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雪虹
[摘 要] 审美教育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育是審美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朗读教学是实现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式。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文体多样,文字优美,有许多非常适合朗读的内容。教师根据文体特点,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从而获得生动的审美体验,具备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进而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审美教育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朗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历来有“书不读熟,不开讲”的说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在读中悟,才能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感,进而准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及文中蕴含的思想情感。“读书百遍,而义自见。”然而,朗读教学也存在很多问题。
(一)时间短,任务急
一堂课,40分钟,不少教师急于在课堂上向学生“传道授业”,使得课堂上留给学生朗读的时间被一再压缩,对于学生的朗读练习只能是“匆匆掠过”。例如,语文教学第一课时的自主朗读,是学生与课文内容的第一次会面,是重中之重。可由于教师所给时间不够,有一部分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的下一个指令就开始了,朗读便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这样的朗读使学生对课文连熟悉都谈不上,更不用说对课文内容产生自己的审美体验了。而之后教师列出的所有的“知识重点”都成了学生的机械记忆,教学效果不佳。
(二)缺少示范和指导
小学生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他们在学习中有很强的模仿性。学生会认真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以教师的言行举止为自己的榜样。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很少进行范读,看似把朗读的时间都给了学生,实际上,学生没有学习的榜样,完全机械复述,这显然不利于学生朗读水平的提升,也达不到真正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目的。
此外,不少教师因为对朗读指导的不重视,使得自身对课文的“品读”不够,理解得不透彻。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使用的方法单一,往往就是简单地“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或“把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表面化的引导,使得学生朗读时无所适从,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甚至,有的教师在朗读指导时,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把某个句子读得快或慢,忽略了朗读中的审美体验。这就使得学生在朗读时只是根据教师的要求或重或轻,或快或慢,完全没有自己对文字的审美体验,也削弱了语言文字本身的表现力。
二、朗读教学的现实价值
朗读可以从单向传播转换为双向互动,让普通人的生活成为可供观照的读本,人人皆可成为朗读者。在朗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将审美教育渗透在朗读教学中,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美、体悟美、表现美。
依据塑造形象的不同方式,文学作品分为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三大类。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这三大类皆有涉及,教师结合文体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朗读指导,将审美教育渗透在语文朗读活动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三、审美教育下的语文朗读探究
(一)紧扣抒情类文学特征
抒情类作品包括抒情诗和抒情散文,它们以抒发作者的感情为主要特色。而人的审美始终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的。没有了情感,也就没有了审美感知和审美想象。审美中的情感活动是满足了审美需要和审美理想的。所以,抒情类的文章是最适合朗读,也是最适合进行审美感知的文体。
以诗歌为例。诗歌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不管是含蓄隽永的古诗还是节奏明快的现代诗歌,都用极具韵味的文字,生动形象地绘制了一幅幅画面,将文字中蕴含的声韵美、色彩美、意象美、情感美和谐地融合,从而陶冶读者的情操。诗歌是最适合朗读的文体,在教学中,教师抓住诗歌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诗歌时多开口,进而爱读诗歌、乐读诗歌。使学生在诗歌学习中获取感受美和发现美的能力,是诗歌教学的使命所在,也是对学生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诗歌的审美朗读教学首先要“披文以入情”。每一首诗都饱含着诗人真挚浓烈的情感,没有情感就不可能产生动人心弦的诗歌。长时间战乱流离的生活,凝聚起陆游至死不衰的爱国激情,他从而写出饱含血泪和期望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杜甫经历了多年的背井离乡,当听到“河南河北”收复的消息时,不禁“漫卷诗书喜欲狂”。南朝文学批评家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可见,“披文”是入情的手段,也是审美鉴赏的准备,真正的审美鉴赏过程是借助文学作品语言文字感知到作品的美的过程。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披文入情”,让学生体验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通过对诗歌的朗读获得审美体验,得到心灵的陶冶。
1.由读引情,反复吟诵。诗歌的情感通常蕴含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之中,学生要通过反复吟诵才能入境、察情。因此,在教学诗歌时,教师应将朗读作为教学的主线任务,贯穿始终。从诗歌教学起始阶段的自读、个别读、齐声读,到深入学习阶段的边理解边朗读,再到学完诗歌后,让学生反复吟诵,或一唱三叹地朗读,或自由读。总之,教师要让学生将诗歌读得朗朗上口,声情并茂。
2.由景入情,深入朗读。在诗歌中,诗人常常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所描绘的景物之中,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如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句句写景,字字含情。“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漫天寒霜里,“月落”“乌啼”“渔火”“钟声”写尽了诗人的孤寂忧愁。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景入手,找一找诗人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又各自有着怎样的特点;从字词的理解以及再现诗的画面入手,体会诗人是如何描写“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等景物的,再抓住一个“满”字体会诗人远离故土的孤独与凄凉。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由景入情,将书面语言转化成有声语言,在读出语调、语气的同时,感悟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深层意蕴。
3.由曲激情,边歌边读。诗歌与音乐一直以来就是艺术的双生花。优美的歌曲能使学生代入诗歌的氛围中,从而为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创造条件。教师可以用音乐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如教学《咏柳》一诗,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一株柳树联想到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教学一开始,教师可先播放一段优美的《春之曲》。乐曲曲调优美抒情,节奏轻快舒展,学生一听,就仿佛置身于美丽的春天中,愉悦之情油然而生。这时,学生就能很快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婀娜多姿的新柳,温暖宜人的春风就能很快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此时再让学生进行诗歌的朗读,学生的读书声里一下子充满了生机。教师再播放音乐,让学生一边聆听,一边想象……充满生机的春天的画卷,伴随着动听的音乐在学生眼前缓缓打开。上完课,同学们脸上满是快乐的笑容,都说春天好美。快乐的笑容、由衷的感叹让学生已经深深体会到诗中蕴含的情感之美。
(二)抓住叙事类文学特点,创设情境
语文是一门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叙事类文学更是如此。一般的叙事类文学,包括神话、史诗、小说、叙事诗、报告文学、传记文学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针对这一特点,创设情境是对叙事类文学进行朗读指导的最佳途径。教师在朗读活动中通过情境的创设,不但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其形成健全人格,而且可以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获取审美体验,涵养高雅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以《猎人海力布》一课为例。作为一则民间故事,这篇课文情节曲折生动,充满想象力,尤其是课文的第二个故事,海力布为了拯救乡亲们,不惜牺牲自己变成大石头的情节,十分动人。在课文朗读时,笔者发现很难引起学生共鸣,还有学生边读边皱起眉头,有的学生疑惑地问道:“大家为什么不肯听海力布的话?如果他们都听了,海力布就不用变成石头了。”有的学生也说道:“海力布已经尽力了,相信他的人自然可以获救,不相信的人也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海力布的牺牲对他自己太不公平了。”
的确,在当今社会,随着自我个性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人认同这种“自我”的观点,却忘了古人说的“穷则独善其身”后面还有一句“达则兼济天下”。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而故事中的海力布就是一个“有能力者”。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分析故事情节,并强调对海力布行为的认可,显然无法让学生信服,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了。所以,笔者并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疑惑,而是对学生发出邀请,请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走进那个千钧一发的时刻:眼看着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为什么大家不愿意离开呢?接着又请学生读一读课文内容,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说一说自己的见解,学生们的话匣子打开了:“乡亲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总不能说搬就搬!”“对的,而且搬家可不容易,前几天我们家搬新家,虽然大件东西都换了,可光是整理我自己的书、衣服、玩具,就把我累得团团转”“他们搬家可没有新房子,都不知道搬到哪里,只能先露宿街头,也没有车,全靠两条腿、一双手……”学生们的讨论越来越深入,已经明白了乡亲们不愿意轻易离开的原因。学生能够置身于故事的情境中,设身处地体会到乡亲们的难处。这时,教师再请学生朗读,大家争先恐后。在声情并茂的朗读声里,这群从小衣食无忧、备受宠爱的小学生心里开始有了“人间疾苦”的概念。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为亲。”可见,只有让学生进入文学作品所创造的情境中,其才能对作品塑造的形象产生真正的共鸣。《猎人海力布》作为一则民间故事,里面的文字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代入其中,朗读文中朴实的话语,体会文中真挚的情感,借助语言媒介,使学生读懂了什么是真正的“真善美”,从而以美感染学生、打动学生,启发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灵魂,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这就是蕴藏在朗读中的审美教育。
(三)走进戏剧类文学,角色扮演
戏剧类文学是供舞台演出的脚本,它通过角色的对话和动作反映社会生活、塑造艺术形象。而对于小学生来说,角色扮演又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课堂环节之一。所以,教师在讲解戏剧类文学知识时,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自己变成剧中的一员,在演读中将自己对文章主旨和人物形象的理解表现出来,无疑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以《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为例,在教学“公仪休爱吃鱼”这一环节时,笔者把“小演员们”请上了讲台。表演前,还让其他同学来当小导演进行指导,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公仪休吃鱼的句子,即“嗯,刚吃过了”要演出一种心满意足的感觉,最好再摸一下肚子……为了当好小导演,学生自发地拿起了书,还做起了范读;而小演员更是从语气、表情、神态、动作各方面都精益求精。在朗读中,学生对公仪休的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之后理解公仪休拒收鱼时所表现出来的清正廉明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审美观念就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圍中建立起来了。
四、结语
审美教育渗透在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我们应当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润物细无声般地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朗读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最佳途径。朗读是有声的语言艺术,课文是无声的语言艺术,两者有机结合,可以让学生充分地从文字中感受美、体悟美,进而大胆地表现美、创造美。