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丽日中学 刘会娟
书籍是进步的阶梯、是文明的史册、是文化的图腾、是沉默的语言。而文学典籍的类型多样,多数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民族性、感染力和传承性。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章和题材,其中便包括神话故事和寓言故事等。如何在教学的有限时间内引导学生对整本书进行有效把握和解读,是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应运而生。本文立足实际教学观察,从“文化交融,故事解读,打开整本书阅读新思路”“神话寓言,主题清晰,增强整本书阅读有序性”“情境演绎,整本书对比,增强学生阅读体验感”等方面入手,着重分析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策略。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在文学创作中通常会立足于当下的时代背景,把握突出性的文化及文学特点,结合实际加以故事性改编。可以说,文化衍生于历史长河,故事与之有效交织。大部分文学著作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文化发展性。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故事与文化引导性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有利于阐述文章基础内容和意义,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打开学生整本书阅读学习新思路。
例如,在讲述《女娲造人》时,教师将整个文章与其他神话故事类的文学书籍进行了整本书阅读对比,引导学生从文化与故事的角度进行有效分析。如教师为学生展示袁珂在其创作的书籍《神话故事新编》中所描述的《女娲造人》的故事,也为学生展示了鲁迅先生所创作的《故事新编》,请学生分析以上书籍中有关女娲造人故事的描述有哪些异同点。而在讲述《女娲造人》的具体文章内容时,教师告知学生,“溯源”是一个具有趣味性、文化性、探究性和历史性的话题,无论是对民族文化历史的溯源,还是对故事神话本身的溯源,文章都具有很强的促进意义。因此教师鼓励学生对这些书籍进行有效阅读,随后让部分学生阐述对应的故事,大部分学生在阅读后都能有效复述女娲造人的故事。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文章中获得的文化探究性体验。有的学生表示,自己对人类的起源这一话题非常感兴趣,并且非常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神话书籍的整本书阅读探究热情,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如《山海经》《神话故事新编》《故事新编》等整本书的概述和大致故事内容。比如《山海经》里有《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神荼郁垒》等具有文化及神话色彩的故事;《故事新编》里包含《补天》《奔月》《铸剑》《理水》《采薇》《出关》《非攻》《起死》等有趣的故事。教师利用视频展示、图文合集、音频放送、故事分析等形式,构建了趣味性的中华传统历史文化故事整本书阅读课堂。同时,为了方便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师还制作了以上书籍内容的思维导图,阐述了不同书籍之间的关联性和区别性,并总结了以上文章对我国神话故事、历史起源、民族特点的不同展现,希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热情,为学生梳理阅读思路。
文学作家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通常会利用一定的写作技巧,并遵循一定的规律。比如,有的作者会提前构建大纲和创作思路,令整个故事更具有可读性和顺序性;有的作者在创作故事过程中会遵循明确的主题,令整个故事在发展和展现中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为学生补充故事的其他内容,或者书籍的其他内容,也可以依据趣味阅读视角来呈现更丰富有序的故事。
比如,《女娲造人》和《皇帝的新装》两个故事具有不同的寓意和特征,虽然题材不同、内容不同,但是主题清晰、思想明确,无论是故事本身的逻辑还是文章在整本书中的谋篇布局,都具有哲学性和秩序性,而同主题、同方向、同时序的文章有很多。例如,在讲述《女娲造人》时,教师便为学生进行了内容上的梳理,以“女娲造人的背景、女娲造人的方法、女娲造人的材料、女娲造人的效果、其他创始传说图文欣赏”等内容链条为顺序,引导学生对女娲造人的故事进行整体化梳理和解读。
另外,在组织学生对《盘古开天辟地》《亚当和夏娃》等文章进行整本书阅读后,教师鼓励学生对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进行寓意和内涵层面的解读。有的学生表示,女娲造人的故事表现了古时候人们对人类起源的美好展望和想象。还有的学生表示,文章预示了人类对自身发展和历史溯源的探索积极性。
在讲述《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时,教师告知学生,古今中外,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篇章都具有很强的历史性、故事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甚至有些文章具有很强的共通性和共同点。比如,西方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学典籍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点,而我国的四大名著以及其他文学著作也具有中华民族所独有的历史故事性和地域特征。如《皇帝的新装》为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故事性、童话引导性和趣味性。
教师引导学生对《安徒生童话》这本书进行有效的整本书阅读,并引导学生分析整本书的故事内容与作者所处社会背景的关系。有的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后认为:故事的背景与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君主的统治息息相关,在故事与童话艺术包装的同时,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契合。如《皇帝的新装》体现的是中世纪西班牙民间故事,同时期的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也曾在其戏剧中运用过这个素材,所以教师为学生分享了该戏剧的内容,基于整本书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深度理解这篇故事的文化历史和时代特色。
相较于阅读枯燥性的文字,大部分初中生更喜欢具有情境性、互动性、剧情式的教育指导方式。另外,大部分书籍所阐述的故事与内容本身便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和场景性,因此能够带动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一定的情境思考和畅想。所以,情境演绎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不同内容、不同主题、不同题材的文章进行综合性阅读。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实现情境性的分析,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增强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语文教师在组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开展情境演绎教学组织活动,增强整本书阅读的对比性和趣味性,加深学生的理解。
例如,在讲授《皇帝的新装》时,由于故事主要针对“皇帝”这一角色展开,所以教师组织学生自愿结成小组,对故事内容以配音和情境表演的方式进行演绎。有的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特别喜欢穿新衣服的皇帝,有的学生分别扮演谎称自己可以编织测试人智商的神奇衣服的骗子。骗子给了皇帝一件“看不见”的衣服,获得了大量的金银财宝,皇帝大摇大摆地游行展示,没有人敢揭穿这个荒诞的骗局,最终一个扮演天真孩童的学生站出来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事实。整个过程,学生表演活灵活现,引人入胜,精准把握不同角色的体态、表情和语言。教师将原文进行了内容切割,形成不同的文段,组织学生对不同语段进行整本书阅读分析,鼓励其结合情境进行分析对比。如此,借助整本书阅读和情境演绎相结合的方式,在对比中令故事角色、故事内容和故事内涵更突出。
精读和跳读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教师应该灵活运用,根据不同的章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作为初中语文教师,针对《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需要采用精读和跳读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对精读部分,教师应该以章节为单位,梳理每个章节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并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理解其中的内涵和思想。
首先,检索和展示《西游记》图片、视频或其他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小说世界,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讲解课文中所描述章节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同时,引导学生分析《三打白骨精》章节的主题思想和意义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再次,让学生自主阅读该章节,并反复理解和品味其中的语言和情感。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以加深学生对该章节的理解和记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根据每个章节的情况,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例如,对跳读部分,教师选择《西游记》中的重点章节为学生讲解,或者在课堂上针对部分内容进行精读。
为了达到更好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教师首先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三打白骨精》《盘丝洞除妖》《大闹天宫》《三借芭蕉扇》等重点章节,并对所选章节及内容进行简要讲解,引导学生快速了解相关信息。其次,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精读,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效果。最后,教师通过课堂练习等方式巩固学生的阅读技能和理解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需求。比如,对喜欢阅读的学生,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时间;而对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则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阅读任务。
总之,对《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采用精读和跳读相结合的策略是非常适宜的。精读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情节、人物形象和语言特点,从而更好地领会其中蕴含的思想内涵;而跳读则可以通过针对性的讲解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当然,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步骤应该因地制宜,根据章节特点和学生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和变通,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笔者认为在《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圈点和批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小说情节、人物以及主题思想,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写作能力。
首先,教师进行前置知识引入,在开始阅读之前,教师对《骆驼祥子》这本小说的背景、作者、主要情节和人物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让学生对小说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其次,对学生进行阅读引导,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圈点和批注的方式对《骆驼祥子》进行阅读。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圈点和批注范例,如圈出《骆驼祥子》中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短语,标记中心思想和经典例子等,鼓励学生及时写下自己的疑问或感受等。同时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特点、句法结构等方面的信息。适当的教学示范是非常必要的,作为教师,笔者为学生进行了《骆驼祥子》这本书的圈点和批注示范,并逐步指导学生从最简单的圈点和标记开始,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再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练习。在课堂上,教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并对学生的《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圈点和批注进行检查和指导。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家里进行阅读并进行圈点和批注。
最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归纳,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以及语言运用等特点。总之,在进行《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圈点和批注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文化和文字并非凭空产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社会性产物,而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在诸多变迁和完善中形成的文明载体,而书籍便是有效呈现这些思想、文化、历史、文字的代表性成果。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立足实际教学,引导学生对文章背后的内涵、文化、精神进行解读。趣味性和多样性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不胜枚举,古今中外,名著典籍数不胜数。面对形形色色的文章,进行快速有效的解读与分析,是初中生应当具备的阅读能力和素质。整本书阅读能为学生展示更丰富的文学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优化阅读教学策略,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基础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