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灿 白树超
摘要:促进乡村精神富有意义重大。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乡村正大跨步地向前发展。但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精神富有的建设还存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发展不协调、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限、思想道德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后劲不足、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性缺失等问题。杭州市临安区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二批试点地区之一,在精神富有的建设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临安范本可为乡村建设精神富有提供新的探索。
关键词:临安区;乡村振兴;精神富有;路径探索
精神富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大力发展的重点,在乡村进行精神富有的路径探索,不仅是实现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也是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一、乡村建设精神富有的逻辑依据
(一) 理论逻辑:建设精神富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美好设想
马克思第一次提出“精神富有”概念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私有财产及其富有和贫困——或物质的和精神的富有和贫困——的运动,正在生成的社会发现这种形成所需的全部材料。”[1]精神富有作为一种意识,本身是由物质决定的,实现精神富有,首先需要实现物质富裕。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正是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基础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其中就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与完善。而且,当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时,人的精神世界也应该得到充实。正如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所说的:“通过社会化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2]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除了满足物质需求,还要满足精神、社会需要。两者结合才可以“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3],最终实现“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4]。
(二) 历史逻辑:建设精神富有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继承并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恩经典著作中关于精神富有的内容,并在不同时代赋予其不同内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设具有高度文明和精神生活富裕的国家就逐渐成为了党和人民的奋斗目标。毛泽东指出:“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而文明先进的中国。”[5]改革开放后,东西方思想的碰撞逐渐加深,邓小平强调物质精神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指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6];江泽民提出“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7];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深刻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经验,强调“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基本政策都要保持长期不变”[8],并进一步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9]。步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共同富裕需要物质与精神的“双驱动”。在新征程上,要把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放在突出位置,为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而不懈努力。
(三) 现实逻辑:建设精神富有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
乡村振兴不仅要富农民的“口袋”,更要富农民的“脑袋”。在乡村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可以起到滋润心灵、德化精神、凝聚人心的作用。第一,建设乡村精神富有有利于建设生态宜居。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传承至今,正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通过建设精神富有,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方法,然后反哺精神文化建设,实现人的精神世界的丰盈。第二,建设乡村精神富有有利于建设乡风文明。精神富则乡风好,乡风好则人心好。建设精神富有可以让农民摆脱迷信和无知,树立崇尚科学的思维方式,提升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促进乡风的良性发展。第三,建设乡村精神富有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社会和谐与稳定是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建设精神富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农民提供价值遵循,哺育农民的精神世界,达到滋润人心、振奋精神的作用。反过来,社会和谐也可以促进精神富有,为精神富有的建设进一步提供优质的社会环境。
二、乡村建设精神富有的现存问题
(一)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待继续提高
公共文化服務向农民群众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公共基础设施以及丰富多彩公共文化活动,是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满意度、幸福感不断提升,但同时,公共文化服务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首先,相比城市,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投入较少,再加上部分地区文化建设发展意识比较淡薄,导致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步履维艰。其次,已经建立的公共文化设施存在品类单一、缺乏有效管理和维护的问题。大部分乡村都修建了文化礼堂、乡村图书馆、健身广场等公共文化设施,但有些沦为“面子工程”;有些缺乏标准化的制度管理,内容和活动建设缺乏时代内涵;有些场馆出现陈旧、落后的情况,或被征作他用,不能真正的发挥文化价值。再次,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才紧缺,大量的乡村精英流入了城市,限制了乡村公共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留在乡村的老人和小孩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知识储备和文化意识淡薄,在人才大量流失的背景下,其文化活动的参与度更低。
(二) 思想道德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直接影响着乡村建设精神富有的进程。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乡村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广大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状态大步迈进,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得到改善,但是,我国乡村建设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首先,部分地区的封建陋习根深蒂固,一些村民求神拜佛,不相信科学技术和科学手段,要面子、乱攀比、铺张浪费,这些不良风气阻碍了农民思想观念现代化的改造进程。其次,农民没有树立正确的幸福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的幸福观是物质与精神追求的合二为一,是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基础上追求社会整体的幸福。在思想多元、社会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加的今天,乡村的不良风气有所滋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盛行,人们沉迷于物质财富,追求物质生活的提高,轻视思想素质的提升,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后劲不足
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多样,既包含物质形态,比如彰显地方特色的传统服饰、手艺工艺等,也包含非物质形态,像地方方言、传统戏曲等。正是这些乡村的独特文化要素,打造出了各个乡村不同的文化底色,不断满足着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但是,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文化所依賴的独特环境。首先,乡村青年缺位传统文化建设。一部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失去了热情,致使部分民间技艺后继无人、青黄不接,造成一些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其次,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推广,各类外来文化渗透进了乡村,其中不乏一些不良文化,严重动摇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再者,传统文化产品发展缓慢,缺乏关注度,面临供应量不足和品类单一等问题。
(四)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性缺失
中国乡村地域广大,不少地方的精神文明建设存在主体缺失问题。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乡村大量劳动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有着多样化的岗位、优越的生活环境,乡村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精英涌入了城市。乡村里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一方面,作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部分老人、妇女和儿童还存在封闭的小农意识,缺乏相关认知和专业知识,于是,这个群体很难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另一方面,作为精神活动参与的主体,老人、妇女和儿童的日常娱乐活动集中在看电视、拉家常、打牌等,对于高质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缺乏积极性和参与度,“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情况依旧亟待解决。
三、乡村建设精神富有的路径探索
改造农民思想观念、实现其精神富有相对于改造其他社会群体来说任务更加复杂艰巨。面对当前乡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困境,要充分发挥斗争精神,积极探索解决路径。近年来,杭州市临安区依靠当地特色生态资源,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在精神文化建设上,持之以恒抓“千万工程”,特别注重乡村的文化振兴,以多种方式提高农民对本地文化的认知和自信,有效推进乡村精神文化建设。临安区在乡村精神富有建设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路径启示。
(一) 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
首先,要健全乡村的基本公共文化场所。加大资金投入,建设乡村文化广场、图书馆、体育场等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满足群众基本公共文化需求。其次,提供多样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加大“送文化下乡”的针对性,推出更多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形式,开展丰富的讲座、培训、比赛活动,激发群众积极性。再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制度和队伍建设。适当增加公共服务人才的补贴,出台有力政策吸引青年人才回流,帮助当地农民开展更高水平的精神文化活动。
临安区积极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通过提供一系列更加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满足不同文化服务对象的多样化需求。积极输送文化产品,推出“送戏下乡”“文化走亲”等惠民活动;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修建文化礼堂、乡村书屋等,打造“15 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做好线上公共文化服务,临安博物馆通过“文物云展厅”让群众可以在线鉴赏文物,临安图书馆通过漫步云图系列活动倡导全民阅读。
(二)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精神生活的核心,既决定着精神生活存在的价值,也引领着精神生活发展的方向。”[10]一是利用家乡教育,开展各式接地气、聚民心的理论宣讲活动,丰富农民的法律法规知识,增强村民对家乡历史文化的了解,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二是培育良好家风,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促进夫妻和睦,家庭和谐,定期举办“好家风”系列评选活动,营造良好社会风气。三是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幸福观。通过教育活动使农民认识到幸福生活不只是眼前的利益与金钱,而是诚信友爱、互帮互助,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使其精神世界更加充盈。
临安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创新手段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首先,利用好乡村文化礼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统节日庆祝祈福等,增加农民的爱国情怀以及对民族文化、本地文化的认可度,提升农民文化修养。除此之外,持续举办“最美”系列群众性评比活动,选树“临安榜样”,引领向上向善的风尚,举行“好家风”活动,培育好家庭的“小细胞”,优化社会的“大环境”,使临安整个社会呈现出万象更新的良好局面。
(三)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乡村振兴的“营养剂”。乡村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文化艺术资源,充分利用乡村的特色文化资源发展乡村,对于促进农民精神生活的富有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加强文化农民的培养工作。对于文化农民要采取保护、支持的态度,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提高文化传承人才的待遇,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增强青少年对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为文化保护和传承提供后备力量。其次,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结合,提高品牌意识,打造具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品牌。发展文旅产业,把农耕文化、传统技艺转变为旅游资源以及对外宣传展示的窗口。再次,在“万物皆媒”的时代条件下,利用新媒体的力量,唤起人民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鼓励更多农民或其他爱好者加入文化传承的队伍中。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平台,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助推精神富裕。
临安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有着蕴含浓郁地方特色的耕织、竹编、石雕等民间艺术,有着钱王陵、孝子祠等文化古迹。近年来,临安不断健全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人才保护机制,开展“天目寻匠”活动,寻找优秀匠人,让宝贵的传统文化薪火相传;走进校园,弘扬钱王文化,增加青少年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弘扬农耕文化,建立农耕文化博物馆,增强本地人对农耕文化的认同感。
(四) 提升农民的主体性作用
实现乡村的精神富有,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归根结底要靠农民身体力行。在推动建设乡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应把农民作为主体力量,通过各种手段开阔农民的思维、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增加他们返乡创业、建设家乡的积极性和信心。首先,在政府层面,应制定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提高乡村建设者的待遇。鼓励乡村精英自觉留在乡村、建设乡村,吸引在外务工的大学生、精英返乡,建设乡村文明。同时,提高资金投入,吸收更多的社会资本,为各类人才参与乡村建设打牢物质基础。其次,依托乡村文化礼堂、文化广场等场所,通过文艺汇演、理论宣讲等手段,提高村民的责任感和凝聚力,使其自发参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再次,重视教育的先导性作用。培养现代化农民,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创业者对农民开展培训,并检验学习成果,颁发结业证书。提高农民重视度的同时也增强他们的获得感。
临安区在乡村发展过程中注重整体谋划,保护农民权益、尊重农民意愿,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制定乡村产业振兴意见,为返乡人员提供政策支持。邀请专业团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建立临安农创园,推进人才孵化和创新创业齐头并进。招募“乡村运营师”,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结语
杭州市临安区在乡村精神富有的建设中,积极倡导和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参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的活力,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飞跃、公共文化服务的不断完善和提高、移风易俗的持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其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实现农民精神富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各个地区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出其建设精神富有过程中的问题和困境,分析各地区的优势和亮点,提出实操性强、契合度高的解决方法,促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引领乡村地区向精神富有大步迈进。让农民切实享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项权益,满足农民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8.
[2]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78.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652.
[4]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6.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
[7]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4.
[8]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12.
[9]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05.
[10]黄蓉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J].西南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9(01):1-9.
基金项目:2022年度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编号:2022R408C089。
作者簡介:徐灿(1999-),女,山东济南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白树超(1999-),男,山东泰安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责任编辑 王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