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琪 汪 蓝
澳门科技大学
澳门土生葡人具有双重文化,在语言、文学、习俗、艺术、建筑等方面都体现了欧亚文化的共存与融合,其中家具设计可以反映其居住习惯、空间审美及宗教信仰等。澳门回归祖国后,许多家具设计逐渐趋于汉化,其审美也随着时代的推进而发生改变,传统的葡式家具已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从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出发,调研了昔日葡式家具设计,如在龙环葡韵建筑群、永乐村、岗顶花村、白宫、贾梅士花园住宅及澳门博物馆、海事博物馆、陆军俱乐部等文化遗产建筑中,以及在电影《大辫子的诱惑》、书籍《爱情与小脚趾》等中获取了大量图片及文字资料,总结出餐桌、餐椅、餐柜这三种家居创新方法的建构,分别是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情景故事法。
因子分析法是利用降维的思想,从研究原始变量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如根据研究的创意方向选取原始变量,并对原始变量进行标准化设计,从而利用得到的具象因子设计出符合其文化特征的作品。
层次分析法(AHP)是由美国运筹学家Saaty 于20 世纪70 年代提出的一种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从物境、情境、意境三个层次提取家具设计的特征和属性,定量分析不同特征和属性的相关喜爱程度和必要程度的差异,进而开发出多层次、深层次的创意作品。
情景故事法是以使用者为主体,将使用者与所研究的文化故事、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实际生活中的使用场景为情景,从而确定作品的设计构想与主题,促进使用者对所研究文化的了解,使作品在满足使用者需求的同时,也将所研究文化的独特魅力传递出去。
深入了解葡式家具的材料、加工工艺、功能、装饰纹样及整体造型等,进而采用视觉元素的提取、归纳、重构等设计手段抽象地演绎新的家具造型、新的功能、新的搭配关系,并将新的材料及现代化的加工方法应用于中葡元素交融的现代家具设计。
从葡式家具中可以提取出大量有意思的装饰元素,并且每一种装饰元素都有着来历与故事。将这些装饰元素进行归纳、整理,便可以打破空间和时间的禁锢,为下一步的创新设计提供丰富的设计资源。
重构可以在不同的元素中寻找多样化的组合关系,从而激发潜能与创意,带来设计灵感。通过分解大量的葡式家具的造型元素,可以得到更多更小的线条与框架,将这些线条与框架重新组合与拓展,从而呈现出新的且具有现代感的家具造型。
将葡式家具中的设计元素提取并进行抽象化重构,结合现代材料、加工技术,为葡式家具的形式带来更多新的可能性,同时能更好地传递澳门土生文化,使新葡式家具的功能与美观并存,不断探索土生文化的表现形式,提升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知名度”,旨在通过家具讲述澳门独有的土生族群的故事。
澳门土生葡人的饮食文化拥有独特且多元的饮食文化,土生葡菜历经四百余年欧亚文化的碰撞交融,采取欧洲、南美、印度、东南亚、中国的材料和食谱,将各种风味融会贯通,每个家庭的菜谱都不尽相同。饭厅是他们交流最多的场所,餐桌上保留着家人们的味觉记忆,餐椅可以让人卸下疲惫,慵懒倚靠,餐柜可以将他们喜爱的餐具有条理地储存及展示。
基于澳门土生葡人的饮食文化,本设计选择了以饭厅为主题的系列家具,包含一张餐桌、四把餐椅和一个餐边柜。将传统的中葡元素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提取与重构,在“取”与“舍”中找到平衡,在传承的基础上使其造型语言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与审美中。此系列家具的纹样元素选取了在土生葡人家中高频率出现的中式回形纹、中式缠枝纹、中式海棠纹、葡式贝壳纹、葡式卷草纹等;造型元素选取了中式榫卯结构、中式建筑飞檐结构,明式内收马蹄足、中式上下正负立水板、葡式波浪形弯腿、葡式框架结构等。
图1 餐桌效果图
1.桌面嵌入葡式花砖
餐桌采用葡式传统大气的大方桌,选自澳门市政厅墙面的葡萄牙经典花砖嵌入餐桌的中心区域。从造型维度分析,采用斜拼方式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纹样的完整性;在传统青花色基础上增加了一抹靓丽的黄色,使餐桌更加现代时尚。从功能维度分析,瓷砖不仅可以装饰台面,而且易清洗、防烫;台面四周对榆木材质进行上下圆角处理,能提升使用舒适感。
2.立水板的榫卯结构
餐桌立水板打破固有常规,巧妙地应用中式古典建筑轮廓,形成了有节奏的正负形折线,既是视觉的灵动,也是安全的防护。餐桌左右两侧同样采用中式古建筑的飞檐式立水板,即中间区域与桌面榫卯固定,两侧立水板延续了悬浮设计理念,增加了间隙与灵动感,提升了餐桌的稳固性与耐用性。立水板的中心雕刻有葡式贝壳纹,寓意财源广进;衬托葡式卷草纹,寓意生生不息;两侧点缀的中式回形纹,寓意平安回家;侧面立水板上的中式缠枝纹,寓意万寿无疆;丰富的纹饰使得浮雕工艺更立体,更富有层次感。
3.葡式桌腿与马蹄足
桌腿的灵感来自葡式弧弯桌腿,双S 形曲线是此餐桌的亮点,与立水板交错的流线型波纹从密到疏,可令视觉更好地聚焦于立水板与榫卯飞檐设计。桌腿斜榫入槽,相较直腿更具现代感与雕塑感,若桌腿刚健遒劲则马蹄足强而有力,若桌腿柔软细腻则马蹄足文气秀美,此流线型桌腿的刚柔并济,搭配数次调整的明式内收马蹄足,达到了视觉上的和谐及结构上的稳固。
图2 餐椅效果图
1.椅背斜度的出现
此餐椅在明式圈椅和坤椅的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调整。向后倾斜6 °的S 形座椅靠背更好地贴合人体,倚靠更为舒适,中式海棠花透空装点椅背,具有秀丽精致的岭南特色;仅保留一半长度的C 形扶手椅圈,既可以放松地将手臂搭在椅圈上,又方便出入座位,这种简化的圈形扶手相较于传统圈椅更加轻巧灵便,少占空间。
2.坐面软垫的运用
椅子是与人体接触最紧密的家具,各种尺寸均要符合人体工学。椅子坐垫向上倾斜2 °,人体可更好地与座面贴合;前宽后窄的梯形座面受到中式坤椅的启发,从视觉上相较正方形少了些许笨重感;座位上嵌入的软椅垫,可将椅面与椅子分离出来,一面为木面,一面为布艺软包面,可正反两面使用,即天凉用布面、天热用木面,此设计更符合南方炎热的气候。
3.望板椅腿的呼应
餐椅望板边饰纹样同样使用了缠枝纹和贝壳纹,与餐桌的纹样相呼应。椅腿弧度为舒朗自然的流线型,弧弯腿搭配中式内收马蹄足,与餐桌腿的造型相呼应。明清家具的座椅前面两条椅腿都为直腿,这种弧弯式椅腿则加入了欧式元素,前椅腿斜45 °手工凿榫嵌入椅座,与餐桌腿的榫卯结构相同;后椅腿则为通根结构,上端嵌入扶手圈,中端嵌入望板,造型简约且结实稳固。
图3 餐柜效果图
1.顶层的展示空间
驼峰型顶帽雕刻有西式贝壳纹与中式海棠花镂空,纹样与餐桌、餐椅相呼应。顶部置物层两侧有5 cm 的挡条,防止物件滑落,此置物空间可以放常用的碗碟、调味瓶、餐巾纸等饭厅物件。顶层嵌入式的高脚杯架为笔者经过田野调研分析形成的创新设计,可将高脚杯整齐地倒挂在杯架上,因土生葡人喜爱红酒与威士忌,高脚杯架的设计符合其饮食习惯。
2.中层的操作空间
中层的操作空间有半米高度,可放置小型电器,如面包机、榨汁机、咖啡机等无烟设备;背板两侧的海棠花镂空可以穿入小家电的电线和水管,具有装饰性与功能性。操作台上嵌入葡式瓷砖可防烫且耐用,也方便清理;镜面背板增加装饰性的同时,提升了饭厅空间感;操作台两侧的可拆卸圆轴设计,一侧可以当擀面棒,另一侧放圆筒形的厨房纸,或者挂马克杯。
3.下层的储存空间
操作台下方是半封闭式的抽屉,14 cm 的高度可放置餐具、杯子、食物等,透气易储存,其上雕有中式回形纹;抽屉下方是西式藤编材质的双开门柜,采用榫卯开合工艺,透气性强且易储存,既可储存食物也可放置餐具,上层14 cm可放碗,下层23 cm可放碟。柜腿的造型与餐桌和餐椅相呼应,腿部弧度根据家具的品类有所不同,但视觉上又保持着和谐统一。
本设计运用因子分析法定量分析土生葡人对于不同家具的设计元素的喜爱程度、普遍程度、必要程度等因子,得到相对典型的设计元素,包含葡式元素、中式元素及其他欧亚混合元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将土生葡人多元的文化具象到具体的家具中,从而得到了许多小单元的视觉元素,包含造型、结构、装饰、功能等,通过将其提取、归纳、重构得到新的家具造型、新的功能与新的搭配关系;运用情景故事法营造典型的土生葡人的饭厅环境,身临其境地感受土生族群文化与历史悠久的餐饮文化,将土生族群家居文化以“新葡式”家具为载体,融入现代的时尚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