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亮
5月30日,随着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与景海鹏、朱杨柱一起“飞天”的85后桂海潮,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近视眼也能当航天员?”“这小伙子好年轻啊,什么来头?”桂海潮还真不简单,36岁的他已经是博士生导师,这次又成为了中国首位载荷专家、第一个叩问苍穹的“眼镜哥”!从山里娃到航天英雄,他是如何完成人生飞跃的?
山村学霸梦想“飞天”,31岁成北航博导
“同学们,课程暂停一下,我要去一趟太空。”2023年5月,身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年教授、博士生导师的桂海潮,在讲台上微笑着叮嘱他的学生,“论文记得按时交,我会在天上盯着你们,出差回来咱再聚。”班上的同学们听了一片哄笑,对幽默的老师报以热烈掌声。
在“北航”学生们眼中,益师益友的桂海潮很了不起。大家自豪地说,桂教授的学问像天一样高!这位从深山里走出的“学霸”能成为飞天英雄,今后必将激励更多的航天学子发奋图强。
1986年,桂海潮出生在云南保山姚关镇一个山村。这里是“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山路蜿蜒,桂海潮去一趟县城要翻山越岭20公里。
正因为梦想走出深山,改变祖祖辈辈土里刨食的命运,桂海潮从小就学习努力,肯吃苦。从姚关中心小学、姚关镇中学毕业后,成绩优异的他又考上了施甸县一高。桂海潮从小到大没上过课外辅导班,却一直是那种“拿奖拿到手软的学生”。
身为家中长子,桂海潮以身作则给弟弟妹妹“打好了样”,还经常辅导他们的功课。弟弟桂海益说:“父母都是农民,在学习方面帮不上我们,但他们和哥哥一样,都要求我和妹妹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学习成绩优异的桂海潮,农忙时还主动帮父母下田出力流汗,他一直是弟弟妹妹的榜样。
桂海潮性格开朗,富有集体精神。学校组织春游时,老师在路边买了半蛇皮袋水果,他急忙扛起来找到溪水,帮大家清洗干净;班里打扫卫生时,桂海潮也总是冲在前面,并含笑对同学说:“生命在于运动,为了我们整洁的‘家园,干起来吧!”
2003年,当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杨利伟成为“中国飞天第一人”时,17岁的桂海潮刚升入高二。从校园广播里听到这个消息后,他非常振奋。“祖国真牛,都可以载人上太空了!”桂海潮向同学感叹说,如果将来他们也能像杨利伟那样,该多好啊。
此后桂海潮看了很多相关视频和书籍,还有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传记,对航天专业越来越感兴趣。2005年参加高考时,他的第一志愿就报了“北航”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并以全县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
来到北京读本科的桂海潮,不光在学习上名列前茅,还特别喜欢体育运动:长跑、游泳、骑着自行车去京郊游玩……他说这样在增强体质的同时,也能磨炼意志。2008年,桂海潮又积极报名成为了北京奥运会志愿者。
桂海潮还喜欢书法,爱好练字,每天睡前他都会用软笔写一篇日记。“在北航读书那几年,我经常会梦见自己驾驶飞船,穿越在各个小行星之间……”桂海潮说,他的日记本上记满了这种梦境,并渴望有朝一日能美梦成真!
本科毕业后,表现优异的桂海潮被保送读研,并提前攻读了博士。2014年获得北航工学博士学位后,他又赴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近20篇SCI学术论文,成绩斐然。
3年后,当桂海潮带着丰硕的学术成果归来,国内多所名校纷纷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但他最终选择回到了母校,成为北航的一名副教授。
桂海潮治学严谨,也很关心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和大家平等相处。他带的一些本科生、硕士生,一旦在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和烦心事,也会向桂教授倾诉。一位航天硕士讲述说:“母亲刚去世那几个月,我心情低落。有一天下雨了,桂老师撑着伞搂住我的肩膀,叫我一起去吃饭,感觉像哥们儿一样。”
2018年,31岁的桂海潮担任了博士生导师。正当他准备在学术领域大展拳脚时,却迎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飞天”机会:他所在的宇航学院召开大会,宣布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国家开始招募第三批航天员了!
挺过3年“魔鬼训练”,成为神舟十六航天员
院长介绍说,这次选拔的航天员跟以往不同,共分为三种类型: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后两项英才要从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选拔。
听到这一消息,桂海潮心潮澎湃。作为“学院派”,他知道自己当不了航天驾驶员,但成为“载荷专家”还是有希望的。因为载荷专家可以不是职业航天员,一般从科學家、工程技术人才中挑选。载荷专家主要是在空间站或航天飞行器上,从事一些科研和实验工作。
桂海潮在北航任教期间,曾带着学生开展过“空间站舱内服务机器人”等研究课题,并做出了成果。“要是能把我们的科研工作搬到太空去,那太有意义了!我得报名试一试,把这么多年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桂海潮激动地向院长汇报着,第一时间报名参选了载人飞船的载荷专家。
航天员的选拔极其严苛。但从北航的“学霸”到年轻博导,桂海潮在十多年的专业学习中,早已夯实了学术基础。再加上他勤于锻炼身体,拥有一般知识分子不具备的过硬体魄,这就形成了竞争优势。经过重重筛选,桂海潮最终一路“过关斩将”,从2500名候选对象中脱颖而出!将以载荷专家的身份,加入我国第三批航天员训练队伍。
但在此后近3年的时间里,桂海潮要经受8大类、200多项科目的严格苦训,其间一旦通不过考核,他将错失“上天”圆梦的良机!
在其中一项“离心机训练”中,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要承受住8G的过载,才算达标。而一般人只能承受6G左右的过载,超过这个数值便会感觉到剧烈的恶心、耳鸣、眩晕。
“承受8G的过载是什么概念呢?形象地讲,相当于8个你自身的重量压在身上。”桂海潮说,做训练时他们的脸会变形,胸部感觉到极度的压迫,从而变得呼吸困难,“眼泪也会不由自主地往外流,根本控制不住。”
值得敬佩的是,每次进行离心机训练时,桂海潮他们的手边都有一个红色按钮,一旦觉得自己挺不下去了,按下去就可以停止训练。但自中国航天员大队1998年成立以来,20多年过去了,始终没一个航天员按下过这个按钮。桂海潮说:“在我心中,这个按钮是根本不存在的,想都不能去想它。这就是一种信念、一种意志吧。”
他们还有一项“模拟失重水槽训练”,航天员要穿戴120多公斤装备入水,长达5小时不间断训练。每一次的体能消耗,超过跑完了一趟“全马”,训练结束体重能降一两公斤。“练完了之后,吃饭拿筷子的手都在抖。”桂海潮说。
而这些只是他们训练的“冰山一角”,此外还有转椅训练、抗压训练、心理训练……“我们还要在狭小密闭的模拟隔离舱内,经受抗疲劳、抗寂寞的考验,72小时连续工作,不能睡觉,不能离开。”桂海潮笑称,这些项目对一般人来说“都很魔鬼的”!
比起上述室内訓练,“野外生存训练”则充满了挑战和乐趣。2019年夏天,桂海潮他们在巴丹吉林沙漠进行训练。晚上他负责值班,监测环境温度、湿度和风速后,躺在沙漠里看繁星点点的夜空。
“当时我不禁想到,17岁那年的一个夏夜,我躺在山村老家的房顶上,幻想着将来能成为杨利伟那样的飞天英雄。当时航天员对我来说既神秘又遥远,而如今的自己,很可能就要在不远的将来,飞向那片深邃星空了……”桂海潮不禁感慨,人生真的很奇妙。“只要肯努力,你的未来超乎你想象!”
经历几天几夜的沙漠训练后,这天早上,桂海潮他们收拾行装,负重数十公斤,准备在茫茫大漠中徒步行走十多里路,到达宿营地。可不巧的是,他的鞋底在半路上脱落了!
事实上在前一天,桂海潮的另一只鞋底就已经脱落,当时他利用有限的救生物品——军刀当针扎孔,降落伞绳当线,硬把鞋底缝上了。没想到在这关头,另一只鞋底也宣告罢工。桂海潮只能穿着“张开大嘴”的鞋,强忍着滚烫的沙子钻进脚底的灼痛感,一走就是两个多小时。
“回到营地后,我全身已经被汗水湿透,头发里的沙子怎么也洗不干净。吃了口西瓜,发现那才是世界上最凉甜的瓜!这就叫先苦后甜。”
2022年6月,桂海潮终于完成了全部训练考核,被确定执行神舟十六号任务!得到消息,他激动得一夜难眠。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由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人组成。拥有少将军衔的景海鹏,之前已有过两次“飞天”经历,这次担任神舟十六载人飞船的指令长;空气动力学专业博士后朱杨柱,是飞行工程师;全组唯一的“眼镜哥”桂海潮,则是中国第一位载荷专家!
“眼镜哥”叩问苍穹,家乡父老沸腾了
2023年5月底,当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名单对外公布后,36岁的桂海潮首次亮相,立刻引发热议:航天员也可以戴眼镜了?
关于这个问题,杨利伟此前就介绍说:随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航天员任务不同,选拔标准也不同。视力方面,高度近视不符合条件,但像桂海潮这样的低度近视是可以的。神舟十六号发射太空后,他主要负责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
能和前辈景海鹏一起执行任务,桂海潮感到很幸运。2008年,当景海鹏执行“神舟七号”飞行任务时,桂海潮还是一名大四学生。那时,他对景海鹏只能深深仰望!“没想到若干年后,自己竟然能和飞天英雄共同执行任务。”一朝圆梦的桂海潮,内心激动不已。
5月30日8:50分,桂海潮率先进入神舟十六号飞行舱,并转身向欢送人群和中外记者们热情挥手。随后景海鹏、朱杨柱入舱。9点31分,搭载着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直冲云霄!
升空过程中,航天员们难掩激动之情:“感觉良好!”“非常平稳!”完成了飞天“首秀”的桂海潮还说:“坐火箭太爽了!”
随着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桂海潮的家乡——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也是一片沸腾!30日凌晨6点,村委会就提前布置好了场地。一大早,村里的乡亲们就赶到桂海潮家的小院中,等待观看直播。
村民们都在谈论,没想到这个曾经黑瘦的邻家男孩,转眼就成为了代表祖国出征的航天英雄!言语间充满了自豪。当看到神舟十六号发射成功,几十名男女村民挥舞着手中的小国旗,一片欢呼!桂海潮的家人更是激动得眼圈通红。
而在桂海潮曾经的母校——施甸县一中和三中,也组织了学生集中观看直播。桂海潮能叩问苍穹,带给这座小城的不仅仅是荣光。“我感到非常振奋,海潮学长让我们明白了,只要努力学习,山里娃也是可以遨游太空的!我们要全力决胜高考,像学长那样为自己的梦想拼搏!”施甸一中的学生说。
而在北航校园,同学们也紧盯在屏幕关注着火箭发射,并为桂老师加油:“祝我导圆满完成任务!”“出征顺利!圆满凯旋!”
桂海潮在北航任教以来,共指导了1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其中有3名已经顺利毕业。目前,他门下还有3名博士和4名硕士生。想到桂老师将要把同学们的科学实验带上太空去做,大家都表示“很激动、很骄傲!”
桂海潮在生活中是个乐观幽默,又十分谦逊的人,对待科研工作非常严谨务实。面对自己不懂的学术问题,他喜欢刨根问底,经常跟学生说:“这个难题你们搞懂了之后,一定记得教教我。”硕士生陈子龙讲起刚入学北航的时候,桂老师给了他许多体贴入微的帮助:包括校园里的小卖铺、打印店、食堂,都一一带着他熟悉新环境。
看到桂老师成功飞向太空,陈子龙很受触动:“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越来越成熟,同学们都看得摩拳擦掌,纷纷期待有朝一日自己能‘太空出差!我想,将来普通人也一定会有圆梦太空的机会!”
5月30日中午,神舟十六号在太空遨游数小时后,在中国空间期盼已久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了“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同仁入驻“天宫”。在这激动人心的“太空会师”背后,是“千人一枚箭、万人一杆枪”的协同攻关,汇聚了数以万计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奋斗。
随着神舟十六抵达中国空间站,并与之完成对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将于近日返回地球。俄罗斯航天专家称:“神舟十六的成功发射,使人类同时在太空的人数破了纪录,中国了不起!”
据悉,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将在太空驻留5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载荷在轨试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进行舱外载荷安装及空间站维护维修等任务,计划于今年11月返回地面。
与此同时,我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也已经全面启动,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相信越来越多像桂海潮这样的年轻英才,会拥有“飞天”机遇,代表着国家前沿科技力量叩问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