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风雅:古代的保密文化

2023-09-28 05:19刘中才
现代商业银行·财富生活 2023年7期
关键词:保密工作密文保密

刘中才

“不该说的不要说”是现代人在工作生活中惯常提及的口头禅,虽然通俗易懂,却从侧面反映出言多必失的问题。从古至今,祸从口出的事例屡见不鲜,因而,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格外重视保密工作,并将其作为制度体系纳入上层建筑之中。

成书于西周时期的《易经?系辞传上》中有这样一句话:“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说的是国君、朝臣为人处世需谨言慎行,不可造次。《韩非子·说难》也言:“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意在表明事情因保密而成功,谈话因泄密而失败。由此可见,2000多年以前,古人在言行举止上已经初具保密意识。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何做好公文保密工作,古人也是极尽创新之能事,形成了样态丰富的保密措施,为今人提供了诸多实践性的科学借鉴。

据史料记载,中国的保密文化最早可追溯至夏商时期。夏朝在宫廷议事机构中专门设有掌管记事典志和册籍的太史令,负责重要公文的典藏,这也是古代社会保密工作的源头。但夏朝的国家机构相对简易,对国家密文的管理仅止于此。商朝时,在太史掌管公文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设立守藏史专责管理国家档案和公务文书。一些重要机密性文件悉数收放于王室宗庙,并委派捕吏加以守护,非王室贵族一律不得近前。这说明,夏商时期的密文管理带有很强的血统性,君权至上的官本位色彩较为浓厚。

进入西周,公文管理日趋完善。《周礼》记载“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禁令”,便是一个符合史事的证据。在档案管理制度上,周朝不仅设立天府作为中央档案管理机构,周天子在沿袭商朝制度的同时,还发明出以防泄密的安全封泥。西周末期,专门从事典志管理的史官在泥质封泥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形成了以锡金属为主要原材料的软质金属封缄。软质金属封缄克服了封泥的易碎性,又因其延展性较好,可将封缄的外形变化作为泄密的依据之一,成为封存密文的主要方式。

夏商周三朝虽然已有公文保密雏形,但保密方式单一,尚未建立同保密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密文传递过程中时有泄密情况发生。夏商时期刑律严苛,凡逆国君之意者动辄以腰斩、车裂等方式处以极刑,但对于泄密者却鲜有用极刑处置,这也说明当时对保密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后在全国统一文字,在加强保密管理上,秦首开公文泄密者绳之以法的先例,从法律上对公文保密做了规定,并对窃密公文、删减篡改者皆以死罪论处。《商君书》中:“有善发禁室印,及入禁室视禁法令,及禁剟一字以上,罪皆死不赦”,这使得秦朝成为历朝历代公文保密管理的典范。

秦朝以后的汉朝,承前人之遗风,不仅建立了公文保密律法和较为完整的文书处理办法,而且对公文的保密级别进行了界定,首创公文密级管理制度,这是现代密件公文定密的雏形。

东汉末年,内戚外乱使秦汉由盛转衰,群雄逐鹿,纷争四起,为保证信源畅通,各势力均设专职情报使者,这些使者很大一部分兼有密文传送的职责。统治者根据政治斗争的需要,空前重视公文保密。曹操为防止机密要闻泄露,曾委派手下护卫将绝密文件藏于石室中。

自唐朝以来,社会安定,物资丰盈,中央及地方政府各级官员在享受朝廷俸禄之际均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文化建设。在这其中,保密工作被提上议事日程。唐朝在借鉴历代公文保密优缺点的基础上,设立档案保密管理法。《唐律疏议》中规定:“诸盗制书者,徒二年。官文书,杖一百。”此外,对密文及涉密档案在印制、收发过程出现的泄密、延误现象均有相应惩处措施。

唐朝以前公文保密均以法律的权威形成约束力,迫使手握密文的官员不敢逾越红线。唐朝的公文保密工作虽然可圈可点,但相比于宋朝,则略逊一筹。众所周知,宋朝作为中国古代史中经济文化的高峰时期,其所制定、施行的各项制度都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044年前后,北宋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密码”用于军事数字密码保密技术。据《武经总要》记载,“字验”是宋朝传递情报的密码,将各种情报内容,比如被贼围、将士叛等内容归纳为40项,编成40条短语,分别编码。将领带兵出发前,指挥部门与其约定一首40字(无重复)的五言律诗作为解码密钥,诗中的每一字都对应一条短语,在战斗中,前后方就用该密码本进行通讯。这项发明打破了以往的简易保密技术手段,在军事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元明两代基本沿用了唐宋模式,元朝规定凡盗窃文书或擅自改动文书者,以杖刑或笞刑罚之。明朝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宦官干政泛滥,窃密现象严重,为此明朝设立内阁以保证对“密旨”的传达。凡泄密官员处以死刑,妻、子流放边疆。

清朝作为封建社会的最后一脉,集历代之大成,保密工作日渐臻于完善。特别是在雍正朝设立的密折制度,按照密级分成秘密、机密、绝密,实现了完整的定密制度。嘉庆时,军机处作为密文呈奏的核心机关,要求绝密文件需由军机大臣转皇帝密旨后再由章京承办,内阁发出的密件,必须由六部下属的相关机构编号登记。

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古人不仅有很强的保密意识,而且在探索保密手段和保密法规的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形成各自与众不同的保密措施。古人的保密意识之强、保密方式之新颖,为今人做好保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智力支撑,尤其是在信息泛化的新媒体时代,秘而不宣当是保密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这不仅关乎一个国家的安全发展,也与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猜你喜欢
保密工作密文保密
一种针对格基后量子密码的能量侧信道分析框架
多措并举筑牢安全保密防线
一种支持动态更新的可排名密文搜索方案
基于模糊数学的通信网络密文信息差错恢复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征稿函
夯实保密管理基础,提升保密工作水平的路径探索
探索保密工作信息化路径
浅谈信息化条件下的地理信息保密工作
论中国共产党的保密观
云存储中支持词频和用户喜好的密文模糊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