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勇
柳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广西 柳州 545006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十分重要,一方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推动力量,另一方面,则能够起到环境建设的作用,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为实现美丽乡村奠定良好基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在于农村垃圾的治理上,如何构建垃圾治理的长效化机制,提升垃圾治理成效,就目前情况而言,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有关于农村垃圾治理的问题较为严峻,而垃圾治理低效并非是近年来所形成的,这与农村一直以来村民存在的生活习惯有关,也与村民的受教育程度有一定关系。具体而言,农村垃圾治理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在农村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有所提升,人们的生活与娱乐方式愈发多样化,这也就直接意味着生活垃圾的数量会更多,垃圾成分也会愈发复杂化。通过对农村垃圾情况的实地考察与走访可以发现,在现阶段的农村垃圾构成中,除去用过的废纸、矿泉水瓶、木质家具、电子金属元件等无害化垃圾外,还包含诸如食品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玻璃瓶、废旧电池等垃圾,同时,还包括诸如食物残渣、厨余垃圾等[1]。针对这一问题,农村中普遍采用的是专门的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小组的方式,以村支书为组长,村委班子为垃圾治理监督工作小组,任务目标层层细化到村民个人,由3-5个家庭分批次承包垃圾清扫与监管工作。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垃圾治理的成效,但是由于村民仍旧存在垃圾治理自主意识不强的问题,往往是村委会组织垃圾清扫过后,不久便又出现垃圾堆积现象。
我国农村垃圾治理尚处在起步阶段,缺少完善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也缺少针对农村垃圾治理的有效方式。由于农村普遍在垃圾治理的经验上不如城市丰富,因此近年来,部分农村村委会积极、主动学习垃圾治理相关知识,但是存在生搬硬套城市垃圾治理的方法的问题,致使垃圾治理的成效不高,造成了不必要的资金、人力与物力浪费。未能够因地制宜,针对性不足,是现阶段所存在的突出问题。
城市垃圾治理中,治理成效在很大程度上与城市居民环保意识相对较高有关,多数城市居民在政府的号召下,能够自发性地进行垃圾分类,而相对来说,广大农村地区的村民群众环保意识尚未建立,环境保护的自发性意识不强[2]。在这一情况下,近年来,村委会积极组织向村民的宣传教育,通过发放传单,在村落中张贴标语等形式,提高对居民的普及教育程度。同时,对于存在疑问的居民,村委会干部也会积极与群众交流,解答居民疑问。宣传教育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垃圾治理成效,虽然仍有不足,但是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居民垃圾治理意识。
目前有关于农村垃圾治理的问题,较多的仍旧是应以村民自治为主,发挥农村居民主观能动性,如果人人都能够做到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那么农村垃圾治理,便不再成为问题。
相较城市来说,农村属于经济相对并不发达的地区,虽然其中偶有部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仍旧存在经济问题。这种情况下,有关于农村垃圾治理的一个最为显著也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就在于治理资金不充裕。近几年,一方面,随着农村垃圾种类的越发多样化,相对应的农村垃圾的治理资金也需要增加,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农村垃圾治理的现实需要。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垃圾治理资金的问题,却成了制约治理成效的关键性因素。另一方面,垃圾的循环利用是能够提升垃圾治理成效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点,而若想实现循环利用,就需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但是由于村委会资金并不充足的缘故,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更换上便也存在问题[3]。
垃圾处理技术落后,是导致垃圾处理低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技术落后,也就意味着治理效率的低下,垃圾循环利用率不高。一方面,农村相对而言并不具备人才、资金优势,部分村委会垃圾自治仍旧处于摸索的过程中,试错成本较高,并未能够真正找到得以高效治理农村垃圾的关键模式;另一方面,部分偏远分散的农村地区在垃圾治理技术应用上不具有集中化优势,一些城市中垃圾治理的手段在农村中应用时,便会由于居民过于分散而导致治理成本更胜于城市。
从村民自治低效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最为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村民垃圾治理的自发性意识不强[4]。农村垃圾主要来源于村民群众,因此从整个垃圾治理工作的角度来说,村民群众应在治理中占据主体地位,只有充分发挥村民的自发性意识,才能够真正提升治理成效。虽然近几年农村教育普及程度提高,村民越发重视垃圾治理的宣传与教育工作,然而由于村民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生活习惯所致,使其难以在一时之间被有效改变。
城市居民以楼盘生活为主,相较于农村来说,居民聚集要更为密集一些。而居民密集所带来的最为直接的优势主要有两点,第一,是垃圾的集中处理与运输成本较低,垃圾运输更为便捷;第二,可以通过在居民楼下设置分类垃圾回收桶的方式,提高垃圾分类的成效。相较城市来说,农村垃圾处理时,则不具有上述优势。虽然近年来,我国农村积极建设有关于垃圾处理和垃圾分类的装置与设施,发挥村民主观能动性作用,但是由于村民群众居住上相对分散,因此垃圾分类工作始终未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除此之外,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相比过去更加良好,居民的手中更加宽裕,这种情况下,一些居民以往的生活习惯也得到了改变,矿泉水瓶、报纸、书籍等可回收垃圾也就不再是稀罕的东西,菜叶子这类的厨余垃圾也不必再收集下来用于堆肥而是直接丢弃。居民的这种行为习惯,使得农村中的垃圾数量也就越来越多,给农村垃圾治理增加了不小的压力。
农村垃圾治理,就需要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保证资金充足,才能够保证治理成效。村委会资金来源主要有村民集资、村办企业收益、土地租赁费、闲置房屋租赁费、社会群体捐助等。村委会首先需要统筹资金来源,做好资金用途分配,合理化资金资源配置,节约各项农村不必要开支,从而将相较过去更多的资金投入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中。同时,村委会还要设立村庄环境整治专项经费,建立具体的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专项资金的适用范围,包括清洁村庄、清洁水源、清洁农田3个方面,专款专用,设置独立账簿,将用于垃圾治理的资金详细标明用途与具体金额,同时,将账面公开,接受村民的监督和质疑。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力量间的合作,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本,开发农村特色产业链,发挥农村行业优势以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为环境治理争取更多资金。而在有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后,村委会需要进一步优化内部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已经明确无法适应垃圾治理需要的设备更新换代,并完善农村地区垃圾分类的相关收集设施,设置专门的有害垃圾处理点与可回收垃圾回收站,增加农村中垃圾分类处理点,分类集中处理各类农村垃圾。
在垃圾治理技术的问题上,首先,应提升有关于农村垃圾治理的科技含量,多个临近村庄可以联合起来,共同设立农村垃圾化肥厂、垃圾焚烧发电厂等,将垃圾直接用于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生产用电,从而建立“垃圾—资源—生活/生产”的垃圾治理自循环模式[5]。其次,需要加强与地区内农业学校、企业间的联系,积极引进人才,同时,也能够让更多的学习农业知识与相关农业行业从业者深入了解农村,一方面,有助于缓解农村垃圾治理人才缺失的问题,另一方面,有助于为国家农业相关事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在村民自治工作中,自主意识的提升尤为重要,只有村民具备较高的垃圾治理自主意识,才能够实现垃圾治理成效的提升。首先,需要加强村民对于垃圾治理重要性的认知,对村民进行垃圾治理的相关宣传与教育工作,普及垃圾肆意堆放可能对村民造成的危害,应重点向村民普及可能会带来的生命安全、经济利益等方面的危害,从而使村民能够将垃圾治理工作与自身切实利益之间挂钩。其次,村委会需要积极调动村民参与垃圾治理的自主意愿,建立完善农村垃圾治理村规民约,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加强有关于农村垃圾治理的基层组织建设,开展有关于垃圾治理的相关环保活动,用实际行动促进居民参与进垃圾治理的工作中。最后,村委会要给予积极参与垃圾治理工作的村民一定的奖励,以起到激励作用。
在垃圾分类的问题上,首先,村委会需要制定不同的垃圾分类标准,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无机垃圾与厨余废弃物垃圾三类,并为居民下发具体的垃圾分类明细表,要求居民按照明细表中的标准,对生活垃圾进行严格分类,丢弃至指定地点。村委会需要设置专门的监督小组对村民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定期核查,一旦发现有村户未按照规定落实垃圾分类,就要及时对相关人员组织谈话教育,并让其负责担任村庄垃圾治理核查监督专员,使其能够深刻认识到垃圾治理的意义。其次,应将垃圾分类与农业发展相结合,将垃圾转变为资源,以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发展。将部分能够用于农业生产的垃圾直接就地还田处理,同时,针对农业生产废料的处置,还可在农村中建立集中处理设施,实现垃圾资源的回收与再循环利用。
表1 农村垃圾治理低效原因与解决对策
综上所述,针对农村垃圾治理低效的问题,需要当地政府部门与村民共同采取有效方式提升治理成效,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