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耿磊,耿超
2017年我国颁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提升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推动了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的快速发展,各行业结合人工智能遍地开花[1]侯群,漆为民.产教融合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现代信息科技,2019(22):183-186.。2018年北京体育大学率先以“体育学”特色学科为基础,融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工科学科成立体育工程学院,开设智能体育工程专业,培养能在智能体育、体育大数据、互联网、计算机技术及其他电子技术等方面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高水平复合型体育科技人才[2]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工程学院简介[EB/OL].https://sse.bsu.edu.cn/yxgk/index.htm。
智能体育工程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作为人才输出重要基地的高等院校,对于开展智能体育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师资优势以及科研优势,因此本研究以吉林体育学院为例,探讨高等体育院校开展智能体育工程专业所应具备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为今后智能体育工程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如图1所示,从2018年的83.1亿美元到2022年飞速增长到276.5亿美元。这为我国智能体育工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为智能体育工程专业建设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对于智能体育领域,从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研究,但是由于当时体育产业的发展尚未上升到国家层面,进而一系列问题阻碍了其发展。2014年以来由于第3次人工智能浪潮兴起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智能体育的研究又开始活跃起来[3]郑芳,徐伟康.我国智能体育:兴起、发展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19.39(12):14-24.。目前人工智能已经融入体育的各个领域。在竞技体育领域,渗透于技战术分析、战术建模、赛事裁判、传播赛事、预测赛事结果、模拟训练等;在学校体育领域,智能体育馆、可穿戴设备等人工智能产品提高教学的科学性,高效性;在大众体育领域,人工智能可以让大众随时监控自身的健康状态和记录运动数据以及为大众健身提供了个性多样的体育健康管理服务,以及高效便捷的运动环境[4]杨楷芳,马苗,黄聪.智能体育工程发展综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21.31(3):1-7.。智能体育发展的迅猛形式迫切需要智能体育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来为智能体育领域进行服务以及促进智能体育的发展。
图1 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单位:亿美元)
自2018年以来国家对于智能体育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如图2,据《中国智能体育发展报告》中的统计,从2020年国家关于智能体育的政策文件数量急剧上升,在2022年高达5篇。科技创新是体育强国的重要战略支撑,要加快体育强国战略的推进就必须通过科技来驱动战略[5]鲍明晓,邱雪,吴卅,赵轶龙.关于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基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体育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02):1-6+16.。人工智能技术是当今时代最前沿的科技技术,对推动各项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新兴的人工智能产业能够为解决现有经济和社会问题创造良机,中国的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人工智能的参与,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与社会发展重构也迫切需要一批优秀的面向人工智能的“新工科”人才。而智能体育工程作为人工智能结合体育的新工科专业,将有利于体育强国的建设。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体育强国战略的驱动,为智能体育工程专业建设提供了可能性。
图2 智能体育政策变化折线图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高等院校本科专业备案发现(如图3)自2018年35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起,开设院校数量线性增长,短短4年间,具有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高达438所,人工智能专业建设的遍地开花为智能体育工程专业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智能体育工程想要长远的发展则离不开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推动。在人才储备方面,我国在体育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体育+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存在很大的缺口。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科研院存在对体育人工智能相关专业设置不足、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成熟等问题[6]曹宇,刘正.人工智能应用于体育的价值、困境与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18(11):31-35.。根据阳光高考网数据[7]阳光高考网.[EB/OL].https://gaokao.chsi.com.cn/zyk/zybk/ksyxPage?specId=4fd8hx7si7z3s9fo显示截止到2022年年底我国高等院校中开设智能体育工程专业的院校仅有北京体育大学。而智能体育工程专业人才的缺乏则突出了智能体育工程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图3 人工智能专业开设院校数量变化柱形图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是我国始终坚持的教育理念。在致力于完善智能体育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加快该领域发展的同时,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依然是首要的。在对智能体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时,不但要注重其专业知识的培养,同时还要注重其思想道德品质、思维创新能力、人格情感理念以及身体素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并且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不能仅仅去接受知识的学习,还应注重研发创新。新工科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改革,在人才培养时要注重“能力产出”的教育理念,才能符合国家大力倡导的新工科专业教育的要求[8]王津,周小兵,普园媛,等.面向能力产出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21(4):164-168.。智能体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时不仅应注重新工科专业所应具备的能力产出的教学理念还应具备常规教育要求的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够提高智能体育工程人才培养的质量。
智能体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层次方面,以本科教育为主,本科教育人才主要是针对于企业的人才需求,研究生层次的人才主要面向于智能体育工程专业的科研创新方向,针对的是智能体育工程实验室、科研所等方面所需的科研人才,这样分层次培养方式,能够很好的解决智能体育工程实业领域的人才需求,又能很好的促进该领域的创新可持续发展。在培养目标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掌握本专业的能力的同时,通过相关交叉学科知识的学习,培养其独自学习的能力进而达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的。致使该专业学生毕业之后不但能够从事智能体育工程的相关工作,还能够转向与之相近的大数据、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工作。
智能体育工程是一个跨学科融合的新学科,主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建构课程体系时,一是要注重以实践为核心,在课程实践设置方面分为科研和实习。高等体育院校可通过设置完善的科研立项培训指导体系、定期的竞赛活动、相应的奖励措施,来促使学生热爱科研,具备科学研究的精神、擅于创新、乐于实践的能力[9]成科扬,孟春运,詹永照.“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9(12):68-71+75.。此外从本科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将有助于提高研究生阶段学生的基础能力,从而更有助于智能体育工程领域的快速发展;二是高等体育高校应以自身优势为基础,融合其他智能体育工程所需其他专业课程组建基础课程体系。可以将自身较强的体育学知识与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相融合,进而构建出智能体育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体系。需要注意的是课程融合不能做成简单的课程叠加,要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水平。根据我国在智能体育工程专业师资力量缺乏的现状,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加强智能体育工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一是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在人工智能+体育这个领域,美国在对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居于世界首位[10]谷腾飞,张端鸿.英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牛津大学为例_谷腾飞[J].中国高校科技,2021(9):51-56.。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去引进美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人才来促进我国智能体育的建设;二是通过高校师资联合的方式。由于智能体育工程领域的专业人才不仅要具有计算机信息技术还需要相应的体育知识技能才能够将相关智能科学技术运用到体育运动当中去。也就意味着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中,要同时注重体育方面和人工智能工程技术方面的教师配备。因此可以通过体育院校与工科类大学合作培养,这样能够有效的解决师资力量问题,并且通过两个领域的融合更有助于智能体育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
有学者指出,我国高校人工智能专业教师虽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但是对于实践训练较为缺乏。并针对此提出高校引进具有一线实践经验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来作为企业教师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课的教授[11]孙兴威,宁亚楠,杨得成.基于OBE理念的地方本科院校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21.12(10):101-102+112.。因此在创设教学方式时,应加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从企业聘请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来高校培训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其次还应多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实习、参观。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专业的就业定位,以及更早的接触工作氛围。除此之外,具备完善硬件设施的双一流高校可以通过聘请企业教师到学校实验室为学生进行实际案例的操作讲授。而普通高校可以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签订人才共同培养,和人才输送协议,借助于企业的相关科技实验室来加强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高新技术更新换代极快,智能体育工程作为高新技术的一种,其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地改变,因此智能体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也应该在探索中不断对培养效果质量进行评价,进而进行不断地改革。根据前人所构建的从两个维度评判人才培养质量的体系[12]梁兆春.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研究[J].人事人才,2020.11.,学校可以通过成立相关评判组织部门来对毕业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以及与培养目标吻合程度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通过追踪调查毕业生实习或者工作的企事业单位对于毕业生的工作能力、专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调查;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向毕业生及其家长调查就业情况,待遇水平等。通过评价然后改革,再评价再改革这样不断循环的方式,来不断完善高等体育院校智能体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与时俱进的更新育人目标来贴合社会需求,持续改进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专业水平等,促使高等体育院校智能体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能够螺旋式上升。
根据上述在高等体育院校智能体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阐述,可以推出高等体育院校智能体育工程专业建设中需要相应的教学实验条件,以及相应的驱动项目发展环境。因此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通过财政拨款助力其智能体育工程实验及教学设施的建设,鼓励各行业协会以及各企业积极与高等体育院校进行对接,向高校提供实践操作支持,鼓励各科研所向高校开放实验室,或者与高校共建相应的实验室,除此之外,国家应创设该领域的科研项目,增加该领域的基金项目,助力智能体育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
在高校智能体与工程专业建设中,各高校之间应加强交流,各自分享成功经验,各高校可以向已开设智能体育工程专业的北京体育大学这种具有一定完善的课程模式及教学体系的高校进行学习交流。另外各高校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去选择国外的一些智能体育工程专业较强的院校进行访问交流。采用这种方式各高校能够相对高效率的完成本校的专业建设。并且通过互相的经验交流以及问题探讨将有利于智能体育工程专业建设的创新和体系不断完善。
目前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智能体育工程专业建设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基于国家及社会对于智能体育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在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智能体育工程人才培养的模式。通过研究得出智能体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且提出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来加强高等体育院校建设智能体育工程硬件以及科研能力,和高校之间应互相交流创办经验来推动智能体育工程专业建设。由于目前高校智能体育工程专业开设较少,因此本研究多为理论层面论证,今后可以在本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校该专业的学生培养实况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