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分析

2023-10-02 16:37:48李鹏伟谢敬尧杨渊博
山西青年 2023年10期
关键词:普通本科课程设计选题

李 阳 李鹏伟 谢敬尧 杨渊博 张 松

西安汽车职业大学,陕西 西安 710600

一、课程设计在职业本科学生培养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实践教育是本科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它可以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程度,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对于职业本科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同普通本科教育一样,课程设计也是职业本科教育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非常重要的环节。让学生围绕某一题目,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的具体要求,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自主探究并最终确定解决方案,是对学生学科能力的一次综合考察与训练[1]。

职业本科同高职专科、普通本科一样,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和高职专科教育,职业本科教育主要培养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较高职业素质、掌握高水平职业技能和应用技术的人才。因此,如果选题适当,课程设计还能够让职业本科学生提前熟悉未来从事工作的内容,了解有关行业现状,这对培养职业本科学生职业素质有重要意义。同时,职业本科学生也可以根据课程设计的体验,更好地进行早期职业规划,从而提高职业本科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满意度。

二、职业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一般性

同普通本科教育一样,职业本科教育同属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旨在培养对社会有益的高级专门型人才。课程设计作为提高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方法,在职业本科教育中也将一如既往地发挥其重要作用。因此,与普通本科教育中的课程设计相比,职业本科教育课程设计是有其一般性,具体表现在课程设计的目标、形式以及考核方式上。

(一)职业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目标

1998 年4 月10 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 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2019 年2 月13 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由此可见,不管是普通本科教育还是职业本科教育,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活动的科技含量和技术密度不断提高,相关技术迭代更新的速率也在不断提高。新技术的出现便要求有与之对应的“新人才”,即能够快速熟悉新的技术理论,熟练掌握新型装备的技术型人才。因此,在当前产业环境下,社会对于“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各职业本科高校便是基于此目标来培养职业本科毕业生的。

课程设计作为普通本科教育中实践教育的重要环节,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而职业本科教育更加注重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也更加突出。所以,在整个职业本科学生的培养体系中,课程设计应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未来,在职业本科教育中合理使用课程设计这种教学方式,一定能够有效提高职业本科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助力职业本科高校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职业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形式

由课程设计本身的性质决定,学生必须要对专业课知识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才能完成。因此,同普通本科教育相同,职业本科教育的课程设计一般也安排在学生主要专业课结束后,普遍在大四第一学期,由各专业课老师组织承担,设计周期为1 ~2 周不等,具体根据设计内容和各教研室教学安排而定。

职业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具体实施流程如下:首先,各教研室确定课程设计题目以及相应的课程设计任务书,经教务处审核备案后正式生效。待课程结束后,任课教师发布课程设计题目,学生围绕该题目并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通过查阅资料,自主探究并最终确定解决方案。课程设计内容一般与该专业课程内容紧密联系,也有涵盖多门专业课内容的综合课程设计,如西安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2-3]。

(三)职业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考核

不管是普通本科教育还是职业本科教育,其课程设计最终结果的呈现方式不外乎以下两种:设计说明书和实物成品。职业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同普通本科教育大体一致,即课程设计评委组成以学生实物产品展示及答辩情况为主,对学生课程设计进行考核,具体可分两次进行,即预答辩和最终答辩。对于答辩不合格者,要求答辩人针对评委所提意见对其课程设计重新进行修改,经指导教师审核后报送评审组并择期进行二次答辩,二次答辩不合格者不予毕业。

三、职业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特殊性

虽然职业本科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同属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最终目标都是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但二者在具体定位和内涵上还是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根据技术哲学观点,普通本科教育是面向学术研究和工程项目、注重人对自然规律总结发现和技术创新的专业性教育。而职业本科教育是面向生产的、依据生产需要整合技术、注重技术对人塑造与培养的职业性教育[4]。因此,与普通本科教育中的课程设计相比,职业本科教育课程设计是有其特殊性在的,具体表现在课程设计的目标、选题以及考核方式上。

(一)职业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目标

职业本科教育旨在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比普通本科教育更加贴近生产的一种职业性教育[5-6]。因此,在职业本科教育的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要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之外,还应带有更强的行业特性和地域特性,培养更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的“新人才”。

行业特性是指职业本科的课程设计应聚焦行业主流技术。职业本科院校要充分发挥自身开展校企合作的优势,与企业密切配合,让课程设计的主题紧贴行业主流技术,部分校企合作的班级也可把课程设计的主题细化到该企业当前所应用的技术。通过课程设计,职业本科院校应有效培育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尽早了解行业现状、未来工作内容及行业发展方向,引导学生提早进行职业生涯的初期规划。学生毕业后也可以更加快速地融入企业的工作中,更好地适应工作内容,为企业提供即时生产力,提升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

地域特性是指职业本科的课程设计应紧密结合本地区产业及行业现状。职业本科院校应立足本地区,深挖当地产业潜力,不断加强和本地企业的合作,形成优良的产教融合新模式,在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同时,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本科课程设计应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紧跟合作企业技术发展步伐,聚焦解决地区产业发展痛点,为本地企业提供发展助力,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对于学生提升水平高、培养规模大的高质量职业本科院校,在满足本地区相关产业人才需求的同时,可以本地区为基点,向周围区域拓展,或瞄准产业水平较高、人才需求量较大的地区。

(二)职业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选题

职业本科教育课程设计要培养学生对主流技术的应用及整合能力。相较于普通本科教育的课程设计,职业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选题应该更贴近于行业,并聚焦行业现行主流技术或相关企业现行技术[7]。总体来说,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选题角度、选题方式都有所不同。此外,职业本科教育课程设计在选题的更新上也有其特殊性。

选题角度更贴近一线,贴近实际。职业本科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校企合作底蕴深厚的优势,善于在企业的生产一线发现问题,以此作为职业本科课程设计的切入点,以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为导向,结合自身专业课程内容,确定课程设计题目,确保课程设计既能有助于解决企业生产难题,也能综合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选题方式更多元化,来源更广泛。职业本科院校各专业课教师一般既对本学科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又对行业发展现状和特点有一定认识,各专业课教师可结合学院专业课程的设置及对行业技术发展现状的了解,提出课程设计题目,经教研室教师共同讨论后确定最终选题;同时,课程设计题目也可由合作企业的技术人员或企业讲师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提出,然后学校专业课教师再结合自身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确定最终选题。这种方式提出的选题一般紧贴该企业的生产方式和技术特点,可尽量分配给相关校企合作班学生或有意毕业前往该企业的学生。

选题需及时更新,且更新速率加快。当前,中国各个行业的技术密集度越来越高,同时技术更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职业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选题,若想做到一直紧密联系生产一线,紧跟行业发展步伐,就必须顺应行业发展规律,对选题及时更新。这就要求学校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密切关注行业发展现状,做好课程设计选题的更新,保证课程设计选题能够准确触及行业热点和痛点。一般建议选题更新周期为2 年,具体各专业可根据行业技术的更迭速度来延长或缩短。

在保证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同时,职业本科教育课程设计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因此,在选题时,职业本科教育的课程设计,应尽量考虑将考察学生职业素养的工作任务融入其中。例如,选择课程融合性更强、与岗位贴合度更高的选题,这样可以锻炼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同时还能避免各专业课设计重复的问题出现,提高教学效率。

(三)职业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考核

职业本科教育发展时间还比较短,成熟度不高,不管是教师教学理念、教学能力,还是学生综合素质都有待提高。因此,职业本科教育的课程设计考核方式不应完全照搬普通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而应该更加精细化,多元化。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1.设立多个考核节点,教师定期分节点进行考核、指导。一般来说,普通高等教育课程设计有三个考核节点,分别是开题检查、中期检查以及最终答辩。职业本科教育可适当增加考核节点,设立五节点考科的方式,即开题检查、前期成果检查、中期检查、后期成果检查以及最终答辩。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增加学生的紧迫感,也能让指导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避免学生因拖延而无法完成最终设计的情况出现。同时,因为考核节点的增加,学生各阶段的完成情况都能得到相应的评价,使得最终的考核成绩更加科学、合理。

2.考核成员更多元化,考核角度更丰富。相较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职业本科教育是更贴近生产的一种职业性教育。因此,其课程设计的考核评委不应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仅由学校任课教师组成,而应该更加多元化,考核角度也应该更加丰富。考核评委应加入与课题相关的企业一线工人及技术管理人员,一线的优秀工人代表可从学生动手能力及职业素养养成方面给出专业评判,技术管理人员则可从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度及创新、创造性方面给出合理评判,让课程设计的评判角度更加丰富。课程设计的最终成绩不仅能反映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反映学生职业潜力和素养的重要指标,也将成为企业后期筛选人才时的重要参考。

四、结语

职业本科教育课程设计实施方案的建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建立一个适应行业发展要求,符合学生提高职业能力愿景的职业本科教育课程设计体系,并非一蹴而就。要建立这样一个体系也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全体职业本科教育从业者始终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健康成长为中心,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共同发力,并不断进行完善。随着职业本科课程设计实施方案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必将对职业本科教育体系的进步和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普通本科课程设计选题
普通本科院校:于“普通”之处见精彩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4:06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24期)2019-12-17 11:49:30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少儿美术(2019年1期)2019-12-14 08:01:34
谈诗词的选题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16期)2019-07-30 08:02:06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18期)2019-07-29 08:49:12
国家创新体系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的国际化思考
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深化改革服务福建自贸区建设探析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中小学电教(2016年3期)2016-03-01 03:4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