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分析

2023-09-30 15:15曹志丹
南北桥 2023年19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措施

[摘 要]为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建筑施工企业应充分重视财务风险管理,积极优化和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本文简要介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流程,系统梳理当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

近年来,建筑施工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型行业。但建筑施工项目具有较长周期和较大投资规模,再加上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的快速上涨,导致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财务风险。现阶段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缺乏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难以有效防范和应对潜在的风险问题,不利于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针对这种情况,建筑施工企业要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全面识别与应对各类财务风险,促使企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1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及流程

1.1 目标

财务风险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引起建筑施工企业足够的重视。传统风险管理模式没有紧密联结企业战略目标,人们将规避风险作为风险管理的重点。近年来,企业逐渐在战略管理的范畴纳入风险内容。具体来讲,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如下。第一,保持收益稳定。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讲,只有保证收益的稳定,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場竞争中站稳脚跟。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需将保持收益稳定作为重要的财务风险管理目标。在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依据成本效益原则全面识别、深入分析可能对企业发展目标产生重大不确定性影响的财务风险因素,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订科学的应对方案,及时发现与处理潜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对收益的不利影响[1]。第二,保证连续经营。和其他风险相比,财务风险往往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如资金链断裂等,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建筑施工企业具有较广的经营范围与较强的生产流动性,如果没有科学调配各经营项目的资金,没有及时跟踪回收工程款,将会诱发财务风险问题。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将连续经营、稳定发展作为重要的管理目标,有效控制财务风险的不利影响。

1.2 流程

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涵盖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以及风险防范等内容。第一,风险识别。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先要全面识别影响企业目标的风险因素,综合考虑发展阶段、经营状况等确定财务风险因素。通常情况下,可利用头脑风暴法识别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第二,风险分析。只有科学、深入地分析各种风险,才能够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在风险分析环节,主要利用定性与定量法分析识别各种风险,掌握各类风险可能会对企业发展目标产生的影响程度。由于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通过生产经营过程展现,因此,不能够单单依据财务指标分析风险,而是要积极引入层次分析等现代手段。层次分析法结合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能够保证风险分析结果的客观性与科学性,且可以将风险分析结果直接呈现给管理者。第三,风险防范。风险防范是财务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指的是依据财务风险识别与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促使财务风险得到有效降低或消除。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多样的财务风险,需结合财务风险类别制定对应的防范措施。从整体层面来讲,建筑施工企业要从机构设置、制度设计、人员监督等角度着手,有效控制与规避潜在的财务风险,促进企业的稳定生产与经营[2]。

2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投标风险管理问题

现阶段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为扩大自身的经济利益,没有认真分析招标文件,不能够全面识别投标风险[3]。一些施工企业为顺利中标,没有提前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的政策环境、材料价格等,不能够准确预测人工、材料成本的变动趋势。而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往往较长,施工企业无法提前应对,难以实现预期效益目标,甚至出现资金损失风险。

2.2 合同风险管理问题

在合同管理阶段,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没有仔细审查建设单位的主体资格以及合同条款内容,没有及时发现合同中的不平等条款或模糊条款,如没有明确约定项目施工范围、工程款支付周期等,导致施工企业的合法利益得不到保障。同时,合同管理涵盖谈判、签约、执行、跟踪等一系列环节,具有系统性、长期性等特点。但很多建筑施工企业没有建立合同风险全过程管控机制,合同管理部门、人员的风险意识较为薄弱,不能够有效挖掘、分析与防范各个环节的风险。

2.3 资金运营风险管理问题

资金运营情况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企业的运营和发展,现阶段部分施工企业缺乏完善的资金运营管理机制,导致出现不同类型的资金风险。第一,缺乏规范的资金管理模式。受业务特征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分散性较强,部分企业没有构建资金集中管理模式,难以高效配置和利用分散的资金,影响到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第二,筹资模式较为单一。为快速满足自身资金需求,降低筹资成本,很多施工企业单一采用短期贷款等方式。此种筹资模式的整体成本较低,但只有较短的还款期限,如果施工企业的资金流动出现问题,将无法及时偿还,随之影响到企业的信誉和形象。第三,应收账款占比过高。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施工单位依据合同约定提前垫资,之后按照项目进度获得建设单位支付的款项。但一些建设单位缺乏良好的信用,可能会故意拖欠,导致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占比不断提高。同时,部分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没有依据建设单位的信用等级、账款账龄等分类管理各笔应收账款,堆积了大量的坏账,严重影响到企业资金的正常流动,甚至无法有序开展经营活动[4]。

2.4 竣工风险管理问题

竣工阶段是汇总检查前几个阶段的实施情况,主要对工程量范围及工程价格进行结算。现阶段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竣工结算管理中还存在较多问题,随之形成竣工风险。例如,资料整理与归档是竣工阶段的主要任务,存在资料多、任务重等特点,部分竣工结算人员的专业能力不高,缺乏足够的责任意识,在资料整理中出现信息遗漏情况,影响到竣工结算质量。同时,其他阶段的工作情况会影响到竣工风险管理效果。如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投标环节没有深入了解投标文件,在合同环节没有仔细解读合同资料,导致出现不必要的资金负担。同时,没有密切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在原材料价格、工程设计变更确认等方面出现歧义,导致无法准确核算工程造价。

3 建筑施工企业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3.1 防范投标风险

如果建筑施工企业难以有效控制投标风险,将会对后续的生产经营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科学、有效地防范投标风险。第一,防范投标价格风险。现阶段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不能够合理制定投标价格,随之诱发风险。面对这种情况,施工企业在投标之前需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依据投标目的、经营现状以及项目情况,选择适宜的报价方法。在必要情况下,还可依托专家意见制定投标决策,避免出现资源浪费、陪标等情况。同时,综合考虑自身的预算及能力水平,科学建立投标报价机制,避免投标价格与实际施工成本之间出现较大的差异。在具体实践中,施工企业可深入调研项目当地原材料、人工的价格成本,科学预测价格变化趋势。由于材料价格的影响因素众多,可依托多元回归分析策略全面分析各类影响因素,依据变化规律对实体工程量的单价、总量等进行准确计算。企业制定的投标报价既要体现竞争优势,又要适当多报未来可能产生的不确定性项目金额,以便加快资金流动。第二,认真审查招标文件。施工企业投标人员要认真审读招投标文件,及时将招投标条款、相关资料等录入信息系统中,这样能够更加便捷、高效地查询相关条款内容,掌握招标文件中对工程量范围、经济条款的描述[5]。同时,结合已有经验客观预测工程量及施工范围,科学分配预算,提前调配筹备人员、设备等。

3.2 防范合同风险

针对潜在的合同风险,需从以下方面进行防范。第一,认真审查合同主体与合同条款。在签订合同之前,建筑施工企业要深入调查建设单位的实际情况,如履約能力、资质信用等,特别关注合同中的付款周期、权利义务等条款,判断合同内容是否公平。如果在审查过程中发现问题,需及时联系建设方调整合同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够正常签订。为提升合同审查的有效性,施工企业要科学建设评审机制,联合法律顾问、财务、经营等相关部门及主体,共同审查建设单位的经营资质、工程规划许可证等文件资料。同时,依据企业发展战略,实地调查项目所在地的市场行情、材料价格以及人文环境等,结合调查结果剖析合同条款内容,高效防范合同风险[6]。第二,全过程管理合同风险。建筑施工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专门组建合同管理团队,详细制定制度规范,明确划分各岗位人员的职责,由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过硬的人员与建设单位协商合同条款,深入探讨付款方式、权责划分、付款期限等重点内容。签订合同后,需跟踪监督合同关键条款、主体单位以及变更部分,全面防范合同风险。例如,合同管理部门要联合项目部定期比对收款金额、成本核算数据等,判断对方主体在款项支付等方面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如果出现工程变更,要及时依据合同条款履行变更程序,认真收集、保存变更资料,以便为后续的索赔提供支持。

3.3 防范资金运营风险

资金运营风险的危害性极大,容易诱发资金链断裂等问题,严重威胁到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从多方面着手,高效防范资金运营风险。第一,优化资金运营管理机制。为提升资金运营管理水平,建筑施工企业要规范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科学编制项目预算,引导相关部门严格执行与落实,控制运营成本,切实发挥预算的约束作用。结合施工企业资金运行特点,可探索建立资金集中管理机制,集中分配、有序调度资金资源,促使资金的使用效益得到提升。企业要进一步优化内部控制机制,引导全体人员树立风险意识,严格管控资金审查批准等各个环节,避免由某一部门、岗位人员全面掌控资金,切实降低资金运营风险。第二,合理筹集与配置资金。融资是资金运营的首要环节,近年来,建筑施工企业的融资难度显著增加。为防范与控制融资风险,建筑施工企业需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投资担保、长期借款等多样化方式。和短期借款相比,虽然长期借款具有更高的成本,但由于延长了偿还期限,能够降低企业承担的筹资风险,避免出现资金不足等问题。同时,施工企业结合自身情况,也可采用内部融资模式,增加企业可使用的现金流量。此外,为提升资金利用率,企业要尽量缩短垫资回收周期,减少借款成本和坏账损失。在投资环节,要深入研究项目的预期收益,向回报高、风险低的项目投入更多的资金,以便优化配置现金资源,提升闲置资金的使用率。第三,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如果建筑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过多,将会影响到资金的正常流动,甚至诱发资金风险。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逐步建设客户信用管理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详细记录、跟踪客户的信用状况,结合客户的信用等级选择对应的管理策略。定期计算应收账款回收率,编制应收账款管理表,依据应收账款的账龄及时联系付款方。部分款项存在坏账风险,施工企业要提前准备周转资金。

3.4 防范竣工风险

第一,提升结算人员的能力素质。竣工结算阶段的工作任务较为烦杂,如归集项目定额、整理各类资料等,对竣工结算人员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定期培训竣工结算人员,组织其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法律政策等,严格依据程序流程、制度规范等开展工作,避免出现相互推诿等问题。同时,要积极引进外部高素质专业人才,综合利用社会招聘、校园招聘等形式,为竣工结算队伍注入新鲜血液。第二,全面管控各经营阶段。建筑施工企业的竣工风险与投标风险、合同风险等其他阶段风险紧密联系,因此企业要构建全方位管控机制,切实消除和应对竣工风险。例如,在投标阶段,企业要严格核查审批手续、证件资料等,避免出现无证开工等情况;在施工阶段,要综合运用自检、专检、互检等方式,严格验收各类工程质量;在合同阶段,需做好合同追踪管理工作,详细记录、确认、审查合同变更内容与索赔条款;在竣工阶段,要及时开展验收工作,全面整理竣工验收需要的资料,顺利通过验收后,依据凭证资料规范编制竣工结算书。

4结语

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健康发展。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结合自身业务类型、发展现状等,全面识别生产经营中潜在的财务风险,结合各类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有效防范和应对风险问题,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杜锐.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的作用分析[J]. 中国科技投资,2022(17):53-55.

[2]张玉国. 谈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策略[J]. 今商圈,2022(18):141-144.

[3]崔福帅. 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及审计对策探讨[J]. 市场周刊,2023,36(5):159-152.

[4]邓峥宇. 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亮点,风险与应对措施[J]. 中国市场,2022(34):145-147.

[5]方天涯. 建筑施工企业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探讨[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12):171-173.

[6]张瑞军,张书芳. 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及风险防控研究[J]. 中国产经,2021(20):172-173.

[作者简介]曹志丹,男,河北石家庄人,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中级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建筑企业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措施
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难点及信息化解决方案
建筑施工安全成本及优化和控制
浅析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的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