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继龙
1.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天津 300452;2.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452
CO2混相驱具有驱油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对于油田降本增效具有重要的贡献,备受各大油田的重视。J 油田属于非均质裂缝性油藏,基于地层原油闪蒸实验确定J 油田流体组分及气油比等物性参数,溶解气油比为63~113 m3/m3、储层原油黏度为0.66~3.04 mPa·s、地层饱和压差为2.87~7.60 MPa,由此可知,该油田具有原油黏度低、溶解气油比高的特点。其泡点压力为5.78 MPa,当油田开采压力高于原油的泡点压力时,地层原油的膨胀能较小。原油压力在泡点压力基础上降低0.1 MPa 时,体系的黏度上升了64.95%、密度增加了16.09%,因此可知,该油田原油在进行衰竭开采过程中,原油自身的膨胀能力降低速度快。因此,在该油田开展CO2混相驱存在混相难度大和气窜严重的问题。基于此,如何有效降低J油田CO2驱混相压力和气窜问题是该油田开展CO2混相驱的首要任务。目前研究最小混相压力(MMP)的方法较多,其中细管实验法测定的结果精确度和重复率较高,但是该方法测定工作量大、测定周期较长[1]。而高温高压(HTHP)界面张力仪测定最小混相压力实验具有方法简单、准确度高、测定周期短等特点[2]。
因此,本文首先用细管实验法测定油田MMP[3],再用高温高压界面张力仪测定MMP[4],将2次测定的结果进行比对,确定高温高压界面张力仪实验结果的可信度,最后基于高温高压界面张力仪筛选J油田CO2混相驱用降混剂。
模拟水,J 油田地层水(CaCl2型,总矿化度3 650 mg/L);CO2,太原市金汪气体销售有限公司;降混剂JHJ-1、降混剂JHJ-2、降混剂JHJ-3、降混剂JHJ-4和降混剂JHJ-5,天津雄冠有限公司。
KB23型高精度恒温箱,宾德亚太(香港)有限公司;ϕ3.6 mm×2 000 mm 细管实验仪,扬州华宝石油仪器有限公司;QX5210-HC-A-AH-S 型高压恒压恒速泵,美国钱德工程有限公司;高温高压转配样装置,海安石油科研仪器有限公司;BP-100-SS 型回压控制阀,美国CoreLab 公司;德国Ritter 气体流量计,上海韩顺电子有限公司;高温高压界面张力仪装置,自制。
1.2.1 细管实验法测最小混相压力
按照实验流程图(图1)连接实验装置,细管实验参数见表1。
表1 细管实验模型参数
图1 细管实验仪测最小混相压力流程
首先,烘箱温度调整到实验温度,继续加热2 h。
其次,将细管实验模型抽真空24 h 后加饱和水,测模型孔隙度和渗透率。
再次,配制模拟油,以细管实验模型测定饱和油的含油饱和度,在油藏温度条件下老化24 h。
最后,用CO2进行最小混相压力实验,实验压力分别设置30、20、13.78、9和6 MPa,以0.001 96 mL/min流速注入1.2 PV 的CO2进行实验,再分别计算各压力条件下的驱油效率[5]。
1.2.2 界面张力法测最小混相压力
按照实验流程图(图2)连接高温高压界面张力仪装置,以此测定流程气密性。
图2 高温高压界面张力仪装置流程
设置实验温度后,将CO2注入反应釜至压力达到测试压力[6-7]。
将测试用的原油缓慢注入反应釜,当油滴即将脱落探针末端时拍摄油滴形态,并计算该压力条件下的油气界面张力[8-9]。
再按同样的步骤测定其他压力条件下的油气界面张力。
用CO2进行最小混相压力实验,在不同压力条件下注入1.2 PV 的CO2后,参照文献[10-11]分别计算各压力条件下的驱油效率,结果见图3。
图3 累积驱油效率随注入压力变化关系
由图3 可知:两条直线的交汇点压力为11.08 MPa;当注入压力低于该值时,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累积驱油效率增长幅度很快;当压力高于该值时,随压力增加,累积驱油效率增加幅度变缓。因此,初步确定该油田的CO2驱最小混相压力为11.08 MPa,而该油藏的压力为9.89 MPa,低于最小混相压力,在该油田注CO2无法达到混相时,需要降低该油田的最小混相压力,才能达到CO2混相驱替的目的。
利用高温高压界面张力仪测定J 油田原油压力与CO2的界面张力,结果见图4。
图4 界面张力随注入压力变化曲线
由图4 可知:界面张力与压力呈线性关系,当界面张力为0 时,计算得混相压力为11.291 MPa,该压力为界面张力仪测定得到的最小混相压力。该压力与细管实验测定的最小混相压力差0.211 MPa,误差为1.90%。可见,利用该方法测定体系的最小混相压力,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基于界面张力仪测定最小混相压力实验研究得到具体实验方法,开展室内降混剂筛选评价实验。由于该油田的地层压力低于最小混相压力,因此需要筛选CO2混相驱的降混剂来降低该油田的混相压力。参照文献[12],利用高温高压界面张力仪对JHJ-1、JHJ-2、JHJ-3、JHJ-4 和JHJ-5 这5种降混剂进行筛选评价,结果见图5。
图5 降混剂筛选实验
由图5 可知:这5 种降混剂中仅有JHJ-2 和JHJ-3 能够将CO2混相压力降至该油藏的压力以下,其中JHJ-2 降混效果最佳。因此,选用JHJ-2为该油田用降混剂。
基于岩心驱替实验研究降混剂注入与不同段塞大小的关系,选用注入段塞分别为0.05、0.10、0.20和0.50 PV的JHJ-2,进行驱油实验,结果见图6。
图6 累积驱油效率与段塞大小的变化关系
由图6 可知:随着注入段塞大小的不断加大,累积驱油效率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当注入段塞大小为0.10 PV 时,累积驱油效率为80.10%,达到最高,此时累积驱油效率比未注入JHJ-2 的驱油效率提高7.89%。因此,最终筛选出JHJ-2的最佳段塞大小为0.10 PV。
1)J 油田地层压力低于CO2驱最小混相压力,因此驱替过程不能形成混相,为了能够降低CO2驱替混相压力,采用自制的高温高压界面张力仪测定CO2混相驱最小混相压力,该装置与细管实验测试结果误差仅为1.90%。
2)基于高温高压界面张力仪筛选出该油田CO2驱用最佳降混剂及其最佳段塞大小,结果表明JHJ-2为最佳降混剂,其最佳段塞大小为0.10 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