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之美与翻译之道

2023-09-28 11:13:03吴童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河南洛阳471822
名作欣赏 2023年18期
关键词:情景交融原诗古典

⊙吴童[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河南 洛阳 471822]

一、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之美

“意境”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王昌龄的《诗格》中,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解读,因此意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美学概念。刘九洲对“意境”是这样论述的:“所谓意境,就是情景交融所层递出现的艺术形象。”①从这一定义中可以看出,“意境”主要有“情景交融”“艺术形象”和“层递出现”的特征,意境是以情景交融为基础,可以带给读者直观性的感受。根据蒲震元对“意境”的阐述:第一,意境不等于情景交融,但是情景交融是意境产生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第二,意境不等于特定的艺术形象,但是特定的形象是意境产生的重要源泉;第三,意境具有超出象外的特征,作品之中的艺术形象或符号蕴含了潜在的意境,只有读者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才能将其激活。因此,“意境”是“特定画面及其在人们头脑中表现的全部生动性或连续性的总和”②。在总结众人观点的基础上,王建疆等人总结出了“意境”的三个特征:“第一,有情又有景,而且情景交融;第二,书面文本中蕴含空灵的想象空间;第三,有限的文字中蕴含无限的意义,接受者不同则接受效果不同。”③通过以上学者对意境的阐述看出,不同的视角下的关注点有所差异。从翻译的角度来看,意境的概念包含了以下几个共同的方面:第一,“情景交融”是意境的重要特征;第二,意境中包含有必要的意象;第三,意境在文字符号和想象空间中产生;第四,意境必须在读者的参与中才能完成。

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简洁精炼,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包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诗歌意境是客观物体和诗人思想情感相结合的产物,对诗歌自身创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诗歌的整体构成中占据重要的分量。意象是诗歌审美的重要载体,因此诗歌中会蕴含诗歌所罗列出的意象群。诗人通过对意象群的艺术化组合,为读者勾勒出意境深远的画面,从而形成诗歌审美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中国古典诗歌在意象的组合下,通过诗人艺术化的表达,具备意境美的特征:第一,情景交融。诗人所营造的意境是客观物象承载诗人的思想情感,处处都是景和物,从而形成了一种艺术境界,也就是所谓的意境是情景交融的诗意空间;第二,虚实相生。虚实相生是情景交融下的一种艺术美学特征,通过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营造出诗歌意境无穷的想象空间,可以留给读者回味和思考的空间,从而深化诗歌的艺术情感表达。

二、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原则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诗歌蕴含了简练的语言和独特的中国文化,因此诗歌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路径。尽管译者的主体性在诗歌翻译过程中可以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然而译者的主体性同时要受到一些翻译原则的制约,才能保证诗歌翻译的质量。

(一)语言的简洁凝练

中西文学作品的翻译,首要处理的是语言表达问题。对于中国古典诗歌而言,简洁凝练的语言中蕴含了深远的意境,冗长的语言表达只会增加读者的阅读疲劳。因此,在进行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诗歌语言形式上的对等,保证原诗的语言篇幅长度,确保诗歌语言的形式美在目标语境中的再现。其次,对于诗歌意境中的意象词汇,尽可能在目标语文化中找到相匹配的语言词汇,确保原诗语言特点可以进行有效传递,帮助读者获得更好的阅读感受。随着中西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工作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因此规范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语言表达,可以帮助西方读者更好地学习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促进中国古典诗歌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和接受。

(二)文化的对等传递

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是一项跨文化的语言实践活动,不仅是中西方语言形式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中国文化在西方世界的传递。中西方文化属于不同的语言文化体系,在诗歌翻译过程中要具备跨文化的意识,兼顾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实现诗歌译文质量的提升。在诗歌翻译过程中,简单的语言直译会破坏诗歌意境本身,从而出现很多文化信息不对等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诗歌翻译的初衷。因此,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过程中,要注重语言的选择,从而确保古诗中文化信息的对等传递,完美地再现原诗的意境特征和文化内涵,保证西方读者可以获得和东方读者同样的文化心理体验感受。中国的古典诗歌翻译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不仅需要译者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同时还需要具有敏锐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实现诗歌翻译的文化对等传递。

三、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美的翻译之道

(一)诗歌意境美的直译再现

诗歌意境是创作和抒情不可或缺的载体,意境美的营造可以给读者带来更多的审美空间。意境美在于诗歌中不同意象的组合,是一种整体上的感觉和形象。从美学视角来看,意境美主要包含形象、感情和象外之象。诗歌意境之美在于自身的生动形象,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映射,更多是一种心灵体验上的震撼。因此,古典诗歌意境美的翻译再现是对意境中各种意象的还原,同样给读者带来情感上的共鸣体验,这也是诗歌翻译效果的重要体现。

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On Mission to the Frontier

在静力分析中,除了应力分布图外,管道的位移形变图也是作为衡量管道是否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管道的位移形变主要是其管道所受载荷与管道的约束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倘若管道所受载荷过大,超过了管道约束力并且超过了管道材料的屈服极限,那么就会造成管道的极大弯曲甚至破裂,最终造成泄漏甚至爆炸等事故[6]。

A single carriage goes to the frontier;

An envoy crosses northwest mountains high.

Like tumbleweed I leave the fortress drear;

As wild geese I come under Tartarian sky.

In boundless desert lonely smokes rise straight;

Over endless river the sun sinks round.

I meet a cavalier at the camp gate;

In northern fort the general will be founed.(X.Y.Z)④

《使之塞上》整体上描绘的是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诗人天涯漂泊的悲壮和孤苦凄凉。在诗歌的整体意境中,诗人通过意象“单车”“征蓬”“归雁”“大漠”“长河”“萧关”和“都护”刻画了塞外的绝美风光,诗人漂泊不定的人生际遇就如“征蓬”和“归雁”一样,人生郁郁不得志的那种心境跃然纸上。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更是成为描绘塞外沙漠风光的绝句,作者面对茫茫无边的沙漠只用了一个“大”字,烽火台上的浓烟成为荒凉大漠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作者使用了“孤”字来形容它的单调。诗歌中宏大的意境将作者的思想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沙漠的孤凉衬托出作者的悲伤之情,然而坚毅挺拔的孤烟是作者人生态度的侧面写实,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巧妙融入诗歌的意境之中。在许渊冲的译文中,“carriage”“tumbleweed”“geese”“desert”“river”“cavalier”和“general”再现了原诗中的主要意象,同时使用形容词“single”“high”“drear”“boundless”和“endless”对相关意象进行修饰,完美地再现了原诗的意境壮美之景。与此同时,译者将原诗中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形容词“boundless”和“endless”等形容词进行表达,译文也做到了融情于景,通过意境向读者传递出诗人的思想情感。

(二)诗歌意境美的注释再现

在翻译古典诗歌的过程中,通过注释的手段呈现诗歌意境内容,也是生态翻译美学的基本要求,注释会让诗歌中的文化内容得到最大程度的传递,从而保证译文的意境美。生态翻译关注译文质量的平衡,通过注释这种动态平衡的手段实现意境美的转换。在古典诗歌翻译的过程中,翻译标准是一个动态化多元化的体系,从原诗的意境美出发进行翻译策略和语言词汇的选择,最终实现译文和原诗的动态对等平衡。中西方语言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因此意象的文化含义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文化意象差异的表达,译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注释的手段再现原诗的意境美,传递出中国古典诗歌的文化意象特征。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Far,far away the Cowgerd Star,

Bright,bright riverside Weaving Maid;

Slender,slender her fingers are,

Clack,clack her shuttle’s tune is played;

She weaves all day,no web is done,

Like rain her tears drip one by one;

Heaven’s River’s shallow and clear,

The two stars are not far apart;

Where brimful,brimful waves appear,

They gaze but can’t lay bare their heart.(X.Y.Z.)⑤

古诗《迢迢牵牛星》讲述的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很高的流传度。在原诗中通过“牵牛星”“河汉女”“机杼”“河汉”等意象,营造出牛郎织女分别不得见的悲伤意境,可以焕发出读者对两人被迫分开的怜悯之心,诗歌整体意境宏大且凄凉,符合中国读者对牛郎织女故事传说的心理认知和文化定位。在许渊冲的译文中,可以看到译者同样直译出“the Cowherd Star”“the Cowgerd Star”“Weaving Maid”和“Heaven’s River”等意象,从文字表面上看似同样讲述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看,“the Cowherd Star”和“the Cowgerd Star”对于西方读者来讲,就是天体中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完全没有东方文化中的文化意象内涵,联想不到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与此同时,“河汉”指代的是“银河”,在中国语言文化中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可以激发读者对宏大银河意境的想象,从而引发美的感受。译文中的“Heaven’s River”对于西方读者来讲,完全没有意境想象的空间,文化差异下的认知心理感受不同。因此,为了更好地传递出原诗中的意境美和关键意象,译作可以通过注释的形式对关键意象进行文化信息解释,帮助读者建立起文化认知的桥梁,从而感受中国民间爱情故事的叙事手法。

四、结语

中国古典诗歌是具有东方文学审美特征的题材,蕴含了意境美的文学创作特征。在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善于把握中西方诗歌的差异和民族心理认知情感的不同,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跨文化的视角再现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美特征,促进中国古典诗歌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和接受。

① 刘九州:《艺术意境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4页。

② 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③ 王建疆等:《自然的空灵:中国诗歌意境的生成和流变》,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版,第16—17页。

④ 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⑤ 许渊冲:《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 1000 首·汉魏六朝诗》,海豚出版社2014年版,第 41—42页。

猜你喜欢
情景交融原诗古典
情景交融更有效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金桥(2021年1期)2021-05-21 08:22:08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伦敦风景》中的情景交融
峨眉山月歌
虚实相生 情景交融——浅谈图片新闻标题的意境营造
传媒评论(2018年4期)2018-06-27 08:20:20
怎样读古典诗词?
中华诗词(2018年11期)2018-03-26 06:41:12
改诗为文三步走
情景交融赏日出以《海上日出》为例谈细读文本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