美国在1971年发布的《大学工业合作研究计划》对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影响比较深远。这项计划的主要内容:企业对大学的科学研究提供资金支持、并能利用其研究成果;国家科学基金会起到协调各方的作用;协议的主体是企业与大学;合作的产出成果要以推动工业发展为目标;合作五年之后由学校自筹资金进行后续研究。该项目的主要特点体现在政府起到重要的协调作用。
(四)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德国的产学研合作采用的是“双元制”模式。该模式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大学,二者是该模式的“双元”。企业与大学协商制订合作协议,规定合作目标、方式、期限、资金投入、各方权利、责任与义务等,之后推进协议落实。在该模式中,还有潜在的一方主体是学生。对于学生来说,大学为其讲授知识、提供理论储备,企业为其提供实训训练,为学生专业技术培养提供实地训练。为了保证学生培养的有效性,学校设置专业委员会,其委员有企业和学校的代表,承担教学计划的修订、实施、验收、调整等工作。除了为学生培养提供实训外,企业还会为学校的学术研究提供资金支持,并共享研究成果,学校将企业人才需求纳入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中。“双元制”模式中,学生这一主体不是合作的一方,而是合作双方的“潜在成果”。政府在这一模式中起到监督、督促和政策支持的作用,设立“产业合作委员会”监督合作双方,避免出现违约情况,同时政府也会通过政策支持合作企业。
(五)横向对比
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是政府牵头,高校和企业作为参与主体建立合作关系的模式,与日本的以政府主导、市场驱动的合作模式有相似之处。美国和德国的模式则是由企业和高校主导,且学生在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为我国未来产学研合作中重视企业和高校的主导作用,强调学生参与实践的思路提供了一定启示。
四、结语
产学研合作是科技创新、产业变革、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国家的创新创业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首先明确了产学研的内涵,结合产学研合作的特点,分析了目前产学研合作当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包括合作各主体的目标不一致、准入机制和退出标准不够明确、评价机制有待完善等。产学研的模式按照不同的分类维度有不同的划分,本研究选取了我国典型的五种模式,介绍了不同模式的特点,并介绍了日本、美国和德国三个国家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通过以上的论述,本研究分析了产学研合作的现状、比较了不同模式的差异,在理论上为后续产学研合作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为产学研合作的建立提供了实践启示。
参考文献:
[1] 杨宗仁. 产学研合作的定义、渊源及合作模式演进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15(08):126-130+160.
[2] 王少华. 国内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基于2002—2012年期刊文献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5(11):217-220.
[3] 王尧,郑建勇,李建清. 产学研合作的概念演变及其内涵[J].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2(03):22-25.
[4] 李安萍,陈智栋,潘剑波,等. 产学研相结合的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以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为例[J]. 中国成人教育,2010(21):88-90.
[5] 高兴武,胡涌. 北京市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中国高教研究,2010(11):42-46.
[6] 马永红,张乐,高彦芳,等. 我国工程硕士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状况分析——基于28个工程硕士示范基地[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04):7-11.
[7] 朱广华,陈万明,蔡瑞林. 我国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建设对策[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2):15-21.
[8] 李金龙,张淑林,陈伟,等. 基于“毕业生群体”视角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模式探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03):1-5.
[9] 潘杰义,杨青青,司公奇.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产学研合作创新风险综合评价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10):49-51.
[10] 閆青,张超豪.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模糊综合绩效评价研究[J]. 科技与经济,2013,26(01):75-79.
[11] 曾萍,李熙. 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理论视角,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J]. 科技管理研究,2014(22):28-32+49.
[12] 刘家磊. 日本产学合作模式机制与绩效分析[J]. 学术交流,2012(05):117-120.
(责任编辑:胡甜甜)
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人因学实践课程改革:智能系统用户体验设计创新训练”(项目编号:220705329054 302);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工程硕士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模式研究”(项目编号: 2022Y032)。
作者简介:刘娜(1988—),女,博士,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人因与工效学;蒲泉霖(1998—),女,硕士在读,北京邮电大学,研究方向为人机交互;史严(1999—),男,硕士在读,北京邮电大学,研究方向为人机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