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秋杏
【摘要】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五大振兴”的内容之一,是乡村振兴的“魂”。没有乡村文化振兴,就没有乡村全面振兴。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具有以党建为引领,注重打造特色文化;以文旅为抓手,注重宣传民族文化;以非遗为典型,注重传承传统文化等优势,但也存在主体结构较为单一、客体遭遇冲击、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针对性不够强、地域差异较大等困境。需要从坚持思想引领,贯彻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遵循;坚持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文化振兴的信心决心;坚持开放包容,打造鄉村文化振兴的崭新形态;坚持守正创新,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两创”发展等方面入手,着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进而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G24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10-0089-04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乡村振兴的“魂”。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伴随着“走出去”和“走进来”的交融,产生文化交会碰撞,形成多元化的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一方面,本土乡村文化“走出去”,乡村文化受众从本土居民外溢扩张,对文化的理解、诠释、传承和价值评判从单一的乡土流传转变为千人千面;另一方面,“走进来”使得少数民族地区本土乡村文化受到了一定冲击,在多种文化的磨合碰撞下,乡村文化如何传承、发展、创新成为一大难题。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既具备独有优势,同时又面临发展困境,亟待破局。笔者以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融水县”)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乡村文化振兴的优势,分析所面临的困境,探寻发展路径。融水县以少数民族为主要人口,苗、瑶、侗、壮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约75%,其中,苗族占总人口40%左右。融水县拥有历史悠久、特色鲜明、风情突出的少数民族文化,因节日众多而被誉为“百节之乡”,具有“中国芦笙·斗马文化之乡”之称,乡村文化振兴方面独具特色。
一、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的优势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2],分析了我国乡村“熟人社会”的特征和差序格局的特点。基于乡村的这些特点,乡村文化从而具有历史性、稳定性、传承性的特点。少数民族地区乡村除具备上述特征外,还因乡村文化特色鲜明、特点突出、辨识度较高而拥有独具一格的特色,在乡村文化振兴中有着特有优势。
(一)以党建为引领,注重打造特色文化
融水县各乡镇的乡村文化振兴措施不尽相同,但都具备一个共同点,即以党建为引领,注重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例如,汪洞乡一是通过“党建结合村建、家建”,创建党建品牌,夯实基层组织,以党建引领村建、家建治理,建设文明乡风、家风;二是充分发挥民族文化在育民、惠民、富民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乡村举办山歌节活动,人人传唱山歌,将少数民族文化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创新;三是将“党建强、乡村兴、群众富”的目标贯穿于乡村治理和乡村文化振兴中,凝聚当地居民向心力,共同为当地乡村振兴出智出力。再如,三防镇一是推进“党建+”模式,打造“党建+红色文化”,围绕“红色三防·魅力壮乡”旅游发展定位,深度融合红色文化、旅游、农业、生态康养;二是注重传承地方红色革命文化,依托红七军纪念馆、红七军纪念亭、红七军三防会议旧址、邓小平与张云逸居住旧址等项目,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当地居民通过讲好红色故事、唱好革命歌曲等方式,发扬红色革命文化,凝聚精神力量。
(二)以文旅为抓手,注重宣传民族文化
融水县注重对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承、保护和挖掘,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依托秀美山水和特色文化,打造了“秀美融水﹒风情苗乡”文旅品牌。该县热门的旅游精品线路均包含至少一个展现民族特色文化的村寨景点。《融水苗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要打造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利用示范基地,深入挖掘融水“一山一水一节”资源优势和民族文化,塑造特色文化品牌。通过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挖掘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全域推进特色旅游等重点措施,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旅游强县[3]。凭借优美怡人的自然环境和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当地以“节庆+旅游”“文化+旅游”的文旅融合思路,将其打造为柳州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
(三)以非遗为典型,注重传承传统文化
融水县拥有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等各级非遗项目近两百项。融水县注重传承非遗技艺,积极探索“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通过非遗进校园、进机关、进乡村,开设非遗集中学习培训、非遗工作坊、非遗体验店等方式,使人民群众零距离认识非遗、了解非遗、认同非遗,同时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线上+线下”等方式全方位宣传非遗,整合丰富的非遗资源,搭建非遗展示、合作交流平台,提高非遗的认知度、认同感和自信心。融水县三百尧告苗寨的“乡村文化振兴‘尧告模式”获评“2021年中国乡村人才振兴优秀案例”,“尧告模式”成为融水县乡村文化振兴的一个典型符号。“尧告模式”依托苗族拉鼓文化,5000村民人人参与苗族拉鼓非遗活化传承,以“融水苗族拉鼓文化博物馆”为平台,引智外部专家顾问、发掘本土乡村人才资源,整合文旅资源,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和乡村人才振兴的良性互动、互相促进,进而推动乡村振兴[4]。
二、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的困境
尽管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拥有别具一格的优势,取得较大成效,但是乡村文化振兴在主体、客体、公共文化供给、地域差异等方面尚存在一定困境,给乡村文化振兴带来阻力,亟需破解困境。
(一)乡村文化振兴主体结构较为单一
当前,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主要为乡村两委和当地村民,主体结构较为单一。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多方面主体共同参与,既需要党和政府的领导、重视、扶持,也需要村民的理解、参与、支持,还需要社会组织的融入、认可、援助。首先,乡村党政机关结合当地具体实际和特色制定了乡村文化振兴目标和实施计划,明确乡村文化振兴战略规划和主体责任。由于乡村两委班子需要统筹安排和落实全村大小事务,在乡村文化振兴协调和执行方面投入的时间精力有限,难以全面兼顾。其次,乡村常住人口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特征,即老、小占大部分,而常住乡村的中青年人口较少,乡村常住人口结构失衡,乡村“空心化”问题凸显,乡村文化振兴存在斷层、跨代的困境。最后,乡村的社会组织多为促进经济发展而成立,对于乡村文化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较弱,主动融入乡村文化振兴的意识不强、效果不明显。
(二)乡村文化振兴客体遭遇冲击
乡村文化振兴的客体即乡村文化,包含乡村思想道德、精神品格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文旅产业的加强,乡村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日益增多,二者的融合碰撞对乡村文化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本土乡村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流融合产生了多元化的乡村文化,丰富了乡村文化的层次、内涵和外延,赋予乡村文化新的时代特征。另一方面,本土乡村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碰撞和冲击使得乡村文化的传承、创新遭遇一定阻力。首先,乡村外出务工、在外地常住和外地前来乡村旅游的人员将外来先进文化带进乡村的同时,外来文化中的消极成分,如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等也随之涌入,对乡村文化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乡村传统吃苦耐劳等优秀精神受到冲击。其次,外来文化带来的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民对乡村文化的价值判断。在外来文化中的快节奏生活、极简生活、独居生活等价值观的影响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礼仪讲究、团体合作的传统节日习俗在一些人眼中变成了“繁文缛节”,传统节日习俗的来源、意义被淡化。
(三)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针对性不够强
当前,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要有公共文化场所和公共文化活动,如公共图书室、文化室、阅览室、运动场、休闲小广场、书画展、摄影展、广场舞比赛、运动竞技等。由于乡村常住人口的“空心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场所利用率不够高、活动效果不明显等困境,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针对性不够强。一是乡村常住居民多为老人和儿童,老人承担着照顾儿童、照料家务、照管农活的重任,可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能够自主支配的时间有限,再加上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阅读图书、翻阅报刊的需求不高;而儿童或为学龄前、或为学龄,前者尚无自主阅读能力,后者需要完成学业或帮助分担家务,无论是老人还是儿童,能够到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活动的时间都不充裕,导致公共文化场所利用率不高。二是公共文化活动对老人、儿童的吸引力不够强,参与度不够高,活动效果不够明显。
(四)乡村文化振兴地域差异较大
旅游景区、精品旅游路线里的乡村在乡村文旅的大力融合发展中,乡村文化得到更深入的挖掘、更全面的保护、更完善的开发、更顺畅的传承、更有效的创新,乡村文化振兴成效显著;而非旅游景区的乡村在乡村文化振兴方面较弱,主要体现为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不够,乡村文化振兴力度不够大,乡村文化振兴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地位不够明显、效果不够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少数民族地区非旅游景区的乡村通常位于较为边远、交通不甚便利、自然环境特色不够突出的地方,这些地区乡村振兴的任务更为艰巨,对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视程度和政策倾斜程度相对其他方面较弱;二是少数民族地区非旅游景区乡村的“空心化”问题更为严峻,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力量更为单薄;三是少数民族地区非旅游景区乡村文化振兴的动力不够足,缺乏文旅产业的加持和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三、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的推进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这为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推进方向。
(一)坚持思想引领,贯彻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遵循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5],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了重要部署。乡村文化振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坚持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文化振兴的信心决心
首先,要深入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阐释凝聚其中的精神力量和道德品格,增进人们对乡村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人们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要丰富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结构,不断充实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力量,通过内部与外部联动、“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线上+线下”结合等多种灵活形式,吸引更多组织和人才加入乡村文化振兴中,实现乡村人才振兴和乡村文化振兴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最后,要讲好乡村文化故事,加强与高校、文化研究机构、演艺机构的交流合作,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对乡村优秀文化的挖掘、研究、传播,传承发扬乡村优秀文化。
(三)坚持开放包容,打造乡村文化振兴的崭新形态
首先,对于外来文化,要吸收借鉴有益于乡村文化振兴的优秀成果,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丰富乡村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提高乡村文化的吸引力;其次,无论是本土乡村文化还是外来文化,都要廓清其蕴含的价值追求,对错误的思潮、观念要坚定批判、坚决抵制,避免腐朽文化对乡村文化的侵蚀;最后,要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针对性,根据乡村“空心化”的特征,广泛开展调研,结合村民的需求有针对性提供公共文化场所和服务,融入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例如芦笙排练室、刺绣工坊、儿童拉鼓队、山歌对擂等,发扬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乡村文化。
(四)坚持守正创新,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两创”发展
首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站稳乡村文化振兴的人民立场,确保乡村文化振兴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要求同向同行;其次,要推动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健全乡村文化产业体系,培育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旅产业的带动作用,将少数民族乡村优秀文化物化为文创产品或影音作品,提高乡村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最后,借助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优势,深化乡村文化振兴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例如线上VR展厅、互动直播、沉浸式打卡、云游乡村等,为乡村文化振兴带来更多时代的“流量”,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6.
[3]融水苗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2021-09-27)[2022-02-23].http://www.rongshui.gov.cn/xxgk/fdzdgknr/ghjh/zcqgh/202111/t20211104_2949726.shtml.
[4]林玮.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资源开发与乡村实践[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05):89-94.
[5]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