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丰
山东大学 山东 济南 250100
从准备启动新校区规划建设开始,学校即需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牵头的新校区规划建设组织领导机构。由学校办公室、发展规划、基建、后勤、学科建设、宣传等相关部门,抽调骨干力量,成立新校区规划建设专项工作组,对新校区规划建设中的各类问题统筹谋划、民主研究、科学决策。同时,要广泛调研、加大宣传,及时通报信息,赢得广大师生包括校友的理解与支持,形成合力,共同为学校建设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在总体规划前期,一方面要提前充分了解掌握有关新校区规划建设涉及的各级各类政策法规,减少后期被动调整带来的时间、人力、物力浪费;另一方面,要全面调研新校区选址所在地的城市规划,包括周边水电暖气管网、交通、通信等规划与建设情况。参照掌握政策与所在区域实际,作为新校区规划建设与未来发展重要依据。
要明确新校区规划建设对于学校整体事业发展来说的定位与作用,是作为原有校区的有效补充、功能完善还是品质升级。目前,我国多校区高校中,各校区定位模式主要有3大类:按学业阶段、学科专业或功能划分[1]。按学业阶段划分主要指按照学生的年级进行划分,各校区承担各年级或者各学业阶段间的教学科研任务。此类学校一般为非合并型高校,在原有校区基础上,由于招生规模扩大及学校事业发展需要,规划建设新校区,作为原有校区的有力补充。此类情况新校区规划建设要着重根据学生的年级及学业特点考虑。
按学科专业划分指各校区间按不同学科大类进行划分,其中,尤以原侧重不同专业的多所学校合并为一所高校情况为主。各校区根据合并前高校的侧重学科,在合并后高校总体学科布局基础上,进行校区间个别专业调整完善,分别承担文、理、工、医等学科教学科研任务。此类情况新校区规划建设一般着重考虑新兴学科或交叉学科所需。
按功能划分指各校区之间按照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进行布局。由学校统一领导,根据各校区主要功能定位,设置相应部门机构,利于精简优化资源配置。此类情况新校区一般可规划建设为创新港、产学研基地等。
1.4.1 做好新校区选址。选址是高校新校区规划建设的前提基础和极其重要环节。要提前充分做好地质勘探、周边环境及配套的考察调研,统筹考虑区域周边及学校未来发展需要,杜绝边选址边规划,甚至边建设,最大限度减少人力、物力及时间浪费。
1.4.2 与驻地沟通掌握规划。一是校区各出入口设置、水电暖气接入及废水排放等管网设计都要提前与当地市政规划部门做好对接,加强沟通协商,共同研究妥善合理确定方案;二是落实各项建设具体施工条件,如临时道路、临时用水用电等;三是拜访周边“邻居”,进一步细致掌握驻地实际情况,作为规划建设的重要参考。
1.4.3 与相关方做好技术“交底”。确定设计单位后,校方需将各类基础资料:包括政策法规、布局思路、各类数据图纸等尽可能完善地交予对方。及时组织相关各方全面细致研究,做好技术“交底”,将目标、需求、困难等提前通气研究,减少因信息沟通不充分、不及时带来的问题[2]。
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建设人文校园,实现环境育人意义重大。新校区文化建设,既不能从老校区生搬硬套,也不能完全另辟蹊径。要放眼文化发展的前沿,兼顾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家国情怀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影响,润物细无声。
2.1.1 实现人文校园价值引领功能。建设人文校园,是教育领域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也是为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实际需要。打造具有时代特色主题的人文校园,有利于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朝夕相处的环境中持续巩固理想信念、坚定价值追求,促使其明确正确的奋斗目标与行为准则。可着重考虑做好文化长廊、休闲书吧等规划建设。
2.1.2 实现人文校园凝心聚力功能。建设人文校园,有利于增强师生追求卓越、只争朝夕的精气神与学习、干事创业精神。通过正向、立体环境引导,可极大程度凝聚师生在校爱校情节,形成同呼吸、共命运的共同体,增强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集全体师生的智慧与力量,为学校整体事业发展增砖添瓦。可着重考虑做好博物馆、校史馆等规划建设。
2.1.3 实现人文校园环境育人功能。建设人文校园,将中国传统文化及学校文化融入其中,有利于使身在其中的师生时刻感受到环境对自己心灵的洗涤、情感的熏陶和行为的激励。通过建筑设计,利用校园的一路一景、一楼一宇、一砖一瓦,使学生无时无刻不在受教育、增信念,实现环境育人功能。
科学规划设计信息化系统,打造信息化校园,已成为大势所趋与高校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对服务师生、提高效率、方便业务扩展等诸多方面均大有裨益。
信息化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复杂工程,需要在充分调研师生、部门需求基础上,结合学校顶层设计与治理模式,由学校信息化部门统一牵头规划实施,注意在初期规划设计阶段要留有接口与适当可扩展空间。信息化校园建设大体可分为几个环节:首先是架设网络硬件,规划建设覆盖整个校园的信息网络,打造科学、先进、稳定的校园网络硬件环境;下一步是建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集各类师生服务、办公、学习、生活需求于一体,明晰流程、周密谋划、科学打造;最后是全面收集梳理各类基础信息,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填充、完善,使其真正成为便捷、高效、稳定的校园“大脑”与“帮手”。
绿色生态校园具有双重含义:既指校园绿化景观,也指节能环保。
2.3.1 校园绿化方面:优美的校园绿化,在校区建设中起到美化环境、陶冶情操、涵养身心的重要作用。校园绿化工作,要体现以人为本、与校园环境和谐搭配原则,在师生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为其提供舒适宜人的校园氛围;要体现大方、协调,不可一味求新求异,使师生自然融入优美的绿色校园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兼顾实用,巧妙地借助绿化带、庭院、花园等绿化景观对校园功能区域进行分割、连接、呼应,打造错落有致、功能定位清晰的校园各个区域板块,同时兼顾绿化修剪维护的便利性[3]。
2.3.2 节能环保方面:新校区规划建设时,在工艺设计、材料选取等方面,一方面要充分借助太阳能、风能等自然环保能源,有效降低校区投入使用后的能耗与碳排放;另一方面还要广泛采用绿色环保材料,打造宜人宜学宜居的绿色生态校园。
在建筑设计时,要充分利用绿植、水系、阳光、自然风等,设计建筑物合理的座落位置、朝向;要建立统一、科学、高效、友好的能耗监管平台,结合物联网技术,对能源使用加大监管控制力度,提高用能效率及安全系数。
借助新校区建设,打造高品质国际化校园,助力学校国际化发展战略。
2.4.1 校园内规划建设全方位、多语言标识系统。首先,根据国际师生需求,在道路、景观、功能用房等处统一建立多语言标识系统;第二,对标识内容进行设计优化,规范标识翻译内容,增强标识系统品质,提升校园环境;第三,持续覆盖、优化标识系统,使其既体现学校优秀传统,又可彰显国际化氛围,让不同国家与地区师生感受到校园的亲切与包容。多语言标识系统还可使校内中国师生外语水平得到潜移默化提高,并不断增强国际化意识。
2.4.2 建设、配备符合国际化需求各类设施设备。为更好满足国际师生工作、学习、生活需要,在教学楼、办公楼等区域规划建设多形态多功能教室、研讨室、会议室、报告厅等;在宿舍区规划建设复合国际师生生活习惯的国际化学生公寓、专家公寓,并对周边环境进行个性化打造;在校内选取适当区域设置休闲区、文化长廊,配置咖啡机等个性化设备。
统筹发展与安全已成为重要国家战略。作为高校,在抓好学校事业发展的同时,统筹维护好校园安全稳定也显得极为重要。新校区规划建设中,校园安防系统的规划建设必须放在重要位置予以考虑、实施。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前沿科技发展,借助新技术、新手段提升校园安防水平、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工作效率,是高校前所未有的机遇。新校区规划建设,建议可考虑构建一体化校园安防大平台,平台下布设监控系统、人脸识别系统、门禁系统、消防系统、巡更系统、报警系统等各类子系统,将各类子系统有机整合,实现系统联动与平台统一调度,快速高效发现、分析、处置各类安全隐患。平台可实现通过对各类数据、图像等进行异常情况的记录、比对、分析与查阅,进行应急预案启动与实时信息通信。同时,平台还能与公安、消防、急救等属地应急部门对接联动,使校园在遇到、处理重大突发事件时,第一时间得到专业力量支持和及时有效处置。
统筹新老校区发展定位与布局,是做好新校区规划建设的关键。新校区由于空间开阔、硬件设施先进、可塑性强等优势,可考虑规划建设产业园、科研大平台、创新港、培训基地等;而老校区由于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等特点,可成为教学及交流合作的主阵地。新老校区结合自身优势,加强融合、有力互补,共同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新校区规划建设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有力补充,要与学校传统、文化及办学历史一脉相承,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传承创新。新校区规划建设要凸显本校特有的风格,而绝不仅是单方面追求大广场、大楼、大厦,割舍了与老校区的有机联系。要注重将学校的“过去 、现在与未来”有机融合。这需要在新校区规划建设前,充分挖掘、凝练学校文化,把握学校的“精气神”,使此类要素在新校区中展示出来。新校区建筑风格可以不与老校区千篇一律,但要通过布局、造型、色调等,找到衔接点,利用抽象及符号要素,将学校历史与文化要素有效体现传承,使新老校区师生受到统一的校园文化熏陶,增强归属感、自豪感、使命感。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新领域、新科技、新技术层出不穷,新校区规划建设要充分考虑学校事业发展的变量与增量,留有适当余地及未发展空间。在周边道路交通、水电暖气、信息化、排水排污等方面,初期规划建设时即要提前考虑日后学校事业发展需要,虽可能会导致暂时投资增加,但对长远来说,是科学、经济、有利的更优选择[4]。
随着高等教育全面高速发展,新校区规划建设已成为摆在众多高校面前的一项现实、重要课题。高校新校区规划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做到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协调规划,打造凸显人文性、生态性的信息化、国际化、平安校园,同时需考虑与老校区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一脉相承,并为学校的发展预留余地、蓄力长远发展。本文通过对上述重点方面的调研、探索、分析,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笔者的浅显认识,抛砖引玉,希望对此领域的研究和工作开展提供一些借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