恙虫病临床特征及并发器官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3-09-29 03:33:35宗小玲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5期
关键词:临床特征危险因素

宗小玲

【摘要】  目的    研讨恙虫病临床特征,并对并发器官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111例恙虫病患者进行研究,均于2017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根据患者有无器官損伤分为器官损伤组51例和非器官损伤组60例,对其临床特征和可能引起器官损伤的危险因素予以分析。结果    111例恙虫病患者多在9月、10月和11月发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寒畏、咳嗽、咳痰等,可有溃疡、皮疹和肝脾肿大等体征表现。从患者基本资料看,器官损伤组60岁以上者、发热超过13 d者数量更多,且C反应蛋白水平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恙虫病并发器官损伤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发热时间和C反应蛋白水平(P<0.05)。结论    恙虫病患者并发器官损伤受年龄、发热时间和C反应蛋白水平影响较大,应作为疾病预防与治疗重点,以降低发病风险,改善预后。

【关键词】  恙虫病;临床特征;器官损伤;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5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05-0052-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05.018

恙虫病属于急性传染性病变,也被称作丛林湿疹伤害,通常是由恙虫病东方体(恙虫病立克次体)导致,立克次体为革兰阴性菌的一种,属于G-原核生物,寄生于真核细胞,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接近于前者,以杆状或球状为主,多寄生于节肢动物,可传入人体,引起战壕热、斑疹伤寒等。人对恙虫病立克次体普遍易感,发病后免疫性较强,多为散发,外来人群进入疫区可导致流行,长江以南地区流行于6~8月份,为“夏季型”,长江以北流行于10~11月份,为“秋季型”[1-2]。该疾病主要传染源为带有疫源性疾病的野生动物,疾病在5~10月份为高发期,农民群体较为多发,发病后可有发热、焦痂、皮疹和肝脾淋巴结肿大等表现,疾病潜伏期在4~21 d之间,多为10~14 d,首周可出现发热症状,起病急,体温高,患者体温在38.5~41 ℃之间,最高可达42 ℃,以稽留热或弛张热为主,偶有寒战症状;同时伴随面色潮红、角膜充血等体征表现;皮疹多在发病3~6 d后出现,主要是充血性斑丘疹,3~7 d后逐渐消退,皮疹多为暗红色,按压后颜色变浅,主要出现在胸、背和肺部,可蔓延至四肢,较少出现在面部,也不在手掌和脚底出现。焦痂是恙虫病最有特征的表现之一,可出现在70%~98%的患者中,主要出现在气味重、潮湿和外露的部位;临床对该疾病进行诊断时,需要借助既往病史、查体出现焦痂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但焦痂症状缺乏特异性,实验室检查耗时长,费用高,特异性低,易出现误诊情况。患者若未得到及时处理,可进一步加重,导致急性肾衰竭、肾炎、胃肠道出血和脑膜炎等并发症,增加脏器损伤风险,甚至对生命安全构成威胁[3-4]。恙虫病患者发病早期及时治疗,可避免原有疾病进一步发展,累及其他组织器官,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因此,有必要对此病临床特征予以研讨,总结可能引起器官损伤的危险因素。本文以111例恙虫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征和并发器官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111例恙虫病患者纳入研究,均于2017年1月—2020年12月至阜宁县人民医院诊治,根据是否存在器官损伤分组。非器官损伤组60例,男27例,女33例,年龄22~79岁,平均年龄(55.12±3.56)岁,合并高血压12例,合并糖尿病7例,合并高血脂3例;器官损伤组51例,男24例,女27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50.24±4.12)岁,合并高血压14例,合并糖尿病8例,合并高血脂5例。诊断标准:患者满足《传染病学》[5]中相关标准:(1)病前有1~3周的露天野营、野外作业或草地坐卧史;(2)突发高热,且处于持续不退状态;(3)特异性焦痂或溃疡处淋巴结肿大,可有皮疹、淋巴结肿大情况;(4)外婓反应效价1∶160阳性,满足上述标准中的任何一条即可确诊。纳入标准:(1)确诊为恙虫病;(2)年龄在20岁以上;(3)合并器官损伤者有咳嗽、咳痰、气促与胸闷、丙氨酸转氨酶上升表现;(4)了解研究内容,主动参与。排除标准:(1)心、脑、肝肾等功能异常者;(2)合并恶性肿瘤者;(3)存在感染性病变者;(4)免疫系统紊乱者。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患者人口学信息(性别、年龄、居住环境、个人卫生习惯)、疾病信息(病灶分布、入院前发热时间、血钠、血钾、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合并症),并于患者入院次日晨起空腹状态下抽取3~5 mL静脉血,使用离心机离心处理,取上层清液存放于-80 ℃的条件下待测。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钾与血钠水平;对血液标本行抗凝处理后,通过Westergren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水平;使用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采用乳胶免疫扩散法测定C反应蛋白水平。

1.3    观察指标

1.3.1    恙虫病临床特征    从发病时间、症状表现、影像学检查方面对恙虫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

1.3.2    并发器官损伤的危险因素    对比非器官损伤组和器官损伤组性别、年龄、病灶分布、入院前发热时间、血钠、血钾、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居住环境、个人卫生习惯和合并症的差异,分析恙虫病并发器官损伤的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恙虫病临床特征    111例恙虫病患者中,发病时间集中在9月、10月和11月,患者例数分别为25例(22.52%)、42例(37.84%)和20例(18.02%);从临床症状来看,有发热症状108例,有畏寒症状35例,20例患者存在咳嗽、咳痰症状,15例患者有头痛症状,11例患者有肌肉酸痛症状,占比依次为97.30%,31.53%,18.02%,13.51%和9.91%;从患者体征和影像学结果来看,特异性溃疡/焦痂、皮疹、淋巴结肿大、脾脏肿大和肝脏肿大占比分别为60.36%(67/111)、49.55%(55/111)、30.63%(34/111)、7.21%(8/111)和5.41%(6/111)。

2.2    2组基础资料比较    器官损伤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者、入院前发热时间在13 d以上者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非器官损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3    多因素分析    恙虫病并发器官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发热时间和C反应蛋白(P<0.05),见表2。

3    讨论

恙虫病在感染性疾病中较为多发,为自然疫源性疾病,以恙螨为传播途径,鼠类为传染源,人为易感群体,既往以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为高发地区。恙虫病多见于夏秋两季,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特别是杂草丛生的平原区较为多发,农民、丛林工作者和地质勘测人员等从事野外活动者更容易出现此病[6,1]。

恙螨叮咬皮肤后,可先出现充血、水肿症状,形成小丘疹,产生水疱,进而出现坏死和出血表现,形成焦痂,可使得患者出现咳嗽、咳痰、皮疹等表现,也可引起脾脏淋巴结肿大、全身中毒症状,患者结膜充血。此病以全身小血管炎、血管周围炎和单核吞噬细胞增生为主要病理改变,使得实质性器官充血、水肿,细胞变性甚至是坏死,累及心脏时可使患者心率加快、心音减弱,严重时可伴随循环衰竭,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7-8]。

从本次研究可以看出,该地区恙虫病主要出现在9月、10月和11月,发热和畏寒为患者发病后的主要症状,体征表现主要是特异性溃疡/焦痂、皮疹。恙虫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症状典型性不足,溃疡和焦痂出现的位置比较隐蔽,经验不足或查体不够细致时,可出现误漏诊情况。一般来讲,恙虫病易与呼吸道感染混淆,原因在于发热患者多就诊于呼吸门诊,加上患者多合并肺炎、中性粒细胞上升情况,可影响医师诊断疾病的思路。对其误诊原因予以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9]:(1)此病可损害多个系统,表现复杂,焦痂或溃疡位置较为隐秘,不易察觉;(2)发热患者分诊不规范;(3)问诊与查体工作未能落到实处,未深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4)外斐反应阳性率不高,特异性不足。为减少疾病误诊情况的发生,应设立发热门诊,对患者分诊流程予以规范,同时对护理人员进行流行病学知识培训,在外斐反应中使用高质量试剂等。急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或肝功能损伤者,应警惕出现恙虫病,完善问诊与查体工作,出现溃疡或焦痂时即可确诊。

恙虫病累及不同脏器时,可导致相应的症状表现,中度性肝损害为最为常见的表现之一,主要是因为患者体内恙虫病立克次体死亡后可产生毒素,增加肝脏血管通透性,致肝细胞变性,引起小血管周围炎症,在此基础上出现肝细胞膜破裂和微循环障碍,进而对肝细胞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肝功能损害时,可伴随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上升和白蛋白水平下降,黄疸症状较少出现,且患者病程越长,白蛋白下降越明显。分析其原因是患者处于持续高热状态,消耗量大,能量摄入不足,加上肝功能影响,对蛋白质合成产生抑制作用。白蛋白水平减少时,可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甚至可导致血浆外渗,加重组织水肿程度,加上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增加脏器损伤风险。此外,机体对病原体的免疫反应也可导致肝功能受损。早期恙虫病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可使得原有疾病加重,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肺部损害、肾损害等,情况严重时可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恙虫病也可累及血液系统,以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下降为主要表现,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需进行深入探讨,确定其是否与伤寒存在相似的发病机制。血小板下降也是恙虫病所致脏器损伤的重要表现之一,主要是由巨噬细胞产生血小板的能力下降和毒素破坏血小板所致。恙虫病发生过程中也可累及肺部,进而引发相应的症状表现,以咳嗽为主,予以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炎症病变和胸腔积液,肺部病变多为渗出性,多出现在下肺部,可有片状、斑点状模糊影,伴随少量积液。胸部影像学改变以恙虫病立克次体产生的毒素所致过敏反应或肺部毛细血管炎,增加小血管通透性为病理基础。本文对患者合并器官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其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发热持续时间和C反应蛋白(P<0.05)。主要是因为恙虫病出现2周后为器官损伤阶段,可有心肌损伤、肺炎和肾衰竭等表现,若患者存在发热症状未能及时诊治,可引起器官损伤,使得患者免疫力下降,加重原有疾病[10]。C反应蛋白是判定感染性病变的重要指标,正常狀态下其水平较低,水平上升多见于微生物感染和细胞损伤状态下,在疾病发展和器官损伤时其表达水平较高[11]。为缓解恙虫病症状,降低脏器功能受损风险,临床医生应重视对患者的诊断,在此基础上予以科学规范的用药方案;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促使其以良好的心态应对治疗,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配合度;密切关注患者脏器损伤早期表现,综合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免脏器损伤程度加重。

总之,该地区恙虫病主要集中在9月、10月和11月,患者症状表现以发热、畏寒、焦痂与皮疹为主,合并器官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发热持续时间和C反应蛋白,应密切关注上述指标,予以相应的预防与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    王玉姣,闫冬明,李贵昌,等.北京市平谷区2008—2018年恙虫病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9,30(3):244-247.

[2]    郑海鹏,洪文昕,王建.广州地区157例恙虫病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9,14(16):74-75.

[3]    何恺,黄东升,安丽,等.云南省保山市2006—2016年恙虫病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9,30(1):87-90.

[4]    张育富,刘大鹏,褚宏亮.江苏省2008—2017年恙虫病流行特征和时空聚集性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9,30(3):237-243.

[5]    李兰娟,任红.传染病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8-19.

[6]    胡立芬,孔钦翔,岳程程,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与恙虫病患者免疫损伤的差异比较[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20,32(8):947-952.

[7]    梁敏锋.重症恙虫病致全身多脏器损害的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9,32(6):1424-1426.

[8]    李柏成,朱洁云,王霄玲,等.广西某医院2014—2018年恙虫病致急性肾损伤临床对照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9,23(9):1132-1136.

[9]    白宇,胡新华,白春发,等.云南省元阳县52例恙虫病病例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20,39(5):377-378.

[10]    张文良,甘海忠,吴飞.恙虫病临床特征及并发器官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20,20(4):130-133.

[11]    胡冬,王聯群.以全身皮疹为首发症状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恙虫病1例[J].江西医药,2020,55(1):61-62.

(收稿日期:2022-11-21)

猜你喜欢
临床特征危险因素
结直肠癌脑转移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
上海医药(2016年23期)2016-12-22 12:37:08
纵隔大B淋巴瘤22例临床分析
荨麻疹患者临床特征与护理干预探析
重症肺炎临床特征与治疗护理效果分析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因素的分析与探讨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41:50
产科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12:34
普通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29:29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保健指导
科技资讯(2016年19期)2016-11-15 10:33:36
嗜酸性粒细胞与慢性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特征的关系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