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乐·思”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

2023-09-28 10:47哈尔滨市泰山小学高崇辉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三乐橡皮泥教学策略

哈尔滨市泰山小学 高崇辉

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决定教学效率、质量高低的作用。 科学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能促进教学目的的达成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实现高效课堂[1]。科学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助于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培养,有助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形成,并且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乐·思” 教学策略是这些年来我们尝试的一种教学模式,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一、“乐·思”教学策略符合时代教育的要求

“乐·思”教学策略的“乐”源于《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思”源于“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思维成长的过程,学生总是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教师要拥有显微镜那样的“慧眼”,这只“慧眼”可以透过教育现象看清细微、弱小的教育细节,将教育的每个细节做精致,这就是在做大教育。 教师还要具有望远镜那样的“天眼”,这只“天眼”可以基于现在的教育现状去设计更具前景的教育未来,做未来教育的探索者。

“乐·思”教学策略发源于学生现在学习的现状。 说起快乐,与之相对的就是不快乐。那为什么现在的条件好了、教学理念新了、知识来源途径广了,学生反而对学习不感兴趣了呢?甚至有一些已经进入顶尖大学的学生出现了厌学、弃学的现象。 究其原因,我们会发现其中存在着社会、学校、家庭、自身等诸多因素。教师的任务就是转变不利因素,让学生乐学、善思,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时代新人。

实践表明,“乐”与“思”的结合,是教与学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乐·思”是教育的起点,用兴趣体验开启学生成长之旅;“乐·思”是教育的过程,是教育全域视野下的乐学研思,知行合一;“乐·思”也是教育的目标,在乐与思的循环往复中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生活、乐学笃行的人,进而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实现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快乐至善,思辨求真,求实进取。

二、“三乐”教学初步构建让师生共情共行

快乐教学应该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是一种精神满足,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的任务就是想办法让学生对学习感到快乐,并让这种感受成为一种习惯。教学时,教师既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快乐因素”,又注重创设学习中的“快乐环境”,还注重提炼教学中的“快乐路径”,实现“三乐”——自乐、互乐、他乐的教学效果。

学生在自主思考、自我探索、自我实践中生成自乐[2]。在一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练习课中,我引导学生解决了这样一道习题:两个长方体的体积相等,它们的表面积也一定相等。 学生对这道命题的判断说法不一,对这句话的理解也颇为费力。 如果我把问题的结论告诉学生,他们也会掌握这个知识点,但这与我们的教学目标相违背。 于是,我打算让学生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去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孩子们,你们能想到一个好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想法吗?”有一个学生很小心地举起手,提出了一个验证的方法:“老师,我们可以通过捏橡皮泥的实验来证明。”学生一片赞成声。对啊,捏橡皮泥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了。于是,我顺势引导,让学生根据问题通过捏橡皮泥的方法来做一做,并让学生说说捏橡皮泥过程、方法、结论等。 经过观察讨论,大家明白了,同一块橡皮泥,在保证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捏成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其表面积不一定相等。 捏橡皮泥成了这次学习的有力补充,也为后续初中圆柱体和圆锥体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比如体积相等的两个圆柱体,等底等高吗?两个圆柱体体积相等,其中一个的高是另一个的2 倍,这两个圆柱体的底面积有何关系? 诸如此类,学生只要联系到捏橡皮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学伴在思维碰撞、意见达成、亲密合作中拥抱互乐。在讲解“体积的认识”一课时,学生对《乌鸦喝水》的故事是比较感兴趣的,都能理解石子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石子的体积,但我又提出了新的问题:乌鸦一定能喝到瓶子里的水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我顺势让他们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实验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得到的结论是:如果瓶子里的水量达到40%—50%时,乌鸦是能喝到水的。 如果瓶子里的水量少于40%时,乌鸦就喝不到水了。学生在愉快的合作中不仅加深了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还在质疑思辨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感受到了合作带给他们的快乐[3]。

师生在突破自我、价值实现、共生共荣中凸显他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切实感受到独立自主的快乐、积极主动的快乐、创新创造的快乐,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教师收获的则是弯下腰来与学生同龄的快乐,走下讲台与学生平等的快乐;学生促进教师进步的快乐,学生促使教师不断研究的快乐……

三、“三乐”教学深入蜕变让师生共生共赢

“三乐”教学着实让教师和学生体验到了一些快乐,但面对教学改革的思潮,面对未来人才的培养,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我们认为,对快乐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心里、情感,还需要对快乐有更深入的理解。因为快乐教育的“快乐”,不仅是教育活动的活泼愉快,更是要用科学的方法、有效的途径引领学生从情感变化、从心理体验的快乐,转化为一种目标追求、价值实现等更高级别的快乐。快乐的时间更长远,由眼前的快乐走向人生的快乐;快乐的内涵更厚重,由情感的快乐走向追求的快乐;快乐的形式更科学,由内驱力的牵动走向内驱力觉醒。 在这种转化的过程中,我们认为从快乐的起点出发,经过快乐的教学过程,走向更高级的快乐,不但可能,而且可行。这时,我们在“三乐”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三思”教学,即思疑、思异、思想,进而“乐·思”教学策略得以完善。

思疑:学贵有疑,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基础,我们就是想培养学生如何思考出更多的疑问,促进他们的进一步思考,进一步去发现新的问题,获取更多的学习上的快乐。学生拥有人生的快乐才是我们的教育追求,这条路径就要通过我们的“教”去积淀、去实现[3]。我们现在正在做基于结构化教学发展学生高级思维的实践研究,尝试对小学阶段不同板块进行系统研究。其中对数的认识进行系统研究的时候,学生就大胆提出了疑问:“我们所认识的数有什么内在联系? 有没有什么共通之处? ”面对学生的疑问,我们带领学生将这部分内容进行结构化学习。学习中他们发现不管是自然数、小数还是分数,它们都属于数的认识范畴,在知识的内在结构上存在着相似的逻辑关系。 于是,他们开始寻找这些数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开始将数的认识进行结构化分析和整合。 在教师的引领下,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同的, 有的借助度量维度将数的认识进行结构化,通过理解数的意义培养数感。 有的借助直观维度利用数轴、拼摆、转化等方式进行结构化学习,通过把握数的特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从而提升数学素养。 我们的目标不再是知识目标的习得,而是思维方式的变化,而这种思维方式能够去思考现实世界,能够对瞬息万变的不定性做出正确的思维判断,解决各种各样的生活问题。

思异:求异思维将使学生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 学生受教育的媒介是课本,课本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因此,我们就要通过各种方法,恰当地将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教材的设计意图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思维视角来思考获取知识的方法, 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用不同的思维过程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所有这些的重要环节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科学精神,培养成具有良好思维品质的学习者,长此以往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快乐感。 这样才能实现“乐”与“学”的有机统一,才能保证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思想: 数学思想是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并运用的,情感思想则是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的。“灌输法”“题海术”“加班补” 之类的教育方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使他们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 改变是当务之急,发展是必然趋势。 改“讲堂”为“舞台”,欢乐的舞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获得必备的数学思想方法。改“教条”为“和谐”,氛围的和谐让学生能量自然释放。 改“定性”为“个性”,个性的张扬才会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乐·思”教学策略逐渐彰显了魅力,在教学策略的不断推进下,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教师乐教、善教,学生乐学、善思,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快乐的获取知识、增长能力,促进各自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三乐橡皮泥教学策略
许三观过生日
《“头大”的一天》系列一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中学三乐文学社
做个橡皮泥爸爸
吃肉
借像皮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