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减量提质路径分析

2023-10-02 22:49
今天 2023年15期
关键词:提质双减题目

王 蕊

(陇南市文县城关第一小学 甘肃 陇南 746400)

引言

孩子上小学时,学习主要由教师和家长负责,他们在课堂上听完数学知识点后,教师会留一部分作业作为巩固内容。学生回到家后,家长负责监督和检查学生的作业,这种学习模式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以至于现在双减政策实施后,很多家长还无法适应学生回家后只做一两道题或者根本就不做作业。即使教师已经解释过这是响应教育新政策,遵循作业“减量提质”原则,虽然作业量少了,但是质比以往更高,而且能确保学生学透相关知识点。本文从双减背景出发,讨论小学数学作业减量提质的原则及方法。

1.作业减量原则

1.1 减少知识点重复率

小学阶段可是孩子一生中最珍贵的阶段,这个时期,他们的思维能力、认知水平等都在萌芽阶段,有很多的可能性等待着被开发。通过作业来巩固所学知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教师和家长的共识,因此,做大量的数学习题似乎是天经地义,只有练得多了,知识点才能掌握牢固。这就导致作业设计出现了一种误区,即:一个知识点布置十几甚至几十道题目去巩固。一道题目练两三个习题就已经掌握了,要是练到第十个习题还是同样的知识点,学生在巩固其它知识点时很可能误用上一个知识点,这就犯了误用的错误。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减少知识点的重复率,一个知识点布置2-5 道题已足够。

1.2 减少枯燥性题目

小学生都不喜欢枯燥的内容,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作业中,他们都希望教师能加入一些新花样,比如,在课堂上多用游戏教学,在作业中加入一些有趣的故事等,只要够有趣就能吸引他们的目光和注意力。以往,教师检查学生的作业或判试卷时都会发现这么几种情况:在题目上乱涂乱画;第一题答案写到第二题的答案处;写一些与题目不相关的内容。教师看到这几种情况的第一反应就是生气,一生气就把错误全归咎于学生,为什么别的学生能做好,就有这么几个学生捣乱?当教师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之后就理解了有些学生不认真做题的原因,学生和学生有差距,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衡量所有学生;而且,有些学生乱涂乱画并非不会做题;最大的原因是这类学生天性不喜欢枯燥,在小学阶段这种天性张力太大,孩子自己也没有办法控制,表面上看是坏事,实则是好事。在双减政策追求小学数学作业减量提质的目标下,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学生的特点,设计有趣的题目,减少枯燥性题目,让学生对作业感兴趣。

1.3 减少超纲题目

数学是需要学生动脑思考的学科,小学生就是要多动脑,脑袋才会越用越灵活,为了让学生“多动脑”。以往,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总会加入2-4 道超纲类题目,有些题目是下一章,学生看过之后不会做但算是对下一节课内容的预习,有些题目直接就跳到了比当前学生级别高一两个年级上,甚至跳到了初中水平。学生做完前面的题目用了10-20 分钟左右,可是做到超纲题,一道题目就思考了20 分钟却想不出个所以然。心态好的学生可能会主动问身边人,如果知道超纲不会就放弃了,心态差的学生思考这么久都想不到解决方法,可能会大哭,可能会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甚至因此产生自卑心理。如果是消极影响,教师确实需要考虑减少或者取消超纲题目,不要让小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也不能让超纲题目打击到他们。

2.小学数学作业提质要求

2.1 提升题目质量

“提质”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提升作业的质量。看到“质量”这两个字,大家都很容易死联想到物品,我们也可以把作业比喻成物品,详细解释作业质量的内涵。例如,人们再买一件衣服时,第一眼看衣服的款式、颜色,这是表面特征,表面特征吸引了顾客的注意力,顾客走进店铺开始了第二眼的观察,即摸衣服的料子看衣服的细节,料子和细节就决定着衣服的质量,而这个质量决定着顾客最终买不买这件衣服。所以,衣服的质量决定着人的购买欲望,购买欲望就是这件衣服对顾客有没有价值。同样,作业的外观,也就是背景素材,决定着学生做题的欲望大小,设置作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作业的质量决定着学生能不能完全掌握知识点。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将作业类比为“衣服”,质量类比为“材质和细节”作业的材质就是背景材料,细节就是题眼,质量高的题目,学生一读就能联想到解题步骤,这才能锻炼学生的灵活性思维。

2.2 提升学生写作业的兴趣

“提质”的第一点要求达到了,还要考虑到第二点要求,即提升学生写作业的兴趣,题目质量再高,学生没有兴趣写,依旧发挥不了数学作业的作用。所以,兴趣提升也是“提质”中的一项要求,而且这个要求很容易达到。可以从作业的背景材料,也就是以上所说的材质上入手,把背景材料当做故事讲出来,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哪怕是为了读故事,他们也会读完背景材料;除了从材质入手提升作业质量外,教师还可以改变做作业的方式,把手写作业换成动手实践作业,实践内容由学生自己决定,只要能和所学知识点联系起来就可以。如果按照这项要求设计作业,教师会发现,以前不喜欢数学的学生竟然也喜欢上数学科目,以前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现在做题速度越来越快,题目的正确率也越来越高。其实,或许不是学生不喜欢或者学习能力不强,只是兴趣的问题,现在这一问题被解决,对教师和学生以及家长来说都是值得庆祝的好事。

2.3 提升作业价值

谈到作业的价值,“提质”要求就上升了一个台阶,价值是衡量事物本质的标准,本质关乎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被人尊敬的程度,在事物中则关乎着这件事物受人追捧的程度。谁都喜欢有价值的事物,事物只有拥有足够多的价值才会被人们好好珍惜。在小学数学作业中,这种价值的体现表现在深浅两个层次,浅层次则是这个作业是否让学生完全掌握了这一知识点,而且无论这一知识点用在计算题还是应用题中,学生都能很快反映出解题方案。深层次的价值表现在,学生做完这一道题是否锻炼了其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观察能力等等。如果学生做完这一道题受益匪浅,从浅层次到深层次的能力都提高了,数学综合能力被加强,那么,我们可以称这一道数学题价值连城,可以被列入经典,分享给其他学校的小学数学老师,让这道题的价值完全发挥,帮助到所有中国小学生。

3.小学数学作业减量提质策略

3.1 围绕课堂讲授知识点设计作业

小学生的学习任务量是有规定的,数学每天要学哪一部分内容,要学多少知识,以及学到什么程度,教师可参考教育部对小学数学教育提出的标准。每天的课堂内容有规定,所以教师设计作业时要围绕着课堂讲授的知识点来设计,课堂和作业完美配合将实现高效学习数学的目标。所以,教师设计作业时,一方面题目顺序和上课讲解的知识点顺序要一致,另一方面根据学生层次设计层次性作业内容。

3.1.1 题目顺序和上课讲解知识点顺序一致

当天讲了哪一节内容,教师就要布置哪一节的作业,上课按照什么顺序讲就按照什么顺序设计作业。这样会让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不自觉回想到课堂听课场景,将课堂内容和作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知识巩固效果。例如,二年级下册第一节“数据收集整理”教师首先运用投票游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然后讲解了概念和列表统计法,教师可设置三道大题,第一道为引导题目,第二道为概念巩固类,第三道为实战演练。

3.1.2 根据学生层次设置层次性作业内容

层次化是教学中常用术语,教师要将班级学生按照层次分为优良差三个层次,当然不是带有“歧视”思想的划分,这种划分是为了特定层次学生采用特定教法,保证学生每一位学生能在他们的基础上学到更多知识。教师清楚了学生的层次,布置作业时就要按照学生层次水平设置为两类或三类作业,第一层次为基础性作业让数学能力较差的学生做这一部分作业,第二层次为进阶层次作业,让数学能力强的学生完成这一层次作业。以三年级《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这一节课为例,可按从易到难设计这样几个作业:作业一:口算:54+28;76+23;48+24;74+16。作业二:一个收音机72 元,一个台灯58 元,一个钟表25 元,一个足球37 元。需要买一个台灯和一个钟表,要花多少钱?作业三:已知一件毛衣46 元,一条裤子38 元,毛衣比裤子贵多少元?毛衣和裤子一共多少元?作业四:公交车从车站出发,车内有乘客42 人,到下一站时,下去了5 人,上来了,18 人,这时车内有乘客多少人?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水平选择性完成作业,这样能满足大家的学习需求,让所有学生都能及时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

3.2 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作业

兴趣是决定学生愿不愿意写数学作业的最重要因素,对作业感兴趣就会主动写,对作业不感兴趣,即使有人监督,学生仍是身在心不在。小学生多喜欢卡通人物,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加入卡通人物,或者换一种写作业的模式,设置“动态化”作业。

3.2.1 加入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

很多小学生有搜集卡片的习惯,男生搜集游戏人物卡片,比如王者荣耀、奥特曼,女生喜欢收集偶像人物类卡片,比如冰雪奇缘、巴啦啦小魔仙等等。在大人看来这些卡通类人物卡片都很幼稚,但在学生的认知层面里,他们是英雄和公主,是自己渴望成为的人,教师应该鼓励他们以自己的偶像为榜样,学习偶像的正能量精神,成为一个正能量的学生。在作业设计中可以加入这些卡通人物,比如,给学生设置这样的作业:一本书有237 页,小丽读了143 页,大约还有多少页没读?把卡通人物做成贴纸,贴在题目旁边,告诉学生这是他们喜欢的偶像想要解答的问题。或者将题目中的主人公直接改成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以此刺激他们积极完成作业。

3.2.2 设置“动态化”作业

设计作业时还可以改变一下作业模式,把静态化的纸质作业设置成动态化的视频类作业。例如,“混合运算”这一课需要学生掌握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教师可以制作一个视频类问题.在视频中加入学生喜欢的动画人物。比如,视频中有20 个奥特曼,3 组动物群,每一个群里有四个动物,还有5 位公主,他们要举行一个联欢会,联欢会规定奥特曼和公主在场内,动物群在场外...列出公式并计算,学生可列出的公式为20-3*4+5。

3.3 以实用性为原则设计作业

实用性就是知识点的有用处,学习数学知识就是要会用它们解决问题,让学习难题、生活难题因为自己学到的知识一扫而空,还给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清净和快乐。以实用性为原则,教师可以引用生活故事作为作业背景材料,或让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难题。

3.3.1 引用生活故事为作业背景材料

学生从小到大听身边人讲过多种多样的故事,他们听故事的时候很认真,上了小学后,就开始看故事书,既然这么喜欢故事,教师何不把故事用在作业设计中?以实用性为原则的故事可以选择引用生活故事作为背景材料。例如,“克和千克”教师就可以讲一件“买糖”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要物体为棒棒糖和白砂糖,秤这两种糖的质量,得出答案。在教学完毕之后,还可以让学生围绕自己的生活再去搜集一些以克或者千克为单位的物品,例如一袋盐重多少克?一袋面粉重多少千克?在下一节课上大家一起分享。这样可以拉近学生和所学数学知识的距离,还能让学生了解一些生活常识。

3.3.2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难题

学生要是能独立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难题,那才算真正学会了数学这门科目。教师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难题的能力,可在设计作业时让学生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式巩固知识。例如,“图形的运动(一)”可以让学生观察家里与图形相关的物品,观察他们是否摆放正确,比如“福”字,学生看到的是棱形,其实它是正方形。这样的作业能促使学生多运用数学知识,从而内化,提升学习效率。

3.4 设计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作业

主观能动性就是主动性、积极性,它和学生的兴趣相关但是有一些区别。兴趣主要是让学生喜欢上作业,主观能动性主要是让学生投身于实践,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消化知识点,可能学生一开始对作业不感兴趣,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喜欢上了数学作业,而且完成的很好,这就是主观能动性的意义。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制作手工品中完成作业任务,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社区调查研究完成作业。

3.4.1 在制作手工作品中完成作业任务

鉴于学生喜欢动手制作东西,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让学生制作手工品完成作业任务。例如,“图形的运动(一)”中,学生可通过剪纸的方式学习这一课的内容。把一张纸叠成一个正方形,剪出了一朵花,学生将为自己的创作能力感到欣喜。

3.4.2 进行社区调查研究完成作业

进行社区调查研究完成作业的方法可归结为项目式作业,给定一个任务,让学生把任务当做一个项目来做,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索能力。这种调查研究类的题目,能有效吸引学生,并让学生认知到数学知识和生活的练习,从而做到学以致用。例如,“数字编码”这一节,学生可以调查社区中每一家的门牌号,然后把门牌号归纳在一起,观察它们的编排方式,和教师课堂上讲过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巩固这堂课知识点。

结束语

本文依据双减政策对作业提出的标准,谈论了数学作业减量原则和提质要求,减少原则包括减少知识重复率、减少枯燥性内容、减少超纲型题目;提质要求有提升题目质量、提升学生写作业兴趣、提升作业价值。实现减量提质的有效性,并且给出了小学数学作业减量提质策略,教师可参考文本内容设计数学作业。

猜你喜欢
提质双减题目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为城市提质而歌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