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永祥
铺路
自古以来,住在拒马河两岸的人民,就以“交通闭塞,行路艰难”而著称。一座座高山峡谷,一条汹涌奔腾的拒马河,无情地阻挡着人们的脚步。
1959年初,拒马河边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沿着河滩中的驮运旧路,加以裁弯取直,起高垫低,开拓成4米宽的河滩道路。并加固了沿线的木便桥,使汽车能从张坊通到十渡,结束了“半年不能出山”的闭塞状态!
但由张坊到十渡,需十次涉渡拒马河方可到达。临时性木便桥,为了雨季不被冲走,只能秋后搭,入夏拆。一年中,两岸人民仍有5个多月的时间,不能相互往来,严重影响着山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1965年初,拒马河人民在一渡的片上村劈山开路,使张坊到十渡减少了两次跨河之苦!
然而,从一到十渡,仍需八渡拒马河。每年八座木桥的拆搭,不仅国家需要及时准备近千立方米的木材,而且成为这一地区人民的沉重负担。
为了解决人民无桥断路之苦,市区政府于1981年和1982年两年中,在拒马河上建成了8座永久性钢筋混凝土漫水桥。呈现出了“八虹跨拒马”的独特景观。1983年10月,又改建成了三级标准公路。
最让人称道的是,2009年10月,拒马河上又添了10座高架桥!
今天的拒马河,公路纵横交错,铁路穿越而过,两岸近百个自然村,村村通公路,过往车辆川流不息。
游山
拒马河的山,把中国的画家陶醉,使各方游人如痴。
为了振兴山区经济,拒马河两岸的人们充分利用了拒马河的山奇、野、雄、险、怪的独特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事业。加快了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步伐,为首都人民提供了新的游乐场所。
1978年,还在沉睡的拒马河山、水,被一些好奇的人们看中,他们被这块宝地吸引了。1980年,拒马河山终于正式开始接待游客,轰动了北京、天津、河北,迎来了渴望已久的拒马河热。
每天成千上万的游人潮涌而来,似从天降,京原铁路增加两列旅游专车,往返于永定门至十渡之间。永定门火车站增开了5个拒马河售票处,仍挤得水泄不通。一些高鼻梁、黄头发的洋人也到拒马河逗留。
拒马河一扫过去寂静之气,山上山下、沟里沟外,河里岸边、车站路上,到处是喧嚣的人群,到处是人欢马叫。装上花布棚的马车、小驴儿车川流不息,一排就是几里地,驮客的马匹成群结队为游客服务。茶棚、饭铺、家庭旅馆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路两旁出售土特产品的小摊儿望不到头,应有尽有,农民们笑逐颜开,心里乐开了花。旅游市场涉及30多个村,投入旅游市场活动的农民达1万人。
1984年,最先想起赚旅游钱的七渡村老隗家,拴起毛驴车,腾出了房间,天天到车站招引游客。“去我家住吧,包吃、包住、包马车、包导游,包您满意。”“去我家吧,夫妻有单间。吃风味有野鸡、野兔…… ”这一年,他家收入两千多元。1986年,他家又买了一匹大白马,儿子天天接送游客,一天最多赚到七八十元,老伴儿把煮好的鸡蛋、老玉米在路边出售。老隗一家成了名副其实的旅游专业户。昔日的“土刨子”实现了他们多年的愿望。他逢人便讲:“旅游使拒马河两岸的人民致了富,翻了身。”现在七渡村家家开展旅游服务,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
据统计,从1989年至今年30多年间,拒马河共接待游客上亿人次,社会经济效益连年递增。
水音
侧耳聆听,哗哗的拒马河水在奔腾。
拒马河穿越河北,流过太行山,进入京郊房山。在这里,曲折九回的拒马河,绕山奔泻、清澈透底。每拐一道弯就是一块开阔的河滩,每块河滩上坐落着一个村庄,每个村庄以村为名,从张坊一直到十渡。
解放前,拒马河两岸人民饱受河水冲击之苦,别说发电,连点煤油灯用油都接不上。解放以后,在党的领导下,拒马河两岸的人民有能力根治这条害河了。他们治荒滩,修建水泵站,巨龙被征服了,开始为人民造福。
1977年春天,七渡村首开第一仗,在拒马河上建成了第一座水电站,它像一颗夜明珠照亮了山川,照亮了山区人民的心。电站发出的光对世世代代用煤油燈照明的山民来说,其新奇不亚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他们纷纷塞上一管旱烟,凑到灯泡上去点燃,可那灯泡摸摸是热的,看看是亮的,却怎么也点不着。而且不用加油,亮上3天3夜仍不会熄灭。山民们的眼睛湿润了,心更加热了,劲儿也更大了。从此,冷落的拒马河沸腾了,灰暗的谷底闪亮了,一颗颗不落的夜明珠纷纷从这里升了起来。
到1985年,拒马河人民在两岸相继兴建了16座水电站,装机32台,总容量4910千瓦,累计发电1亿多千瓦时,总收入近千万元。滔滔的拒马河水,如今成了当地人民的命根子,一座座小水电站的建成,改变了两岸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给拒马河人民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你瞧,清清的河水被引上了高山,滋润着块块梯田,浇灌着片片果园,靠天吃饭已经成为历史。场院上毛驴拉碌碡的现象不见了。听吧!电闸一合,那一台台脱粒机、扬场机的轰鸣,就好像奏出现代化的交响曲。
是啊,小水电给山区人民带来的好处,真好像拒马河畔的山峰一峰更比一峰高,数也数不清!
更让人惊喜的是,拒马河人已经认识到了拒马河水是一盆儿宝水,正在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
1984年以来,在市、区水利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又是七渡村打头阵,在村边挖坑、筑墙、引水,建成了流水养鱼池。吃惯了拒马河自生自长鱼的拒马河人,谁都不相信人工能把鱼养好。可经过饲养试验,到头来六七斤重的活鲤鱼从鱼池里捞了出来,从而告诉人们,拒马河流水养鱼成功了。且肉质鲜美,无污染,无泥腥味,并被誉为健康食品闻名首都,北京一些大饭店点名要拒马河的鱼。
现在,拒马河有养鱼专业户近百个,水面近千亩,养殖品种达20多个。让人惊奇的是俄罗斯鲟鱼游到了拒马河畔,许多村户户开办了流水养殖鲟鱼特种项目。
“百里鲟鱼养殖一条沟”是拒马河人又一得意之作,他们率先引进了鲟鱼养殖,并举办了首届流水养鱼烹饪邀请赛。
“吃农家饭、住農家院、观光采摘、垂钓烧烤”已成为拒马河又一旅游热点,使拒马河形成了一业带动百业兴的好局面!
果香
拒马河的山清水秀,可更让人陶醉的还是那些成熟的果儿,红澄澄的柿子,粉红清脆的桃,圆溜溜的大红枣,还有那满山清香的花椒。秋后的拒马河,漫山遍野压弯枝头的果实,好像在向您招手致意。
拒马河有“椒乡”之美名。花椒远销全国各地,拒马河的大红袍花椒,色泽鲜艳,麻香味浓。花椒主要用作调料,椒红可整用,焌锅儿做菜,炖鱼炖肉等风味犹佳;整椒红可袋装,放入衣物、米袋或书柜内,香气宜人、驱虫防蛀;花椒籽可榨油、清香适口;花椒叶与豆角、黄瓜、辣椒等腌菜,风味别具一格;花椒树枝可做手杖,风湿患者用之,可减轻病痛。花椒处处是宝,处处为拒马河边的人民做着贡献。
拒马河的柿子是北京磨盘柿的重要产地之一。十渡的柿子靠蒂部有盘座如盖,形如有盖的瓦盒,故称“盖柿”。又由于果实腰部有一道沟,似磨豆腐的磨盘,故又称“磨盘柿”。十渡柿子,果肉橙红,个大无核,一般每个重200克左右,大者一个达500克。柿子含有大量维生素、苹果酸、木糖醇等营养成分,且还有药膳价值。
现在,到拒马河游玩的城里人,不光是游山玩水,还有想尝鲜儿的愿望。他们看到拒马河一年一变样,心情是那样高兴。他们来到树下,吃上几个烘柿,摘上几把大枣儿,把花椒装进口袋里坐车让人家闻味儿都感到自豪。
菜甜
拒马河的山民换了脑筋,把野菜当成“黄金”。旧社会,靠挖野菜生存的拒马河人,已摆脱了野菜果腹的历史,如今又兴起一股挖野菜热。许多农民抄起小锄头,背上小背篓,满山遍地东寻西找。今天,野菜也成了宝贝。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里人到拒马河旅游,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营养价值观念在不断提高,药膳、保健食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拒马河人把野菜端上饭桌,出乎意料,吃惯了精米细面、鸡鸭鱼肉的城里人,居然特别欢迎,并且还列出许多野菜,还是防病、治病的良药。纯朴的山里人这才发现,原本一钱不值的东西也能赚钱呢?于是家家旅馆、饭店纷纷效仿。
拒马河边的山野菜种类繁多,味道各有特色。山菜主要有野茼蒿、胡蔓青、椴叶、山菜、木嫩芽、山榆叶、霸王,等等。均在春季和初夏季采食。这些山菜生长在山涧、荒山、野岭之中,是拒马河人尤为喜食的山菜,拒马河的野菜遍地都是。刺儿菜、苦菜、车前草、马齿苋、蒲公英,等等。均有其明显的药膳功能。
鸟园
走在拒马河边,时不时会看到一些不知名的鸟在河里玩耍,更有许多摄影爱好者在等待拍摄!
在十渡拒马河发现的国家珍稀鸟类黑鹳,成为国内重大新闻。
黑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是一种体态优美,体色鲜明的大型涉禽,喜欢栖息于河流沿岸。全国只有一千只左右,北京周边也只有近百只,在拒马河发现实属罕见。此外,在拒马河流域还发现震旦鸦雀。震旦鸦雀,为中国独有,是一种体型长约18厘米的中型鸦雀,数量稀少,是全球性濒危鸟类,已被列入国际鸟类红皮书,被称为“鸟类大熊猫”。
近几年,十渡拒马河人民,把绿水青山看成是金山银山。努力改变生态环境,对拒马河河道进行了清淤整理,对影响鸟类繁衍生息的娱乐项目全部取消。通过绿化和湿地保护,促进生态平衡。现在拒马河流域出现了许多少有的鸟类:绿头鸭、翘嘴麻鸭、针尾鸭、鸳鸯、苍鹰、凤头麦鸡、大斑啄木鸟、灰头绿啄木鸟、四声杜鹃、珠颈斑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