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丽 党 晶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2018 年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意见》旨在探索人工智能时代下教师发展的新出路,推动教师积极适应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引起的新变革。人工智能与教育领域融合深刻改变了教育生态环境,教师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为此,教师如何适应智能时代对其角色提出的新要求,加快专业化成长步伐是十分重要的。
余胜泉教授指出,人工智能教师能够自动诊断和分析学习障碍、自动出题和批阅试卷,在未来教育中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1]。传统教育中教师控制的“一亩三分地”被移动互联网技术影响,学生习得知识的途径增加,教师作为“知识寡头”的角色难以为继,教师出现生存危机也在所难免。主要表现为:首先,“知识传授者”的地位受到冲击。古往今来,教师被视作知识传授的“北斗之尊”。智能时代的到来,削弱了教师传授知识的主体地位。其次,“技术使用者”的技能受到考验。智能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师面对新技术复杂的操作流程也只能束手束脚。最后,“教学评估者”的效能遭到质疑。人工智能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可替代教师教学评估的繁琐流程,其可读性、针对性更强,未来教师是否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也是学者们热议的焦点。
智能化时代下,教学关系打破了人类教师—学生主体“二重论”,转向了教师—学生—AI 教师主体的“三重论”,教学关系呈现立体化发展态势[2]。人工智能融入教育,使教学关系发生重大变革,新时代的教学关系是由“人类教师—学生—机器人教师”共同构成的复杂教学体系。人工智能可以为学生提供更适切的指导,不仅弥补了人类教师的短板,而且延展了人类教师的技能。但随着人工智能的进一步深化,AI 教师甚至可能摆脱人类教师的操控,直接与学生进行互动。可见,人工智能显著的教育优势使得教师的话语权被侵蚀,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被消解。台上教师“热血沸腾、激情澎湃”,台下学生“一机在手,忘乎所有”这样的现象在学校里也屡见不鲜。教师如何平衡多重的教学关系,打破教师—学生—人工智能的壁垒,实现师生互动的高效课堂发人深省。
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望具有一定的社会制约性、历史流变性和民族文化特性,其发展是一个动态且逐步趋向理想化的过程[3]。随着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教师新的角色期望应时而生,如多媒体和技术服务的开发者和应用者、资源设计者、课程研究者和心理咨询师等。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促使部分教师全身心扑在技术应用上,将自身技术能力的提升视为专业成长的重点,使其忽视专业素养的发展,沦为技术的“持存物”,自身也被异化为“单向度的人”[4]。因此,智能化时代下,教师角色如何从“千手观音”转向“学科专家”,满足个体多样化需求,提升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生态环境,加速教师角色的成功转型和专业素养发展,是教师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是由工作性质、任务及过程的特殊性决定的,人工智能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教育,教师的工作职能愈加复杂。从技术使用上看,技术运用是智能教学中教师的核心素养之一。智能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迫使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熟悉信息技术操作流程。从人机协同上看,人工智能技术已逐渐成为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智慧教育课堂中,如何发挥智能技术的优势,需要教师具备“人机协同”的意识和能力。从多重角色平衡上看,新时代赋予教师的新内涵与教师传统角色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平衡,再加之教师日常工作要求高、难度大、绩效考核等多种压力的情绪累积,便催生了职业倦怠。智能化时代,教育对象个体差异性加大以及教学环境变得更加复杂,教师如何调适工作复杂性与消除职业倦怠的不良情绪值得深思。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更迭解构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多层次、多角色、多维度的交互是人工智能融入教育的必然结果。第一种是“教师—机器”。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教师处理机械化工作,是教师实施智慧教育的得力伙伴。第二种是“学生—机器”。人工智能可以使学生享受到一对一服务,及时发现并更正自己的错误。第三种是“教师—学生”。学生可以利用智能产品实现个性化学习,教师又可以发挥人工智能即时诊断评价功能,为学生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学习计划。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人工智能的优势,积极为学生营造智慧学习环境,实施智慧教学,为学生提供智慧服务,对学生进行智慧评价和管理,创新智慧教育体系,从而实现智慧教育的共创、共建、共享,为未来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尽管人工智能的优势可以弥补客体媒介和主体教师的部分缺陷,但只能为教师提供技术支持,不能合理阐释其背后的教育现象,教师在情感交流和价值塑造方面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5]。在人工智能的渗透和催化下,教师必须承担起塑造学生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以及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义利观的责任,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秩序,促使其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审美观等方面不断提升。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具有浓厚的向师性心理,这意味着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智能化时代,教师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和价值引领作用,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并促使其自觉转化为道德行为,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人工智能的资源共享性和交互性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使学生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智能时代,教师不再是面面俱到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资源筛选。学生缺少专业的理论知识,对于海量资源无法准确把握。因此,教师应针对每位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为其筛选符合每个学生发展的学习资源。第二,个性培养。未来社会需要有“个性”的人。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平等开放的学习环境,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第三,课后延时服务。人工智能能够提升课后延时服务的质量,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有效促进了教与学,增进了师生情感交流。
智能时代要实现教师的持续性发展,教师不仅是“智慧教育的践行者”“价值塑造的引领者”“学生学习的服务者”,还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20 世纪60 年代末,英国课程理论家斯滕豪斯首次提出“教师成为研究者”理论,指出教师要以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心态,将课堂作为实验室,自己作为研究者,不断进行学习、反思和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教材内容不断更新,教学关系异化和教育对象不确定性加大等问题,促使教师必须成为一名研究者。智能化时代,教师成为研究者可以从以下两个维度解释。一是自身成长内驱力,教师的专业技能的提高和专业知识的拓展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反思和研究教育教学中的人或事。二是外部环境的作用力,人工智能跨学科融合和交互共享的特性呼唤教师与时俱进,结合新技术扎根教育实践,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智慧教育理论。
智能化时代暴露出教师一定的“缺陷存在”,例如知识调取和数据储存能力不足、交互性学习反馈能力弱等,这些缺陷是教师专业成长路上最大的“拦路虎”[6]。随着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中的不断渗透,教师应提升多方面的专业素养,如信息认知素养、人机协同素养等。在“双师课堂”中,AI 教师承担了教师的部分职能,促使教师从程序化的工作中得以抽身。因此,教师必须明确哪些任务是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类教师独立完成的,哪些任务是需要人机协同才能完成的。人机协同,一方面在教学上可以发挥人工智能的便捷性、交互性和创新性等。另一方面,人类教师可以弥补AI 教师情感交流和育人功能的缺失,确保人类教师育人的主体地位,实现人机携手共教的智慧教育。
人工智能与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一方面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参加教育科学研究。通过参加课题研究、项目学习等多种途径丰富专业知识,把握教育前沿理论。另一方面,要改变对技术的偏见和抵触情绪,主动拥抱新技术。人工智能是辅助教师教学的便捷工具和有力手段,并不会动摇人类教师育人的主体地位。此外,教师要树立合作意识。一是师生合作。在智慧课堂,赋予学生更多的权利,师生平等交流、共同探讨学习和生活问题。二是教师群体合作。远程通讯技术密切了教师之间的联系,只有教师团体加强跨时空团队协作、凝聚集体教育智慧和教育力量,才能更好应对人工智能给教师职业带来的新挑战。三是人机合作。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信息技术协助教学,分析和处理教学中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
在智能时代,教师应不断强化角色转换意识,消除、解构和更换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师原有角色[7]。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角色更加多元。第一,教学资源的开发者。教师要结合人工智能的资源优势,创造性地开发和运用教材。第二,信息技术应用者。教师运用虚拟技术可以使学生直接感知实际生活情境,学生便可以快速搭建起与书本知识的联系,提高学习效率。第三,学生—机器的调停者。智能化时代,学生对便携式智能终端(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依赖性逐渐加强,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使其学会合理分配学习和娱乐时间。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不断渗入,师生情感交流不断被削弱。因此,在智慧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解学生的内心情感和精神需求,关注学生的成长,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促进学生身心人格情感意志态度的健康发展。
教育信念一旦生成,就会激励教师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性,实现自我价值追求。智能化时代,教师要注重教学实践反思和教育理论分析,不断提高信息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从而坚定对教育事业的信念,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此外,智能化时代教师要坚守初心,担当教育使命。首先,提升角色价值。教师要不断拓展知识面,勇于创新,提高各方面综合能力。其次,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智能时代,教师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职业理念,充分调用一切信息资源,及时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增强自身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最后,坚守教育职责。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专业人才、教书育人的重任和使命。教师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德施教、以身作则,深耕于自己的三尺讲台,为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毕生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